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8)
- 2023(13219)
- 2022(10643)
- 2021(9365)
- 2020(7374)
- 2019(16269)
- 2018(15949)
- 2017(30083)
- 2016(16239)
- 2015(17629)
- 2014(17213)
- 2013(16550)
- 2012(15054)
- 2011(13774)
- 2010(13943)
- 2009(12840)
- 2008(12401)
- 2007(11032)
- 2006(10173)
- 2005(9590)
- 学科
- 济(74235)
- 经济(74168)
- 管理(42541)
- 业(41508)
- 企(30117)
- 企业(30117)
- 中国(27454)
- 地方(23983)
- 农(22929)
- 方法(20877)
- 业经(19063)
- 数学(17657)
- 数学方法(17487)
- 农业(16202)
- 发(14502)
- 财(13971)
- 学(12873)
- 融(12716)
- 金融(12714)
- 环境(12690)
- 银(12470)
- 银行(12454)
- 地方经济(12433)
- 制(12400)
- 行(12109)
- 贸(11567)
- 贸易(11555)
- 易(11029)
- 发展(10875)
- 展(10848)
- 机构
- 学院(225947)
- 大学(221223)
- 济(94538)
- 经济(92391)
- 研究(83362)
- 管理(81346)
- 理学(68648)
- 理学院(67749)
- 管理学(66522)
- 管理学院(66115)
- 中国(62934)
- 科学(50094)
- 京(48660)
- 财(42160)
- 所(41457)
- 农(38122)
- 中心(37416)
- 研究所(37371)
- 江(35621)
- 范(33402)
- 师范(33102)
- 财经(32767)
- 业大(31605)
- 院(30735)
- 北京(30686)
- 经(29662)
- 经济学(29382)
- 农业(29375)
- 州(29154)
- 师范大学(26518)
- 基金
- 项目(148794)
- 科学(118481)
- 研究(111168)
- 基金(106707)
- 家(92904)
- 国家(92113)
- 科学基金(79443)
- 社会(73140)
- 社会科(69374)
- 社会科学(69364)
- 省(59726)
- 基金项目(56188)
- 教育(49898)
- 划(49630)
- 自然(48560)
- 自然科(47467)
- 自然科学(47460)
- 自然科学基金(46563)
- 编号(45350)
- 资助(41440)
- 发(38898)
- 成果(35890)
- 重点(34026)
- 课题(32487)
- 发展(31741)
- 创(31348)
- 展(31229)
- 部(31089)
- 国家社会(30882)
- 创新(29346)
- 期刊
- 济(115335)
- 经济(115335)
- 研究(72531)
- 中国(50143)
- 农(37286)
- 科学(31986)
- 学报(31877)
- 管理(31455)
- 财(30799)
- 教育(27929)
- 农业(25782)
- 大学(24594)
- 融(24009)
- 金融(24009)
- 学学(23050)
- 业经(21045)
- 技术(19999)
- 经济研究(18857)
- 问题(16275)
- 财经(15941)
- 经(13894)
- 业(13742)
- 发(11970)
- 现代(11734)
- 商业(11235)
- 资源(11142)
- 技术经济(10878)
- 贸(10798)
- 图书(10676)
- 世界(10524)
共检索到354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世键 张衔春
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Smith的租差理论从生产/供给的视角,认为绅士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与路线,借助土地产权的理论视角,对Smith的租差理论进行重新诠释,认为绅士化与再开发,不仅是资本主导的"回归城市运动",更是资本与权利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再生产过程。由再开发转向再生产,从关注城市物质空间的变迁转而关注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的互动机理及其相应的空间效应,将是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城市空间研究的必然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世键 姚超 张衔春
从租差理论与绅士化的关系入手,梳理了租差理论的缘由、脉络与拓展,指出租差理论是城市空间再开发问题的有力工具,但难以在城市化和城市空间扩展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应用。基于特征价格法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场所价格和区位价格的概念,考察了潜在地租、实际地租的不同组合类型以及租差的演变情况,区分不同的城市空间循环演化模式,为分析城市空间再开发的时机、难易程度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框架。
关键词:
租差理论 绅士化 城市空间再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培阳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均衡是引发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原因之一。教育设施的差序格局与社会阶层分化共同推进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演化格局的细分化,进而产生重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力量之一:学区绅士化现象。在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国外教育设施与社会空间分异关系的研究热点,分析了中国城市教育设施不均衡及其引发的学区绅士化现象,认为学区绅士化现象存在值得思考的负面效应与社会风险,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俱乐部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格局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加剧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倩
