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
2023(697)
2022(609)
2021(645)
2020(570)
2019(1343)
2018(1443)
2017(2903)
2016(1448)
2015(1676)
2014(1658)
2013(1659)
2012(1608)
2011(1539)
2010(1570)
2009(1395)
2008(1335)
2007(1247)
2006(949)
2005(879)
作者
(3838)
(3271)
(3126)
(2968)
(1954)
(1578)
(1430)
(1308)
(1185)
(1183)
(1074)
(1073)
(1026)
(1019)
(1006)
(968)
(965)
(951)
(935)
(911)
(820)
(752)
(744)
(720)
(719)
(703)
(680)
(674)
(646)
(640)
学科
(7258)
经济(7247)
管理(4147)
(3955)
(3054)
企业(3054)
(2471)
关系(2057)
(2003)
(1890)
联合(1797)
中国(1767)
合体(1726)
联合体(1726)
经济联合(1725)
经济联合体(1725)
经济关系(1542)
农业(1433)
地方(1415)
技术(1391)
研究(1353)
制度(1336)
(1336)
对外(1207)
(1189)
工作(1179)
(1110)
外经(1107)
贸易(1107)
对外经济(1101)
机构
学院(18765)
大学(18614)
(7988)
经济(7762)
研究(7723)
管理(7549)
理学(6299)
理学院(6247)
管理学(6184)
管理学院(6152)
中国(5134)
科学(4054)
(3811)
(3811)
(3702)
中心(3318)
研究所(3297)
(3248)
(3143)
(2886)
农业(2720)
业大(2653)
技术(2621)
(2525)
北京(2496)
(2442)
师范(2429)
财经(2343)
职业(2313)
(2226)
基金
项目(11931)
研究(10046)
科学(9568)
基金(8243)
(6939)
国家(6873)
社会(5995)
科学基金(5851)
社会科(5639)
社会科学(5639)
(4815)
教育(4805)
编号(4670)
基金项目(4416)
成果(4325)
(4133)
自然(3439)
自然科(3367)
自然科学(3365)
自然科学基金(3307)
课题(3219)
资助(3218)
(2787)
(2773)
(2769)
(2732)
(2730)
项目编号(2689)
(2650)
重点(2590)
期刊
(10362)
经济(10362)
研究(5709)
中国(5607)
(4101)
教育(3841)
管理(2778)
(2725)
农业(2590)
(2143)
金融(2143)
技术(2062)
科学(2035)
学报(1933)
(1929)
论坛(1929)
业经(1832)
国际(1769)
大学(1642)
科技(1502)
职业(1424)
学学(1394)
图书(1325)
问题(1293)
农村(1251)
(1251)
(1247)
世界(1203)
农业经济(1198)
(1118)
共检索到32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戈岐明  
科研众筹公私合作模式对于科研人员、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具有多重积极效应,但是科研众筹在中国的发展较为滞后。制约公众参与科研众筹的因素一方面在于其风险收益特性,缺乏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则由于科研众筹双方的信任困局。本文从信任源与信任传递两方面,分析科研众筹信任困局产生的逻辑机理。科研活动的外部性保证了科研众筹与公私合作的相容性,在公私合作模式下,公共资金通过领投人机制缓解众筹双方的信任困局,激励公众参与科研众筹。应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构建科研众筹平台。科研众筹公私合作模式要取得预期效果,需不断提升平台的社会公信力。为此,要加强制度建设,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注重项目回报设置,做好信息披露与公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与科研众包比起来,科研众筹的兴起要晚一些。科研众筹(Crowdfund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资金筹集方式,研发者提出一个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发布到科研众筹网站上,向那些看好这个项目的投资者募集一定的科研经费,然后开展研究。全球最早的众筹网站是2008年美国人建立的"开局者(Kickstarter)"平台,创业者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放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向杰  黄喜兵  孔凌宇  
介绍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私合作的应用背景,对公私合作情况下的投机行为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公共管理部门与私营企业双方存在的投机行为及其动机原因。为防止这种行为风险的存在,在公私合作的项目中要加强双方间的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完善制度性契约,建立项目全过程的风险防范机制及监管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婉玲  
公私合作制作为政府与私人部门在公共物品服务领域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契约约束机制"明确公、私各方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其本质是政府以市场方式寻找匹配的合作伙伴,将非国有经济成分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公私合作制使政府从直接的公共资源配置者和公共服务供应者转变为推动者,政府职责的重点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应当强化任务规划和结果考核机制,通过公私合作制立法,剔除法律间的冲突,规范公私合作制契约,保留必要的政府责任和权利,并创设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独立监管制度。目前,我国PPP模式还处于地方政府探索和实践阶段,缺少系统的制度安排和必要的"顶层设计"。建立稳定的、能够有效实施的公私合作制的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梦今  
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问题,是办学实践中亟需回答的问题。中外合作大学"合理回报无法操作""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矛盾冲突"等深层次问题未能解决,均与其属性模糊、定位不清密切相关。中外合作大学既非公办高校,亦非民办高校,而是独立于公、私立高校之外的第三种高校类型。这个定位对于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体系的完善、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等有着实质性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舒理  
公私合作伙伴模式(Public Privat Partnership,PPP)是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协议与私人投资者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融资和经营方式。广义上的PPP概念涵盖了"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和私人融资主导(Private Financ Initiative,PFI)等多种模式。PFI最早由英国在1992年提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完整的法律法规和项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楠楠  王儒靓  
