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7)
- 2023(12375)
- 2022(10826)
- 2021(10082)
- 2020(8436)
- 2019(19436)
- 2018(19403)
- 2017(37629)
- 2016(20845)
- 2015(23150)
- 2014(23021)
- 2013(23028)
- 2012(21312)
- 2011(19175)
- 2010(18869)
- 2009(16840)
- 2008(16029)
- 2007(13970)
- 2006(12217)
- 2005(10594)
- 学科
- 济(79421)
- 经济(79337)
- 管理(57012)
- 业(52044)
- 企(43482)
- 企业(43482)
- 方法(37235)
- 数学(32332)
- 数学方法(31937)
- 学(23143)
- 农(20835)
- 中国(19920)
- 财(19459)
- 业经(17177)
- 地方(16990)
- 环境(16207)
- 制(14008)
- 和(13891)
- 农业(13875)
- 贸(13245)
- 贸易(13238)
- 理论(13022)
- 易(12828)
- 务(12299)
- 财务(12237)
- 财务管理(12216)
- 划(12058)
- 技术(11753)
- 企业财务(11643)
- 银(11083)
- 机构
- 大学(292495)
- 学院(289527)
- 管理(112865)
- 济(108970)
- 经济(106503)
- 研究(103256)
- 理学(98251)
- 理学院(97081)
- 管理学(95128)
- 管理学院(94659)
- 中国(74117)
- 科学(70140)
- 京(63952)
- 农(55122)
- 所(54037)
- 业大(50647)
- 研究所(50168)
- 财(48059)
- 中心(45744)
- 农业(43471)
- 江(41364)
- 北京(40593)
- 财经(38975)
- 院(38763)
- 范(38496)
- 师范(37978)
- 经(35529)
- 州(33694)
- 省(32360)
- 经济学(31868)
- 基金
- 项目(209537)
- 科学(162607)
- 基金(151335)
- 研究(145656)
- 家(135942)
- 国家(134916)
- 科学基金(113350)
- 社会(88342)
- 社会科(83541)
- 社会科学(83512)
- 省(82686)
- 基金项目(81413)
- 自然(78150)
- 自然科(76229)
- 自然科学(76205)
- 自然科学基金(74853)
- 划(70559)
- 教育(65732)
- 资助(62741)
- 编号(57800)
- 重点(48094)
- 成果(45979)
- 发(44814)
- 部(44759)
- 创(42741)
- 科研(41416)
- 计划(41319)
- 课题(40611)
- 创新(39996)
- 大学(37715)
- 期刊
- 济(116398)
- 经济(116398)
- 研究(82584)
- 学报(56722)
- 中国(51860)
- 科学(50581)
- 农(48392)
- 大学(41430)
- 管理(40147)
- 学学(39337)
- 财(34210)
- 农业(33727)
- 教育(29999)
- 技术(23453)
- 融(21329)
- 金融(21329)
- 业经(19270)
- 经济研究(18209)
- 财经(18067)
- 业(17619)
- 林业(17122)
- 科技(16007)
- 业大(15484)
- 图书(15461)
- 问题(15436)
- 经(15290)
- 版(14788)
- 资源(14160)
- 理论(14078)
- 技术经济(13326)
共检索到413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晶晶 党坤良 周勇 唐朋辉 刘永杰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南坡不同区域华山松林生物量、能量现存量、灰分储量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华山松林的管理和抚育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测定华山松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分别用OR-2010型快速量热仪、马弗炉和Liqui TOCⅡ总有机碳元素分析仪,测定乔木层(干、皮、枝、叶、根)、灌木层(枝、叶、根)和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热值、灰分含量和含碳率。【结果】秦岭中段南坡华山松林总生物量、能量现存量、灰分储量和碳储量分别为81.39t/hm2、1 539.04GJ/hm2、3 765.86kg/hm2和33.70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彪 党坤良 常伟 刘盼
【目的】量化秦岭中段南坡锐齿栎林碳密度,并分析其与林龄、地形因子的关系,为秦岭及全国森林碳储量与碳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秦岭中段南坡不同立地条件下,设置锐齿栎林调查样地50块,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推算秦岭锐齿栎林碳密度,并比较不同林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乔木层不同器官(干、根、皮、枝、叶)、林龄、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位、坡向)对锐齿栎林碳密度的影响及差异。【结果】秦岭中段南坡锐齿栎林碳密度平均值为101.40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碳密度所占比例分别为97.82%,0.60%,0.30%和1.28%,乔木层是锐齿栎林碳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碳密度 锐齿栎林 地形因子 秦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杰 蔡靖 侯琳 张硕新
粗头直径≥10cm,长度通常≥1m,倾斜度超过45°的死木质残体称为倒木(Harmonetal.,1996)。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营养关系,其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倒木对森林中生产者的更新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境,而且还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起着重要的作用(侯平等,2001);倒木对消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琳 雷瑞德 王得祥 赵辉
【目的】精确估计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方法】基于林下灌木、草本群落特征数据,采用分层抽样法确定研究区土壤剖面的调查数量,对调查样地上、中、下3"层"的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其与天然次生油松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上"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较小,变化幅度为56.60~71.98 Mg/hm2,变异系数为8.26%;而"中、下"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波动较大,变化幅度为22.83~59.45和38.33~85.82 Mg/hm2,变异系数分别为15.91%和22.9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妍夏 康冰 迪玮峙 杜焰玲 李万春 张莹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次生林的更新特征,为红桦林的近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典型样地法,调查红桦次生林的更新状况,分析林下木本植物更新特征及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更新层共有木本植物59种,其中乔木树种有25种,占所有木本植物总数的42.4%。更新的木本植物中以灌木种居多,优势种有箭竹(Fargesia spathacea)、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等,红桦在群落更新层中的优势地位不明显。红桦次生林木本植物幼苗在40~60cm高度级内数量最多,0~20cm高度级内分布很少。林下木本植物的更新方式以萌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岗岗 王得祥 柴宗政 朱红燕 张丛珊
【目的】探讨采用二元分布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优越性并应用于实践。【方法】对秦岭中段20和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样地进行调查,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 1.0和Excel 2007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的二元分布,即混交度-大小比数、大小比数-角尺度、角尺度-混交度。【结果】2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分中,处于不同优劣程度和混交等级组合的林木株数基本相等;相同优劣程度或相同混交等级的多数林木处于随机分布,而处于相同分布格局且不同优劣程度或不同混交等级的林木株数比例基本相等。4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分中,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绝大多数林木周围无其他伴生树种;相同混交状况或相同优劣程度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华 雷瑞德 侯琳 王富群