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住宅商品化改革,城市空间发生了外延和内涵的巨大变化。老城内是否出现了大面积的碎片化和绅士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南京老城的实地调研,发现空间"碎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人群之间的隔离并不明显;大规模的绅士化未被证明,人群的贫富混居是老城内普遍的现象。深入挖掘上述过程形成的机理,本文对未来碎片化和绅士化的发展作出了判断,并提出了促进和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碎片化 绅士化 门禁社区 老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喜钢 周强 金俭
城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文章分析比较了南京城市绅士化与西方城市绅士化在表现形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异同,指出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政府的政策引导、市民的择居观念与行为等是推动当前南京城市绅士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南京的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强调尽管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中西方城市绅士化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为了避免在今后的郊区化过程中出现城市中心区的“空心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吸引中产阶级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区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城市绅士化 城市更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斯琪 史春云 钱月祥 李帆
旅游驱动下的乡村绅士化作为乡村空间价值重塑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受到极大关注。论文从乡村旅游绅士化影响效应这一视角切入,依据实地调研数据及空间解译结果,剖析徐州市汉王村在旅游绅士化发展不同时期空间所呈现出的重构特征,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数据,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空间重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依据旅游建设和发展历程,可将汉王村旅游绅士化进程划分为传统农业转型、观光农业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和文旅融合转向4个阶段,不同阶段空间重构呈现出不同特征;(2)旅游驱动下的乡村绅士化过程改变了汉王村的用地分布、产业结构、人口构成和文化氛围,缓解了乡村空心化的部分问题,并对空间产生深远影响;(3)各级政府、村民、游客、投资商、艺术从业者、旅游资源等异质行动者利益目标的转变以及彼此间的联结与合作对汉王村空间重构产生作用。研究可为理解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引发乡村绅士化效应与破解空心村难题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包振宇 朱喜钢 金俭
城市绅士化带来的住区隔离和贫困集中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外来人员和低收入市民群体实现住宅权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看,绅士化现象是政府住宅与城市规划相关法律及政策实施的结果。针对城市绅士化过程中涌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其对低收入居民住宅权的负面影响,应树立住宅权保障的理念,防范和限制政府权力对公民住宅权的侵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保障公民住宅权的责权,在普遍、和谐和包容的城市绅士化进程中保障和促进各个阶层公民住宅权的实现。
关键词:
城市绅士化 住宅权 城市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文 李和平
在指明当前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正是文化消费诉求在地方的表达,符合中国转型期的时代特征这一情况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角度,通过对文化因素作用下的国内历史街区绅士化现象的发生机制及空间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城市发展的文化需求对当前历史街区绅士化的盛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其动力是全球宏观背景下城市内部主体和外部竞争的文化诉求所共同作用产生的。当其作用于空间方面,则引发了历史街区空间改造模式向风貌改造的转变和表现为文化符号化、空间复制等的空间生产现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志亮
从20世纪60代至今,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走过了从辉煌到沉沦再到"二次创业"的过程。1993年,当地政府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为了探究旅游开发之后,大寨文化变迁的轨迹,在经过近3个月的田野调查之后,本文作者试图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分析的框架,从大寨文化资本的形成入手,以文化资本的3种形态为基础,分别从经济结构转型、权力的干预、资本的代际传递和资本转换的策略4个维度,分析在旅游场域中,大寨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机制。
关键词:
大寨 旅游开发 文化资本 再生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伟轩
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绅士化研究代表着世界绅士化研究的主流与方向。在介绍绅士化的传统与衍生概念的基础上,对绅士化概念问世以来的主要理论解释派系进行分析总结,特别是从生产端和消费端进行解释的两大阵营。本文对欧美绅士化的三波发展浪潮进行介绍,并将半个世纪以来的绅士化研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绅士化现象描述阶段、两大阵营的激烈论战阶段、两种理论的相互融合阶段与绅士化政策应对研究阶段。在对绅士化作为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和绅士化的主要社会空间效应做出简单评价以后,展望了世界范围内绅士化问题的研究前景;绅士化研究虽然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但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绅士化 中产阶级 租差 欧洲 北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幸 杨永春
