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8)
- 2023(13209)
- 2022(11526)
- 2021(10779)
- 2020(9029)
- 2019(20848)
- 2018(20971)
- 2017(39843)
- 2016(22161)
- 2015(24986)
- 2014(25239)
- 2013(24544)
- 2012(22548)
- 2011(20302)
- 2010(20188)
- 2009(18713)
- 2008(18209)
- 2007(16088)
- 2006(14080)
- 2005(12506)
- 学科
- 济(80474)
- 经济(80345)
- 管理(67003)
- 业(60251)
- 企(51619)
- 企业(51619)
- 方法(36170)
- 数学(30704)
- 数学方法(30337)
- 财(23629)
- 农(21863)
- 中国(21444)
- 学(20461)
- 制(20241)
- 业经(19085)
- 地方(15748)
- 理论(15435)
- 务(14939)
- 财务(14861)
- 财务管理(14830)
- 体(14716)
- 企业财务(14041)
- 银(14040)
- 农业(14015)
- 银行(13993)
- 和(13892)
- 贸(13635)
- 贸易(13629)
- 环境(13610)
- 技术(13295)
- 机构
- 大学(313143)
- 学院(310681)
- 管理(121206)
- 济(116711)
- 经济(113906)
- 理学(104654)
- 研究(104513)
- 理学院(103461)
- 管理学(101617)
- 管理学院(101066)
- 中国(76836)
- 京(67384)
- 科学(66679)
- 财(57069)
- 农(53500)
- 所(53207)
- 业大(49004)
- 研究所(48478)
- 中心(46746)
- 江(46050)
- 财经(45004)
- 北京(42426)
- 农业(42099)
- 范(40946)
- 经(40746)
- 师范(40473)
- 院(38090)
- 州(37318)
- 经济学(34359)
- 技术(34332)
- 基金
- 项目(214795)
- 科学(167285)
- 研究(156686)
- 基金(154112)
- 家(134992)
- 国家(133875)
- 科学基金(113969)
- 社会(96116)
- 社会科(90865)
- 社会科学(90844)
- 省(84501)
- 基金项目(82001)
- 自然(75061)
- 自然科(73220)
- 自然科学(73201)
- 教育(72066)
- 自然科学基金(71851)
- 划(71293)
- 编号(64418)
- 资助(63251)
- 成果(53380)
- 重点(48043)
- 部(46895)
- 课题(44977)
- 发(44885)
- 创(44563)
- 创新(41594)
- 制(41168)
- 科研(41043)
- 项目编号(39962)
- 期刊
- 济(129914)
- 经济(129914)
- 研究(91334)
- 中国(61994)
- 学报(53826)
- 农(48759)
- 科学(47921)
- 管理(45120)
- 财(44424)
- 大学(40305)
- 学学(37955)
- 教育(37739)
- 农业(33635)
- 技术(26615)
- 融(25894)
- 金融(25894)
- 财经(21863)
- 业经(21177)
- 经济研究(19725)
- 经(18517)
- 业(17300)
- 问题(16644)
- 图书(16473)
- 科技(15719)
- 版(15574)
- 理论(15521)
- 业大(14350)
- 实践(14314)
- 践(14314)
- 技术经济(13747)
共检索到45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跃腾 杜双田 丁建 纪晓朋 鲍蕊 李珍
【目的】研究秦巴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最适条件,建立高效制备和再生原生质体的方法。【方法】以秦巴蛹虫草无性型菌株CM-16为材料,研究细胞壁裂解酶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丝体菌龄及稳渗剂种类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1)以0.6mol/L NaCl为稳渗剂,用混合酶(质量分数1%纤维素酶和质量分数0.5%蜗牛酶按1∶1体积比混合)在(26±1)℃对菌龄6d的菌丝酶解3h,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2)以0.6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用混合酶(质量分数1%纤维素酶和质量分数0.5%蜗牛酶按1∶1体积比混合)在(26±1)℃对菌龄5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刘长江 张峰龙 贾茹珍 张晓霞
研究南阳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获取原生质体采用酶法,再生采用双层高渗平板法,因素重要性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龄10h,以2.0%蜗牛酶加0.5%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进行酶解破壁,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5h,以0.6mol.L-1蔗糖做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形成率91.40%,再生率10.56%。不进行预处理,在试验条件下,对南阳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影响因素依次为:菌龄>酶解时间>酶浓度>渗稳剂。
关键词:
南阳酵母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条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华 董雪 安梦楠 苏燕妮 李晓冬