公私合作制(PPP)的推广过程中,公共部门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私营部门注重投资回报的取得,双方利益价值取向不同容易引发冲突,具体包括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冲突,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冲突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与公私部门之间的冲突等。通过理性分析进而发现,公私部门合作目标不一致,多重契约下公共部门的多重角色以及公众参与缺失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等是冲突存在的原因。积极寻找公私部门冲突协调对策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立足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坚持公私部门平衡协调的原则、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风险承担机制以及完善法制体系的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晓甦  牛元钊  潘升树  
公私合作(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方式。我国水务市场正逐步允许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由于其自然垄断性以及我国传统的公有制要求,水务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参与项目融资建设。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讨论政府和重庆水务集团公私合作关系、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该模式存在的困惑及障碍。针对问题提出了明晰政府定位、建设公私合作信息公开机制、合作竞争机制、构建合作结构等四方面的体制改革途径,从而实现新型的水务提供方式、让公众享受最好的供水服务和提升水务产品公私合作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孙洁  
由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都是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无论政府投资或是私人投资提供,都存在严重不足或缺陷,实践证明较为理想的模式是公私合作模式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纳瑟姆"曲线,它表明当城镇化水平达到30%而继续上升至70%的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来成  苏超  
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点,在推进投融资公私合作过程中,可选择加强法律建设、明确监管主体,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技术政策指导,规范投融资公私合作行为,以及提高地方政府信用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推动投融资公私合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降低财政债务风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辉  
公私合作是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新生事物,近几年开始在学前教育领域比较广泛地探索、实施,公私合作对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具有积极作用。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公私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合作动机的应急性突出;准入环节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法律约束乏力、财政激励不足;收费、质量监管不力,公共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深入认识公私合作意义,树立长远性的合作动机;完善准入组织机构和程序,健全公私合作准入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公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建构多主体、动态监督评估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岳宇君  吴洪  
在建设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国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电信业出现了政府部门重掌其发展规划、投资建议、并与私营部门合作经营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电信业采用公私合作的做法,总结了国外电信业公私合作的特征,并结合中国电信业的现状,分析了国外电信业公私合作做法对中国电信业的启示,以期对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志涛  雷瑞波  
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剖析公私合作的内生机理,从系统视域构建公私合作下的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的传导模型,揭示公私合作下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的传导机理。研究表明公私合作模式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内部化特征,促使政府部门信用风险沿着微分动力系统的演变轨迹进行传导,系统均衡状态的均衡点就是信用风险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最优的配置点。在上述基础上,设计公私合作模式下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管控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平  叶苏东  
本文在识别PPP项目提前终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把影响因素划分为基本影响因子和阶段表现因子,建立了基本影响因子通过阶段表现因子综合作用导致PPP项目提前终止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和"制度"风险因素对关系终止的影响作用最大,"市场"和"环境"风险因素对实体终止的影响作用最大,"建设风险"发生实体终止的系数要高于"运营风险",而"运营风险"发生关系终止的系数要高于"建设风险"。虽然关系终止发生的频率要高于实体终止发生的频率,但是实体终止导致项目损失的程度要大于关系终止导致的损失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凤伟  
公私合作模式能够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并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目标函数的部分一致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间资本的日益壮大为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供了可能性。建立民间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利益平衡机制、风险分担机制、行业竞争机制、磋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是实现公私合作的必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