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1)
2023(7626)
2022(6588)
2021(6341)
2020(5423)
2019(12096)
2018(12059)
2017(23832)
2016(13248)
2015(14959)
2014(15136)
2013(15106)
2012(14121)
2011(12561)
2010(13065)
2009(12610)
2008(12794)
2007(11441)
2006(10321)
2005(9672)
作者
(36300)
(29895)
(29868)
(28879)
(18978)
(14050)
(13761)
(11421)
(11190)
(10958)
(10130)
(9929)
(9606)
(9548)
(9434)
(9109)
(8771)
(8732)
(8669)
(8577)
(7690)
(7274)
(7176)
(6860)
(6829)
(6819)
(6802)
(6728)
(5985)
(5862)
学科
(47049)
经济(46952)
管理(46575)
(40399)
(33723)
企业(33723)
(29702)
(20602)
方法(19069)
中国(18024)
数学(16764)
数学方法(16614)
(14420)
财务(14398)
财务管理(14346)
(14076)
(14049)
银行(14036)
财政(13810)
企业财务(13645)
(13579)
(13363)
体制(11899)
(11649)
金融(11646)
业经(11177)
(11097)
(10360)
制度(10329)
(9769)
机构
大学(188047)
学院(186256)
(80004)
经济(78274)
管理(69216)
研究(62104)
理学(58048)
理学院(57434)
管理学(56730)
管理学院(56373)
中国(52559)
(52355)
(39478)
财经(36519)
科学(33331)
(32823)
(31258)
(29063)
中心(28405)
研究所(26932)
财经大学(26682)
北京(25692)
经济学(25620)
(24717)
经济学院(23122)
(22869)
师范(22695)
(22594)
(22528)
业大(21938)
基金
项目(110347)
科学(86393)
研究(85395)
基金(80087)
(67904)
国家(67343)
科学基金(57131)
社会(55073)
社会科(52175)
社会科学(52164)
基金项目(41883)
(41236)
教育(39584)
编号(35253)
(34841)
自然(33891)
自然科(33025)
自然科学(33017)
资助(32698)
自然科学基金(32436)
成果(31492)
(27179)
(26347)
重点(24853)
课题(24757)
(23878)
教育部(23123)
(22988)
国家社会(22847)
(22668)
期刊
(94435)
经济(94435)
研究(65315)
(45801)
中国(41612)
管理(27539)
(25021)
金融(25021)
学报(24124)
(22963)
科学(22321)
大学(19723)
教育(19631)
财经(19392)
学学(18426)
(16511)
经济研究(15608)
农业(14933)
技术(14349)
业经(14174)
问题(12980)
(11639)
会计(11467)
财会(10558)
理论(10246)
国际(9454)
(9251)
(9166)
财政(9166)
实践(9075)
共检索到303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焦春鑫  王溢晟  杨玉仁  
上计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下级对上级,地方对中央的请示报告制度,用以自下而上的监督考核为主要目的,对地方财政和公共产品的有效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杜绝了因各类贪污渎职导致的对公共财产的浪费,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仅有利于维护基层政权结构的稳定,也对加强封建大一统的国家政权有极强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对秦汉时期的财政上计制度进行论述,以期呈现一个清晰明了的上计制度模型,为当代中国的财政监督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袁婕  
学习并借鉴国外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的做法,对于我国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从制度上完善我国财政监督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监督颇有裨益。世界各国的财政监督制度因国家政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袁婕  
我国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公共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滞后,财政法律规范之间相互冲突,预算法可操作性不强以及公共财政绩效监督制度缺失。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预算法、制定公共财政监督法和公共财政绩效监督条例等完善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献勇  
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其中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最为根本。财政权是各国议会普遍享有的一项用以监督和制约政府的重要权力,我国宪法也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这方面的权力。但是,我国全国人大对中央政府财政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虚置状态。为此,对国外议会财政权作比较研究,并寻求其中的可取之处,对于发挥我国全国人大财政监督权的功效,完善全国人大财政监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文炳勋  
宪政的核心在于分权与制衡。财政立宪就是为了保证国家公权力行使的能力及其正确行使,宪法对国家的财政权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界分的一项政治制度。我国财政民主化的改革较多地关注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相比之下,财政权力在国家立法机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波  
英国慈善组织审计制度由来已久,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特点突出。慈善组织审计制度国际比较研究鲜有国内文献成果,文章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考察英国慈善组织审计制度的构成、特点和可供借鉴之处。该制度主要由法律法规、慈善委员会和慈善组织财务报告标准三大模块构成,并具有鲜明特点:一是通过法律体系健全;二是专设有慈善委员会;三是对慈善组织进行分类监管,突出监管重心。慈善组织审计监督主体之间边界清晰,有效避免了重复监管和资源浪费,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在分级分类管理、披露审计费用和健全标准等领域值得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机构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铭  陈康  王小朋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庞大,占财政预算比重高,但其运行却存在着随意性强、效率低下、制度化程度和透明度低、绩效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以及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文章认为应对财政转移支付绩效与监督治理框架进行重构。