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81)
2023(20520)
2022(17706)
2021(16809)
2020(14048)
2019(32435)
2018(32353)
2017(61550)
2016(34073)
2015(38551)
2014(38543)
2013(37577)
2012(34568)
2011(31146)
2010(31609)
2009(28710)
2008(28516)
2007(25732)
2006(22117)
2005(19370)
作者
(97979)
(81643)
(81257)
(77560)
(51911)
(39551)
(37078)
(32088)
(30905)
(29448)
(27864)
(27434)
(26103)
(25954)
(25321)
(25214)
(25058)
(24281)
(23598)
(23454)
(20419)
(20352)
(19963)
(18598)
(18540)
(18387)
(18174)
(18174)
(16650)
(16388)
学科
(130580)
经济(130434)
管理(98570)
(94156)
(79384)
企业(79384)
方法(62368)
数学(53972)
数学方法(53059)
(36592)
中国(35341)
(34521)
业经(29997)
(29486)
地方(26540)
(25962)
理论(25478)
技术(24246)
农业(24215)
(23221)
贸易(23204)
(22491)
(22335)
财务(22237)
财务管理(22181)
(21097)
企业财务(20952)
(20357)
银行(20282)
环境(19469)
机构
学院(477439)
大学(475778)
管理(184990)
(181894)
经济(177519)
理学(159790)
理学院(157950)
研究(155114)
管理学(154626)
管理学院(153759)
中国(115253)
(101595)
科学(99547)
(84172)
(79818)
(78911)
业大(73381)
(72830)
研究所(71842)
中心(71716)
财经(67109)
(64650)
北京(64157)
师范(63956)
农业(62437)
(60772)
(59143)
(56697)
技术(55443)
经济学(54127)
基金
项目(322790)
科学(251922)
研究(235516)
基金(229599)
(200336)
国家(198584)
科学基金(170083)
社会(144013)
社会科(136224)
社会科学(136185)
(129671)
基金项目(121213)
自然(111952)
教育(111806)
自然科(109358)
自然科学(109330)
(108350)
自然科学基金(107318)
编号(98249)
资助(95731)
成果(80134)
重点(72805)
(70007)
课题(68956)
(68620)
(68588)
创新(63627)
科研(61888)
大学(60621)
项目编号(60029)
期刊
(199054)
经济(199054)
研究(134808)
中国(96965)
学报(78346)
(71656)
科学(69894)
管理(67577)
(66540)
教育(64301)
大学(59110)
学学(55075)
农业(49111)
技术(46877)
(38180)
金融(38180)
业经(34107)
财经(32005)
经济研究(31418)
(27377)
图书(27130)
(26393)
问题(25535)
技术经济(23995)
(23647)
科技(23590)
统计(22890)
理论(21916)
商业(21441)
(21295)
共检索到697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张丽  
通过建立科研实践影响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模型,研究发现,参与科研实践是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着力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的广度、深度、动机能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导师科研指导、科研团队氛围会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要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增强其科研实践参与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内生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亚军  崔华华  
理工科院校在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其弱势;其次要克服困难,发挥理工科优势,使文科研究生在文理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最后,应以理工科求真务实的精神,引导文科研究生戒骄戒躁,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丽婷  方少明  冯绍彬  李振兴  
阐述了郑州轻工业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学科组在研究生培养中自觉学习和运用辩证法的做法,总结了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和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体会,介绍了以此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出一系列成果的具体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蔡小春  刘英翠  顾希垚  熊振华  倪霓  
在分析了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培育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方面,通过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从而探索出了三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包括嵌入式、支撑式和补充式,说明了三种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教学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的课程思政育人特点和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正明  耿筠  
从分析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出发,结合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研究了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一些见解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娟  
通过对四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江桂斌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的访谈,总结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卫宁  
艺术教育为创新素质教育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心理。通过分析与探索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艺术教育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德忠  方祯云  张素荷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重庆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为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兆友  
说明了文科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了推进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四项措施:一是把文科教育同理工科教育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二是通过增设文科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的方式,拓展其知识基础;三是开设“文科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规范”课程,使其熟悉学术规范及早进入研究角色;四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群体思维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爱华  
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与音乐素质教育●李爱华人们预测,21世纪科学技术将加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人类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高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这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理工科研究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欢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大,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发展空间。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平均每年增长近20%,截至2007年,全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了150万人,研究生规模仅次于美国。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借助学校多年积攒起来的声望,"985工程"、"211工程"系列的理工科大学中的文科研究生教育悄然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理工科的强势和文科发展积淀过少,在研究生专业以及研究方向的设置上,这些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剑波  
分析了大工程观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指出目前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偏离工程实践的状态,探讨了在大工程观理念指导下开辟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的办法,并以常州大学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为例,说明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及与地方和行业产学研深度合作,能够切实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飞龙   马永红   张凤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质性研究发现,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有实质性提高,同时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价值观得到强化,这反过来为科研能力注入新的内生动力,项目情境、参与过程、价值追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动态提升的效果。据此,加强理工科研究生有组织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把好育人“生命线”,保护“自由空间”,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大批党和国家需要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丽  杨晓明  杨超华  
从招生、导师、课程及教学法几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大学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床木  吴伟  王恩涛  陈黎明  
科研院所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为例,总结了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探索与初步成效,分析了招生规模较小、培养模式单一、招生类别复杂、安全问题时发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及完善管理措施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