- 年份
- 2024(5625)
- 2023(8099)
- 2022(7138)
- 2021(6508)
- 2020(5806)
- 2019(13340)
- 2018(13031)
- 2017(25138)
- 2016(14126)
- 2015(16084)
- 2014(16542)
- 2013(16376)
- 2012(15622)
- 2011(14394)
- 2010(14328)
- 2009(13587)
- 2008(13569)
- 2007(12536)
- 2006(10830)
- 2005(9898)
- 学科
- 济(63615)
- 经济(63536)
- 管理(40349)
- 业(35489)
- 方法(29184)
- 企(28018)
- 企业(28018)
- 数学(26046)
- 数学方法(25784)
- 农(16595)
- 地方(16166)
- 学(15715)
- 财(15305)
- 中国(14824)
- 环境(14127)
- 制(12123)
- 业经(11273)
- 贸(11027)
- 贸易(11025)
- 农业(10737)
- 易(10650)
- 和(10192)
- 地方经济(9803)
- 划(9760)
- 融(9010)
- 金融(9007)
- 务(8971)
- 财务(8951)
- 财务管理(8924)
- 银(8845)
- 机构
- 大学(213652)
- 学院(212159)
- 济(86142)
- 经济(84240)
- 管理(78016)
- 研究(75098)
- 理学(67241)
- 理学院(66361)
- 管理学(65153)
- 管理学院(64753)
- 中国(56108)
- 科学(49399)
- 京(45439)
- 所(40267)
- 农(40133)
- 财(39145)
- 研究所(36931)
- 中心(34480)
- 业大(33829)
- 江(32642)
- 农业(31828)
- 财经(31144)
- 范(29002)
- 师范(28698)
- 北京(28491)
- 经(28055)
- 院(27084)
- 经济学(27067)
- 州(25687)
- 经济学院(24639)
- 基金
- 项目(142821)
- 科学(111152)
- 基金(102918)
- 研究(100854)
- 家(91287)
- 国家(90580)
- 科学基金(75690)
- 社会(63286)
- 社会科(59788)
- 社会科学(59769)
- 省(56071)
- 基金项目(55042)
- 自然(49603)
- 自然科(48303)
- 自然科学(48284)
- 划(48037)
- 自然科学基金(47386)
- 教育(45503)
- 资助(42103)
- 编号(40732)
- 重点(33322)
- 成果(33226)
- 发(31852)
- 部(31519)
- 创(28725)
- 课题(28377)
- 科研(28184)
- 计划(27401)
- 创新(27087)
- 国家社会(26128)
共检索到30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向荣 付仲 郗艳娟 慕建东 李燕
根据2011年5-7月对秦皇岛附近海域夜光藻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方法,以各调查站位夜光藻的密度(ind/L)X0={x0(k)︱k=1,2…,24}为参考序列,以溶解无机氮DIN(NO2-N、NH4-N、NO3-N)、磷酸盐(PO4-P)、硅酸盐(SiO2-Si)、叶绿素(Chl-a)、COD、BOD5、石油烃、水温、盐度、透明度、pH、浮游植物丰度、浮游植物密度等Xi={xi(k|k=1,2…,24;i=1,2…,16)}为比较序列,对秦皇岛近岸海域理化因子和夜光藻密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7月期间,秦皇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分布密度、COD和海水温度是影响夜光...
关键词:
灰关联分析 夜光藻 种群密度 环境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晓冰 王桂兴 刘海金 姜秀凤
用18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采自秦皇岛海域的90尾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遗传分析。1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16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7~11个,平均为8.9;有效等位基因为3.7~8.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9;各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69~0.86,平均值为0.80;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观测杂合度(Ho)值为0.33~0.87,平均值为0.64;期望杂合度为0.74~0.8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4。χ2检验表明,18个位点中有9个的等位基因分布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海域野生牙...
