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7)
- 2023(8568)
- 2022(7510)
- 2021(6854)
- 2020(6074)
- 2019(14144)
- 2018(14125)
- 2017(26538)
- 2016(15238)
- 2015(17533)
- 2014(17946)
- 2013(17624)
- 2012(16955)
- 2011(15323)
- 2010(15601)
- 2009(14542)
- 2008(14667)
- 2007(13550)
- 2006(11759)
- 2005(10538)
- 学科
- 济(59588)
- 经济(59512)
- 管理(38824)
- 业(36354)
- 企(28359)
- 企业(28359)
- 方法(28261)
- 数学(24884)
- 数学方法(24610)
- 农(17834)
- 学(16906)
- 中国(16213)
- 财(15743)
- 制(13269)
- 地方(12411)
- 农业(11469)
- 业经(11402)
- 贸(10842)
- 贸易(10840)
- 易(10484)
- 理论(10145)
- 体(9872)
- 银(9821)
- 银行(9760)
- 融(9569)
- 金融(9561)
- 和(9542)
- 行(9322)
- 务(8968)
- 财务(8936)
- 机构
- 大学(225218)
- 学院(223531)
- 济(85357)
- 研究(84345)
- 经济(83265)
- 管理(77480)
- 理学(65905)
- 理学院(65049)
- 管理学(63511)
- 管理学院(63125)
- 中国(61598)
- 科学(57254)
- 农(53601)
- 京(49803)
- 所(46798)
- 农业(42952)
- 研究所(42875)
- 业大(41646)
- 财(39553)
- 中心(38103)
- 江(35886)
- 北京(31510)
- 财经(30778)
- 院(30008)
- 范(29638)
- 省(29137)
- 师范(29136)
- 州(27927)
- 经(27823)
- 农业大学(27677)
- 基金
- 项目(148971)
- 科学(112667)
- 基金(104211)
- 研究(101602)
- 家(95408)
- 国家(94626)
- 科学基金(76464)
- 省(60015)
- 社会(59890)
- 社会科(56354)
- 社会科学(56331)
- 基金项目(54691)
- 自然(52219)
- 划(51637)
- 自然科(50951)
- 自然科学(50928)
- 自然科学基金(49991)
- 教育(47420)
- 资助(44110)
- 编号(41387)
- 重点(35107)
- 成果(34910)
- 发(32514)
- 部(32148)
- 计划(31314)
- 课题(30337)
- 创(29972)
- 科研(29508)
- 科技(28777)
- 创新(28185)
- 期刊
- 济(95615)
- 经济(95615)
- 研究(62944)
- 学报(48943)
- 农(48738)
- 中国(48205)
- 科学(40044)
- 大学(34618)
- 学学(32851)
- 农业(32227)
- 财(31878)
- 管理(27185)
- 教育(25808)
- 技术(19107)
- 融(18869)
- 金融(18869)
- 业(18008)
- 财经(15492)
- 业经(15413)
- 经济研究(15327)
- 版(13823)
- 经(13357)
- 业大(13306)
- 问题(12901)
- 农业大学(11194)
- 科技(11159)
- 图书(10821)
- 统计(10709)
- 技术经济(10621)
- 贸(10185)
共检索到338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玲 张丽娟 耿社民 陈宏 张英汉 杨公社 雷初朝 孙维彬 王兴平 张保军
对陕西蒲城县和渭南市临渭区 5个不同年龄阶段 815头秦川母牛的 5项体尺和体重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不同年龄阶段 ,秦川母牛的 6个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主成分均为增重因子 ,其次是增高因子和宽度因子。
关键词:
秦川母牛 体重 体尺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湘雯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利用1988—2004年17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生态站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径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龄级杉木人工林受抚育等经营措施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最小,年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0071。抚育停止后,地表径流增加。到第Ⅲ龄级时,地表径流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0184。第Ⅳ龄级开始,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表径流系数为0.0098,为第Ⅲ龄级的50%左右。Ⅰ龄级杉木林的地下径流最大,地下径流系数0.3012,为采伐前成熟林(0.1577)的2倍。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受林冠截留、土壤结构改善和蒸腾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到第Ⅳ龄级时径流系数为0.2082,为第Ⅰ龄级的65.8%...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开丽 朱海莲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为制定差别化的征地补偿政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武汉市江夏区、东西湖区、新洲区和洪山区为研究区域,将失地农民分为小于45岁、45—65岁、大于65岁三个年龄阶段,然后以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依据,利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变化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1)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存在差异。45—65岁失地农民的福利变化最大,其福利水平下降了18.69%;其次是小于45岁的失地农民,下降了16.62%;大于65岁的失地农民下降了12.74%。(2)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各功能性活动指标在农地城市流转后的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奚晓军 章贵军
