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0)
2023(11554)
2022(10331)
2021(9786)
2020(8289)
2019(19118)
2018(19199)
2017(36910)
2016(20418)
2015(22714)
2014(22874)
2013(22771)
2012(20823)
2011(18678)
2010(18728)
2009(17110)
2008(16598)
2007(14478)
2006(12652)
2005(11207)
作者
(59255)
(48914)
(48571)
(46440)
(31120)
(23560)
(22134)
(19299)
(18597)
(17700)
(16798)
(16422)
(15603)
(15446)
(15117)
(15037)
(14802)
(14523)
(14023)
(13956)
(12247)
(12142)
(11804)
(11162)
(11000)
(10990)
(10908)
(10719)
(9914)
(9720)
学科
(77301)
经济(77197)
管理(58219)
(55202)
(46500)
企业(46500)
方法(37288)
数学(32047)
数学方法(31658)
中国(20539)
(20333)
(20215)
(19646)
业经(16955)
地方(16176)
(15011)
理论(14173)
(13836)
农业(13636)
(13376)
贸易(13368)
(13022)
财务(12957)
财务管理(12934)
(12921)
技术(12836)
(12414)
银行(12371)
企业财务(12330)
(11748)
机构
大学(287161)
学院(283012)
管理(113577)
(106456)
经济(103902)
理学(98660)
理学院(97501)
管理学(95705)
管理学院(95193)
研究(94403)
中国(69258)
(61419)
科学(60911)
(50215)
(47762)
(46595)
研究所(43765)
业大(43745)
中心(43152)
(41870)
财经(40415)
北京(38815)
(38695)
师范(38332)
(36722)
农业(36570)
(34403)
(34337)
师范大学(31069)
经济学(31010)
基金
项目(197112)
科学(154293)
研究(142938)
基金(142673)
(124736)
国家(123663)
科学基金(105890)
社会(88282)
社会科(83495)
社会科学(83474)
(76677)
基金项目(76385)
自然(70374)
自然科(68751)
自然科学(68734)
自然科学基金(67508)
教育(65668)
(65069)
资助(58965)
编号(58426)
成果(48171)
重点(43653)
(43180)
(40844)
(40625)
课题(39983)
科研(38230)
创新(37813)
教育部(36863)
大学(36709)
期刊
(115333)
经济(115333)
研究(83571)
中国(52844)
学报(48682)
科学(43458)
(41659)
管理(40693)
(37343)
大学(36266)
教育(34083)
学学(33434)
农业(28821)
(23847)
金融(23847)
技术(23419)
图书(19965)
财经(19295)
业经(18938)
经济研究(17822)
(16325)
问题(15008)
理论(14923)
科技(14414)
(14378)
实践(13961)
(13961)
书馆(13761)
图书馆(13761)
(13582)
共检索到411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慧  朱曼曼  
[目的/意义]揭示不同年龄的参考文献对促进知识创新的作用规律。[方法/过程]以物理学2006年发表的SCI论文为例,计算每篇论文在D算法、Rela_D_(Z)算法和D_(Z)算法3种算法下的颠覆性指数,综合运用统计描述和线性回归、分位数回归,从参考文献年龄的跨度和多样性两个方面,研究科研论文颠覆性与参考文献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参考文献年龄跨度和多样性都对科研论文的3种颠覆性指数有负向影响,但是所有回归分析的结果中3个模型的拟合R~(2)都偏低,但结论一致,即参考文献年龄对科研论文颠覆性指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操纵参考文献年龄的非科学引用并不会影响颠覆性指数的评价结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文霞   孔嘉   闫晓慧   邓三鸿  
[目的/意义]为解决传统颠覆性指数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问题,提出权重颠覆性指数(权重D指数),有助于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估文献的创新性。[方法/过程]提出一种针对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调整方法——权重颠覆性指数,以1950—2023年获得化学诺奖及其对照组的论文为数据来源,一方面,从合理性与有效性两方面对比颠覆性指数与权重D指数;另一方面,针对一篇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被其引证文献多次引用的情况,具体分析焦点文献的创新性、焦点文献的影响力、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的影响力与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收到引用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结论 ]权重D指数具有合理性,且比传统颠覆性指数更能有效识别论文的创新性;当焦点文献的创新程度和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越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当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也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育彦  刘雪立  
