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4)
2023(13329)
2022(11478)
2021(10809)
2020(8907)
2019(20392)
2018(20235)
2017(38523)
2016(20698)
2015(23268)
2014(23216)
2013(22998)
2012(20720)
2011(18534)
2010(18431)
2009(16562)
2008(15793)
2007(13788)
2006(11859)
2005(10113)
作者
(59521)
(49475)
(49244)
(46800)
(31383)
(23602)
(22333)
(19557)
(18680)
(17619)
(16896)
(16467)
(15592)
(15521)
(15188)
(14994)
(14812)
(14662)
(14068)
(14012)
(12299)
(12032)
(12026)
(11167)
(11085)
(10882)
(10876)
(10851)
(9909)
(9726)
学科
(87531)
经济(87453)
管理(60853)
(58386)
(48784)
企业(48784)
方法(42133)
数学(36838)
数学方法(36292)
(22794)
中国(21114)
业经(20381)
技术(18685)
地方(18287)
(17704)
(17670)
农业(15629)
理论(15185)
(14210)
贸易(14200)
(13776)
(13616)
环境(13394)
产业(13367)
(12943)
(11724)
(11301)
财务(11225)
财务管理(11206)
教育(10884)
机构
学院(292929)
大学(291689)
管理(120352)
(114452)
经济(111990)
理学(105418)
理学院(104323)
管理学(102219)
管理学院(101706)
研究(94253)
中国(67064)
(61793)
科学(60383)
(48062)
(46332)
业大(45209)
(45176)
中心(42704)
研究所(42530)
(40994)
财经(39474)
北京(38870)
(38522)
师范(38078)
(35905)
农业(35306)
(34796)
(33968)
经济学(33356)
技术(33211)
基金
项目(209335)
科学(164702)
研究(153923)
基金(150212)
(130466)
国家(129402)
科学基金(111967)
社会(95352)
社会科(90503)
社会科学(90480)
(83801)
基金项目(79989)
自然(73136)
自然科(71443)
自然科学(71431)
教育(71110)
自然科学基金(70089)
(69452)
编号(63028)
资助(61782)
成果(49753)
重点(46727)
(45291)
(45047)
(44554)
课题(43642)
创新(41408)
科研(39686)
大学(39202)
项目编号(39102)
期刊
(120705)
经济(120705)
研究(81558)
中国(52564)
管理(45495)
学报(44826)
科学(42014)
(40859)
教育(34859)
(34027)
大学(33999)
学学(31993)
技术(31240)
农业(29398)
业经(21297)
经济研究(19525)
(19286)
金融(19286)
财经(18022)
科技(16569)
技术经济(16395)
图书(15941)
问题(15585)
(15380)
(14887)
理论(14044)
统计(13661)
现代(13204)
实践(13072)
(13072)
共检索到41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醒村  
科研重点实验室在产业技术升级中具有提供优秀人才战略储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解决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的重要作用,其主要优势是拥有雄厚的人才队伍、扎实的科研基础、较好的研发条件以及学科交叉的优势,但其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中也存在很多困难。文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实验室的自身定位、评价机制、人才培养和研究方向与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研重点实验室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建议和意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久评  
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是企业培训、引进、选拔人才所提出的需求,是高校科研型实验室发展的需求,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高校科研型实验室应该主动面向企业,突破制约实验室建设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管理体制的樊篱,通过建立体现高效、实现共赢的结合机制建设科研型实验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勇美菁  王辉  
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合作力等四个维度对全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竞争力进行比较与分析,揭示各区域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引导省级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定位与发展,为相关部门推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许骏  魏阙  张敬天  
对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科学评价和指导,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吉林省重点实验室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设计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分类评价体系和实施路径,以期提升重点实验室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引性。通过完善重点实验室评价体系,结合区域特色,认真谋划、加大投入、连续支持、积极推动,为创新驱动省级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发展作出相应贡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中兵  杨雪  邓运  
在我国产业园区的高新科技企业大量孵化并快速成长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方式显著推动产业园区快速发展。通过调研我国40余个产业园区,基于经济学、金融学、产业园区发展等相关理论,探索了金融创新方式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途径。发现政府是金融创新的倡议者,入园企业是金融创新的驱动力,金融机构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力量。建立产业孵化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产业整合基金是能够显著推动产业园区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付晔  丁铭铭  
在分析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基础上,研究了资源投入和管理要素对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管理要素在资源投入对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进而提出应通过良好的内部管理来发挥资源投入的效率,构建基于绩效评估的资源投入奖惩机制,扩大重点实验室的自主权,培育符合自身特色和定位的实验室创新文化。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刘戒骄  王旭烨  刘冰冰  
内需及其创造的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扩大内需带动产业升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增强双循环内生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存在互为动力的内在逻辑,消费是产业升级的基础动能,而投资是产业升级的必要保障,同时产业升级会刺激消费和投资,形成内需与产业升级双向互促的发展动态。夯实消费带动产业升级的基础,激发基础设施投资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强化产业升级动能。以扩大内需带动产业升级,不仅要以扩大内需政策有效牵引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政策刺激内需扩大,还要注重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协同性,政策制定和实施主体的连通性,并以高质量的市场培育政策,为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促进内需与产业升级协同共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倩  
对基于实验室的物流仿真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实验室物流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为物流仿真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指明了方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国家队",是我国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重大创新成果的摇篮,更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地。研究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组织分布、管理结构、团队成员组成、科研、学术交流等具体行为模式特征,将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有力切入点,也将为相关科研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面向国际科研前沿建立的国立新型科研机构和国家开放型公共研究平台,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战略技术研究和重要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队"。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典型代表,在实践运行中实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是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决策领导者和科研管理者。我们以生命科学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特征状况研究的考察样本,通过详尽调查和深入比对分析,得出关于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特征状况的具体描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彭雅娟  邵文尧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该文从研究方向和实施内容、功能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及平台效益等方面,对厦门市合成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阐明了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对海洋生物资源挖掘、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污染物资源化等技术研究中的协同创新带动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德成  方璘  宋志龙  
运用2009-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相关数据和PVAR模型,对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自主创新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负向影响,在长期内为正向影响,合作创新对自主创新始终为正向影响,对技术引进在短期内为正向影响,在长期内为负向影响,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始终起负向作用;②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在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长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起促进作用,技术引进始终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③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现状在短期内对合作创新和技术引进起负向作用,在长期内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均起正向作用,高级化对3种技术创新途径始终起正向作用;④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在短期内不一致,但在长期内表现一致。因此,为提高中国技术创新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应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国瑜  张英  
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实验室选择的研究方向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积累、围绕国家目标与发展战略、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促进科研特色的形成。主要研究方向一旦被确定,就应整合科技资源,深化研究方向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