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0)
- 2023(7279)
- 2022(6392)
- 2021(5768)
- 2020(5331)
- 2019(12595)
- 2018(12430)
- 2017(24209)
- 2016(13383)
- 2015(15364)
- 2014(15256)
- 2013(15306)
- 2012(14669)
- 2011(13363)
- 2010(13416)
- 2009(12464)
- 2008(12673)
- 2007(11752)
- 2006(10140)
- 2005(9111)
- 学科
- 济(57648)
- 经济(57586)
- 管理(33993)
- 业(32833)
- 方法(28167)
- 企(25749)
- 企业(25749)
- 数学(25053)
- 数学方法(24779)
- 农(15216)
- 财(14758)
- 学(14375)
- 中国(14087)
- 地方(11494)
- 贸(11225)
- 贸易(11222)
- 易(10894)
- 制(10215)
- 业经(10195)
- 农业(9993)
- 务(8589)
- 财务(8574)
- 财务管理(8540)
- 和(8508)
- 银(8352)
- 银行(8307)
- 融(8080)
- 金融(8078)
- 企业财务(8048)
- 理论(7982)
- 机构
- 大学(198974)
- 学院(195682)
- 济(79181)
- 经济(77468)
- 研究(72370)
- 管理(69903)
- 理学(59871)
- 理学院(59065)
- 管理学(57807)
- 管理学院(57454)
- 中国(54046)
- 科学(48420)
- 京(43510)
- 农(43445)
- 所(39504)
- 研究所(36164)
- 财(35933)
- 农业(34926)
- 业大(34767)
- 中心(32992)
- 江(30823)
- 财经(28294)
- 北京(27599)
- 院(25761)
- 经(25605)
- 范(25551)
- 师范(25144)
- 经济学(24716)
- 州(23789)
- 省(23294)
- 基金
- 项目(130732)
- 科学(100270)
- 基金(93906)
- 研究(89115)
- 家(85026)
- 国家(84363)
- 科学基金(69291)
- 社会(53920)
- 省(51119)
- 社会科(51011)
- 社会科学(50990)
- 基金项目(49600)
- 自然(47203)
- 自然科(46066)
- 自然科学(46044)
- 自然科学基金(45222)
- 划(44425)
- 教育(41181)
- 资助(39597)
- 编号(35374)
- 重点(30644)
- 成果(29382)
- 部(28830)
- 发(28722)
- 计划(26931)
- 创(26341)
- 科研(26332)
- 课题(25132)
- 创新(24797)
- 大学(24017)
共检索到293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克煌 唐志明 杨瑞霞 钟兆站
采用适合本区特点计算精度较高的气候学计算方法,计算了交界带的辐射平衡及其各分量,并分析其水平、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征。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山地平原交界带的地形的互相作用,使交界带从北到南形成较为稳定的辐射平衡低值带。辐射平衡季节变化特点是7月最大,1月最小,其分布与年分布相似,但随季节变化而有差异。辐射平衡年值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月值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因季节变化而不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华 李艳
中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一般具有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量具有沿程减小的特征,即山地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基于5条主要河流上27个水文站1956~2000年共45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及其邻近区域的河流基本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水河段,出现部位多为交界带的中部和下部及其下游邻近地区,其驱动因子主要是地表组成物质的垂向二元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建华
介绍了应用TM卫星影像编制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类型图的方法步骤、土壤分类系统、制图单元系统及土壤目视解译的影像标志等问题,并对该区黄褐土的分类、暴雨因子在土壤分类中的体现以及洪冲母质粗骨褐土的划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TM影像,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类型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华
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源地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河流水沙迁移变化规律。得出结论:河流水沙异源,水源地主要分布于上游多雨中心地区,沙源地主要分布于上游地面坡度和降水量较大地区、地表组成物质较为疏松的地区和水库坝下河段。交界带内河流径流量沿程变化趋势与流域面积增长曲线基本一致;河流含沙量沿程变化不甚规则.
关键词: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水沙源地,迁移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冲 王传奇 杨鲁伟 张振涛 方海龙 翟娅萍
为分析日光温室内部的热环境,运用传热学理论,对夜间温室内存在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温室内部热平衡方程。采用热平衡模型确定冬季温室所需补热量,并评估供暖系统在温室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别不大,模型比较切合实际。计算结果还揭示了温室内部热流的走向与分布情况,以及围护结构对温室保温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温室 热平衡模型 热流分析 补热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国红 李保明
建立了温室内各表面太阳辐照度计算模型,并对沈阳地区跨度为12 m的日光温室进行模拟,分析了温室建筑参数改变对温室内各表面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最冷月(2003 12至2004 02)温室内后坡单位面积太阳辐射照度分别为土壤表面及后墙面的1.45和1.49倍;温室地面太阳辐射照度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差值不超过5%。改变温室跨度和高度分别对地面及北墙面太阳辐射照度有较大影响,且呈线性关系;改变温室后坡仰角对温室内各表面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太阳辐射照度 计算模型 测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仕强 刘寿东 王咏薇 王成刚 白杨
城市化发展导致城、郊能量平衡及辐射平衡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城、郊夏季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城、郊在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能量平衡、反照率以及储热项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晴天条件下,城、郊辐射收支分配有显著不同。城市辐射陷阱作用导致城区向上短波辐射日均值小于郊区,城、郊分别为24.6W/m2和39.5W/m2,城市辐射陷阱效应导致截留的短波辐射日平均值可达23.7W/m2。同时城市地表向上长波辐射日均值大于郊区自然地表,城、郊分别为505.1W/m2和488.3W/m2,这与城、郊地区不同的地表温度直接相关;(2)城、郊能量平衡分配的方式有显著不同,城市地表储热及感热为能量分配的...
