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2)
- 2023(10691)
- 2022(9516)
- 2021(9033)
- 2020(7575)
- 2019(17525)
- 2018(17468)
- 2017(33818)
- 2016(18641)
- 2015(20621)
- 2014(20749)
- 2013(20518)
- 2012(18744)
- 2011(16867)
- 2010(16554)
- 2009(14882)
- 2008(14385)
- 2007(12397)
- 2006(10516)
- 2005(9089)
- 学科
- 济(69220)
- 经济(69140)
- 管理(50810)
- 业(49074)
- 企(41219)
- 企业(41219)
- 方法(34358)
- 数学(29710)
- 数学方法(29337)
- 学(18911)
- 农(17713)
- 财(17256)
- 中国(16674)
- 业经(15037)
- 地方(13608)
- 理论(12340)
- 贸(11989)
- 贸易(11985)
- 农业(11970)
- 和(11724)
- 易(11641)
- 制(11631)
- 务(11600)
- 技术(11596)
- 财务(11540)
- 财务管理(11520)
- 企业财务(10968)
- 环境(10796)
- 银(9962)
- 银行(9916)
- 机构
- 大学(262006)
- 学院(258716)
- 管理(103013)
- 济(95768)
- 经济(93562)
- 理学(90390)
- 理学院(89343)
- 研究(88340)
- 管理学(87633)
- 管理学院(87180)
- 中国(61818)
- 科学(59241)
- 京(55755)
- 农(46791)
- 所(45619)
- 业大(43520)
- 财(42725)
- 研究所(42299)
- 中心(39004)
- 农业(37035)
- 江(35969)
- 财经(35236)
- 北京(35070)
- 范(34494)
- 师范(34094)
- 院(32355)
- 经(32171)
- 州(29923)
- 技术(28234)
- 经济学(27809)
- 基金
- 项目(187221)
- 科学(145450)
- 基金(135239)
- 研究(132215)
- 家(120078)
- 国家(119117)
- 科学基金(100893)
- 社会(80504)
- 社会科(76204)
- 社会科学(76183)
- 省(73281)
- 基金项目(72770)
- 自然(68715)
- 自然科(67093)
- 自然科学(67075)
- 自然科学基金(65855)
- 划(62474)
- 教育(60264)
- 资助(55957)
- 编号(53005)
- 成果(42791)
- 重点(41907)
- 部(40575)
- 发(39066)
- 创(38725)
- 科研(36651)
- 课题(36488)
- 创新(36121)
- 计划(35761)
- 大学(34462)
共检索到360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全虎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5种典型亚高山草甸物种的多样性,为该区域亚高山草甸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佛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赖草(Leymus secalinus)、长穗苔草(Carex dolichostachya)、早熟禾(Poa annua)、细叶苔草(Carex rigescens)等5种亚高山草甸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记录5种典型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物种名称、高度、盖度、株数、海拔高度等相关数据,对5种草甸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草甸群落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爱云 刘世荣 史作民 董林水 刘京涛
采用沿海拔样方和样带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运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分析研究了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植物种28科76属96种,主要优势种有糙野青茅(Deyeuxia scabrescen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狼毒(Stellerachamaejasm e)和蒿草(Kobresiasp.)。随海拔升高,亚高山草甸植被物种丰富度呈现单峰分布格局;α多样性(Shannon-W 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上升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升高而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红艳 刘红 李波 袁兴中 孙书存 陈忠礼
【目的】了解轮牧制度下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方法】2008年5—10月采用手捡法、干漏斗(Tullgren)和湿漏斗(Baermann)法对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红原县亚高山草甸冬季牧场(WP)和夏季牧场(SP)春夏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46 746个,分别隶属6门9纲16目61类群;其中WP中22 092个,隶属6门9纲15目42类群;SP中24 654个,隶属6门8纲15目46类群。2种生境中均以线虫为优势类群。轮牧制度下的亚高山土壤动物群落,其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春季SP>WP,夏季和秋季WP>SP;类群数变化趋势是:春季和秋季SP>WP,夏季...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轮牧 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焰玲 张莹 董国华 娄雪冬 康冰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秦岭箭竹的生长发育和揭示该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设立18块10m×10m的样地,其中依据坡向(阴坡、阳坡)设置6块,依据海拔(1470,1874,2270,2643m)设置12块,并计算每块样地的物种重要值、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坡向和海拔秦岭箭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别选取灌木层和草本层重要值较大的8种植物,利用Levins公式计算并分析其生态位宽度。【结果】秦岭箭竹群落中共有79种植物,其中灌木层23种,占总物种数的29....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干友民 成平 周纯兵 罗元佳 匡瑜 张晓慧
为探讨亚高山草甸地上生物量和植被指数的关系,更好服务于草地生态建设,论文利用2008年7月覆盖若尔盖地区的TM影像,分别建立了7种植被指数(NDVI、RVI、DVI、SAVI、MSAVI、PVI、GVI)与地上生物量的线性和4种非线性(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对数、幂函数)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指数(NDVI、DVI、SAVI、MSAVI、PVI、GVI)与地上生物量模型表现出三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最优,再次是二次多项式模型、线性模型,相对较差的是指数模型;而基于RVI的地上生物量模型表现为指数模型最优,其次为三次多项式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基于RVI的地上生物量幂函数模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欧阳青 任健 尹俊 李永进 袁福锦
以滇西北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全球气候变暖,探讨气温增加对0-10、10-20、20-30、30-40cm土壤pH、有机质、有效性氮及速效磷的影响。经过两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开顶式生长室(OTC)作用下,草地表面年均温度较对照提高了1.56℃,其中冬季的增温幅度大于夏季。增温对0-40cm土壤pH、速效氮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相反,它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土壤脲酶活性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主要集中在0-10cm土层。增温处理中,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降低了9.6%,脲酶活性降低了38%,速效磷含量则显著增加(P<0.05)。另外,随着草地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呈上升趋势,而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土壤脲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庞晓瑜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山林线在海拔上有上升趋势,林线之上也存在更新幼苗,而在林线之上的高山草甸和亚高山草甸中,木本植物幼苗的生存和生长受草甸群落的影响。