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3)
2023(2319)
2022(1903)
2021(1647)
2020(1321)
2019(2965)
2018(2837)
2017(5561)
2016(2947)
2015(3189)
2014(3008)
2013(3026)
2012(2863)
2011(2566)
2010(2548)
2009(2355)
2008(2392)
2007(2114)
2006(1946)
2005(1776)
作者
(9196)
(7871)
(7833)
(7456)
(5119)
(3737)
(3476)
(3090)
(2968)
(2675)
(2660)
(2658)
(2658)
(2539)
(2507)
(2418)
(2414)
(2348)
(2244)
(2199)
(1965)
(1961)
(1909)
(1806)
(1724)
(1720)
(1686)
(1671)
(1599)
(1583)
学科
管理(12467)
(12386)
经济(12367)
(10521)
(8991)
企业(8991)
方法(5545)
环境(4973)
数学(4710)
数学方法(4662)
(4223)
(3876)
(3530)
(3213)
业经(2931)
中国(2791)
资源(2774)
农业(2597)
技术(2523)
(2427)
规划(2316)
(2305)
银行(2290)
环境规划(2271)
(2266)
财务(2260)
财务管理(2258)
(2215)
地方(2211)
(2204)
机构
大学(46149)
学院(45640)
管理(20178)
(19512)
经济(19205)
理学(18045)
理学院(17911)
管理学(17620)
管理学院(17555)
研究(14867)
中国(11067)
科学(9453)
(8655)
(8578)
(8551)
(7495)
业大(7427)
财经(7272)
研究所(6979)
中心(6850)
(6828)
农业(6756)
(6635)
经济管理(5774)
经济学(5628)
(5593)
财经大学(5497)
商学(5480)
商学院(5441)
北京(5080)
基金
项目(33024)
科学(26905)
基金(25541)
(22945)
国家(22760)
研究(22409)
科学基金(20007)
社会(15496)
社会科(14733)
社会科学(14727)
自然(13752)
基金项目(13663)
自然科(13479)
自然科学(13477)
自然科学基金(13248)
(12502)
(10760)
资助(10364)
教育(9913)
编号(7859)
(7619)
重点(7426)
(7100)
(6994)
科研(6754)
国家社会(6628)
创新(6520)
教育部(6395)
(6341)
人文(6321)
期刊
(19810)
经济(19810)
研究(11236)
学报(7781)
科学(7645)
管理(7263)
中国(6869)
(6486)
(6352)
大学(5773)
学学(5640)
农业(4182)
(3957)
金融(3957)
财经(3630)
业经(3476)
技术(3278)
(3079)
经济研究(2881)
问题(2598)
技术经济(2382)
教育(2241)
科技(2236)
(2234)
(2171)
统计(2106)
商业(2079)
(2014)
林业(1846)
资源(1818)
共检索到62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林  兰开勇  宋荣群  熊冬梅  李瑞娇  李军文  姜海波  邵俭  
光照、底质颜色是影响鱼类行为、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究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稚鱼对光照及底质颜色环境偏好,本研究以秦岭细鳞鲑子代为实验鱼[平均全长为 (3.31±0.67) cm; 平均体重为(0.42±0.18) g],开展了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照颜色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稚鱼个体与群体均对黑色底质偏好明显;个体对3种光照强度(弱光区为1~5 lx, 过渡区为5~10 lx, 强光区为10~25 lx)均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强光(10~25 lx)有明显趋避性;在相同光照强度(1~3 lx)下,个体对4种光照颜色(黄、红、绿、蓝)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绿光有明显趋避性(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盼  侯俊利  庄平  张涛  刘鉴毅  黄晓荣  章龙珍  
采用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鳗苗对底质颜色和光照强度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室内光照(88 lx)和黑暗(0.3 lx)条件下,鳗苗在个体和群体实验中对黑、白底质颜色的选择均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超  危起伟  孙庆亮  吴金明  李罗新  
2009—2012年于陕西省陇县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秦岭细鳞鲑样本397尾。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秦岭细鳞鲑鳞片上的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形;研究样本的年龄共分为5个年龄组,其中以1~3龄为主,约占85.64%;体长(L,mm)和鳞径(R,mm)具有显著的相关性(L=5.83R2+208.06R+34.99,r2=0.88);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729.38[1 e 0.08(t+0.5)],Wt=6 288.74[1 e 0.08(t+0.5)]2.968 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王丰  问思恩  
研究了秦岭细鳞鲑亲本人工驯化、催产、孵化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以及促熟催产中的外源性激素选择及用量。实验用野外捕捞秦岭细鳞鲑,从2011年3月开始逐年筛选,到2014年3月共培育5~9龄亲鱼580尾。实验显示,通过30 d有计划地添加黄粉虫投喂,可使野生亲鱼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注射马来酸地欧酮DOM(2.5 mg/kg)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3μg/kg),促熟催产3 d后效果明显。2013年采卵约4.56×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2.5%,平均孵化率为63.0%;2014年获得受精卵约8×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5.5%,平均孵化率为62.5%。鱼苗上浮后的开口期和转口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德亮  危起伟  孙庆亮  李罗新  杜浩  
