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4)
2023(2578)
2022(2245)
2021(2052)
2020(1686)
2019(3871)
2018(3701)
2017(6552)
2016(3806)
2015(3965)
2014(3823)
2013(3704)
2012(3498)
2011(3179)
2010(3045)
2009(2876)
2008(2838)
2007(2518)
2006(2249)
2005(1936)
作者
(13555)
(11522)
(11462)
(10871)
(7072)
(5898)
(4857)
(4620)
(4496)
(4164)
(3938)
(3915)
(3830)
(3750)
(3698)
(3685)
(3644)
(3513)
(3375)
(3317)
(3200)
(2812)
(2778)
(2669)
(2625)
(2620)
(2583)
(2543)
(2433)
(2422)
学科
(12839)
经济(12836)
管理(7069)
(5991)
(5459)
方法(4962)
(4530)
企业(4530)
数学(4182)
数学方法(4136)
地方(4029)
(3794)
土壤(3781)
中国(3388)
(3298)
(3206)
业经(2935)
环境(2518)
(2410)
贸易(2405)
农业(2327)
(2293)
(2069)
地方经济(1983)
(1959)
(1918)
金融(1917)
(1889)
(1879)
森林(1879)
机构
学院(54213)
大学(53963)
研究(23451)
科学(19024)
(17330)
(16175)
中国(15752)
经济(15696)
管理(14978)
农业(14086)
(13902)
业大(13233)
理学(13033)
研究所(13031)
理学院(12720)
(12437)
管理学(12225)
管理学院(12148)
中心(9594)
(9405)
农业大学(9049)
(9001)
科学院(8999)
(8905)
实验(8635)
资源(8495)
(8422)
环境(8324)
实验室(8277)
(7976)
基金
项目(42442)
科学(31880)
(30541)
国家(30382)
基金(30240)
研究(23856)
科学基金(23718)
自然(18181)
自然科(17767)
自然科学(17757)
自然科学基金(17402)
(17052)
基金项目(16818)
(15708)
社会(14119)
社会科(13466)
社会科学(13464)
资助(11650)
计划(11139)
科技(10866)
重点(10744)
教育(9907)
(9406)
科研(8709)
(8439)
专项(8190)
创新(8021)
(7991)
编号(7808)
(7395)
期刊
(17799)
经济(17799)
学报(17666)
(15765)
科学(13390)
研究(13229)
大学(11579)
学学(11334)
农业(10885)
中国(10552)
(6974)
管理(5344)
业大(5183)
林业(4608)
资源(4529)
(4473)
科技(4157)
农业大学(4131)
(4030)
自然(3734)
中国农业(3520)
教育(3098)
地理(2860)
(2842)
金融(2842)
技术(2825)
(2811)
科技大(2778)
科技大学(2778)
业经(2749)
共检索到75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党坤良  张长录  陈海滨  韩福利  于启昭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g·kg-1,土壤全N含量0·5~3·8g·kg-1,碱解N含量33·6~257·3mg·kg-1,速效P含量0·81~5·8mg·kg-1,速效K含量38·9~262·4mg·kg-1,粘粒含量11·3%~18·1%,阳离子代换量68·5~310·2mmol·kg;其空间分异程度以速效P、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较大,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pH值较小;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P、土壤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军  康恩祥  陈年来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为日光温室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市皋兰县露地(对照,CK)及种植年限分别为1,3,5,10,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翠  袁理春  杨丽英  徐中志  康平德  杨丽云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土中生长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质量没有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礼清  张维  易建文  
本研究通过25°紫色土坡地果园的定位试验观测,探讨了不同植物篱模式对坡地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坡地果园用地和养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植物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并以刈割茎叶返还土壤,促进了养分的循环与再分配,发挥了养分泵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植物篱的阻滞和坡面覆盖,减少了由径流与侵蚀泥沙携带的养分损失,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性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任启文  左万星  尤海舟  李联地  毕君  
【目的】为研究冀北山地土壤养分和肥力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揭示土壤养分含量、化学计量特征和肥力的海拔梯度差异,为区域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小五台山不同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及C、N、P、K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对不同海拔梯度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1)随海拔梯度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和C/N、C/P、C/K、N/K升高,而速效磷、速效钾和N/P、P/K无明显变化规律。2)小五台山不同海拔梯度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9.77~70.69 g·kg~(-1);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85~2.34、0.26~0.86、7.60~10.31 g·kg~(-1);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2.26~206.61、0.30~0.50、64.03~130.90 mg·kg~(-1)。3)土壤C/N、C/P、C/K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79~18.72、22.51~75.75、1.50~4.31;N/K、N/P、P/K变化范围分别为0.11~0.27、1.76~4.67、0.03~0.10;土壤C/N变异系数最小,C/K变异系数最大。4)经土壤肥力指数(SFI)综合评价,小五台山SFI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R~2=0.68,P<0.01)。【结论】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小五台山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间水平,而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比较低,在森林经营中应注意补充。SFI指数显示小五台山海拔越高土壤肥力越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徐明岗  高菊生  谷思玉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玲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周清  夏海螯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结构对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土肥站1986年冬季在全省各地建立的、持续了18年的6个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以及CEC含量,能有效调节土壤pH.秸秆还田和施用NK肥都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施用NK肥的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48.4%;秸秆还田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32.3%.施用NP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各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较为稳定,而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顺安  常庆瑞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在树龄相同的条件下刺槐林对土壤培肥效应优于油松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瑞恒  刘勇  于海群  李国雷  刘辉  王玉江  
