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91)
2023(22567)
2022(18988)
2021(17734)
2020(15041)
2019(34671)
2018(33761)
2017(63724)
2016(34675)
2015(38936)
2014(38312)
2013(38135)
2012(35121)
2011(31442)
2010(31524)
2009(29686)
2008(29191)
2007(25664)
2006(22609)
2005(20396)
作者
(101444)
(84577)
(83780)
(79684)
(53643)
(40574)
(38067)
(33072)
(32186)
(30100)
(28667)
(28583)
(26858)
(26700)
(26232)
(26071)
(25174)
(25088)
(24261)
(24247)
(20931)
(20833)
(20779)
(19229)
(18991)
(18771)
(18656)
(18598)
(16960)
(16736)
学科
(142698)
经济(142539)
(115354)
管理(108279)
(101203)
企业(101203)
方法(66009)
数学(55268)
数学方法(54567)
(42814)
中国(41195)
(40957)
业经(38277)
(30794)
金融(30792)
(30257)
(30037)
财务(29958)
财务管理(29909)
(29409)
银行(29335)
企业财务(28455)
农业(28299)
(28173)
(28085)
(27651)
贸易(27632)
(26904)
地方(26323)
理论(24846)
机构
大学(494085)
学院(494009)
(202687)
经济(198673)
管理(192935)
研究(167111)
理学(166246)
理学院(164449)
管理学(161496)
管理学院(160628)
中国(133769)
(105839)
科学(103257)
(94435)
(88606)
(85025)
中心(77392)
研究所(77320)
业大(76231)
财经(75617)
(72156)
农业(69908)
(69013)
北京(66790)
经济学(61645)
(61063)
师范(60346)
(60192)
(58353)
财经大学(56351)
基金
项目(331858)
科学(260424)
基金(242505)
研究(236574)
(213663)
国家(211871)
科学基金(181524)
社会(150490)
社会科(142737)
社会科学(142697)
(127964)
基金项目(127387)
自然(119691)
自然科(117014)
自然科学(116981)
自然科学基金(114938)
教育(108549)
(108438)
资助(101085)
编号(94269)
成果(75668)
重点(74717)
(73112)
(69987)
(69711)
课题(64846)
创新(64807)
科研(63993)
国家社会(62696)
教育部(62379)
期刊
(219989)
经济(219989)
研究(144157)
中国(95377)
学报(83097)
(80773)
(75771)
科学(74953)
管理(74486)
大学(63104)
学学(59848)
农业(55261)
(53935)
金融(53935)
教育(48485)
技术(43164)
财经(37988)
经济研究(35650)
业经(35553)
(32738)
(31892)
问题(28293)
技术经济(25234)
(24873)
(24460)
统计(23319)
科技(23080)
世界(22943)
理论(22747)
国际(22416)
共检索到740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美涛  
当前学术界对租赁融资的政策效果存在一定分歧,租赁融资能否赋能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04—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租赁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租赁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当使用不同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按照注册地把上市公司划分为东中西部、划分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回归,结论依然是稳健的;(3)使用PSM-DID进行内生性讨论,结论仍然成立;(4)引入融资成本、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等关键节点,发现租赁融资通过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困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结果为支持租赁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视角,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佳   王佳瑞   郭俊汝  
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商帮文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拓展性分析表明,在法律制度环境和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文章为评估商帮文化的影响作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证据支撑,也为探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路径提供了一种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戴露婷  夏思奇  
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虽然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其对企业产出增长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完全消除,仍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力度及可持续性。本文运用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创新投入能给企业带来增长为出发点,通过引入三种不同的企业融资方以及企业对创新研发的投入情况,探讨金融摩擦是如何通过融资传递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中的。研究发现:(1)在中国,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影响,而内源融资增长不显著;(2)金融摩擦对生产率增长的传递方式主要是债权融资。随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炜  张彩红  周勇  董明放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取决于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研发决策影响。利用2010—2019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估计数据要素与研发决策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结果表明,数据要素赋能资本、劳动要素后的要素深度融合,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与劳动密集型工业相比,数据要素对资本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将研发决策纳入后发现,探索型研发决策对资本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囿于高风险的利用型研发决策则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探索型研发决策能够促进数据要素赋能传统要素,二者有效融合能够显著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炜  张彩红  周勇  董明放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取决于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研发决策影响。利用2010—2019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估计数据要素与研发决策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据要素赋能资本、劳动要素后的要素深度融合,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与劳动密集型工业相比,数据要素对资本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将研发决策纳入后发现,探索型研发决策对资本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囿于高风险的利用型研发决策则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探索型研发决策能够促进数据要素赋能传统要素,二者有效融合能够显著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识别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的强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不同能源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果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识别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的强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不同能源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果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文莺  邓川  