研究所用性成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亲鱼为野生捕获。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并观察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结果表明:在水温9.31~12.80℃,受精卵历经408 h出膜,所需积温为193.35℃.d,初孵仔鱼体长为(9.64±1.03)mm。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受精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26个时期。刚出膜的仔鱼体色透明,肌节明显,无游泳能力,出膜第5天体表出现大量黑色素,12 d后卵黄囊开始消失,46 d的仔鱼各鳍条与幼鱼相似,出现幼鲑斑。通过探讨水温、溶氧和水质等对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的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靳建波  危起伟  孙庆亮  李罗新  甘芳  
采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发眼卵和仔鱼阶段进行浸泡标记试验,为确定合适浸泡浓度和持续浸泡时间,试验设置了6个的浓度组和4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浸泡的仔鱼和经浸泡处理的发眼卵而出膜后的仔鱼,其耳石都出现橘红色荧光标记。浸泡发眼卵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30 mg/L持续浸泡18 h,标记率100%,孵化率91%,出膜后15 d仔鱼存活率91%,标记环"非常明显";仔鱼浸泡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120 mg/L持续浸泡12 h,标记率83.3%,处理15 d后仔鱼存活率92.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原居林  解林红  朱俊杰  徐钰  王高学  
采用RAPD技术,对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黑河群体和湑水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黑河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25.8%,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178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6520;湑水河的多态位点比例为23.4%,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1526,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214。黑河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度为0.9495,遗传距离为0.0664;湑水河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度为0.9549,遗传距离为0.0556;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5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星辰   王艺舟   张林   宋荣群   熊冬梅   李志刚   姜海波   安苗   邵俭  
为深入了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 1966)在不同生境的视觉特征,以人工繁育的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体重(51.50±10.86)g,体长(15.40±0.75)cm]与自然生境野生群体[体重(85.68±31.81g,体长(18.17±2.34) cm]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传统组织学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视网膜组织结构特征及其视觉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5种视蛋白(Opsin)基因:视紫红质(Rhodopsin, RH1)、绿色敏感蛋白(Rhodopsin-like pigments, RH2)、紫外线敏感蛋白(Short wavelength-sensitive pigments, SWS1)、蓝色敏感视蛋白(SWS1-like pigments, SWS2)和红色敏感视蛋白(Long wavelength-sensitive pigments, LWS)在11种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与野生群体的视网膜无明显差异,均具有完整的十层结构,且子二代群体视网膜中视锥细胞数(C.)和外核层细胞核数(O.N.)极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1),神经节细胞数(G.)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野生群体RH1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子二代群体(P<0.01),且RH1在两个群体的5种视蛋白基因中表达量最高;视锥蛋白基因RH2、SWS1、SWS2、LWS中,除RH2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外,子二代群体SWS1、SWS2、LWS基因的转录水平都极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1);子二代群体视锥蛋白基因的表达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LWS>SWS1>SWS2>RH2,而野生群体为LWS>SWS2>RH2>SWS1,LWS基因在两个群体中的表达均占主导地位,超过表达总量的60%;RH1、RH2、SWS1、SWS2、LWS基因均在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与野生群体眼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而在其他非眼组织中未表达。本研究表明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与野生群体两者都具有较强的光敏感特性,能可塑性地调节视蛋白基因表达谱引发光谱敏感性变化来应对不同栖息生境,且子二代表现特征更显著;其畏光行为可能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策略,而光敏感性则表明其行为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交流。本研究结果可为秦岭细鳞鲑资源增殖与养护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满昌  陈新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柏福  袁涛  石小涛  高勇  
