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8)
2023(5739)
2022(4832)
2021(4178)
2020(3172)
2019(7137)
2018(6988)
2017(12842)
2016(7056)
2015(7842)
2014(7920)
2013(7855)
2012(7776)
2011(7274)
2010(7541)
2009(6828)
2008(6719)
2007(6175)
2006(5740)
2005(5517)
作者
(21818)
(18123)
(18089)
(16933)
(11633)
(8716)
(8080)
(7088)
(7019)
(6537)
(6301)
(5997)
(5988)
(5920)
(5800)
(5568)
(5355)
(5249)
(5235)
(5162)
(4764)
(4569)
(4440)
(4205)
(4191)
(4086)
(4078)
(4048)
(3784)
(3645)
学科
(36956)
经济(36921)
(17046)
地方(16350)
管理(15760)
中国(14608)
(12042)
(11131)
企业(11131)
业经(9818)
地方经济(9422)
(8683)
农业(8549)
(7602)
金融(7602)
(7299)
银行(7289)
(7229)
方法(7027)
(6616)
发展(6504)
(6483)
环境(6390)
(6100)
贸易(6090)
(6004)
技术(5793)
(5781)
数学(5563)
数学方法(5524)
机构
学院(103100)
大学(99635)
(43140)
研究(42809)
经济(42158)
管理(34234)
中国(32660)
理学(27716)
理学院(27299)
管理学(26869)
管理学院(26664)
科学(25853)
(23054)
(22773)
研究所(20348)
(19845)
(19413)
中心(18660)
(17875)
(16542)
师范(16369)
(15670)
北京(15458)
农业(15032)
(14781)
(14747)
业大(14496)
财经(14191)
科学院(13125)
(12900)
基金
项目(62253)
研究(48416)
科学(48323)
基金(41703)
(36243)
国家(35841)
社会(30008)
科学基金(29665)
社会科(28390)
社会科学(28385)
(26495)
(21703)
基金项目(21403)
教育(21187)
(20978)
编号(20258)
发展(17191)
成果(17109)
自然(16904)
(16852)
资助(16701)
自然科(16465)
自然科学(16463)
自然科学基金(16129)
课题(15669)
重点(14611)
(13032)
(12849)
(12664)
创新(12161)
期刊
(60221)
经济(60221)
研究(36577)
中国(28917)
(20516)
教育(16505)
学报(15595)
科学(15114)
管理(14653)
农业(14231)
(13529)
金融(13529)
(13418)
大学(11946)
业经(11876)
学学(11067)
技术(9868)
经济研究(9443)
问题(7585)
(7115)
财经(6985)
(6107)
世界(5795)
(5758)
商业(5746)
(5640)
论坛(5640)
(5553)
图书(5393)
科技(5369)
共检索到180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德亮  危起伟  孙庆亮  李罗新  杜浩  
研究所用性成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亲鱼为野生捕获。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并观察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结果表明:在水温9.31~12.80℃,受精卵历经408 h出膜,所需积温为193.35℃.d,初孵仔鱼体长为(9.64±1.03)mm。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受精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26个时期。刚出膜的仔鱼体色透明,肌节明显,无游泳能力,出膜第5天体表出现大量黑色素,12 d后卵黄囊开始消失,46 d的仔鱼各鳍条与幼鱼相似,出现幼鲑斑。通过探讨水温、溶氧和水质等对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的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超  危起伟  孙庆亮  吴金明  李罗新  
2009—2012年于陕西省陇县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秦岭细鳞鲑样本397尾。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秦岭细鳞鲑鳞片上的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形;研究样本的年龄共分为5个年龄组,其中以1~3龄为主,约占85.64%;体长(L,mm)和鳞径(R,mm)具有显著的相关性(L=5.83R2+208.06R+34.99,r2=0.88);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729.38[1 e 0.08(t+0.5)],Wt=6 288.74[1 e 0.08(t+0.5)]2.968 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王丰  问思恩  
研究了秦岭细鳞鲑亲本人工驯化、催产、孵化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以及促熟催产中的外源性激素选择及用量。实验用野外捕捞秦岭细鳞鲑,从2011年3月开始逐年筛选,到2014年3月共培育5~9龄亲鱼580尾。实验显示,通过30 d有计划地添加黄粉虫投喂,可使野生亲鱼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注射马来酸地欧酮DOM(2.5 mg/kg)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3μg/kg),促熟催产3 d后效果明显。2013年采卵约4.56×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2.5%,平均孵化率为63.0%;2014年获得受精卵约8×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5.5%,平均孵化率为62.5%。鱼苗上浮后的开口期和转口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李永发  牟振波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至幼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消化系统(口咽腔、胃、幽门盲囊以及肠道等组织)早期发生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2.0~16.2℃时,细鳞鲑胚胎期消化系统原基发生与分化的过程为,在卵受精后125~165 h,胚胎进入原肠期发育,随着原肠作用的进行,脊索开始分化;卵受精后201 h,消化系统原基细胞团在脊索下方出现,为单层的扁平细胞;卵受精后480 h,消化系统原基位于脊索和卵黄囊之间,呈直管状;卵受精后552 h,管状消化系统内层细胞大量增殖,外层由两层细胞构成。