植物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后仍具有活力的裸露单细胞,其在植物RNA病毒的复制机理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高产、高活力的烟草原生质体,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inn.)品种K326为材料,对原生质体制备体系中的不同细胞壁酶解液成分、酶解时间、酶解渗透压稳定剂含量、离心时间以及离心转速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含1%纤维素酶,0.5%离析酶,0.6mol·L-1甘露醇的酶解液中,26℃慢速震荡(40r·min-1)酶解4h,700r·min-1离心3min,得到产量及活力较高的原生质体,可直接用于植物病毒的接种试验;利用聚乙二醇(PEG)融合法向获得的高活力原生质体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限 高增贵 庄敬华 肖淑芹 陈捷
采用正交拉丁设计对影响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受到缓冲体系、渗透压稳定剂、木霉菌菌龄、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的影响,而不受木霉菌株系的影响。其中以磷酸缓冲体系和蔗糖为渗透压调节剂的降解体系为最佳,木霉菌菌龄以培养20h较好,崩溃酶对木霉菌细胞壁的降解效果好,酶解时间以4h为最佳,再生培养基以基础培养基和NaCl为渗透压调节剂为最佳。
关键词:
木霉菌 原生质体 制备条件 再生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淼 曾柏全 冯金儒
研究青霉菌Penicillium Q5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采用酶解法制备了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高质量的原生质体。试验对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酶浓度,酶解时间和灭活时间进行了优化。亲本菌株Q5,培养液中加入浓度0.5%甘氨酸和含量10%的蔗糖处理后,在质量浓度均为10 mg/mL的溶菌酶和蜗牛酶(1︰1)酶解作用下,35℃处理3 h,原生质体生成量达到最大值,为7.35×106cfu/mL;亲本菌株K3,用4 U/mL的青霉素处理,在1 mg/mL的溶菌酶作用下,35℃处理1 h,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的乘积达到最大值,此时K3原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李明海 杨媚 李勇 周而勋
为获得进行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所需的高质量原生质体,选用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D-118,分别从酶种类、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液pH值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6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从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2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是"纤维素酶+溶菌酶+崩溃酶"组合酶、总酶终质量浓度10mg/mL、菌丝菌龄15h、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35℃、酶液pH5.6、以0.6mol/L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此最佳条件组合所制备的原生质体产率高达4.00×107/g;原生质体最佳的再生条件是酶解3h的原生质...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媛媛 段玉玺 陈立杰 朱晓峰
研究了青霉素、甘氨酸、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菌龄、再生培养基对生防芽孢杆菌Snb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培养液中青霉素和甘氨酸的终含量分别为0.3%和1.0%时,菌株Snb2的生长量最佳;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溶菌酶浓度为2.0mg·mL-1,酶解温度为35℃,生产原生质体的最佳菌龄为对数生长中期;在最佳再生培养基HCNB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率为66.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颖颖 吴元华 张晓雯 赵秀香 高芬
针对嘧肽霉素的生物合成阻断突变株,研究了其最佳的菌体培养、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采用改良的含15%蔗糖、0.5%甘氨酸的YEME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36h,获得细腻丰富的菌丝体;对不同的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3因子4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酶解条件为:溶菌酶浓度2mg·mL-1,28℃,作用90min,可获得最高的制备率为99%;再生培养基以R2YE为最佳,采取直接涂布方式,25.5℃培养可达48%的再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士旺 梁宗琦 刘爱英
