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
2023(1247)
2022(1081)
2021(1059)
2020(871)
2019(2029)
2018(1950)
2017(3806)
2016(2196)
2015(2461)
2014(2332)
2013(2386)
2012(2277)
2011(2083)
2010(2127)
2009(2064)
2008(2088)
2007(1893)
2006(1826)
2005(1542)
作者
(7720)
(6592)
(6344)
(6235)
(4010)
(3252)
(2840)
(2772)
(2489)
(2480)
(2340)
(2284)
(2260)
(2187)
(2177)
(1969)
(1911)
(1889)
(1873)
(1800)
(1755)
(1716)
(1647)
(1465)
(1436)
(1431)
(1426)
(1390)
(1361)
(1346)
学科
(7626)
经济(7623)
(5168)
(5010)
管理(4089)
土地(3822)
(3479)
企业(3479)
(3111)
(3025)
森林(3025)
(2992)
方法(2736)
生态(2368)
数学(2247)
资源(2229)
数学方法(2212)
农业(2162)
问题(1918)
中国(1824)
地方(1742)
生态学(1652)
(1540)
(1516)
环境(1476)
业经(1438)
土壤(1291)
(1291)
经济学(1287)
(1227)
机构
大学(32815)
学院(32448)
研究(14025)
管理(11951)
(11877)
经济(11660)
科学(10512)
中国(10326)
理学(10008)
理学院(9892)
管理学(9699)
管理学院(9649)
(9500)
业大(8659)
(8154)
(8014)
研究所(7561)
农业(6897)
林业(6755)
(6150)
中心(5828)
(5634)
北京(5548)
(5329)
(5129)
(5094)
农业大学(4772)
研究院(4754)
资源(4497)
(4490)
基金
项目(24135)
科学(18193)
基金(17066)
(16956)
国家(16849)
研究(15355)
科学基金(13058)
自然(9732)
自然科(9410)
自然科学(9410)
(9277)
自然科学基金(9240)
基金项目(9210)
社会(8813)
社会科(8272)
社会科学(8269)
(8209)
资助(7264)
教育(6479)
重点(6103)
科技(5542)
编号(5536)
计划(5484)
(5354)
科研(5028)
(5021)
(4637)
专项(4517)
(4407)
课题(4219)
期刊
(14098)
经济(14098)
学报(8896)
科学(8783)
研究(8283)
(7543)
林业(7117)
大学(6783)
学学(6665)
中国(6034)
农业(4539)
(3545)
业经(3505)
管理(3175)
资源(2975)
业大(2716)
(2608)
问题(2591)
科技(2560)
(2218)
(2161)
金融(2161)
科技大(2032)
科技大学(2032)
经济问题(1964)
教育(1943)
财经(1938)
技术(1885)
(1804)
(1694)
共检索到48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飞翔  党坤良  陈俊娴  
以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灌木盖度、竹子密度以及竹子生物量等指标为自变量,对秦岭大熊猫冬季栖息地森林群落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大熊猫冬季栖息地居地森林群落主要以锐齿栎林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平均坡度为11.7°,坡向以东南坡为主;乔木的郁闭度为0.59,其高度、胸径和年龄都最大而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最低;灌木的盖度、高度都比较高而多样性指数比较低,分别为0.74,1.77m,0.76;竹子的密度和生物量也都比较高,分别为9.28万株·hm-2,15.78t·hm-2。夏季栖息地森林群落以巴山冷杉林为主,地形较为平缓,平均坡度为17.2°,坡向以东南坡和东北坡为主;森林郁闭度为0.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顾海军  隆廷伦  于长青  陈佑平  
2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5月间 ,采用系统样地方法 ,对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和黄羊熊猫观测站采伐和未采伐基地中大熊猫活动区域和非活动区域植被群落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未采伐区大熊猫活动区域的物种数、物种丰富度、竹子更新能力、竹子密度、最大胸径的平均值均高于未采伐的大熊猫非活动区域 ;采伐区大熊猫活动区域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单株竹生物量、竹子密度、样地平均竹子盖度、均高度、平均胸径、最大胸径的平均值均高于采伐后大熊猫非活动区域。森林采伐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竹子密度、样地平均竹子盖度等因子下降 ,对大熊猫的适应性程度及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伟  康东伟  康文  李洁  李俊清  赵联军  王小荣  
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的植被调查,分析人工林、次生林、原始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食竹特征,研究人工林是否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结果表明:人工林中均未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优势度、栖息地盖度、植株数(H>5m)等均高于原始林。群落高度、最大胸径、平均胸径、栖息地成熟度等均低于原始林。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看,人工林对上层林木结构恢复快,但密度大,胸径变异小,栖息地盖度偏高,限制了林下植物物种的生长。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竹类密度小、生物量低,更新能力差。而人工种植竹类高度、盖度均达不到大熊猫取食要求,且干扰严重。说明人工林未能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国珍  李俊清  任艳林  马宇飞  
该文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 6个亚高山针叶林样地的结构 ,分析了树干的大小、年龄和空间分布格局 ,运用树干胸径生长格局解释了林地干扰的历史 .研究结果表明 :王朗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的组成、结构与林地干扰历史息息相关 .林冠层的干扰严重影响着王朗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的组成和结构 .树干的风倒、掘根和折干形成了林窗 ,而林窗的形成在过去 2 0 0a时期内是一个相对连续的小尺度过程 .树倒和折干使林木平均每 6a有一个生长释压 .林窗促进了树木的更新 ,并使得林木林冠组成能够得以维持 .同时森林的更新受林下竹子同幼苗生长竞争和竹子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巩文  任继文  赵长青  李晓鸿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2800m处,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3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国珍  李俊清  任艳林  马宇飞  
该文从地形因子、森林群落因子和主食竹因子 3方面 ,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退化与恢复的指标体系 .地形因子指标主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等 ;森林群落指标主要包括 :林木高度、灌木高度、灌木株数、林木株数、灌木种类、云冷杉林木组成比例、灌木盖度和森林郁闭度 .竹子密度、竹子基径、幼竹比例和竹子高度则是衡量主食竹质和量的主要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标准是 :生长在海拔 2 6 0 0~ 30 0 0m之间、坡度为 2 5°~ 4 5°的西坡、西南坡和西北坡的中坡部位的森林 .这种森林的林木高度 5 0 0 0株 hm2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建华  桑玲玲  