细鳞鲑胚后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为,初孵仔鱼即具有富含油球的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牟振波  李永发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头肾和脾。仔鱼出膜前5 d胸腺原基形成,出膜前1 d胸腺即出现少量淋巴细胞,仔鱼19日龄后,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渗入胸腺实质而形成小梁,仔鱼35日龄左右,胸腺己经分化出模糊的内区和外区;仔鱼出膜前2 d,出现头肾原基,由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组成,仔鱼3日龄后,头肾由肾小管构成,10日龄后,组织开始淋巴化,仔鱼35~45日龄,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退化,头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靳建波  危起伟  孙庆亮  李罗新  甘芳  
采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发眼卵和仔鱼阶段进行浸泡标记试验,为确定合适浸泡浓度和持续浸泡时间,试验设置了6个的浓度组和4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浸泡的仔鱼和经浸泡处理的发眼卵而出膜后的仔鱼,其耳石都出现橘红色荧光标记。浸泡发眼卵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30 mg/L持续浸泡18 h,标记率100%,孵化率91%,出膜后15 d仔鱼存活率91%,标记环"非常明显";仔鱼浸泡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120 mg/L持续浸泡12 h,标记率83.3%,处理15 d后仔鱼存活率92.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原居林  解林红  朱俊杰  徐钰  王高学  
采用RAPD技术,对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黑河群体和湑水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黑河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25.8%,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178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6520;湑水河的多态位点比例为23.4%,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1526,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214。黑河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度为0.9495,遗传距离为0.0664;湑水河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度为0.9549,遗传距离为0.0556;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5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林  兰开勇  宋荣群  熊冬梅  李瑞娇  李军文  姜海波  邵俭  
光照、底质颜色是影响鱼类行为、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究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稚鱼对光照及底质颜色环境偏好,本研究以秦岭细鳞鲑子代为实验鱼[平均全长为 (3.31±0.67) cm; 平均体重为(0.42±0.18) g],开展了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照颜色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稚鱼个体与群体均对黑色底质偏好明显;个体对3种光照强度(弱光区为1~5 lx, 过渡区为5~10 lx, 强光区为10~25 lx)均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强光(10~25 lx)有明显趋避性;在相同光照强度(1~3 lx)下,个体对4种光照颜色(黄、红、绿、蓝)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绿光有明显趋避性(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焕超  杨晓鸽  吴金明  王成友  危起伟  
对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早期发育进行了全过程观察。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川陕哲罗鲑的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5个时期。在平均水温10.17℃条件下,受精卵历时549 H出膜,所需积温为228.31℃·d。初孵仔鱼全长(11.62±0.50)mm,体重(0.0254±0.0016)g,卵黄囊体积(53.82±1.03)mm~3。背鳍原基、臀鳍原基、腹鳍原基、脂鳍原基分别于2d、4d、9d、11d时出现。17 d仔鱼腹腔出现鳔。18 d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20 d仔鱼腹部首次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26 d稚鱼卵黄被完全吸收,完全营外源性营养。52d时各鳍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德  闫卉果  董智玲  罗辉  叶华  何文平  
为了探究多鳞白甲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早期发育特征规律,对2019年3月采集于大宁河的多鳞白甲鱼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并观察和描述多鳞白甲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序。结果显示:多鳞白甲鱼受精卵为卵圆形沉性卵,具粘性;一般呈金黄色或白色,相对透明;卵径为(2.46±0.12)mm。在水温为(17.2±0.5)℃的条件下,多鳞白甲鱼胚胎耗时147 h 30 min出膜,有效积温达到2 582.5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形成期(0~1 h 48 min)、卵裂期(3 h 38 min~7 h 38 min)、囊胚期(9 h 32 min~22 h 2 min)、原肠胚期(33 h 15 min~45 h 19 min)、神经胚形成期(50 h 24 min~53 h 55 min)、器官形成期(56 h~95 h 55 min)、出膜期(103 h 31 min~147 h 30 min)共7个阶段。初孵仔鱼全长(8.86±0.52)mm,心率114~128次/min。眼色素于2日龄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6日龄时卵黄囊耗竭,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8日龄仔鱼腹腔出现鳔一室;20日龄仔鱼出现背鳍鳍条,腹部鳍褶延伸至胸鳍后缘,臀鳍开始分化;21日龄出现鳔二室;34日龄开始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70日龄鳞片遍布全身,体型和体色与成鱼相近,进入幼鱼阶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洋  邱天龙  张涛  王平川  班绍君  
