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8)
2023(12595)
2022(10612)
2021(10137)
2020(8076)
2019(18759)
2018(18547)
2017(35283)
2016(19173)
2015(21648)
2014(21627)
2013(21134)
2012(19175)
2011(17178)
2010(17014)
2009(15281)
2008(14796)
2007(12984)
2006(11296)
2005(9461)
作者
(53482)
(44110)
(43856)
(41798)
(27971)
(21151)
(19967)
(17397)
(16808)
(15753)
(15283)
(14671)
(13900)
(13729)
(13586)
(13312)
(13210)
(13069)
(12553)
(12440)
(10947)
(10760)
(10633)
(10024)
(9950)
(9858)
(9785)
(9747)
(8791)
(8669)
学科
(72984)
经济(72916)
管理(54733)
(48533)
(40450)
企业(40450)
方法(32203)
数学(27395)
数学方法(27082)
(21132)
中国(20737)
业经(17948)
地方(17570)
(16757)
(15722)
农业(14232)
理论(13402)
(13090)
(12538)
(12513)
贸易(12505)
环境(12213)
(12123)
教育(11822)
技术(11731)
(10609)
银行(10576)
(10451)
金融(10449)
(10333)
机构
大学(261953)
学院(261715)
管理(105498)
(96338)
经济(93986)
理学(91443)
理学院(90452)
管理学(88921)
管理学院(88451)
研究(84629)
中国(62472)
(55903)
科学(53831)
(43986)
(41142)
(39210)
业大(39032)
中心(38800)
研究所(37501)
(37489)
(36407)
师范(36109)
北京(35358)
财经(35317)
(32114)
(31796)
(31323)
农业(30408)
技术(29156)
师范大学(29113)
基金
项目(184746)
科学(144478)
研究(139954)
基金(130984)
(112970)
国家(111945)
科学基金(96207)
社会(85716)
社会科(80964)
社会科学(80944)
(73350)
基金项目(70072)
教育(64380)
(61454)
自然(61413)
自然科(59905)
自然科学(59895)
编号(59245)
自然科学基金(58760)
资助(52393)
成果(48542)
课题(41004)
重点(40960)
(39823)
(39755)
(38753)
项目编号(36783)
创新(35979)
科研(34965)
大学(34495)
期刊
(107064)
经济(107064)
研究(76378)
中国(51617)
学报(40672)
管理(38021)
科学(37225)
(36802)
教育(36764)
(31515)
大学(31054)
学学(28657)
农业(26178)
技术(24123)
(20173)
金融(20173)
业经(19148)
图书(17741)
财经(16167)
经济研究(16099)
问题(13884)
科技(13737)
(13628)
理论(13527)
实践(12745)
(12745)
(12479)
(12122)
技术经济(11911)
现代(11905)
共检索到379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霞玲  陈炜  管锦绣  
我国在40余年的科研诚信建设过程中,“自律”与“他律”建设均存在不足,两者没有形成有效协同。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更好地发挥科研诚信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需要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系统进行分析,探求系统内部协同机理,促使科研诚信“他律”和“自律”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并通过优化科研诚信建设子系统各要素,加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合作,发挥科研诚信建设系统的最优协同效应,进而构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全方位协同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建生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设诚信社会贵在知行合一,难在持之以恒,重在全民动员,成在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诚信建设树立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倡导人人行动,从每个人的素养品质提升做起,从整个社会的行为守则、道德规范做起。我认为,应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着力。在个人层面,个人自觉意识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关注良心、良知、良相三个方面,属于自律范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樊泽恒  司秀民  
认为研究生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养成主要有环境润育、制度他律和主体自律三种途径,整合这三种途径可形成一种养成机制。要使养成机制有效运行应从环境润育——重点在于建设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气;他律养成——重点在于建设德性学术制度,形成“全面、合理、公正”的学术制度体系;自律养成——重点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四自”素质,形成自律养成行为等这三个方面入手,促进三方面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胜利  潘云涛  赵筱媛  
为促进科学内外对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相关制度的批判完善,基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考察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制度化实践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其现实驱动主要包括:(1)公共认知和科研组织模式演进背景下的全球科研诚信危机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制度化趋势;(2)政府确保国家科技计划诚信、效率与本土效益的刚性需求;(3)过度依赖举报、舆论和社会道德奖惩系统的显著缺陷。其学理逻辑源自道德哲学、科学哲学、司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统计质量管理学:一是正视“科研建制”社会属性,完善道德自律的制度化规训;二是提升惩罚技术品质,实现基于规则型惩罚的威慑机制;三是缩短介入调查的委托—代理链条,提升科研诚信监督效率;四是引入“统计抽样+AQL”技术策略,建立整体层面的科研质量宏观控制机制。研究结论和论证框架有利于深化各方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和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经验认知,并为管理决策、知识传播和理论创新提供更简明、更有条理的分析框架与认知架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洪云  