研究了影响羊肚菌(Morchela.sp)950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几个因素。实验结果得出,20h菌龄,纤维素酶(最终浓度4mol/ml)、溶壁酶(最终浓度5mol/ml)、蜗牛酶(最终浓度4mol/ml)的混合酶解系统,30℃酶解温度,3.5h酶解时间,KCl(最终浓度0.6mol/L)作稳定剂,磷酸缓冲液(pH6.98)为缓冲系统是最佳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产量可达2.5×104个/mg。原生质体再生受培养基组成、酶解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加入KCl(最终浓度0.3mol/L)和环己六醇(最终浓度0.3mol/L)的PDA培养基上,再生率为0.72%。
关键词:
羊肚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文超 牛延宁 金明飞 黄静 高红亮 常忠义 方莹 鲁伟 步建国
【目的】探索制备高纯度茂源链霉菌原生质悬液的条件,为原生质体融合提供支持。【方法】在茂源链霉菌菌丝体一级培养不同时间(4,8,12,16,20,24,28,32,36,40,44,48h)后,称取菌丝体干质量,确定一级培养最佳时间;将一级培养的菌丝体转接培养二级菌丝体,在不同培养时间(13,14.5,16,17.5,19,20.5h)根据原生质体制备率、再生率的综合情况及菌丝体形态显微镜观察结果,确定二级菌丝体的培养时间及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的最佳质量浓度(0,2,5,10,20g/L),根据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确定使用溶菌酶的质量浓度(2,5,8,10,20,50mg/mL)和酶解时间(1,...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 茂源链霉菌 原生质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品 吴琴生 刘大钧 M G K Jones
本试验研究了影响黑麦草悬浮细胞生长以及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部分因素.结果表明:黑麦草悬浮细胞继代培养时的接种量对悬浮细胞的生长速度影响较大,其与培养基的比例为1∶20时,生长速度较快;当悬浮细胞与酶液的比例为2~3∶10时,每 ml 酶液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原生质体培养基中用葡萄糖代替蔗糖和甘露醇作碳源或渗透压稳定剂进时,原生质体的植板率较高。
关键词:
黑麦草 原生质体 碳源 渗透压稳定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 刘晓晴 游玲
通过对预处理剂质量浓度、酶质量浓度、酶解时间、菌龄等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的筛选,对酒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酒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菌龄20 h,青霉素G钠质量浓度0.5μg/mL,酶质量浓度1mg/mL,酶解时间30 min,渗透压稳定剂采用SMM缓冲液,再生培养基采用添加0.7 mol/LKCl的ATB培养基,再生培养时采用双层培养基厌氧培养,可以保证较好的形成率和再生率。
关键词:
葡萄酒 酒酒球菌 原生质体 制备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晶晶 李季伦
报道了产生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 (lovastatin)的土曲霉 (Asp ergillus terreus)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及原生质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用溶壁酶 5mg.m L-1、Zymolyase2 0 T2 .5mg.m L-1和蜗牛酶 2 .5mg.m L-1配制的混合酶液 ,可制备出土曲霉原生质体 ;其最佳酶解温度为 34℃ ,作用 5h,原生质体再生率达17%以上
关键词:
土曲霉 洛伐他汀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乐辉 李颖 吕淑霞
采用不同菌龄、酶液配比、缓冲液-稳定剂系统、酶解时间等条件对木霉T21、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的试验表明,木霉T21和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适条件为:以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5.0:2.5:2.5(g·L-1)的酶液配比,0.2mol·L-1磷酸缓冲液(phosphatebuffersolution,PBS),pH值5.8和0.6mol·L-1蔗糖组成的缓冲液稳定剂系统,将培养了20h的菌丝体在30℃下,酶解3h,最后获得原生质体数量平均约为2.7×1010个·L-1。
关键词:
木霉 原生质体 再生株 生物防治 抗药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小真 郭文硕 冯丽贞 金亚杰 杨新新 刘宏毅 连鑫坤 李慧敏
以桉树焦枯病强致病菌株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 Ya51为材料,对其原生质体生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收集1 g(湿重)培养24 h的菌丝,以0.8 mol·l~(-1)na Cl为渗透压稳定剂,置于10 m l含20 mg·m l~(-1)崩溃酶和30 mg·m l~(-1)裂解酶的混合酶液中,在30℃、100 r·min~(-1)条件下裂解4 h,原生质体生成量可达3.72×107个·m l~(-1),在sr培养基上的再生率为32.33%.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菌 原生质体 生成量 条件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