该文选用ArcGIS 9作为系统平台,建立了秦岭大熊猫巡护监测系统。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空间分布范围与面积的统计查询。利用ArcGIS踪迹分析模块,模拟大熊猫活动踪迹,根据野外采集的大熊猫踪迹数据进行大熊猫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实现了大熊猫分布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各种地理要素的查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童童  张玉钧  丛丽  李卅  王志臣  蒋亚芳  岳建兵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大熊猫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解决我国秦岭地区大熊猫保护中存在的矛盾,首先对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梳理,然后分析了陕西秦岭大熊猫保护存在的问题,即栖息地破碎化、管理复杂、区社利益冲突、旅游开发不规范等,得出国家公园这一保护地形式对大熊猫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建设应整合现有保护地、重组功能分区、实施大熊猫保护工程、完善科研监测体系、发展生态旅游、引导社区参与、加强环境教育等规划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金和  刘颖颖  金学林  马清义  赵鹏鹏  
大熊猫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特化的以竹类为主要食物的采食习性,高山竹类成为大熊猫一年四季的主要食物。笔者在查阅秦岭地区竹类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圈养大熊猫投食竹选择研究,发现大熊猫对竹种的选择范围较宽。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大熊猫对不同投喂竹种具有选择性,文中进一步运用Forage ratio选择指数分析了大熊猫对不同竹种的取食倾向,即大熊猫对投喂的不同竹种是喜好、回避还是随机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培君  赵桦  李会宁  张宏杰  
长青自然保护区以大熊锚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 ,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种子植物 1 4 6科 ,1 792种 ,其中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30属 ,国家保护植物 2 9种 ;脊椎动物 2 4 8种 ,其中国家珍贵保护动物 30种。动、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区的原始性 ,南北过渡性以及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复杂性。对该区存在的问题及多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分析保护区周边社区对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影响因素,对降低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干扰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年4月和8月2次调研数据,建立TobiT模型、LogiT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模型估计了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收入性依赖度,运用LogiT模型对社区居民的非收入性依赖度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是商业性非木质森林资源采集的重要替代生计策略;资源越丰裕,农户对资源的收入性依赖就越高;海拔高度对农户收入性资源依赖有正向作用;家庭经济条件对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影响并不明显,但家庭债务承担对资源依赖有正向作用。农户非收入性资源依赖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收入性资源依赖模型的稳定性和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莫晓燕  冯怡  冯宁  雷艳霞  金超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人工圈养秦岭大熊猫的2种主食竹种——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和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ris)中Fe,Cu,Zn,Mn,Ca,K,Mg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淡竹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别,2年生淡竹的元素含量较1年生有所增加;无论是淡竹还是箬竹,叶和笋中除Cu元素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高于枝和秆中,箬竹中Mn含量较淡竹明显增高,为淡竹的31.2倍,其余6种元素含量在两竹种中差别不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方铭  马月伟  贾子薇  叶文  
基于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维度构建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变化法进行指标标准化处理,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栖息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6年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数介于0.340 5~0.736 2,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大子系统中,压力系统与响应系统指数偏低,栖息地遗产旅游面临较大压力,相应的响应措施亟待加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月伟  赵永涛  陈富斌  兰立波  
雅康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构建川藏"经济走廊",促进甘孜及西藏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雅康高速公路将穿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外围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将可能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产生负面的影响,明确高速公路建设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潜在影响,对于正确处理高速公路建设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根据拟建公路与遗产地关系剖面图,初步分析了拟建雅康高速公路所推荐的K方案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雅康高速公路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二郎山特长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以及通风井群的施工与维护对自然景观会形成明显干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桂占吉  程艳霞  宋国华  
为从理论上研究"森林—竹子—大熊猫"三位一体的保护栖息地理念,考虑了竹子开花的影响,把竹子和森林分成两个阶段,建立了一个描述"森林—竹子—大熊猫"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可以证明此系统存在一个周期解,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画出了此动力系统的周期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相图。数值模拟显示脉冲的影响非常复杂,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此模型存在一种新的混沌奇怪吸引子。讨论了得到的周期解和混沌奇怪吸引子的这些理论成果的生态意义。通过严谨的数学论证过程,证明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大熊猫、森林、主食竹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系统这一结论,对大熊猫栖息地及其他类似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