为探讨山地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对北京延庆山区6种植被类型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蛋白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林分类型之间所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均表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均表现出阔叶林优于针叶林,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所测5种酶活性在6种林分类型A层表现出聚集分布,以脲酶最具代表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所测5种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显著相关,而有效磷与各种所测酶活性均呈负相关。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举  常庆瑞  张俊华  陈涛  贾科利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不同林型提高程度不同,除全钾、速效磷以外,各项指标均以阔叶林高于针叶林;阔叶林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高于针叶林;总体来看,阔叶林下土壤肥力的提高较针叶林显著。(2)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可改善土壤发育条件,减弱土壤侵蚀作用,降低土壤的碳酸钙含量,在此方面针叶林的作用比阔叶林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德彩  常庆瑞  刘京  岳庆玲  贾晓娟  陶文芳  
【目的】改进传统的土壤肥力评价方法。【方法】在陕西土壤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GIS环境对全省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了土壤肥力评价等级图。【结果】陕西省土壤肥力质量较差,以3~6级肥力为主,占总面积的74.5%,其次为2、7级肥力土壤,1、8级肥力土壤所占比例很小,不足5%;陕西省北部土壤肥力偏低,大多在4级以下,关中地区以3、4、5级土壤居多,南部山区以2、3、4级肥力土壤为主。【结论】基于土壤空间数据库的肥力评价,实现了土壤肥力的分级评价自动化,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顺贵  吕贻忠  成春彦  
土壤肥力(又称地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本文以土壤肥力为题,综述了几种对土壤肥力概念的认识观,肥力的变异性和评判方法比较。从而,为深入开展土壤肥力研究及培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兆顺  吴俊强  钱芳  楼辰军  
在潮土上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均衡施肥(NPK、M、NPKM),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等肥力指标以及玉米产量,尤以M处理增幅最大,与本底值相比,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00%,24.81%,18.97%和21.43%;而不均衡施肥(N、NK、NP)导致相应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分析表明,在潮土上施氮肥和磷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劲憬  曹之富  高丽红  张福墁  
针对北京郊区日光温室中基肥施用状况,设计了长期施用秸秆有机肥、膨化鸡粪和缓释肥3个处理,对日光温室土壤肥力及番茄品质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个处理中表现最高,为32.0g.kg-1;长期施用膨化鸡粪土壤酸化快,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缓释肥作为基肥施用,可加速土壤速效养分积累,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从番茄果实品质结果看,秸秆有机肥处理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糖酸比值分别为13.60μg.g-1、54.4mg.g-1、37.6mg.g-1、62.22μg.g-1、9.68,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缓释肥处理的果实各种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益  冯秀秀  赵发珠  郭垚鑫  王俊  任成杰  
【目的】研究秦岭太白山锐齿栎林4种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特征,以期阐明同一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不同海拔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方法】在秦岭太白山4个海拔梯度(1 361.6、1 524.2、1 630.5和1 769.3 m),选取排水较好、坡度较缓、长势适中的3个锐齿栎林标准样地(20 m×20 m),于2016年8月,用“S”型方法于每块样地进行0~10 cm土层的混合取样,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果】1)不同海拔梯度的锐齿栎林土壤细菌多样性(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变化显著,但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变化。2)在细菌群落组成中,随海拔升高,放线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变形菌和疣微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绿弯菌、芽单胞菌和硝化螺旋菌的相对丰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其他细菌类群如酸杆菌和浮霉菌的相对丰度呈不显著降低。在真菌群落组成中,作为2个优势菌门的担子菌和子囊菌的相对丰度随海拔增加的变化不显著。3)细菌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全氮(TN)含量、 C∶P和N∶P显著正相关,其群落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差异主要取决于土壤密度、温度、SOC、C∶P和TN;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受土壤养分差异的影响较小。在植被相同但海拔不同的条件下,受气候及土壤养分的差异影响,细菌群落特征较真菌群落的变化明显。【结论】秦岭太白山锐齿栎林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海拔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真菌群落。研究结果揭示了秦岭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微生物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