【目的】火地塘林区地处我国秦岭南坡中段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对该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及其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可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生物量回归方程,计算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包括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油松(P.tabulaeformis)林、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林、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林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 prechtii)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并结合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将森林碳与空间景观格局有效结合起来。【结果】在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文珂 胡理乐 卢希 高燕 康冰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其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在陕西太白山和周至自然保护区,分别依据环境因子(海拔、坡向等)选取发育阶段一致的有代表性的油松典型群落类型,共建立20m×30m样地20个,记录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分析秦岭中段油松次生林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乔木层优势种明显;其中乔木层以优势种油松的重要值最高,而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较低;灌木层和草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杰 蔡靖 侯琳 张硕新
以秦岭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内的油松和漆树倒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式瞬时温度计测定了不同树种、不同腐烂等级倒木温度、气温和10 cm地温的日变化(8:00~18:00)和年变化。结果表明:油松和漆树倒木温度差异不显著,但1~12月漆树倒木温度均高于油松倒木温度;倒木温度有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并表现出倒木温度的变化滞后于气温和10 cm地温的变化,但倒木温度与气温和10 cm地温间的相关性和滞后性却随树种和腐烂等级而有所不同;对油松和漆树不同腐烂等级倒木温度与气温和10 cm地温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可以看出,倒木温度与气温间是一段抛物线,而倒木温度与10 cm地温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相较于气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杰 张硕新
以秦岭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内的油松和漆树倒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个树种不同腐烂等级的倒木密度和含水量的年变化。结果表明:油松和漆树的倒木密度达到极显著差异,同一树种五个腐烂等级间的倒木密度差异同样达极显著。对油松和漆树倒木的密度-腐烂等级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倒木随腐烂等级的增加,密度呈直线下降。油松和漆树倒木含水量与腐烂等级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随腐烂等级的增加,倒木含水量呈直线上升。对秦岭火地塘林区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与油松和漆树不同腐烂等级倒木含水量间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油松和漆树不同腐烂等级的倒木含水量与降雨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空气相对湿度间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唐明 叶宏谋 袁锋
通过对秦岭林区海拔1600~2200m的中山地带华山松小蠹虫种类和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秦岭林区入侵危害寄主华山松的小蠹虫有19种,其中能构成竞争和共存的小蠹虫主要有11种。虽然,这11种小蠹虫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但各小蠹虫可依据其对寄主树木营养和空间需求的不同、种群密度的相互制约,以及入侵寄主树木时序的差异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系统的建立,首先是由华山松大小蠹入侵健康华山松,并通过携带蓝变真菌入侵寄主树木,迅速克服寄主树木抗性系统,使寄主树木树势衰弱;其次松六齿小蠹、暗额星坑小蠹和松十二齿小蠹,作为秦岭华山松的主要次期性小蠹,迅速入侵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甲荣 肖斌 陈海滨 刘满堂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for spruce forest in Qinling Mountain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spruce( Picea asperata ) forests at different stag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seed sources and a little nu...
关键词:
云杉 更新动态 结构特征 秦岭山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湖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马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是351 201 653.42tC,平均碳储量是156.31t/hm2,并按照造林成本法对湖南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碳储量经济价值为104.75元/t,总的经济价值为367.88亿元。
关键词:
马尾松 碳储量 经济价值 湖南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柴宗政 王得祥 郝亚中 张丽楠 朱红燕 张丛珊
探讨秦岭中段中低海拔及中高海拔地带18~48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演替趋势,并提出相应经营策略。结果表明:中低海拔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演替趋势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华北落叶松+锐齿栎+青榨槭+野核桃+漆树针阔混交林→锐齿栎+野核桃+漆树阔叶混交顶级群落,其经营策略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将其营建成以华北落叶松为建群种,锐齿栎、漆树和野核桃为伴生树种的异龄、复层混交林;中高海拔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演替趋势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红桦针阔混交林→华山松+红桦+云杉(含青杄)/巴山冷杉针阔混交林→云杉(含青杄)/巴山冷杉的顶级群落,其经营策略为考虑更换树...
关键词:
秦岭中段 华北落叶松 森林演替 经营策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景丽 朱志红 王孝安 郭华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秦岭旬阳坝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次生林与人工林进行了群落学调查研究,旨在比较天然油松林遭砍伐后经过自然恢复或人工栽植恢复40a左右群落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恢复次生林有维管植物66科104属134种,人工林有维管植物73科104属125种,2种群落含1~2个种的科均较多;人工林与次生林共有种为70种,种类组成相似系数为53.03%。2种群落的垂直结构相似,都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层,乔木层又分3个亚层;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密度低于次生林,草本层密度高于次生林。2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Rich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