文章在测度我国农村不同年龄群体贫困转移矩阵基础上,结合贫困脆弱性和贫困动态转换模型测度不同年龄家庭群体的脱贫原因和致贫原因。利用2012—2016年CFPS面板数据,并采用双随机矩阵反映农村居民不同平均年龄家庭贫困状态的跨期变化,同时结合福利生产函数构造的回归模型和贫困动态转换模型测度我国农村居民不同年龄阶段VEP形式的贫困脆弱性以及贫困脆弱性的原因。结果发现:较低贫困线下平均年龄较高家庭脱贫率及致贫率与年龄较轻人群相差不大,而在较高贫困线下二者相差悬殊;贫困线上升使得贫困家庭脱贫比例降低而非贫困家庭致贫可能性大幅增加,但高龄家庭波动幅度大于低龄家庭;农村贫困家庭脆弱率逐年降低,但高龄家庭下降速度慢于年龄较低家庭的下降速度;平均年龄越高的家庭结构性脱贫比例和结构性非贫困比例越低,而结构性致贫比例与结构性贫困比例越高。
关键词:
脱贫 致贫 不同年龄阶段 贫困脆弱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日施 黄振格 何斌 谢敏洋 周刚 韦明宝
【目的】研究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积累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为秃杉人工林尤其是大径级用材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特征。【结果】(1)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9、17、25、37年生的秃杉人工林生物量分别为76.77、157.06、200.82、304.88 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35.84、90.10、126.16、212.71 t/hm~2,树枝生物量分别为16.35、28.68、30.60、30.01 t/hm~2,树根生物量分别为11.26、21.22、24.16、39.92t/hm~2,树叶生物量分别为9.95、10.32、11.72、9.88 t/hm~2,干皮生物量分别为3.38、6.74、8.17、12.36 t/hm~2。(2)林下植被生物量依次为1.54、3.38、5.15、5.80 t/hm~2,其中灌木层生物量分别占59.09%、69.53%、73.26%、73.45%,草本层占40.91%、30.47%、26.74%、26.55%。凋落物层生物量依次为2.23、4.73、7.04、10.67 t/hm~2,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大。(3)各年龄阶段秃杉人工林乔木层净生产力依次为8.53、9.24、8.03、8.24 t/(hm~2·a),其中干材净生产力组成比例(46.66%~69.78%)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树叶和树枝的组成比例(3.28%~4.46%和9.83%~21.34%)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1)秃杉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逐渐积累,其中干材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树叶、树枝和干皮生物量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而下降,树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波动较小。(2)与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相比,秃杉人工林具有速生期长和衰退晚的优点,生物生产力较高。研究结果为桂西北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琨 程宝晶 刘斌 陈晓婷 郝其睿 赵荣伟 韩英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周燕
本文基于2022年81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影响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受家庭特征、土地特征、认知特征及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其中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效应最强。(2)土地特征和认知特征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产生影响。(3)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影响路径也略有不同。因此,应依据农户特征探索分类型、分阶段、多样化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路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户实施差别化退出激励政策及补偿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开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信息与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周燕
本文基于2022年81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影响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受家庭特征、土地特征、认知特征及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其中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效应最强。(2)土地特征和认知特征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产生影响。(3)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影响路径也略有不同。因此,应依据农户特征探索分类型、分阶段、多样化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路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户实施差别化退出激励政策及补偿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开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信息与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清华 王瑜
很多文献评估了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但都不可避免地探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这单一静态的影响。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探讨在不同年龄阶段下企业绩效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选取沪深两市制造业2009~2013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企业创新投入的确具有延续性和动态效应,而且随着企业的逐渐成长,正效应越明显;企业绩效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随着企业发展的日益成熟,企业绩效对动态创新投入影响的敏感性降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镇 刘丽文