研究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高寒草甸的响应和幼苗在高寒草甸中的生长过程对林线的再形成和森林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位于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巴郎山的亚高山草甸中,以当地林线树种岷江冷杉的幼苗及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OTC(open top chamber),模拟气候变暖,加上施肥和除草模拟氮沉降和人类干扰,分析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琪 王鹏涛 杨晓俊 袁家根 李娟娟 刘文宗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识别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区是科学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的关键。基于秦岭山区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估模型的改进优化和校验,最终形成秦岭地区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方案。结果表明:(1)修正后的NPP定量指标评估法,提高了陕西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识别的准确性,可适用于我国中东部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呈中峰型或单调递增型的山区;(2)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的总面积达24 688.33 km~2,占到秦岭山区总面积的39.11%,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西部集中、东部分散,南坡多、北坡少的空间分布特征;(3)森林生态系统是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的重要支撑系统,面积占比高达96.12%。本研究提出的修正方法和研究结果,不仅提高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区识别的准确性,而且为其他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的科学划定和边界优化提供了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文年 陈发军
为了探测大气氮沉降对高山草甸的影响,设置对照(N_0)、低氮14.3g·m(-2)(N_5)、中氮28.6g·m(-2)(N_(10))和高氮57.1g·m(-2)(N_(20))4个氮素(NH_4NO_3)添加水平,连续3年对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草甸群落进行施氮处理,测定各添加水平下群落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在N_(20)达到最大,且地上生物量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向上转移的趋势;随氮素的增加,地下生物量先增大后减小,在N_(10)最大,且有向浅层表土(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文珂 胡理乐 卢希 高燕 康冰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其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在陕西太白山和周至自然保护区,分别依据环境因子(海拔、坡向等)选取发育阶段一致的有代表性的油松典型群落类型,共建立20m×30m样地20个,记录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分析秦岭中段油松次生林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乔木层优势种明显;其中乔木层以优势种油松的重要值最高,而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较低;灌木层和草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异平 江源 刘全儒 陶岩 王耿锐
放牧通过家畜的啃食、践踏、排泄干扰草甸环境,使草甸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植物种群的优势地位发生更替。在样带和样地调查基础上,获取草地群落组成和样地环境数据,通过CCA排序对五台山高、亚高山草甸在经历放牧后的退化状况进行数量化评价,辨识草甸退化的不同等级。结果表明:共划分出5个退化等级,随着退化加剧:①群落环境因子牛马粪数量增加、土壤紧实度加大,土层厚度降低。极度退化草甸与其他4个退化等级之间的环境因子差异显著;②群落数量特征总盖度、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降低,同时一二年生植物所占百分比升高;③放牧干扰草甸的优势种是嵩草、高原嵩草和直梗高山唐松草,轻度干扰草甸中嵩草、高原嵩草(亚高山草甸)...
关键词:
放牧 草甸 CCA 退化 保护 五台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玉璧 张秀云 段永良
利用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玛曲为-9.90mm/10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年际周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为0.341℃/10年。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36/10年,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明显趋于干旱化。主要禾本科牧草返青到籽实成熟约需140~150天,需≥0℃积温1000~1200℃,需降水量400~450mm,需日照时数1000~1100h。牧草在返青后64天开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天胜 付宇鹏 陈生云 戎战磊 赵传燕
分布在海拔2500~3800m之间的亚高山草甸是祁连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碳固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特征至今缺乏研究。本文利用2021年全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祁连山中部天涝池小流域典型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碳组分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亚高山草甸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平均通量呈单谷曲线,生态系统呼吸(Reco)、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平均通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且均在11:00-13:00之间达到碳吸收峰值,夜晚则是碳排放。(2)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日尺度上NEE受5 cm土壤温度(Ts)控制,Reco与空气温度(Ta)、土壤温度和5 cm土壤含水量(SWC)关系极显著(p<0.01),GPP与Ts、SWC关系极显著(p<0.01)。(3)在月尺度上Reco、NEE、GPP均与叶面积指数(LAI)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生长季开始,NEE、Reco、GPP逐渐增大,随着生长季结束,各通量组分迅速减小。年NEE为-267.9 gC·m-2·a-1,碳汇作用较强。研究结果为评估祁连山北麓区域围封禁牧的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得芳 王得祥 柴宗政 胡有宁 保积存 王涛
【目的】探讨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确定关键影响因子。【方法】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锐齿栎群落中共设置典型样地30个,分乔、灌、草3层进行群落学调查,通过计测样地物种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含水量和土层厚度11个环境因子,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偏rDa法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总效应和净效应,用通径分析法探析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坡度、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对物种分布的净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且影响强度为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坤 杜桂萍 赵志祥 谢丙炎 黎定军
为了解西藏米拉山草甸土壤中的聚酮合成酶(PKS)基因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基因多样性,采用直接提取土壤总DNA,PCR扩增Ⅰ型PKS基因KS域和NRPS基因A域,并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其系统进化发育.得到27个PKS基因KS片段,经NCBI比对,主要来自蓝细菌(Cyanobaeteria)、α-和γ-变形菌(Proteobaeteria)和不能培养的微生物,得到NPRSA片段32个,主要属于变形菌门、蓝细菌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