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0)
2023(12625)
2022(11169)
2021(10426)
2020(8701)
2019(19900)
2018(19849)
2017(38252)
2016(20608)
2015(23545)
2014(23490)
2013(23164)
2012(21652)
2011(19637)
2010(19923)
2009(18385)
2008(17802)
2007(15744)
2006(14165)
2005(12524)
作者
(60890)
(50742)
(50368)
(47983)
(32530)
(24364)
(22853)
(19957)
(19353)
(18136)
(17381)
(17166)
(16128)
(16044)
(15605)
(15492)
(15057)
(14954)
(14470)
(14296)
(12687)
(12548)
(12187)
(11571)
(11425)
(11272)
(11112)
(11047)
(10226)
(9879)
学科
(101293)
经济(101183)
管理(58930)
(53894)
(45229)
企业(45229)
方法(39811)
数学(34198)
数学方法(33788)
中国(23192)
地方(23044)
(22040)
(21672)
业经(19959)
(19462)
(15110)
理论(14826)
农业(14780)
(14679)
(14598)
贸易(14588)
地方经济(14434)
(14057)
环境(13857)
(12770)
金融(12768)
(12299)
技术(12288)
银行(12262)
(11975)
机构
大学(304388)
学院(300407)
(125172)
经济(122476)
管理(118312)
研究(104373)
理学(102180)
理学院(100987)
管理学(99186)
管理学院(98656)
中国(75939)
(65204)
科学(64340)
(54775)
(52776)
研究所(47996)
中心(46217)
(45818)
财经(44146)
业大(43509)
(43363)
北京(41646)
(40698)
师范(40360)
(39991)
经济学(37839)
(37500)
农业(35632)
(35192)
经济学院(33728)
基金
项目(201949)
科学(157865)
研究(148074)
基金(146201)
(127470)
国家(126136)
科学基金(107498)
社会(93271)
社会科(88262)
社会科学(88234)
(77656)
基金项目(77560)
自然(69237)
自然科(67564)
自然科学(67550)
教育(67027)
自然科学基金(66330)
(65163)
资助(60616)
编号(60047)
成果(49535)
重点(44557)
(44330)
(43202)
课题(41128)
(40972)
创新(38207)
教育部(38156)
科研(38101)
国家社会(38076)
期刊
(145214)
经济(145214)
研究(93353)
中国(55808)
学报(48228)
管理(45208)
科学(44431)
(42085)
(40472)
大学(36612)
学学(34323)
教育(32981)
农业(29441)
技术(26495)
(23813)
金融(23813)
经济研究(23187)
财经(22252)
业经(21075)
(19113)
问题(18259)
图书(17232)
技术经济(16124)
理论(15165)
(14693)
科技(14453)
现代(13808)
(13758)
实践(13674)
(13674)
共检索到449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房占红  
家庭是社会构成和发展的最基本单位,而妇女则是家庭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受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影响不太深的秦汉时代,妇女积极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去,她们同男子一样共同承担着田间的劳作,闲暇之时从事纺织等手工业活动,对家庭财产也有一定的处置权。这一切均说明,在两千多年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秦汉时期的妇女在家庭生活中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沈安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一定的家庭形式总是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细胞”;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家庭是他们活动的中心,因此,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庄岩  
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逐渐向老年型过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4%,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8.59%,预计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在老年人口中,由于妇女期望寿命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中国农村家庭在转型期形成的代际分工模式对促进妇女就业和提升妇女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分工模式将中青年妇女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缓和了妇女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妇女持续参与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代际分工模式建立在亲代对子代厚重的责任伦理和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之上,是转型期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表明,代际分工模式重塑了妇女与家庭的关系状态,妇女地位的提升不再完全是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家庭功能性整合的产物,从而超越了家庭权力斗争的视野。因此,对妇女地位的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促进妇女权利保障与家庭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妇女地位提升、真正通往美好生活的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中国农村家庭在转型期形成的代际分工模式对促进妇女就业和提升妇女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分工模式将中青年妇女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缓和了妇女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妇女持续参与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代际分工模式建立在亲代对子代厚重的责任伦理和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之上,是转型期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表明,代际分工模式重塑了妇女与家庭的关系状态,妇女地位的提升不再完全是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家庭功能性整合的产物,从而超越了家庭权力斗争的视野。因此,对妇女地位的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促进妇女权利保障与家庭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妇女地位提升、真正通往美好生活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沈安安  