关键词:
城市化 能量平衡 反照率 储热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新安 于贵瑞 何洪林 蔡福 祝青林
利用我国气象系统现有的50个净辐射站1993—2000年的辐射及相关气象资料,采用5种方法计算地表净辐射月值,结果表明:论文构建的多因子综合法是一种误差最小、精度最高的推算方法,平均相对误差为0.348,4至9月误差在0.20以下,可用于全年各月地表净辐射的推算;其次为Chang Jen_Hu修正式和Penman修正式,平均相对误差都在0.64以下,误差小于0.20的站月数约占半数左右,4至9月误差都在0.25以下,可用于植物生长期间的地表净辐射推算。各种方法推算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具有北部地区明显大于南部地区,冬半年(11至2月)明显大于夏半年(3至10月)的时空分布特征。
关键词:
地表净辐射 推算方法 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建刚 奥银焕 李照国
利用2009年7月24日-9月12日"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下巴丹吉林沙漠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晴天条件下总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地表长波辐射、有效辐射、净辐射的峰值和日积分值都比典型阴天条件下大,大气长波辐射比阴天条件下小。两种天气条件下净辐射日积分值占太阳总辐射的1/3。②沙漠地区典型晴天地表反射率呈U型,白天均值为0.32;阴天变化较平缓,均值为0.29。③两种天气条件下地表热量平衡都以感热输送为主,波文比分别为4.55和1.16。晴天不平衡能量达到净辐射的20%,阴天为30%。④晴天条件下有效能量夜间为负值,白天为正值,阴天全天为正值;湍流能量全天均为正值。能量闭合度(EBR)晴天平均为0.68,阴天为0.76。⑤土壤温度5~10 cm日较差逐渐减小,20、40 cm日变化不明显;5 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较大,20 cm土壤热通量振幅较小。
关键词:
巴丹吉林 沙漠 辐射 能量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俊 刘纪远 刘荣高 秦元伟 黄麟
地表比辐射率是影响地表长波辐射收支的重要物理参数和生态参数。本文通过对EOS-MODIS卫星地表比辐射率产品(MOD11A2)的时空特征分析,得到2000-2011年12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数据集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地表比辐射率取值区间较小,仅为0.9610~0.9760。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决定了比辐射率的空间格局特征,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比辐射率以沙地最小,冰雪和水体最高,而且耕地要明显高于自然植被。2000-2011年地表比辐射率变化总体上以降低趋势为主,但在我国西北部的新疆和青海等地区变化较为复杂,部分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6个气候区内,地表比辐射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暖...
关键词:
地表比辐射率 时空特征 气候区 积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东 李凤霞 周秉荣 祁栋林 肖宏斌 周万福 王力
【目的】分析黄河源头玛多县典型高寒草甸地表辐射及土壤热状况的变化特征,为黄河源头极其脆弱的高寒草甸发展方向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黄河源头玛多县典型高寒草甸观测点2009-11-01-2010-10-31每天5min的观测资料,分析玛多高寒草甸辐射及土壤热状况的变化特征。【结果】玛多地区各辐射分量均存在明显的变化特征,除反射辐射外,总辐射、有效辐射和净辐射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各辐射分量的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单峰结构。春夏秋冬地表反射率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均呈"U"型变化,其日变化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土壤温度梯度在1月份最大,7月份最小;10-4月土壤温度梯度为负值,4-9月为正值。土壤温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德生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属于典型的土石山区,全市总人口243万,耕地面积223万亩,人均0.94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补救措施,是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更是守住耕地红线的关键之举。对此,笔者结合商洛市的实际,就秦岭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展开论述。商洛市耕地占补平衡进展从粗放使用到指标统筹管理。商洛市位于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德生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属于典型的土石山区,全市总人口243万,耕地面积223万亩,人均0.94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补救措施,是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更是守住耕地红线的关键之举。对此,笔者结合商洛市的实际,就秦岭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展开论述。商洛市耕地占补平衡进展从粗放使用到指标统筹管理。商洛市位于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龙 党海山 夏小玲 何晓军 张全发
地表反照率表征着地表物理结构的综合状况,其获取在区域温度反演、气候及辐射建模中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野外实测方法,利用遥感反演地表反照率体现了很大的优势。基于Landsat-TM/ETM+影像,反演计算得到太白山全年各月地表短波(包括可见光、近红处波段)反映率空间分布图,相关时空动态分析得出结论:(1)太白山年均短波反照率为0.169;对于短波反照率的贡献,近红外大于可见光,其年均值分别为0.253和0.087;(2)3种反照率空间分布梯度明显,但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其空间变异依赖于地形因子及下垫面的分布状况;(3)太白山地表反照率季节变化显著,大体呈"U"型分布,即春、冬较高,夏、秋较低;(4...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芳 胡进坤 徐海涛 谭穗妍 徐军
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碳钢的发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特性。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样品是采用不同加工方式获得的标准件,加工方式包括平磨、立铣和车床。利用加热台直接接触的方法给标准件加热,再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成像测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钢材料的表面摩擦度的增加,其发射率未必提高,而是与碳钢表面的加工方式有关。
关键词:
红外热辐射 碳钢 热成像仪 表面粗糙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