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6)
2023(9707)
2022(8711)
2021(8298)
2020(6887)
2019(15977)
2018(15950)
2017(30998)
2016(16882)
2015(19056)
2014(19005)
2013(18810)
2012(17125)
2011(15258)
2010(15061)
2009(13674)
2008(13152)
2007(11226)
2006(9585)
2005(8121)
作者
(48519)
(40241)
(39863)
(38010)
(25601)
(19322)
(18104)
(15967)
(15350)
(14233)
(13866)
(13385)
(12654)
(12591)
(12364)
(12166)
(12062)
(11911)
(11498)
(11244)
(10056)
(9649)
(9580)
(9051)
(8931)
(8931)
(8906)
(8834)
(7996)
(7989)
学科
(65651)
经济(65579)
管理(50468)
(46076)
(39032)
企业(39032)
方法(31969)
数学(27642)
数学方法(27328)
(16783)
(16473)
(15929)
中国(15593)
地方(15410)
业经(14323)
环境(11928)
(11822)
贸易(11815)
(11607)
(11464)
(11437)
财务(11407)
财务管理(11389)
农业(11361)
理论(11112)
技术(10632)
企业财务(10572)
(9891)
(9698)
教育(8777)
机构
大学(236567)
学院(235030)
管理(97691)
(88499)
经济(86427)
理学(85527)
理学院(84601)
管理学(83145)
管理学院(82749)
研究(76148)
中国(54511)
(50358)
科学(49836)
(38960)
(37574)
业大(36986)
(36807)
研究所(34675)
中心(34335)
(32208)
财经(32195)
北京(31814)
(31083)
师范(30821)
(29239)
农业(28705)
(28307)
(26945)
经济学(25152)
师范大学(25134)
基金
项目(169568)
科学(132592)
研究(122947)
基金(122611)
(107029)
国家(106175)
科学基金(91323)
社会(75617)
社会科(71615)
社会科学(71597)
基金项目(66508)
(65911)
自然(61378)
自然科(59746)
自然科学(59730)
自然科学基金(58609)
(55887)
教育(55364)
编号(50711)
资助(50239)
成果(40160)
重点(37504)
(36626)
(35581)
(34938)
课题(34081)
创新(32536)
科研(32504)
大学(31393)
项目编号(31270)
期刊
(92919)
经济(92919)
研究(65797)
中国(39336)
学报(38202)
科学(35384)
管理(33700)
(32401)
(28924)
大学(28331)
学学(26692)
教育(24642)
农业(23066)
技术(19584)
(15612)
金融(15612)
业经(15519)
财经(14533)
经济研究(14022)
图书(13820)
科技(12406)
理论(12393)
问题(12325)
(12183)
资源(11793)
实践(11711)
(11711)
(11703)
技术经济(11078)
(10852)
共检索到325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强  司开创  胡崇德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保护成本计量的研究。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投入进行了成本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投入方面,总货币量约29.72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保护成本为2.59亿元;间接保护成本为2.00亿元;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机会成本为25.13亿元。其中,机会成本的计量模型多样化,在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但是,最终每种模型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强  胡崇德  司开创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其社会效益计量的研究。该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初步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包括: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改善3种类型11项指标。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每年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11.68亿元人民币,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社会文明进步效益为1.68亿元;人类健康效益为1.62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昌海  曹世雄  温亚利  李强  司开创  胡崇德  
本研究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计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成本效益进行进一步分析及预测。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结合十余种拟合曲线,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截面数据,尝试性地进行了综合效益及三大成本之间关系曲线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模型拟合优度R2大小及显著水平Sig.判断,最终得出了成本效益之间的关系式。即三个拟合函数分别是:①综合效益(Qt)与直接保护成本(Xa)的函数曲线方程为:Qt=-68.244+870.688Xa-2493.849Xa2+2304.879Xa3;②综合效益(Qt)与间接保护成本(Xb)的函数曲线方程为:Qt=17.844e1.986X...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强  司开创  胡崇德  
本研究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计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保护成本及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修正了研究中的误差;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米切尔分类方法,找出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成本承担者及效益分享者,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文章对成本-效益进行进一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调整后的综合效益约为234亿元,其中生态效益约为188亿元;经济效益约为34亿元;社会效益约为12亿元;综合效益成本比为7.88。在成本效益比较分析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承担了过多的成本且产生了负效益,这也是引起社区与保护区矛盾最根本的原因。研究认为,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区群的综合效益会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强  高海波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经济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约88.16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31.77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为17.85亿元;固碳制氧效益为3.41亿元;净化环境效益为7.56亿元;调节区域气候效益为5.32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22.25亿元。本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宵宇  胡崇德  司开创  