[目的 /意义]探索绝对颠覆性指数DZ与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和引证指标CNCI间的相关性,揭示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在研究论文颠覆性创新早期识别中的效果。[方法 /过程]通过对选出的140篇研究论文的绝对颠覆性指数DZ、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包括同行评分(FScore)、同行评级(FStar)、评价次数(FTime)、加权评级(FStar_w)、加权评价次数(FTime_w)]和影响力指标CNC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高颠覆性文献、Faculty Opinions收录文献、高影响力文献在全部5 566篇焦点文献中的分布和不同评价角度下选出的研究文献重合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结论 ]从全部病毒学领域期刊来看,绝对颠覆性指数DZ与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间存在弱相关性,与影响力指标CNCI间存在中等相关性。FScore与CNCI存在着强相关性,FStar、FStar_w与CNCI存在着中等相关性,FTime、FTime_w与CNCI存在着弱相关性。但不同标签的研究论文三类指标间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其中,变革性研究论文的同行评议结果与绝对颠覆性指数的一致性与加权评分均高于循证性研究论文。三种评价指标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应互为补充而非相互替代。在识别早期颠覆性创新的过程中,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其同时也可以辅助研究人员在发表后快速发现有潜在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白光祖  郑玉荣  吴新年  靳军宝  刘秋艳  
[目的/意义]提出一套轻量化、细粒度、定量化的颠覆性技术预见方法体系,以期为创新机构发现、部署、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提供方法论支撑。[方法/过程]在基于领域知识突变识别内部潜在颠覆性技术主题,基于学科知识交叉识别外部潜在颠覆性技术主题的基础上,借助Fisher-Pry改进模型分析了颠覆性技术成熟度并以技术路线图展示了技术预见结果。[结果/结论]通过纤维素生物降解预处理领域实证,证明所提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领域颠覆性技术预见方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嘉明  孙建军  
探究参考文献跨学科性与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关系,能够为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参考建议,对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1—2020年仿生学领域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为数据集,从学科丰富性、平衡性、差异性及综合角度,对参考文献跨学科性与论文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比较其在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指标Rao-Stirling指数负向影响学术影响力;学科丰富性、平衡性和差异性对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影响均存在阈值;不同合作模式下,参考文献跨学科性与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有一定区别。进行学科交叉科研活动时,在学科丰富性、平衡性和差异性方面都要遵循适度原则;根据合作者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合作策略;积极与国际高水平机构交流、合作;高等院校则应该加强学科交叉培养,打造知识复合型人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恒   汪雪锋   朱东华   雷鸣  
[目的 /意义]针对论文颠覆性指数受参考文献数量及其重要程度差异的影响问题,改进颠覆性指数算法,以便更有效地区分突破性论文和其他高被引论文,科学合理地反映论文的突破性。[方法 /过程]结合参考文献在焦点论文全文中对应的引文内容的全文本特征——引文目的和引文极性,筛选出在研究内容上与焦点论文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围绕重要参考文献,修改颠覆性指数计算公式分子和分母,进而改进论文颠覆性指数。[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改进后的颠覆性指数使突破性论文更显著地区分于其他高被引论文;利用改进后的颠覆性指数,可从批量的高被引论文中准确识别更多的突破性论文。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杰   邓三鸿   王昊  
在破“五唯”的背景下,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测度尤为重要,创新性较高的论文往往会对既有研究领域的学科范式产生颠覆性影响,甚至开创新的范式。颠覆性指数是近几年被提出的可以直接测度论文颠覆性创新程度的计量指标,基于网络中论文节点的深层引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单一维度评价的缺点,引起了文献计量学、信息科学和网络科学等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颠覆性指数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拓展,深入剖析了指标局限性及因素,并提出了新的计量指标——相对颠覆性指数(relative disruptive index,RDI),它在颠覆性指数的基础上,涵盖了引文网络的深层引用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颠覆性指数分布不均匀、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能够对科学研究的颠覆性创新程度进行更为精确和客观的衡量。实证结果表明,颠覆性指数的参数量级不一致,相对颠覆性指数可以更有效地衡量科学研究的创新性,且相比于原始颠覆性指数以及Bornmann等学者提出的修正颠覆性指数(DI5)具有更佳的评价一致性,巩固性论文的相对颠覆性指数较低,创新性论文的相对颠覆性指数较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江  邵青青  
基于Web of Science和CSSCI数据库,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发展现状、文献共引、研究热点等方面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美国、英国、中国、德国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核心国家,其中美国学者Christensen等在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的影响最大,他们更加重视该领域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从学科分布角度分析,我国需要加大工业技术与颠覆性创新之间的交叉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商业化结合的研究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后发企业与在位企业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新兴技术在管理和经济中的颠覆性创新等方面为国内外共同的研究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光宇  曹阳春  戴海闻  许泽浩  
