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9)
- 2023(18763)
- 2022(15746)
- 2021(14533)
- 2020(12175)
- 2019(27485)
- 2018(27127)
- 2017(51845)
- 2016(28518)
- 2015(31432)
- 2014(31066)
- 2013(31107)
- 2012(28775)
- 2011(26037)
- 2010(26126)
- 2009(24275)
- 2008(24060)
- 2007(21300)
- 2006(19077)
- 2005(17121)
- 学科
- 济(121135)
- 经济(120997)
- 业(98869)
- 管理(89601)
- 企(86109)
- 企业(86109)
- 方法(49942)
- 数学(39823)
- 数学方法(39404)
- 农(36322)
- 业经(34645)
- 财(32904)
- 中国(32262)
- 地方(27216)
- 农业(25564)
- 学(25258)
- 务(23094)
- 财务(23022)
- 财务管理(22993)
- 制(22238)
- 技术(22230)
- 贸(22113)
- 贸易(22098)
- 企业财务(21808)
- 易(21420)
- 和(21285)
- 理论(20755)
- 环境(19021)
- 划(18233)
- 银(18178)
- 机构
- 学院(411546)
- 大学(409770)
- 济(163911)
- 管理(160933)
- 经济(160571)
- 研究(142806)
- 理学(138434)
- 理学院(136827)
- 管理学(134514)
- 管理学院(133777)
- 中国(107181)
- 科学(91421)
- 京(89011)
- 农(78877)
- 财(74350)
- 所(74079)
- 研究所(67647)
- 业大(66565)
- 中心(63244)
- 江(62264)
- 农业(62227)
- 财经(59252)
- 北京(56265)
- 经(53910)
- 范(53738)
- 师范(53102)
- 院(51572)
- 州(50055)
- 经济学(48156)
- 省(44205)
- 基金
- 项目(278232)
- 科学(217727)
- 基金(200838)
- 研究(198544)
- 家(177827)
- 国家(176243)
- 科学基金(149967)
- 社会(124511)
- 社会科(117940)
- 社会科学(117910)
- 省(110140)
- 基金项目(106851)
- 自然(99464)
- 自然科(97150)
- 自然科学(97120)
- 自然科学基金(95405)
- 划(92887)
- 教育(89554)
- 资助(81868)
- 编号(79666)
- 成果(63793)
- 重点(62832)
- 发(62773)
- 部(59902)
- 创(59574)
- 课题(55320)
- 创新(55143)
- 科研(53376)
- 业(53095)
- 计划(52056)
- 期刊
- 济(187148)
- 经济(187148)
- 研究(120115)
- 中国(79872)
- 农(72723)
- 学报(71511)
- 科学(64792)
- 管理(62562)
- 财(57439)
- 大学(52899)
- 学学(50237)
- 农业(49985)
- 教育(42832)
- 融(36588)
- 金融(36588)
- 技术(35017)
- 业经(33038)
- 财经(28956)
- 经济研究(28879)
- 业(27931)
- 经(24845)
- 问题(24507)
- 技术经济(21354)
- 科技(21276)
- 版(20443)
- 现代(19481)
- 图书(19434)
- 商业(19193)
- 业大(18699)
- 资源(18488)
共检索到613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敏 黄春长
论文分析了秦岭北麓8县的近41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发现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和全球相似,向暖干化方向发展。采用近41年气候特征值对苹果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该地区并不是苹果生长的适宜区。夏季高温、较高的相对湿度和较短的日照时数是苹果生长的不利因素。结合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推论出该地区苹果的病虫害将会加重,苹果质量将进一步下降。地区果业发展中,减少苹果栽种面积和优化果品生产结构仍然具有一定潜力。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果业生产 苹果生产 秦岭北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彦军 徐冬寅 杨敏 王显炜
文章首先简述秦岭北麓公路生态旅游景观开发的背景,接着在研究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公路生态旅游景观的涵义和构成功能,结合秦岭北麓的旅游资源分布和交通状况,阐述公路生态旅游景观开发的原则、总体构思。最后,提出对秦岭北麓公路生态旅游景观进一步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公路生态旅游 景观 开发 秦岭北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爱琳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选取秦岭北麓四个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景区,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景区周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农户分类,对乡村旅游影响下六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家庭特征、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深刻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农户生计方式发生变迁和重构,传统单一的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2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当地农业生产功能衰退,大量传统生计农户向新型生计(旅游经营和务工结合)农户转化,形成六种不同理性偏好共存的生计模式;3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储量和组合形式,改善了农户原有的生计环境。总体而言,当地农户生计资本规模有限,且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显著,传统生计型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活动多样性均明显低于旅游参与型农户。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 农户生计 秦岭北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丰产 刘占德 陈永安 屈学农 马锋旺