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的计量结果,如何评价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综合效益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选用了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结合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三大效益的计量指标体系及计量结果,进一步筛选出17个主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同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七大保护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周至保护区和太白山的综合效益发展是最好的,佛坪、长青、牛背梁以及朱鹮自然保护区次之,相对综合效益发展最差的是天华山保护区。本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可以在缺乏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横向截面数据了解目前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发展的情况,并为自然保...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静  温亚利  
利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游客调查数据,对游客山野菜消费的行为特点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游客山野菜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野菜已经成为保护区游客旅游特色食品支出的一部分,并且食用的山野菜主要集中在秦岭地区比较丰富且较常食用的品种;游客的月收入、食用绿色食品和体验当地饮食文化的旅游动机、对旅游食品价格和餐馆卫生状况的满意度以及山野菜可获性的认知对游客山野菜的消费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资源保护认知会降低游客的山野菜消费,但作用有限。因此,在未来自然保护资源保护和景区管理中,不仅要通过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强  胡崇德  司开创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效益的计量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试图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概念及分析其经济效益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经济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总经济效益约265.88亿元/a,其中内部收益为231.49亿元;外部收益为34.39亿元,外部收益中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直接经济效益为5.91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为2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文斌  邱实  汤宛地  
在河南省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设立72块标准样地,通过对植物多样性的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将其森林群落划分为7个类型,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中林下植物的多样性,探索了不同群落类型中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阔叶林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最大,物种丰富度、多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只有物种均匀度指数较小;针阔混交林中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3种针叶林中,油松和华山松植物多样性总体上比较相似,而秦岭冷杉中植物多样性则相对较小;灌丛矮曲林与针叶林相当;竹林中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郝春旭  
本研究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佛坪县、太白县、洋县和周至县的288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并评价森林资源功能指标体系,进而判断农户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对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意识较强,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意愿较弱。最后提出,通过社区共管等农户参与模式继续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减少农户对薪柴的依赖性;周边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营,不断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基于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和ols模型,从薪柴带给农户的效用角度,定量分析影响薪柴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对薪柴消费有负向影响,女性家庭成员个数、户主年龄有正向影响,农户生计和劳动力配置非农化程度有负向影响,农户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消费习惯也是影响薪柴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一蕾  温亚利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在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工作的同时,野生动物也同时对社区农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矛盾之一。研究基于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调查,对野生动物肇事对社区农户影响及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目前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中存在的补偿范围小、补偿标准不明确、核查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对今后野生动物肇事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杨丽菲  
随着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村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经济依赖关系为对象,采取实证研究方法,总结与借鉴资源经济计量及评估的相关理论,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依赖度"评估指标体系与计量模型.最后本文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保护区周边5个行政镇(乡)24个行政村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定量得出佛坪保护区周边社区自然资源的经济依赖度为56.9%。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大熊猫自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兴亮  李泰辉  章卫民  钟琼芯  宋斌  郭建荣  
坝王岭是我国多孔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对坝王岭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资源及其环境作了简要论述。热带森林区的多孔菌可划分为4个生态类型,就种类和数量而言,山地雨林中的多孔菌最丰富,河谷雨林的多孔菌次之,山地苔藓林和山顶矮林中的多孔菌最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权佳  金羽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白杨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质量成为当前保护区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保护区自1983年建立以来,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生态系统等主要保护对象得到了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保护区整体面积偏小,重要保护对象分布比较分散;(2)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3)周边社区人口多,人类活动对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较大影响;(4)周边社区居民的海水养殖活动对保护区海域环境造成威胁;(5)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