关键词:
牙鲆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洪亮 徐开达 贺舟挺 刘子藩 周永东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四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2006年定置刺网调查资料和张网与灯光围网监测资料,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作业方式共捕获水生动物119种,其中,鱼类72种,虾蟹类29种,头足类6种,其他类(包括腹足纲、双壳纲及甲壳纲中的虾蛄科)12种,隶属于3门,6纲,22目,66科。其中,拖网调查共捕获水生动物77种,其中鱼类41种,虾蟹类21种,头足类3种,其他类12种,隶属于3门,6纲,18目,45科。拖网调查渔获的水生动物中鲈形目的数量达22种,明显高于其他目的鱼类数量。拖网各航次各类群的资源尾数密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郭冬梅 李月
文章以秦皇岛影视动漫产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指出了秦皇岛影视动漫行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和加速秦皇岛影视动漫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问题给出了建设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
秦皇岛 动漫产业 发展状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嘉维 林坤 王学锋 李纯厚
为了解雷州湾及其附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理影响因素,于2016—2017年开展了4个季度的底拖网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运用聚类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分析以及冗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雷州湾附近海域共捕获鱼类256种,以底层鱼类和暖水性鱼类为主;各季节均可划分为两个亚群落(Anosim test:R=0.28~0.77, P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雷州湾 环境因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司飞 孙朝徽 于姗姗 赵雅贤 宋立民 王树亮 王青林 姜秀凤 王玉芬 于清海
本研究利用12对微卫星标记对秦皇岛近海增殖放流区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回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放流用牙鲆亲本群体和放流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等位基因数(N_a)为11.917–22.167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800–0.83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814–0.84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75–0.818。其中,回捕群体的平均N_a最多,为22.167,放流前群体的平均N_a最少,为11.917。
关键词:
牙鲆 回捕群体 增殖放流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慕建东 郑向荣 赵振良 付仲 吴新民 郗艳娟 赵春龙
2010年5月下旬,秦皇岛海域暴发了多次赤潮,其影响一直持续至当年的8月份。通过2010年5–9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进行的5个月份调查,对赤潮期间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群落结构特征及浮游植物与夜光藻的依存关系、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46属96种,主要隶属硅藻门(Bacillario phyta)和甲藻门(Pyrroptata),生态类型多数为广温广盐的广布种或近岸性种类,少数为暖海性物种或远洋性种类。主要优势种有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斯托根管藻(Rhizosolenia stolterfothii)、角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牟秀霞 李明坤 尹洁 张崇良 任一平
为了解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星康吉鳗资源密度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实验根据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5月、8月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星康吉鳗资源密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星康吉鳗资源密度及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山东近海星康吉鳗资源密度为66.38 kg/h,夏季资源密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为87.31 kg/h,秋季资源密度为79.01 kg/h,冬季资源密度大幅度降低,仅为10.44 kg/h。GAM模型结果显示,水深和海水底层温度对星康吉鳗资源分布影响最大。春季,星康吉鳗资源密度与水深、底温呈正相关关系,其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海州湾中部海域(35°N沿线分布最多);夏季,其空间分布受水深影响,主要集中分布在水深20~30 m的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秋季,水深、底温、饵料生物量与星康吉鳗资源密度呈正相关,此时星康吉鳗分布较分散。冬季,星康吉鳗资源密度与水深呈正相关,此时主要分布在受黄海暖流影响的海州湾北部海域以及123.5°E~124°E海域。研究表明,星康吉鳗资源分布与其洄游习性和海域水温等水文特征的季节性变动有关,其分布特征在春季、冬季分别受青岛冷水团与黄海暖流影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山东近海星康吉鳗群体的生活习性,为其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肖蓉 杜稳灵 周芳
城市是国有资产的最大聚集地,是国家发展的主动脉,只有科学地经营城市才能使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秦皇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是北京奥运会的分赛场,奥运会的召开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为秦皇岛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旅游资源老化、自然资源匮乏、文化保守等制约因素和宣传不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秦皇岛市以旅游和港口为切入点,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明确城市旅游形象,加大宣传力度,壮大旅游产业,以港口优势拉动工商业发展,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环境。
关键词:
SWOT分析 环渤海经济圈 城市竞争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柯 王婷