家庭文化对人一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特别是对妇女的影响。假设将妻子的文化水平高于、低于或等于丈夫文化水平的都分别列为一种模式,那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文化模式中,妇女的地位明显不同。“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上海、山东、广东和陕西四地区抽样调查”表明,四城市地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以前普遍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妇女的文化水平提高较快,男女差距缩小。丈夫的文化水平高于妻子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随着社会的进步明显地减少,而夫妻文化水平相当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却迅速提高,成为主流,但地区问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详尽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鹿立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妇女地位的定位及改善的最终因素是经济实力因素。在宏观上,妇女群体参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婚姻生育自主权等诸多权力被法律逐步认可及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均是由于妇女在国家经济中作用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大所致。在微观上,国内一些有关妇女家庭地位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在诸多影响妇女家庭地位因素中,如收入、年龄、受教育年限、孩子数量等,无论城乡,均是妇女个人经济收入与其家庭地位相关度最高。经济实力,在现代社会,不仅是指对个人收入、财产及其它物质资本的拥有,还应包括对凝结在劳动者身上以先进的知识技术为标志的高智能高技能的人力资本的拥有。按当代经济学人力资本学说的理论,经济实力应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总和。在某些条件下,决定一个国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课题组  冯乃林  胡英  武洁  杨建春  肖宁  
本文通过对失独妇女和失独家庭的统计范围和概念进行界定,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失独妇女的状况、失独家庭的总量及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对失独家庭形成的因素和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64岁失独妇女约为67万人,其中城镇失独妇女比例为58.09%,乡村为41.91%;失独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无人养老、心理脆弱等难题,尤其是乡村失独家庭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要完善再生育服务和收养政策,做好失独家庭的心理疏导;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医疗负担;三是加强养老保障工作,提高扶助标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燕舞  
利用一项回顾性质性调查数据分析了1980年至2009年间187例农村妇女自杀状况的基本分布和趋势演变,通过引入出生队列分析,发现了1920年至1939年间出生的"传统代"农村妇女在2000年至2009年间的"老年时期"自杀,而1960—1979年间出生的"现代代"农村妇女则在1980年至1999年间的"青年时期"自杀。由此建构了理解出生队列、家庭结构转型与农村妇女自杀的转型象限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分析,家庭结构的权力轴与观念轴的转型不同步是导致两代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当两者转型同步完成时,农村妇女自杀可能会退潮。最后援引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主要数据对之进行了简要的支撑论证。后两次的数据所揭示的妇女地位提升的增量,实质上都是由新出生队列的妇女进入调查样本序列而贡献的,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所构建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单艺斌  
本文分为妇女婚姻家庭地位评价方法述评和妇女婚姻家庭地位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两个部分。前者撷取现存的有关研究成果 ,按照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内涵和对其进行地位评价的目的 ,分别进行了简析 ;后者面对在此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提出了构建科学、实用的妇女婚姻家庭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项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彩芳  
本文通过对婚姻自主权、生育权、家庭事务决策权、财产权等多个体现妇女婚姻家庭地位权利的调查分析,对照法律赋予妇女的权利,提出了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意识的缺乏是影响其婚姻家庭地位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就如何培养、唤起和维护她们的权利意识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启明  
本文在参照国内外数十篇论文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对妇女家庭地位、权力及角色作出了理论界定;从理论上提出了妇女家庭地位度量的两个视角,并分别对妇女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妇女家庭地位的衡量标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作出了理论假设。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妇女家庭地位研究的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瑞   纪月清  
改善农村妇女家庭地位是女性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农业技术进步的角度,考察了农业机械外包服务对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机外包服务提升了农村女性的家庭地位,具体表现为提升了农业经营决策权、家庭开支决策权和财务管理权等。机制分析表明,农机外包服务通过促进男性外出迁移和促进女性参与非农就业来提升女性家庭地位。此外,农机外包服务对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作用对居住在地形平坦地区和不自购农机的家庭更明显。本文为解释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提供了来自农业技术进步的新视角,也为支持发展农机外包服务的政策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每个家庭对生育有自己的需求、计划和决策,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在中国低生育水平的背景下,家庭的生育需求和妇女的生育决策主导着生育行为与结果。文章认为,在生育政策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从家庭、妇女的角度考虑政策取向。尽管家庭生育数量的变化和差别仅在于一个或两个孩子之间,但公共政策应重视家庭需求,有利于家庭有计划地安排生育,并营造育儿友好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妇女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