租赁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融资来源之一,但其经济效应仍未得到深刻理解。本文手工收集2010~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数据,考察租赁对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租赁显著提高了承租人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租赁对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作用在规模较小、融资约束程度较低、实际税率较低、非国有的公司更强;租赁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具体体现在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经营集中度。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租赁微观经济后果的认识与理解,对如何有效利用租赁优化上市公司融资安排、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功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晖  陈巧  刘爱东  
本文以2001-2016年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1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反倾销涉案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二者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出口绩效显著负相关,全要素生产率在二者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融资约束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抑制了企业的出口绩效。而进一步检验也证实了国内企业存在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并验证了其本质原因。结论表明,融资约束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多路径影响反倾销涉案企业出口绩效;提高反倾销涉案企业出口绩效可以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熙  朱玉杰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为样本,研究了融资融券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企业进入融资融券标的名单后,其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上升,表明融资融券作为企业外部治理机制,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资金约束较小的企业的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并通过对融资机制和融券机制的区分研究,显示两种机制均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研究结果说明了融资融券机制会改善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加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监督,从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力伟   吴传清  
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OLS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维度识别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考察“市场—政府”外部因素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上、中游企业的影响效果相对显著,对下游企业的影响效果相对有限。(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绿色治理、扩展企业海外经营以及增加职工薪酬,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在“市场—政府”外部因素促进下,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果显著增强。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加强数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佳宁  史燕平  
以2007—2012年期间我国进入融资租赁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Logit模型,检验上市公司在进入融资租赁市场时的交易身份选择问题,据此分析我国融资租赁交易产生的动因。研究结果显示:流动比率较高的样本公司倾向于以出租人的身份进入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流动比率较低的样本公司倾向于以承租人的身份进入我国融资租赁市场。这一现象初步说明国外的"税负差别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融资租赁交易产生的动因,而信贷资源的供求关系是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交易产生的主要动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金球  
基于可持续金融效率观,从构建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理论框架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松弛变量SBM-Luenberger方法,设计了融资租赁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我国2008—2020年31个省份的融资租赁服务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融资租赁无效率值进行分解和区域比较。进一步设立了融资租赁服务效率影响效应回归模型,运用Tobit与FGLS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各省份融资租赁服务效率真实水平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还发现:(1)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总体呈现出N形上升发展趋势,各省份之间表现出不平衡性,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状态;(2)我国现阶段融资租赁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交易规模与坏账余额等在多数省份表现出总体无效率;(3)国有融资租赁服务资源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效率,金融市场化与普惠金融水平、直接融资比例以及社会信用与法治环境的改善等,均正相关于我国融资租赁服务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陈晓光  
本文在构建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以增值税税率下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税率下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税率下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产生激励作用,通过激励企业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两条路径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税率下调对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本文以融资约束理论为基础,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分析了税率下调的政策效应,为减税政策效应评估提供了思路,为增值税减税政策选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宝红  张兆国  
本文以我国2008年新所得税税法的实施为外生事件,以2002-2015年深沪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法,考察了企业所得税率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率降低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种提高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四条路径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所得税率降低当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此后逐年递减;产生的累积效应逐年递增,到2014年趋于平稳。本文为研究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政府应如何实施税收政策以及通过何种路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