对秦皇岛地区近代建筑活化利用的分析主要针对“离散型”伴生式建筑的活化。将建筑早期的居住功能进行重新设计为建筑赋予新的功能活力。以光明路14号宅为例,在对建筑物完成测绘的基础上分析建筑的结构特征、平面布局以及建筑细部构造等方面特点,给出建筑平面外廊式布局的结论并对此建筑进行修复并活化建筑空间与功能。建筑活化利用进行与实践结合的建筑教学,关注建筑功能的改变,以此为题作为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做了建筑再利用方面的方案设计,是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有益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
秦皇岛 近代工业建筑 外廊式建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况琪军 周广杰 胡征宇
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三峡湖北库区江段5个采样点及其一级支流——香溪河流域6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进行了为期2周年的调查,共采集和鉴定浮游藻类定性和定量水样1 000余个,获得有效数据2 000多个。数据显示,蓄水前(2003年1月~2003年6月)、蓄水1周年(2003年6月~2004年5月)和蓄水1.5年(2004年6月~2004年12月)3个时间段之间,被调查水域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细胞密度和水质状况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藻类的群落结构干流江段以硅藻为主,绿藻次之;支流水域以绿藻占据首位,硅藻次之。被调查水域藻类的细胞密度随蓄水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并显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浮游藻类 干流江段 支流水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旭梅 赵爱君 韩文秀
港口作为一切资源信息积聚的中心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等一切资源的快速高效流动,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为港口提供其发展所需的一切经济、场地、人力等资源,是港口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坚实后盾。文章以港城互动发展的相互影响为出发点,在分析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秦皇岛港城互动发展的SWOT分析,进而得出SWOT战略组合,提出了港城互动发展策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冯雪 戴小杰 袁华荣 成志健 陈丕茂
为了解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对该海域开展了资源环境综合调查,分析了游泳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渔获率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构建游泳生物群落结构数据矩阵分析游泳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影响关系。研究共采集到游泳生物73种,隶属于12目30科49属,其中鱼类最多,共有47种,虾类10种,蟹类9种,头足类4种,虾蛄类3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显示,渔获物中IRI>1000的优势种有4种,分别为银鲳(Pampus argenteus)、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火枪乌贼(Loligo beka)和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其中银鲳和赤鼻棱鳀是两季调查共同优势种。游泳生物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现春季高于秋季的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显示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性差异,物种丰富度指数(D)季节差异不显著。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春季贡献率最高的物种为赤鼻棱鳀,秋季贡献率最高的是印度鳓,春秋季组间平均相异性为78.64%,相异性累积贡献率42.72%。冗余分析(RDA)显示叶绿素a、水团和石油类是影响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游泳生物渔获量高密度区主要出现在岛礁近岸海域,游泳生物在不同季节群落组成差异明显,可能与生活史规律、伏季休渔政策的执行及海域重点环境因子影响有关。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摸清海洋牧场建设区域游泳生物群落特征和指导评估海洋牧场生态修复效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朝鹏 徐兆礼 陈佳杰
根据秦山核电站温排水扩散数学模拟结果以及在秦山核电站附近海域春季(2010年5月)、夏季(2010年9月)和冬季(2009年12月)渔业资源调查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鱼类群落分布进行划分,从不同群落空间分布及种类组成、种类数及多样性的分析等方面,探讨并分析了秦山核电站温排水对附近海域鱼类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夏和冬季秦山核电站温排水附近海域均划分为2个群落:温排水影响海域(即群落Ⅰ,以下简称内侧;位于秦山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温排水排入水域使水温升高,水温向外侧扩散逐渐降低)和温排水外侧海域(即群落Ⅱ,以下简称外侧)。鱼类群落结构差异表现为春夏季鱼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特征差异一致,外侧高于内侧,数量密度差异较大,夏季和冬季差异明显,呈相异特征。春季鱼类种类数外侧(14种)>内侧(6种),尾数和重量多样性指数(Hn′)平均值类似,外侧(2.30和1.93)>内侧(1.76和1.56),数量密度差异较大,尾数密度外侧(1.95×103个/km)>内侧(0.88×103个/km),而重量密度内侧(6.14 kg/km2)>外侧(2.26 kg/km2),主要与春季温排水影响海域鱼类产卵,鱼类在内侧滞留且体质量较大有关;夏季与春季类似,鱼类种类数、尾数和重量多样性指数、尾数和重量密度都是外侧(11种、1.76、1.92、2.57×103个/km和9.06 kg/km2)>内侧(9种、1.75、1.65、1.98×103个/km和3.67 kg/km2),主要因为夏季水温较高,温排水进入海域改变内侧鱼类群落特征,表现为内侧低于外侧;而冬季与夏季正相反,各指标都是内侧(15种、1.61、1.86、1.09×103个/km和8.64 kg/km2)>外侧(7种、1.24、1.13、0.84×103个/km和4.72 kg/km2),主要与冬季水温较低,温排水影响海域具有暖池效应,形成部分鱼类滞留在此越冬有关。温排水对不同适温性的鱼类影响不同,一些暖温性鱼类能够适应一定的低温,因而在冬季温排水附近海域鱼类暖温种数和种类数(8种和15种)均为三季最高,这与物种在温排水的热羽区域分布密集有关,从而形成温排水附近海域鱼类种类多于其他群落的现象。研究表明,秦山核电站温排水附近海域鱼类群落分布空间差异显著,温排水引起的水温变化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
鱼类 群落 温排水 秦山核电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琴 李强 黄必桂 曲亮 曹静
根据2006–2014年共5个航次在黄河口附近海域采集的150个调查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监测结果,对沉积物中Hg、Cu、Pb、Cd、Cr、Zn和As共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7种重金属的含量除2011年少数调查站位的Cu和Pb超过第一类标准外,其他调查站位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重金属Hg和Cd的含量相当,其含量明显低于其他5种重金属元素。7种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有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