在实验室条件下孵化脉红螺的卵囊,观察其胚胎和浮游幼体发育过程,及脉红螺早期发育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卵囊在25℃时孵化时间为16 d,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膜内担轮幼虫期,最后发育为膜内面盘幼虫,破膜而出开始浮游幼体发育阶段。脉红螺浮游幼体期按螺层、面盘形态、幼体壳型和器官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1螺层期;2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3螺层期初期;3螺层中后期;4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其中在2螺层后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快,壳高平均每天增加44.45μm,3螺层初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慢,壳高平均每天增加19.51μm。脉红螺附着变态的时期是4螺层中期和后期,壳高1 250~1 500μ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星辰   王艺舟   张林   宋荣群   熊冬梅   李志刚   姜海波   安苗   邵俭  
为深入了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 1966)在不同生境的视觉特征,以人工繁育的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体重(51.50±10.86)g,体长(15.40±0.75)cm]与自然生境野生群体[体重(85.68±31.81g,体长(18.17±2.34) cm]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传统组织学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视网膜组织结构特征及其视觉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5种视蛋白(Opsin)基因:视紫红质(Rhodopsin, RH1)、绿色敏感蛋白(Rhodopsin-like pigments, RH2)、紫外线敏感蛋白(Short wavelength-sensitive pigments, SWS1)、蓝色敏感视蛋白(SWS1-like pigments, SWS2)和红色敏感视蛋白(Long wavelength-sensitive pigments, LWS)在11种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与野生群体的视网膜无明显差异,均具有完整的十层结构,且子二代群体视网膜中视锥细胞数(C.)和外核层细胞核数(O.N.)极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1),神经节细胞数(G.)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野生群体RH1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子二代群体(P<0.01),且RH1在两个群体的5种视蛋白基因中表达量最高;视锥蛋白基因RH2、SWS1、SWS2、LWS中,除RH2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外,子二代群体SWS1、SWS2、LWS基因的转录水平都极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1);子二代群体视锥蛋白基因的表达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LWS>SWS1>SWS2>RH2,而野生群体为LWS>SWS2>RH2>SWS1,LWS基因在两个群体中的表达均占主导地位,超过表达总量的60%;RH1、RH2、SWS1、SWS2、LWS基因均在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与野生群体眼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而在其他非眼组织中未表达。本研究表明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与野生群体两者都具有较强的光敏感特性,能可塑性地调节视蛋白基因表达谱引发光谱敏感性变化来应对不同栖息生境,且子二代表现特征更显著;其畏光行为可能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策略,而光敏感性则表明其行为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交流。本研究结果可为秦岭细鳞鲑资源增殖与养护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恒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小强  洪磊  刘志峰  郭正龙  王耀辉  雷霁霖  
应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的方法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早期发育过程中眼睛的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显示,受精后21 H 13 min,视泡出现;受精后26 H 23 min,视泡发育成视杯;受精后35 H 44 min,原始视网膜和晶状体形成;受精后60 H 15 min,角膜在视网膜前缘处形成,由单一的立方上皮构成;2日龄仔鱼,巩膜分化完成,由软骨组织和弹力纤维构成,脉络膜出现;3日龄仔鱼,虹膜出现,视网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的色素层、视觉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膜层、内核层、内网膜层、视神经节细胞层、视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10层构成,此时视觉细胞层中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媛媛  夏羽  李静  陈姗姗  吴琼琼  卿素珠  
【目的】对小鼠早期胚发育全程进行系统的石蜡切片观察,为小鼠胚胎工程研究提供详细资料。【方法】通过体内受精方法获得小鼠早期胚胎,利用大体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受精卵至扩张囊胚的早期胚发育全程,用数码显微镜系统拍照。【结果】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方法观察受精卵至扩张囊胚的形态结构,图像色彩对比度适当,可以准确生动地显示胚胎结构及在输卵管与子宫中的分布情况。【结论】获得了小鼠受精卵至扩张囊胚早期胚胎发育全程图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