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47)
- 2023(3658)
- 2022(3016)
- 2021(2804)
- 2020(2347)
- 2019(5041)
- 2018(4936)
- 2017(9224)
- 2016(5503)
- 2015(6108)
- 2014(6195)
- 2013(6164)
- 2012(5835)
- 2011(5571)
- 2010(5428)
- 2009(4993)
- 2008(4893)
- 2007(4462)
- 2006(4012)
- 2005(3705)
- 学科
- 济(24429)
- 经济(24415)
- 管理(13371)
- 地方(11921)
- 业(10285)
- 农(8264)
- 地方经济(7295)
- 方法(6837)
- 中国(6646)
- 资源(6351)
- 学(6292)
- 企(6166)
- 企业(6166)
- 农业(5995)
- 数学(5930)
- 数学方法(5869)
- 环境(5434)
- 和(5157)
- 业经(4733)
- 发(4025)
- 制(3451)
- 生态(3235)
- 融(3030)
- 金融(3028)
- 划(3017)
- 财(2865)
- 理论(2826)
- 人事(2822)
- 人事管理(2822)
- 教育(2710)
- 机构
- 学院(78155)
- 大学(76877)
- 研究(31800)
- 济(28417)
- 管理(27940)
- 经济(27610)
- 中国(23664)
- 理学(23486)
- 理学院(23108)
- 科学(22654)
- 管理学(22635)
- 管理学院(22479)
- 所(17883)
- 京(17536)
- 农(17329)
- 研究所(16641)
- 中心(14980)
- 农业(13576)
- 范(13251)
- 业大(13222)
- 师范(13131)
- 江(12925)
- 省(11866)
- 院(11689)
- 北京(11221)
- 财(11141)
- 州(11128)
- 科学院(10864)
- 师范大学(10515)
- 河(9108)
- 基金
- 项目(57513)
- 科学(44768)
- 研究(42025)
- 基金(39346)
- 家(35807)
- 国家(35454)
- 科学基金(28960)
- 社会(25313)
- 省(24424)
- 社会科(23848)
- 社会科学(23841)
- 基金项目(21217)
- 划(20551)
- 自然(18754)
- 教育(18242)
- 自然科(18085)
- 编号(18083)
- 自然科学(18078)
- 自然科学基金(17716)
- 资助(15549)
- 发(14894)
- 成果(14581)
- 重点(13911)
- 课题(12911)
- 部(12100)
- 发展(11594)
- 计划(11549)
- 展(11405)
- 创(11390)
- 科研(10888)
共检索到120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建禄 边坤 靳铁治 苟妮娜 沈红保 张军燕 王开锋 丁桥周
为了解秦岭黑河流域鱼类资源现状,分别于2014年4、8、11月调查了黑河库区和上游水源地流域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调查共发现鱼类3目5科14属15种。其中鲤形目2科11属12种,占总种数80%;鲇形目2科2属2种,占总种数13.3%;鲑形目1科1属1种,占总种数6.7%。流域内优势种鱼类有拉氏(Phoxinus lagowskii)和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稀有种有中华鳑鲏(roodeus sinensis)、高体鳑鲏(roodeus ocellatu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黑河库区(海拔549 m)鱼类物种多样性高,...
关键词:
秦岭黑河 鱼类资源 物种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边坤 张建禄 苟妮娜 靳铁治 郭林文 王开锋
秦岭黑河是西安市主要水源地,其水生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西安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性发展。为分析秦岭黑河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历史变化,揭示生态环境改变对鱼类群落的影响,本研究结合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于2018年和2019年的1月、5月、7月和11月对黑河流域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鱼类7020尾,隶属3目5科16属17种,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最多,占种类总数的82.35%。在生态类型方面,产黏性卵、杂食性和底栖性鱼类在黑河鱼类中占多数,分别为总种类数的76.47%、64.71%和64.71%。流域中鱼类优势种为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鱼类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为物种数(S)(12~1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1.55~1.88)、Pielou均匀度指数(J)(0.56~0.66)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1.54~2.15),同时通常夏季鱼类多样性指数最高。通过聚类分析和NMDS分析可得,黑河鱼类可划分为Ⅰ~Ⅲ共3个群落,其中群落Ⅰ由水库生境鱼类组成,群落Ⅱ和Ⅲ由峡谷生境鱼类组成。ABC曲线分析显示,不同季节中数量优势度曲线都高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 W统计值范围为–0.146~–0.181,秋季最高,其次为冬季和春季,夏季最低。与历史资料相比, 201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的鱼类调查结果相似性指数为中等不相似(0.46)。研究结果表明,秦岭黑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推测水库建设和生境破坏是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鱼类群落 生态类型 历史变化 黑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广全 王浩 秦大庸 倪文进
用水量平衡场和收获法研究了秦岭松栎林带主要林型凋落物在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和营养循环中的功能。26龄锐齿栎林、24龄油松林和24龄华山松林凋落物现存量平均值为17.475t/hm2,排序为华山松林>油松林>锐齿栎林。3种林分年凋落物平均值为4.179t/hm2,前者是后二者的1.4倍,但凋落物现存量不及后二者一半。生长季节,3种林分凋落物层蓄留量平均值为44.81mm,占同期大气降水量的4.47%,阔叶林较针叶林高。地面蒸发量及其蒸发率为:无林裸地>阔叶林地>针叶林地,无凋落物覆盖>凋落物覆盖;针叶林地表蒸发季节变化相对稳定,阔叶树的变化较大。3种林分凋落物N、P、K、Ca和M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新萍 白红英 侯钦磊 袁博 章杰
利用灞河流域马渡王水文站1959年-2010年的实测径流量数据,结合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法、M-K突变点检验法等数理方法,研究分析了灞河流域年内、年际径流深度变化特征,并定量估算了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灞河径流深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达到0.92;②季节分配上,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占到全年径流量的68.15%,并且夏季到秋季灞河径流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春季和冬季是径流量变化低谷时期;③运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计算得出的M值为-2.572(|-2.572|>1.96)(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灞河年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韩海涛 王小平 司建华