据此,文章提出首先要构建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以解决好财政转移支付绩效与监督制度建设的两个核心问题--对效率的监督和对人的监督,其次要强化问责机制,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来硬化预算约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铭  陈康  王小朋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庞大,占财政预算比重高,但其运行却存在着随意性强、效率低下、制度化程度和透明度低、绩效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以及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文章认为应对财政转移支付绩效与监督治理框架进行重构。据此,文章提出首先要构建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以解决好财政转移支付绩效与监督制度建设的两个核心问题--对效率的监督和对人的监督,其次要强化问责机制,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来硬化预算约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铭  陈康  王小朋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庞大,占财政预算比重高,但其运行却存在着随意性强、效率低下、制度化程度和透明度低、绩效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以及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文章认为应对财政转移支付绩效与监督治理框架进行重构。据此,文章提出首先要构建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以解决好财政转移支付绩效与监督制度建设的两个核心问题--对效率的监督和对人的监督,其次要强化问责机制,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来硬化预算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监督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财政监督应是监督主体宽泛、覆盖政府行为全过程的"大监督",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体现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构建法治财政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立法层次高,监督程序标准,注重绩效监督和信息披露。新形势下,一方面,要求财政监督法治化,明确监督行为合法、监督要件法定、监督要件明确和违法处罚原则;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监督各主体责任,加快财政监督行为立法,建立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有机融合,依靠群众评价,重视社会监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秀芝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设有专门进行财政监督的制度,虽然各国的具体模式并不相同,但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借鉴相对成熟的财政监督机制,对构建适合我国的财政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杰茹  岳军  
法治和责任制构成监督强大政府的有效机制。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财政监督应是监督主体宽泛、覆盖政府行为全过程的"大监督"。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体现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构建法治财政的必然选择。相比发达国家,当前我国财政监督在立法层次、监督程序、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建设都比较落后,始终没有建立绩效监督指标体系。在新形势下,一方面加快法治化进程,提高财政监督立法层次,明确监督行为合法、监督要件法定、监督要件明确和违法处罚原则。另一方面,强化各财政监督主体的责任,建立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有机融合,依靠群众评价,重视社会监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树琪  张丽华  孙辉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十分重视对义务教育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纠正了教育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与中央要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审计监督制度建设密不可分。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并存影响,针对义务教育财政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依然较为薄弱,特别是针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审计监督制度建设较为滞后,客观上要求广大理论和实际部门应予重视和适时研究完善。本文在对现行义务教育财政审计监督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基础上,揭示了现行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农村义务教育审计监督作出了制度设计探索。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玲  魏明孔  
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事业的重要历史源泉,对其的建设亦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根据地经济、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1940—1949年,在中共不懈努力下,晋绥革命根据地已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监督制度,并厉行依法审计。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具有广泛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等特点。不可否认,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存在历史局限性。但总体来看,审计监督制度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监督了中共财政与财务制度,揭露了浪费与贪污腐败等行为,抑制了金融波动,提高了中共政府信用,锻炼了中共执政能力,丰富了新民主主义审计监督事业。深入研究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对于探索总结党的审计监督历史,传播中国审计文化,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奠定历史基础,做好新时代审计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文浩  
一、财务监督制度化的本质认识代表所有者利益的财务监督制度与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监督(如来自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宏观调控者身份对企业实施的必要监督)有着本质区别。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之一,是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强化产权约束,依靠产权制度的自身运转的内在机制,构建企业内部集决策、执行和约束职能为一统的有机体制,从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财务收支方面自动的防范和避免背离所有者利益的行为,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