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6)
- 2023(12428)
- 2022(11022)
- 2021(10324)
- 2020(8692)
- 2019(20103)
- 2018(19965)
- 2017(38692)
- 2016(21168)
- 2015(23723)
- 2014(23601)
- 2013(23154)
- 2012(20998)
- 2011(18897)
- 2010(18676)
- 2009(17196)
- 2008(16748)
- 2007(14469)
- 2006(12764)
- 2005(11271)
- 学科
- 济(79607)
- 经济(79487)
- 管理(65769)
- 业(59251)
- 企(50500)
- 企业(50500)
- 方法(37130)
- 数学(31883)
- 数学方法(31493)
- 财(23863)
- 农(20940)
- 中国(20884)
- 业经(19009)
- 制(18940)
- 学(17121)
- 地方(15367)
- 务(15052)
- 财务(14983)
- 财务管理(14954)
- 企业财务(14200)
- 农业(13823)
- 理论(13580)
- 和(13517)
- 贸(13419)
- 贸易(13411)
- 环境(13367)
- 技术(13239)
- 易(13023)
- 体(12978)
- 银(12639)
- 机构
- 大学(296287)
- 学院(292499)
- 管理(118816)
- 济(114124)
- 经济(111492)
- 理学(103215)
- 理学院(102063)
- 管理学(100315)
- 管理学院(99774)
- 研究(96119)
- 中国(70819)
- 京(63501)
- 科学(59092)
- 财(55131)
- 所(47088)
- 农(43984)
- 财经(43827)
- 中心(43466)
- 业大(43203)
- 研究所(42732)
- 江(42172)
- 北京(40065)
- 经(39804)
- 范(38276)
- 师范(37962)
- 院(35437)
- 农业(34211)
- 州(34110)
- 经济学(33992)
- 财经大学(32693)
- 基金
- 项目(203803)
- 科学(160675)
- 研究(150858)
- 基金(148467)
- 家(128417)
- 国家(127381)
- 科学基金(110154)
- 社会(94614)
- 社会科(89661)
- 社会科学(89638)
- 基金项目(79455)
- 省(78708)
- 自然(71597)
- 自然科(69899)
- 自然科学(69886)
- 教育(68857)
- 自然科学基金(68594)
- 划(66576)
- 编号(62219)
- 资助(60591)
- 成果(50760)
- 部(45116)
- 重点(44951)
- 创(42534)
- 发(42220)
- 课题(41974)
- 制(40522)
- 创新(39679)
- 科研(39004)
- 教育部(39002)
- 期刊
- 济(123901)
- 经济(123901)
- 研究(88103)
- 中国(55758)
- 学报(45182)
- 管理(43644)
- 财(42832)
- 科学(41747)
- 农(39744)
- 大学(34675)
- 教育(33187)
- 学学(32316)
- 农业(27610)
- 技术(24786)
- 融(23480)
- 金融(23480)
- 财经(21189)
- 业经(19823)
- 经济研究(18938)
- 经(17883)
- 图书(16825)
- 问题(16209)
- 理论(15326)
- 科技(14779)
- 实践(14156)
- 践(14156)
- 业(13745)
- 技术经济(13521)
- 现代(13499)
- 版(13280)
共检索到42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晓 佟泽华 丰佰恒 孙晓彬 石江瀚
[目的/意义]科研大数据开放共享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唤醒休眠科研大数据充分挖掘其价值潜能,对于促进数据资源及科研大数据生态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生物休眠理论为基础,提出“科研大数据休眠”的概念,并对其发展特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其类型划分以及对应的消解机制和演化路径进行论述。[结果/结论]科研大数据休眠是以自发性、潜伏性、再生性、触发性、多线性为特征,以数据被动或主动休眠为类型,以数据激活、数据复苏、数据价值重塑的三阶模型(A-R-R机制)为消解机制,以减少数据被动休眠、促进数据复苏及价值重塑为目标的多路径、多层次、循环式动态演化过程。
关键词:
科研大数据休眠 消解机制 演化路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伟 杨奕 马绍宾 李江
以石蜡切片法、抑制物生物鉴定法及对比分析法开展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果实成熟时胚发育不完整,停留于球形胚阶段,胚的发育程度在果实成熟后不受采收时间的影响;滇重楼种子能正常吸水,不存在由于透水性差而引发的休眠;滇重楼外种皮和胚乳的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带外种皮的滇重楼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种子萌发时间显著延后,滇重楼外种皮抑制胚的形态后熟。基于研究结果,认为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
关键词:
滇重楼 种子 形态后熟 休眠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旭岚 徐锡增 方升佐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雅军 谭武斌 郎永建
由于各种原因由于各种原因,大量曾经辉煌的品牌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长期停止,造成品牌进入休眠状态,品牌媒介符号被弃置。以符号学为工具符号学为工具,基于皮尔斯“三位一体”的符号模型的符号模型,本文阐述了品牌三角激活的动态管理模式,据此提出再造和挖掘休眠品牌的符号价值休眠品牌的符号价值,并利用品牌符号差异性,构建休眠品牌的符号价值激活机制,这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战略新思维牌竞争战略新思维,为品牌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能创新操作性的、实践性的品牌认知结构和品牌管理工具。
关键词:
休眠品牌 符号价值 激活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鑫 戴思兰 郑国生 盖树鹏
木本植物芽的内休眠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其机制较为复杂。了解内休眠的机制,调控芽的休眠与萌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探讨内休眠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内休眠诱导及解除的影响因素、内休眠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顶端分生组织内细胞间通讯及细胞周期调控、内休眠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内休眠调控机制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芽 内休眠 诱导 解除 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鹏 王平 孙吉康 费明亮 杨辉
种子休眠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植物种子的休眠方式也因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而演变得千变万化。重点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综述了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理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深入开展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及解除休眠与种子人工萌发的生产实践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种子 休眠 萌发 调控机理 综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水春 储霞玲 班庭辉 茅沈丽 林炎权 陈振国 李修岩 方春海
为确定3种龙虾: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和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的休眠温度及其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对该3种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和模拟低温休眠运输后的存活率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龙虾低温休眠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冰块梯度降温的方法,设置14℃、13℃、12℃、10℃4个温度,将从斯里兰卡收购的3种龙虾分别在4组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观察龙虾的应激反应和休眠状态,以确定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并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个包装温度组(25℃、20℃、15℃、12℃),将不同温度组龙虾包扎装箱密封后静置于22℃的恒温室中,26 h后复苏并统计存活率,以检验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龙虾的休眠温度为12℃,处理时间应不超过10 min;室内模拟试验发现,包装温度为12℃情况下,26 h后平均龙虾存活率达98.3%,其中锦绣龙虾的存活率最高达到1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芳 张恩和 王勤礼 毛著鸿
【目的】祁连山野生的黄瑞香生长在海拔2 500~2 600 m左右的半荫半阳的缓坡地带,为适应祁连山寒冷的冬季和凉爽的夏季气候,黄瑞香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探寻破除黄瑞香种子休眠的方法,可为其种子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学鉴定、激素溶液浸种、低温层积、干藏等不同处理方法对黄瑞香种子的休眠类型、休眠原因及其破眠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新采收的黄瑞香种子生活力为84.6%,但不萌发,具有显著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其种皮对种子吸水无严重阻碍作用。2)黄瑞香种子种皮和胚的醇提液、水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关键词:
黄瑞香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低温层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晓哲 林涛
边疆在整个国家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性不亚于首都和核心区。但目前我国边疆研究却相对滞后,研究内容和视角也相对单一。这与目前我国以领土边疆为主的边疆观具有重要的关系。为此,作者首先对我国的边疆界定进行了评述,认为以领土边疆为主的我国边疆观无法涵盖不同时期和国家边疆概念中拓居边疆、利益边疆等的多重涵义。基于此,依据国内外边疆的多重涵义,对我国的边疆概念进行了拓展,将边疆划分为政治边疆、文化边疆和拓居边疆3种类型,并依据各自的空间涵义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视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嘉君 王曰芬 范圆圆
[目的/意义]为了有效地推动知识交流与科技创新,探讨新兴的科研众包项目运行模式的构建、科研众包平台类型的划分与特点的解析。[方法/过程]本研究从科研众包项目运行模式与众包平台类型相关联的视角,一方面,归纳科研众包项目参与主体,设计科研众包流程与解析知识流向,构建知识转移为核心的项目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归纳平台的主要特征作为分类要素,单维度划分类型并进行属性间关联分析,同时,通过K-modes算法进行综合聚类,多维度划分平台类别。[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众包运行模式中发包方和接包方之间存在知识双向多次转移的现象,依据系统结构和功能角度进行平台类型划分中主要以服务层面平台特征最为明显,自主专建型与非专项型关联紧密,嵌入式拓展型与专项领域型关联紧密;综合聚类划分平台为11个类别时效果最佳。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史海亚