设计4种点光源(100 lx、320 lx、960 lx、1 920 lx)光照模式,以黑暗和面光源(68 lx)模式为对照,以30 min为实验周期,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仔、幼鱼(5~29日龄)的趋光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鱼处于平游期(5~8日龄)时,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黑暗环境和面光源)(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家豪  刘长琳  多吉欧珠  热旦  拉巴罗布  刘宝良  李杰  马强  卫育良  梁萌青  徐后国  
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作为我国西藏亚东地区特色经济鱼类,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人工养殖。在亚东鲑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不同颜色的卵(黄色和橘红色),且两种卵的质量在受精率、孵化率及仔鱼质量等方面表现不同。目前,对两种颜色卵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非常有限,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对亚东鲑人工养殖过程中两种不同颜色卵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试验样品来自西藏亚东县产业园亚东鲑繁育养殖基地。每种卵测定3个重复。结果显示,黄色卵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橘红色卵,而粗脂肪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橘红色卵。黄色卵的饱和脂肪酸(SFA)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低于橘红色卵,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尤其是C18:1n-9含量显著高于橘红色卵。必需氨基酸(EAA)总量,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以及总氨基酸(TAA)在黄色卵略低于橘红色卵。而在EAA中,黄色卵的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显著低于橘红色卵。黄色卵中蛋白质羰基和丙二醛含量高于橘红色卵,而α-维生素E和虾青素含量低于橘红色卵。综上所述,橘红色卵中有较高的蛋白质、部分必需氨基酸、DHA、α-维生素E和虾青素含量,而过氧化产物含量较低,这可能是橘红色卵质量优于黄色卵的部分原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宁  时晓  杜迎春  周杰珑  刘建宏  何宏轩  
从患病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的病变组织处分离到1株致病菌,经过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 S rRNA序列分析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该病原菌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achromogenes)。采用20种药物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恩诺沙星等9种抗生素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4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耐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常杰  牛化欣  胡宗福  于建华  李树国  
为确定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n-3 HUFA需求量以减少鱼油使用和降低养殖成本,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n-3 HUFA对细鳞鲑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脱脂鱼粉、脱脂豆粕、明胶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源,通过调节饲料中的猪油和浓缩油EPA、DHA水平,使饲料n-3HUFA的含量分别达到0.25%、0.50%、0.75%、1.00%、1.25%、1.50%,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D 0.25、D 0.50、D 0.75、D1.00、D 1.25和D 1.50),分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辉  樊启学  胡伟华  汪帆  吴巧婉  赵忠波  张诚明  张云龙  
研究了不同龄期黄蜻稚(Pantala flavescens)虫对4种规格(5、15、25、35日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捕食强度以及黄蜻稚虫对大鳞副泥鳅、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黄蜻稚虫对大鳞副泥鳅的捕食强度与稚虫龄期和大鳞副泥鳅日龄均相关,9-12龄期稚虫对大鳞副泥鳅的捕食强度显著高于5-8龄期稚虫。当大鳞副泥鳅达到25日龄后,5-8龄期稚虫不再捕食;当大鳞副泥鳅达到35日龄后,9-12龄期稚虫不再捕食。5-8龄期稚虫对5、15日龄大鳞副泥鳅的摄食率无显著差异,9-12龄期稚虫对5、15、25日龄大鳞副泥鳅的摄食率也无显著差异。黄蜻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辉  樊启学  胡伟华  汪帆  吴巧婉  赵忠波  张诚明  张云龙  
研究了不同龄期黄蜻(Pantala flavescens)稚虫对4种规格(5、15、25、35日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捕食强度以及黄蜻稚虫对大鳞副泥鳅、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黄蜻稚虫对大鳞副泥鳅的捕食强度与稚虫龄期和大鳞副泥鳅日龄均相关,9~12龄期稚虫对大鳞副泥鳅的捕食强度显著高于5~8龄期稚虫。当大鳞副泥鳅达到25日龄后,5~8龄期稚虫不再捕食;当大鳞副泥鳅达到35日龄后,9~12龄期稚虫不再捕食。5~8龄期稚虫对5、15日龄大鳞副泥鳅的摄食率无显著差异,9~12龄期稚虫对5、15、25日龄大鳞副泥鳅的摄食率也无显著差异。黄蜻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