以年龄段和性别为视角,分别构建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死亡率预测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所建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比较适宜于对我国的人口死亡率进行预测;并对我国2017—2021年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口死亡率数据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且男性老年人口死亡率的变动频率要高于女性老年人口,由此说明,我国未来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长寿风险压力,且男性的长寿风险压力可能更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镇 刘丽文
以年龄段和性别为视角,分别构建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死亡率预测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所建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比较适宜于对我国的人口死亡率进行预测;并对我国2017—2021年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口死亡率数据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且男性老年人口死亡率的变动频率要高于女性老年人口,由此说明,我国未来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长寿风险压力,且男性的长寿风险压力可能更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章旗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用材及采脂树种,在我国林浆纸(板)一体化和松脂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六五"至"十五"期间以生长和材性为选择指标进行了地理种源/家系/无性系选择和改良,其间,"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马尾松产脂类型研究"曾经在南方六省(粤、桂、闽、赣、皖和浙)开展了产脂性状的改良,进行了高产脂优树选择、基因库营建、第一代种子园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产脂量 松香组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冠群 昝林森 王洪宝 桂林生
【目的】研究秦川牛SIRT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改善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相近饲喂条件下468头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SIRT3基因全区域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6.0软件中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SIRT3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体尺(体斜长、体高、腰高、尻长、腰角宽、胸深、胸围和坐骨端宽)和肉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肉脂肪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经DNA测序发现,秦川牛SIRT3基因在第4内含子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22522T突变和C22680G突变,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冠群 昝林森 王洪宝 桂林生
【目的】研究秦川牛SIRT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改善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相近饲喂条件下468头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SIRT3基因全区域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6.0软件中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SIRT3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体尺(体斜长、体高、腰高、尻长、腰角宽、胸深、胸围和坐骨端宽)和肉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肉脂肪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经DNA测序发现,秦川牛SIRT3基因在第4内含子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22522T突变和C22680G突变,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明月 姜峰 金光泽 刘志理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植株叶片比叶面积的生长阶段变异特征及冠层高度差异,分析不同资源环境条件对比叶面积与其他叶性状相关关系的影响,为更好地阐明资源环境对性状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阔叶红松林演替前期树种白桦为研究对象,针对成年树和幼树,分别在叶生长期(6月)、叶稳定期(7月)和叶衰落期(9月)测定上、中和下3个冠层高度(只针对成年树)叶片的比叶面积、叶厚和干物质含量,分析植株年龄、生长阶段及冠层高度下3种叶性状的变异情况及其相关关系,并运用标准化主轴估计法(SMA)检验植株年龄、生长阶段和冠层高度对这些相关关系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结果】成年树和幼树在不同生长阶段及成年树在不同冠层高度比叶面积、叶厚、干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变化。叶厚、干物质含量及二者乘积对比叶面积的解释程度在不同植株年龄、生长阶段、冠层高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植株年龄、生长阶段及冠层高度比叶面积与叶厚、干物质含量均显著负相关,且比叶面积-叶厚及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斜率在不同植株年龄、生长阶段及冠层高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植株年龄白桦比叶面积均随生长阶段的变化显著下降,随冠层高度的降低显著增加,且植株年龄、生长阶段和冠层高度均对比叶面积与叶厚、干物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