休眠公司在我国已普遍存在,调查也发现,休眠公司的存量庞大,数以万计。这也给市场及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还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与此同时,尽管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则和司法解释,但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关于"休眠公司"的概念或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对于休眠公司亟待规范,有必要借鉴英国等国家关于休眠公司方面的制度,如休眠公司的存续制度、审计豁免制度等,真正地保障休眠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
关键词:
休眠公司 界定 审计豁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司会军
制度休眠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率,而且会波及企业的精神文化层面,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恐怕没有谁会去挑战制度的重要性。一个企业的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制度的振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那守海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理(0、100、300mg/L)。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经上述处理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同时,15~20℃、10d→0~5℃、20d的变温层积比其他恒温层积更加有效;层积处理效果比浓H2SO4、GA3的处理效果更好。对紫椴种子处理的最佳组合是以浓H2SO4浸泡种子30min,然后施以100mg/L的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新如 刘建汀 裘波音 李永平 朱海生 温庆放
【目的】探讨影响冬瓜种子休眠的原因,确定种子休眠特性,为探明冬瓜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冬瓜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外观观察及形态指标和质量测定,分析数量性状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采用恒温烘干法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法检测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采用去皮法和吸水法处理种子,计算其发芽率和吸水率;以蒸馏水为对照(CK),分析0.02,0.04,0.06,0.08,0.10 g/m L冬瓜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0.02,0.04,0.06,0.08,0.10 g/m L种皮、种胚甲醇浸提液对白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探讨冬瓜种子的休眠机理。【结果】冬瓜种子的种皮坚硬且厚,种子长、宽、厚平均值分别为1.155,0.694和0.226 cm,千粒质量平均值为52.820 g,含水量为75.800%。种子长、宽、厚在4~5级分布频率均较高,种子胚根长在9级分布频率最高,种皮质量和种胚质量均在6级分布频率最高,种子千粒质量和含水量主要分布在4~6级。种子厚与种子长、宽,胚根长与种子长,种皮质量与种子长、种子厚、胚根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等条件下培养5 d后,完整冬瓜种子无萌发,而去皮冬瓜种子发芽率达到54.67%。冬瓜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良好,吸水处理21 h后,冬瓜完整种子和破壳种子的吸水率仅相差5.80%。冬瓜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幼苗根长的抑制效应大于苗高;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大,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抑制效应总体增强;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的抑制效应大于水浸提液,种胚浸提液的抑制效应大于种皮浸提液。冬瓜种子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总体能抑制白菜幼苗的SOD、CAT、POD活性。【结论】种子中的内源抑制物和种皮机械束缚可能是冬瓜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而种子各部位浸提物可能通过抑制保护酶活性而影响幼苗生长。
关键词:
冬瓜 种子萌发 休眠特性 抑制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雅君 江玲 罗林广 翟虎渠 志村英二 杨世湖 万建民
以 13个水稻主栽品种及 11个F1代抽穗后 35d的种子为材料 ,进行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 ,30℃下 ,种子未去颖壳时 ,南京 11、桂朝 2号等品种的发芽率均高于 80 % ,无休眠性 ;IR36的发芽率仅为 19% ,具有较强的休眠性 ;越光、N2 2的发芽率分别为 2 %和 0 % ,具有极强的休眠性 ;F2 代种子的发芽率均不超过亲本 (越光除外 )。除去种子颖壳后 ,大多数供试材料的发芽率均显著提高 ,休眠性丧失 ,尤其是F2 代种子 ,但N2 2仍保持极强的休眠性。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酶活性与种子休眠性呈负相关。内源激素的分析表明 ,在吸水之前 ,不同休眠性品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