绅士化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种城市社会地理现象,对城市绅士化运动的实证研究是近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很少以西部城市为案例进行研究。本文以成都为例,利用质性研究法(Qualitative Re-search)和深度访谈法探讨了西部城市的绅士化现象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证实:成都市绅士化运动的产生主要是政府政策、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商推动和居民个人意愿共同交织作用的结果,在绅士化运动的萌芽期、成熟期一直到最后完成一个周期,都是这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都市的绅士化运动除了在形式上表现出多样化外,在形成机制上也表现为复杂化,并且发现成都市的绅士化运动已与西方国家城市绅士化运动在现象和形成机制上具有相似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永久 朱喜钢
城市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在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尽管绅士化运动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但其社会负面性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南京市为案例城市,对8个拆迁安置社区的近1000名低收入原住民被动迁居后的日常生活、就业和通勤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以验证城市绅士化对弱势群体产生负面效应的理论假设,并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城市绅士化的过程中,低收入原住民的生活、就业及通勤均受到了显著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生活成本上升、就业机会减少、稳定度下降以及通勤成本增加等;"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社区污名化"以及安置点对外来人口排斥等社会和空间问题是导致该类群体被边缘化的核心机理。
关键词:
绅士化 低收入 原住民 负面性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家惠 曾国军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绿色转向”逐渐成为全球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然而,城市更新的绿色倡议与实践通常只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在社会层面可能引发的绿色绅士化现象。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城市农业公园的绿化实践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绿色绅士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绿化实践隐含着绅士化的行动逻辑,其所营建的后现代审美与体验型景观成为绿色绅士化的地方表征;(2)以服务城市精英为导向的绿化实践引发了景观隔离与阶层分化的结果,但在中国土地制度的保障下,原住民不仅没有流离失所,反而获得了土地再资本化的红利;(3)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以及开发商分别出于城市治理、土地租金与经济利益的目的,组建了满足各自政治与经济诉求的绿色增长联盟,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绅士化运作机制。论文将发源于西方社会的绿色绅士化置于中国的制度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开展实证分析,拓展了绿色绅士化在多元地理背景下的概念内涵与解释效力,也为理解中国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华云 许春晓
舒适移民成为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新动力。使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巴马盘阳河流域长寿乡村被建构为舒适移民健康美好生活空间的过程,揭示舒适移民驱动的绅士化发展特征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乡村人口结构、住宅结构、景观设施、经济产业、生活空间、文化空间及社区治理的转变,共同表征绅士化发展,也引发了"癌症村"现象、生活环境隐忧和主客冲突等负面影响。乡村绅士化并非均质发展,出现了无序绅士化、有序绅士化和新建绅士化。舒适移民驱动的乡村绅士化发展是多元力量共同构建、交换和互动的结果:长寿乡村为舒适移民提供生活场域,地方政府和商业资本主导乡村绅士化发展;舒适移民消费需求与生活空间实践形塑乡村绅士化发展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玉宗 寇敏 卢松 李东和
城市旅游绅士化是绅士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类型,强调了旅游发展在城市绅士化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南京"总统府"周边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旅游绅士化现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居住与商业转变过程,日益具有国际化特征,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作用,也反映了文化战略的全球趋势与地方城市发展的融合。在全球与地方互动环境下,"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和寻求利润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推动旅游绅士化发展中具有主导角色,而特定的地方城市社会文化特质和居民的需求偏好则重塑其发展背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