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6)
- 2023(10071)
- 2022(8386)
- 2021(7704)
- 2020(6089)
- 2019(13515)
- 2018(13299)
- 2017(25372)
- 2016(13813)
- 2015(15180)
- 2014(15494)
- 2013(15576)
- 2012(14839)
- 2011(13815)
- 2010(14022)
- 2009(12930)
- 2008(12540)
- 2007(11595)
- 2006(10768)
- 2005(9922)
- 学科
- 济(71049)
- 经济(70986)
- 农(50168)
- 业(42219)
- 农业(33558)
- 管理(26688)
- 地方(26018)
- 中国(23184)
- 业经(21557)
- 企(18808)
- 企业(18808)
- 方法(17288)
- 发(16405)
- 数学(14764)
- 数学方法(14629)
- 发展(13324)
- 展(13299)
- 地方经济(12999)
- 农业经济(12769)
- 学(12613)
- 制(12481)
- 产业(11787)
- 技术(11037)
- 银(10702)
- 融(10686)
- 金融(10684)
- 银行(10683)
- 贸(10670)
- 贸易(10657)
- 行(10522)
- 机构
- 学院(202165)
- 大学(193661)
- 济(88979)
- 经济(87178)
- 研究(79303)
- 管理(73268)
- 理学(61755)
- 理学院(61000)
- 中国(60358)
- 管理学(60078)
- 管理学院(59704)
- 农(57755)
- 科学(48338)
- 农业(43674)
- 京(42053)
- 所(41489)
- 业大(37801)
- 研究所(37384)
- 中心(36169)
- 财(35749)
- 江(34022)
- 省(29230)
- 范(28911)
- 师范(28663)
- 院(27843)
- 州(26973)
- 财经(26907)
- 农业大学(26680)
- 北京(26535)
- 经济学(25690)
- 基金
- 项目(131733)
- 科学(102878)
- 研究(99984)
- 基金(91698)
- 家(80310)
- 国家(79483)
- 科学基金(66425)
- 社会(64420)
- 社会科(60667)
- 社会科学(60654)
- 省(56258)
- 基金项目(49021)
- 划(44326)
- 教育(42059)
- 编号(41843)
- 自然(39161)
- 自然科(38142)
- 自然科学(38132)
- 自然科学基金(37415)
- 发(37248)
- 资助(35382)
- 成果(33108)
- 农(32562)
- 发展(30692)
- 展(30173)
- 重点(29839)
- 课题(29815)
- 部(27985)
- 创(27609)
- 国家社会(26444)
- 期刊
- 济(117298)
- 经济(117298)
- 农(64268)
- 研究(62339)
- 中国(51711)
- 农业(43619)
- 学报(33406)
- 科学(32700)
- 业经(26836)
- 大学(26228)
- 学学(25149)
- 管理(24659)
- 融(23524)
- 金融(23524)
- 财(23289)
- 教育(21676)
- 业(20501)
- 技术(17968)
- 问题(16898)
- 经济研究(15702)
- 农业经济(15577)
- 农村(15227)
- 村(15227)
- 世界(12628)
- 版(12623)
- 经济问题(12578)
- 财经(12449)
- 资源(11316)
- 经(10919)
- 科技(10841)
共检索到330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云峰 ,宋达尧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当今,第三产业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较快。本文在对盐城市效区秦南镇(以下简称秦南镇)发展第三产业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概括为五种“转变”。1、在服务区域上,由服务本地为主的封闭型向既服务本地又向外延伸的开放型转变。秦南镇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初期以服务本乡本土为主,受“故土难离”、“固守家园”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很多人从事第三产业“离土不离乡”,就近服务。随着人的观念的变化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上外地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在“十一五”时期乃至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目前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艺 庞雅莉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天祥 晏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 ,同时 ,农村一、二产业的发展也要求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本文认为 ,应有效利用农村生产要素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关键词:
农村 乡镇企业 第三产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庞柏林
农村第三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无法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地要求,所以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才能满足农民消费需求中的生活服务需求和农村一二产业发展中的内涵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生产服务需求。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农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荣胜 覃成林
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市(镇)集聚的过程。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转移空间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就越大,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就越快。据此,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假设是成立的。以此为依据,最后提出河南省通过合...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第三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毅 顾益康 潘鹏飞 李建新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王毅,顾益康,潘鹏飞,李建新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做些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荣善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加速途径卢荣善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来说是滞后的,而在我国农村的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更小,滞后现象更为严重。在1994年的全国GDP总值(以现价计算,下同)中,农村GDP所占比重为53.1%,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副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辽宁省农村非农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对策,实现辽宁农村第三产业的跨越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再进 谢昌浩
人类社会已进入"经济服务化"时代,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从"十五"以来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着手,在深入分析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云南省 第三产业 “十五”规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第三产业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当务之急是要创造有利环境,支持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态势 政策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志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要发展第三产业市场化,这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润滑剂”,成为加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