【目的】探索秦岭北麓地区猕猴桃主要栽培品种嫁接苗繁育的适宜嫁接时期,为猕猴桃成品苗木的嫁接繁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田间生长的野生"美味猕猴桃"2年生实生苗作砧木,以"海沃德"、"徐香"和"红阳"3个品种作接穗,2010年在猕猴桃旺盛生长的不同时期(06-01,06-15,07-01,07-15,08-01,08-15,09-01,09-15)带木质芽接,测定嫁接成活率、萌芽率、嫁接苗干径、枝条长度及次年萌芽率。【结果】随着嫁接时间的延长,嫁接苗的生长量持续减少,成活率和萌芽率在波动中下降,"海沃德"在08-01后嫁接成活率降为80%以下,"徐香"在09-01后嫁接成活率降为80%以下,"红...
关键词:
秦岭北麓 猕猴桃 繁育 嫁接时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哲涛 郝丽君 和红星
秦岭北麓(西安段)是秦岭山脉的北坡山脚,由于和西安联系紧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人工干扰痕迹明显,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和区域特殊性。文章剖析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从系统论角度指出其整体效益下降、层次不足、开放性不足的问题,然后,从整体规划统筹缺失、环境保护缺失、规划建设的法规笼统化三个方面讨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现实问题的成因。最后,指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应走适应性保护及利用之路,并尝试构建其适应性保护和利用的规划体系,以期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高效保护利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适应性保护利用 秦岭北麓 西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莉 黄懿梅 丁瑶 肖礼 杨帆
【目的】研究农业面源污染对秦岭北麓河流水质的影响及其面源污染负荷,为更科学有效地治理水环境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周至余家河竹峪乡段流域为监测对象,从上游到下游共布设了8个水质监测点,分析2012-10-2013-10水质基本性质(流量、水温、pH、总悬浮物、溶解氧、电导率)和面源污染指标(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排污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从而确定出该区域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结果】2012-10-2013-10,余家河流域水体TN质量浓度逐渐降低;TP质量浓度春季较高,其次是秋季和冬季;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华 杨冬赓 韩文龙
冰葡萄酒一词,源于德文"Eiswein"。1794年冬季,德国弗兰克地区突然遭遇一场早霜,当年的葡萄看似将毁于一旦,但酒农们还是硬着头皮把半结冰的葡萄榨汁酿酒,居然酿出了一种风味独特的葡萄酒,于是酒农们将这种酒叫做冰葡萄酒。目前,世界上只有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少数国家才能生产冰葡萄酒,全球总产量也仅有1000t左右。冰葡萄酒是葡萄酒中的上上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哲涛 郝丽君 和红星
本文以秦岭北麓沿线为研究区位,以建筑风格为研究角度。在对秦岭北麓区位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自然环境和建筑风格的关系,并从气候特征、地貌水系、文化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秦岭北麓自然环境对其沿线建筑风格的影响,最后以西安院子作为案例,加以分析说明。希望在对秦岭北麓特殊区位下的建筑风格探讨的同时,达到建筑风格与环境和谐发展下的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
秦岭北麓 建筑风格 西安院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相林 刘瑞 周建斌 高雪玲 王天泰 崔亚胜
【目的】研究陕西秦岭北麓地区近30年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的演变趋势,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肥力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环境效应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陕西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和长安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养分平衡法分析这一地区1980-2009年农田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结果】自1980年以来,研究地区农田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化肥投入量占养分总投入量的比例由1980年的47.2%增加到2009年的75.4%增幅较大;而有机肥投入量所占比例却由1980年的34.8%减少到2009年的18.8%。农田土壤中N一直处于盈余状态,P2O5则由亏缺转向明显盈余,K2O一直亏缺,但平衡率呈减小的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婷婷 张晓佳 陈竹君 周建斌
【目的】测定秦岭北麓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含量,评价猕猴桃园肥力状况,为当地猕猴桃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位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2012年10月下旬采集研究区88个猕猴桃园0~20及20~40 cm 土层土样,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氮、矿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其土壤肥力状况。【结果】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0~20 及20~40 cm 土层土壤pH平均值分别为7.63和7.78,属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7.23和12.05 g/kg,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19和0.81 g/kg,均处在中等偏下水平。0~20 与20~4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平均含...