利用4个典型气象站近5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近50年当中,黑河流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黑河流域气温的升高十分显著,其升温率远远大于同期北半球的平均升温率,尤其是近几年来增温幅度之大是几十年来所罕见的;降水量的增加虽然没有气温增加那么明显,但总的趋势是增加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黑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气候变暖造成了上游山区冰川的不断萎缩和雪线的持续升高,尤其是最近两年间,冰川为较大的负平衡,出现强烈亏损;②由于黑河上游山区夏季降水量的增加和冬春季气温的升高,黑河流域各出山口流量近60年来是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黑河流域属于典型的环境脆弱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土地退化问题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黑河流域水土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性论述,分析了水土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水土资源的承载力。基于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黑河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善忠 王涛 罗芳 郭坚 封建民
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黑河流域面临的严重问题。本文分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大量翔实数据的基础上,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原则,提出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经与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对策 黑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钟龄 朱宗元 郝敦元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中心的一道生态防线。20世纪后半叶绿洲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景观结构急剧恶化,黑河的供水量逐年下降,由50年代的12.25×108m3下降到90年代的7.24×108m3。地下水位也相应降低,土地盐化也在加剧。各种禾草草甸严重退化,并多已演替成为苦豆子群落。为了维护我国西北的这一生态屏障,论文认为必须坚持以恢复与保护自然绿洲为主,恢复胡杨林、沙枣林、红柳灌丛与梭梭林的覆盖率;建立人工草地,改善土地覆盖,建设自然—人工复合绿洲。在绿洲建设与保育工程中必须保证供水,保持地下水位的临界高度,调控水盐动态,发挥生物—景观多样性的系统耦合效应,实现绿洲生态系统健康与资源—环境安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华,樊胜岳,杨林,杨国靖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户经济 农户经营行为 黑河流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玉文 陈惠雄 徐中民
集成水资源管理是全球水伙伴(GWP)为解决全球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水管理模式。然而,GWP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方法,而定量评价又是将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集成水资源管理理念与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具体测量集成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模型以及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典型区域——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为研究区,定量评价了该区集成水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方法对推动我国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波 解建仓 黄明聪 常亮
解决水资源短缺和调整产业结构是黑河流域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各部门的发展规划,通过建立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运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配置的相关关系。提出在人口基本增长、工业高速增长和加大节水力度前提下,以地表水资源利用为主,适当开采地下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该模式也可以对西部其他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苗苗 马忠 惠翔翔
集成水资源管理将水资源管理阶段分为供给管理、技术性节水、结构性节水和社会化管理四个阶段。本文基于地区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将水资源消耗影响因素量化分解为技术性、结构性(中间需求效应)和系统性(最终需求效应)三个因素,对张掖市2002-2012年间水资源管理阶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2002-2007年间,促使张掖市水资源消耗减少的最主要动力来自于结构性(中间需求)因素,判断张掖市的水资源管理处于结构性节水阶段;经过虚拟水战略调整,2007-2012年间,系统性因素(最终需求效应)对张掖市用水减少作用凸显,此阶段张掖市的水资源管理处于由结构性节水到社会化管理的过渡阶段。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为水资源管理阶段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简明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启森 赵文智 冯起 苏培玺
针对黑河流域及绿洲的水资源短缺、时空动态分布差异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演变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并就其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对策与方法等,试图有所创新和发展。研究显示,本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理念更新、人口合理调控和水的适度高效利用,并在生态系统维系及环境整治上,理性地面对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
绿洲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调控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彩玉 郭艳秋
本文在分析评价小秦岭金矿矿产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矿山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金矿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小秦岭 金矿资源 开采利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悦 张勃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来说,这一研究尤为紧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水文变异,进而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及生态平衡状况。文章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站1947-2006年月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水文过程变异点并分析变异成因,然后对各月平均流量序列用线性矩法推求GEV分布参数,求出概率密度最大流量,将其视为相应月河道内生态流量,可以得到黑河莺落峡站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果表明,基于水文变异情况分析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在黑河上游是可行的;水文变异前后,站点满足生态需水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径流量变化是很难避免的,科学合理计算生态需水对干旱区河流生态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