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6)
- 2023(11319)
- 2022(10052)
- 2021(9526)
- 2020(8021)
- 2019(18721)
- 2018(18858)
- 2017(36003)
- 2016(19914)
- 2015(22532)
- 2014(22920)
- 2013(22276)
- 2012(20332)
- 2011(18249)
- 2010(18107)
- 2009(16404)
- 2008(15785)
- 2007(13712)
- 2006(11870)
- 2005(10187)
- 学科
- 济(73949)
- 经济(73857)
- 管理(55463)
- 业(50480)
- 企(42583)
- 企业(42583)
- 方法(35234)
- 数学(30265)
- 数学方法(29857)
- 农(19503)
- 中国(19119)
- 学(18694)
- 财(18388)
- 业经(16495)
- 地方(16197)
- 理论(14260)
- 制(14053)
- 和(13162)
- 农业(12838)
- 贸(12822)
- 贸易(12817)
- 易(12367)
- 技术(12058)
- 环境(11760)
- 教育(11631)
- 务(11483)
- 财务(11410)
- 财务管理(11383)
- 银(11034)
- 银行(10984)
- 机构
- 大学(277678)
- 学院(275237)
- 管理(110218)
- 济(100805)
- 经济(98326)
- 理学(95630)
- 理学院(94528)
- 研究(92963)
- 管理学(92781)
- 管理学院(92298)
- 中国(66769)
- 科学(61298)
- 京(60117)
- 所(47561)
- 农(47474)
- 财(45878)
- 业大(44624)
- 研究所(43796)
- 中心(41766)
- 江(39789)
- 北京(37976)
- 范(37532)
- 农业(37466)
- 师范(37078)
- 财经(36842)
- 院(34423)
- 经(33465)
- 州(32656)
- 技术(31747)
- 师范大学(29960)
- 基金
- 项目(195248)
- 科学(151204)
- 研究(141784)
- 基金(138291)
- 家(121506)
- 国家(120492)
- 科学基金(102239)
- 社会(85180)
- 社会科(80451)
- 社会科学(80428)
- 省(77850)
- 基金项目(73978)
- 自然(68139)
- 自然科(66514)
- 自然科学(66494)
- 划(65640)
- 教育(65278)
- 自然科学基金(65223)
- 编号(58796)
- 资助(57388)
- 成果(48012)
- 重点(43514)
- 部(42051)
- 课题(41017)
- 发(40958)
- 创(40277)
- 科研(37650)
- 创新(37496)
- 项目编号(36332)
- 计划(36282)
- 期刊
- 济(108898)
- 经济(108898)
- 研究(78388)
- 中国(52441)
- 学报(47882)
- 农(42325)
- 科学(42244)
- 管理(39756)
- 大学(35349)
- 教育(35240)
- 财(33843)
- 学学(33041)
- 农业(29880)
- 技术(25312)
- 融(19814)
- 金融(19814)
- 业经(18395)
- 图书(16705)
- 财经(16622)
- 经济研究(16578)
- 业(15281)
- 科技(14936)
- 经(14030)
- 问题(13908)
- 理论(13792)
- 版(13364)
- 实践(12920)
- 践(12920)
- 技术经济(12858)
- 业大(12611)
共检索到39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肖波 穆超 李锦钰
随着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研仪器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组织,与开放共享运行和评价考核一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围绕科研仪器平台开放共享运行的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便明晰评价工作的效用和现实内涵。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研仪器平台为例,基于管理部门目前公布的开放共享考核评价结果,从效率和效益评价的视角对评价工作进行排序分析和因果逻辑研究,旨在以不同评价方式结果差异的检验解析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评价体系对应不同的结果,管理部门现行评价关注集约化运行的仪器设备开放率、使用率和共享率,兼顾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情况,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评价体系对多种属性指标的赋权有异。研究结论可为科研仪器平台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为平台高效稳定运行和绩效提升提供合理指导,为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能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龙钊 饶星 饶欣远 陈小曼 周玉宇 李霆
高校科研仪器的维修和维护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维修和精心维护是保障仪器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支撑国家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基于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了高校科研仪器维修维护体系的建设,旨在提升仪器维修维护管理水平,并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共享维修维护服务商、助推进口仪器备件国产化、盘活二手拆机件、引导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以及留痕管理维修维护全过程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宁 刘召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现状,分析我国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体系的构建特征,进而提出加强预算与购置查重评议、提高市场化配置、完善管理服务标准与激励机制、建立统一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等相应措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韩丽辉 于春梅 柯红岩
为了有效解决设备管理中提高设备利用率、开发新功能、资源合理配置、扩大开放共享等问题,该文从确定效益评价指标、数据收集途径、评价结果分析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可执行的大型仪器设备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就如何发挥评价体系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效益评价 设备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洪斌
各种先进精准的医学检查治疗仪器已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为培养、锻炼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实践和实验能力,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构建是必要的;其主要有实验室体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构建、辅助教学体系构建、辅助管理体系构建和技能量化评价体系构建等五个大部分,其中理论教学体系构建涵盖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限定选修及其它课程设计工作,辅助教学体系构建涵盖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限定选修及其它课程各种实验教学内容、形式等设计工作。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为学生真正掌握理论分析与设计、医学诊疗设备操作与故障诊断等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一体化 医学仪器 实验平台 理论教学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洪霞 刘朋