关键词:
秦岭北麓 猕猴桃园 土壤养分 土壤p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婷婷 张晓佳 陈竹君 周建斌
【目的】测定秦岭北麓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含量,评价猕猴桃园肥力状况,为当地猕猴桃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位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2012年10月下旬采集研究区88个猕猴桃园0~20及20~40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氮、矿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其土壤肥力状况。【结果】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0~20及20~40cm土层土壤pH平均值分别为7.63和7.78,属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7.23和12.05g/kg,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19和0.81g/kg,均处在中等偏下水平。0~20与20~40cm土层土壤矿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7.64...
关键词:
秦岭北麓 猕猴桃园 土壤养分 土壤p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佳 康婷婷 陈竹君 周建斌
【目的】测定秦岭北麓陕西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坡改梯"农田土壤的基本养分含量,旨在为"坡改梯"农田土壤培肥及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秦岭北麓26份"坡改梯"农田和4份坡耕地耕层(0~20cm)土壤,测其pH以及NO-3、NH+4、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根据陕西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各指标进行评价。此外,研究了更改年限对"坡改梯"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坡改梯"农田耕层土壤pH值为7.06~8.05,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7.54~16.72和0.48~1.10g/kg,两者均处在较低水平;土壤矿质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90~14.79,0....
关键词:
秦岭北麓 坡耕地 坡改梯 土壤养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宜峰 芮旸 杨坤 杨钰华 沈文成
引入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构建多重资本概念模型;以西安市秦岭北麓S村为例,对其在不同类型资本综合影响下的空间生产与收缩过程及机制进行质性研究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资本的三级循环推动S村物质空间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商户金融资本的差异造成村内经济阶层分化与空间分异,外来经济资本的进入则易诱致社会风险。(2)新生的业缘关系与亲缘、地缘关系交织而成的社会网络等结构性社会资本的变化,引致S村社会空间的混杂和地方认同的分化;社会信任等认知性社会资本的下降造成村民交往空间的内移,并促成新的空间治理秩序。(3)商户个人品味等身体化文化资本创造出多样化的文化空间,政府赋予村庄的集体称号等制度化文化资本推动形成农家乐专业村品牌。(4)元资本主导下,村内三大旅游项目被拆除,S村由空间持续再生产转向空间收缩。(5)自然垄断地租、小规模集体行动优势、元资本的间接调控与直接影响以及双重锁定效应,共同构成S村空间生产与收缩的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山 阿拉腾图雅
本文在分析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建立健全机制为主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周为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让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优先发展。天山北麓经济带(下称天北经济带)在新疆乃至西北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天北经济带的主要发展优势是:经济基础好,这一地带人口占全疆的1/4多,而GDP占全疆的46%;有区位优势和聚效应优势;交通、通讯相对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较为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有三个国家级的开发区;上市公司的88%在此区域。主要制约因素是: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体制转变慢,条块分割,协调差,融合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尽快使用权投资的软硬环境有一个根本的改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与增长动力,依靠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特色经济和后发优势,实现跨越。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