信用的实质是"以信为用",是以利益为导向建设诚信,强调诚信的现实价值。我国企业诚信建设更多地强调从道德路径即用诚信道德观来推动企业信用建设,而对于"以信为用"的现实路径即从信用的现实维度来推动企业诚信建设重视不足。"以信为用"路径缺失是我国企业失信成规模出现的关键问题,失信成为大多数企业的理性选择。因此,必须加强"以信为用"现实路径建设,下大力气搞好法治建设和企业信息信用建设,做好企业诚信信用立法的具体化工作,加大企业违法违规成本,增强法律的执行力。同时,多方联动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库、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和企业信用信息显示机制,加强对信息传递渠道的管理,使诚信企业获得更多利益、失信企业无收益甚至负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海燕  黄奇  
在科学社会学创立之初,"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Robert.K.Merton)就认识到科学活动中存在不端行为,他认为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具有高度有效的自主运行、自我调控和自行治理的功能,并相信这种功能足以把科学不端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来说,科研活动从以兴趣为中心,强调探索自由和学术自治到更加倾向职业化和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志敏  周倩  
与"剥夺学位""取消学术荣誉称号"等惩罚性规制手段相比,科研诚信教育是一种"价值观驱动式"的规制方式,很贴合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特点,是一种具有预防性和启迪性的、以教化为主的科研治理方式。研究生现有的对学术伦理关系的认知和心理水平是开展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起点,而促发研究生生成能指导和规范其自身科研活动的实践理性则是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节点。认为从该逻辑的起点到节点直至到达终点,则需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到整个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并对研究生采取"品质—能力"一体化的教育和管理行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尚植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双  
生态协同作为重要切入点,是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京津冀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关键环节。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明确自身生态功能定位,主动实现三地生态文明共建,是京津冀地区未来提升发展层次、提高区域协同地位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京津冀生态功能分异与协同有内在的现实要求和一定的实现逻辑,在进一步分析京津冀生态功能分异与协同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从制度层面、市场层面、机制层面、技术层面、信息层面、社会层面等多个维度实现京津冀生态协同的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勇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乡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制度变迁的"内卷化"提示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性。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还权赋能,着眼点在于走出宅基地保障维稳功能的惯性及财产功能限制性的"双重困境",打破农民与农村宅基地之间的"脐带"关系,进一步细化和充实宅基地产权权能,将宅基地权能由目前的"两权"拓展为可以促进宅基地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及加快农民市民化和乡村振兴的"三权",并按照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思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是集中碳排放权交易者,制定统一的交易习惯和规则,便利交易纠纷的解决,收集和发布有价值的交易信息,并使交易所会员能够合法经营获得利益的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正面临以下困境,包括自律管理缺失正当性来源,交易所利益平衡机制不完善,会员管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称,自律规则未有效反映公共性和金融性。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特点,交易所自律管理应当明确自律管理正当性来源,完善利益内部平衡机制,突出会员实体和程序权利保障,完善产品风险的管控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通   楼裕胜   谢朝德  
社区诚信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构筑诚信社会具有特殊价值。但相关研究在其内涵界定、地位认识以及建设路径等方面仍显不足。从结构和功能的视角,厘清社区诚信文化的核心要义、要素与功能,分析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以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针对当前社区诚信文化在设施建设、资源供给、内涵培育以及服务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补短板、促均衡、扩资源、畅渠道、育内涵、创特色、强支撑、健体系等措施,优化实践路径,推动社区诚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其阳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行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如供给主体过于集中、激励机制尚未完善、投资模式有待改进、使用效率急需提高等。乡村协同治理的兴起,从另一视角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和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稳步推进单一型主体转向多元化主体、筹资机制由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决策机制由自上而下转向民主协商、监督机制走向社会监督等配套制度。由此,协同供给科学路径的选择,将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春华  陆金晶  
凭借分布式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技术优势,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当下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基于数据协同将区块链技术嵌入政务领域仍有待考量。传统政务存在数据互认不清、安全问题难以保障以及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区块链基于自身特性将技术赋能政务数据,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有效发展数字经济,完全契合新发展理念下数字政府建设的需要。通过比较“政务+区块链”不同的运用模式,发现相较于公链和私链,基于DAG架构的政务联盟链更适合政务服务创新与数字政府建设需求,由此提出基于DAG框架的政务联盟链,以实现政务数据在安全、成本以及效率方面质的飞跃,助推我国数字政府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