基于定量文献计量与定性文献回顾方法,对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领域(1995—2019)的773篇文献进行梳理,从重点期刊、核心作者、国家机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等方面分析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的核心知识基础为战略联盟、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分段资源配置、技术创新、颠覆敏感性与颠覆性技术7大内容;研究热点围绕主体特征、衡量维度及发展路径3个方向;研究脉络经历了概念界定、视角扩充、机理研究与理论应用4个阶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慧  廖宇  朱曼曼  
基于我国目前科研发展水平现状及科研评价出现的窘境,分析颠覆性指数的相对优势,明确其在科研评价中的推广价值。主要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以其他原创性评价方法、三种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为对比对象,针对在实践中的特点,分析颠覆性指数在相应各方面的优势。研究发现,颠覆性指数的机理导向不仅与科研评价的目的相吻合,还可以弥补现有大部分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文章分析了颠覆性指数用于科研评价的优势与潜力,为将颠覆性指数作为定量评价方法的优化方案提供支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婧  沈志渔  
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借鉴国内外互博意愿与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成果,对动态环境下,企业互博意愿与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借助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资产互博意愿、路径互博意愿对技术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市场颠覆性创新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动态性对互博意愿与技术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互博意愿与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竞争强度对互博意愿与技术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互博意愿与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伟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局限性暴露的一览无余。很多金融投资者习惯采用净现值(NPV)、组合管理(portfolio)、现金牛(cash cow)和沉没成本(sunken cost)之类的常规性财务工具和传统的决策原则分析处理颠覆性的创新投资机会,完全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俊婉   庞博   徐硕  
基于专利的弱信号探测模型与技术颠覆性潜力测度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利用专利信息进行领域弱信号探测,利用LDA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从领域专利内容中抽取主题,基于弱函数对主题进行过滤得到包含弱信号的主题集合,进一步通过预兆函数对弱信号主题包含的术语进行过滤,得到该研究领域弱信号术语集合及其对应的专利集合。基于技术颠覆性潜力测度指标体系,对包含弱信号术语的专利进行颠覆性潜力测度,最终得到目标领域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为该领域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以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2008—2019年基因编辑领域的专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弱信号探测模型与技术颠覆性潜力测度体系,对该领域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进行早期识别,通过与基于关键词识别的弱信号结果对比,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上述颠覆性技术识别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阳春  张静  张光宇  欧春尧  
以美国电子复兴计划与高超声速项目为例,从投入主体、投入客体、运作机制与保障手段等视角探讨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驱动是引导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主体的重要方式;科学配置是选择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客体的主要原则;运作高效是提升颠覆性技术多元化转化流程的关键渠道;生态优化是保障颠覆性技术多元化创新产出的有力手段。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从投入渠道的开源扩容、投入动力的激励风控、投入效率的流程优化与投入保障的生态构建四大方面构建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机制的理论模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志耘  潘云涛  苏成  赵筱媛  
从颠覆性技术创新理论、识别方法、评价方法等三方面出发,系统梳理了颠覆性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面向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管理工作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操作性,按照理论研究、资源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全链条布局原则,设计了包括"颠覆性技术识别理论方法与专家预判系统""地平线扫描系统""创新主体创新感知系统""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平台开发与决策支撑应用"等四大部分的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系统框架。该系统框架可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主体、政策等感知响应,可提供颠覆性技术监测、识别、评估、响应等服务,能有效支撑国家颠覆性技术决策,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