如何推动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减少重复购置,切实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苏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践,对大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论证审批和技术论证、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绩效考核等进行研究,对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管理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肖波 汪健 赵莉
科学评价是保障科研仪器平台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科研仪器平台运行效率评价的关键指标仍有待梳理。基于现有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中国科学院建设的75…家科研仪器平台为对象,构建包含27个投入产出指标的遴选体系;根据专家评价法选取8个投入产出特征指标,包括队伍结构、人力投入、领导作为、运行状态、仪器效率、工作总量、科研服务和开放程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平台的日常运行和支撑服务开展两个阶段效率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样本平台的运行效率处于上升趋势,第一阶段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则偏低,且技术水平效率处于下降趋势,整体效率仍有待提高。基于对中科院模式下科研仪器平台运行管理效率的实证分析,提出科研仪器平台的发展应注重技术管理与运行管理的融合与互补,以满足不同利益攸关方的需求,加强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龙钊 周玉宇 肖婧 刘付华 徐石海
针对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使用效益评价问题,结合贵重仪器设备全过程互联网+管理模式,基于"全面开放,共享共用"的思路,建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促进其有效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益;此外对贵重仪器设备标准化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贵重仪器设备 效益评价 标准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戴计强 罗茂斌 蔡筱梅 刘俊 李瑞娟
仪器设备作为高校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投入产出比例有待考证。该文按照科学合理、系统导向性原则,运用DEA技术对Y校31个二级学院的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进行研究,分析评价Y校各学院仪器设备管理的相对效率,构建适合高校二级学院仪器设备考核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克新 张黎伟 周勇义
校级公共仪器平台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近年来北京大学的工作经验,重点讨论高校校级公共仪器平台建设与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公共平台规划与建设、平台管理体系和公共平台开放共享等3个方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行兵 司思 刘孝飞 张震
我国已初步建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制度,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协同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形态,协同单位仪器共享是协同创新的载体,协同创新仪器共享平台运行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结合当前仪器共享发展情况,设计了平台架构,实现了包括仪器预约、仪器使用、管理统计等在内的协同创新仪器共享平台。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仪器共享 仪器预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若淼 李海燕
共享平台作为提高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程度、使用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在网络化管理、绩效考核、服务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中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行现状和管理模式,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共享经验,提出广东省共享平台可通过整合省内现有各级平台资源、引入O2O模式或第三方运营团队等具体优化对策,提升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水平,充分发挥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撑作用。
关键词:
大型科学仪器 共享平台 共享水平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海峰 李桂宾 梁国丰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提高其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原因,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平台建设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有效措施与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开放共享 管理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于川茗 田晶 李海霞
大型仪器实验室是实验室安全工作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实验室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高开放度、高专业化以及贵重仪器多、数据储备量大等独特性,因此,一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难以直接套用在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需要构建一个制度完善、人员有序、队伍专业、宣传到位、环境安全的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群防群治、预防为首的大型仪器实验室安全战略格局,确保全国教育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关键词:
大型仪器实验室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文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晶 孙韬
大型仪器系统培训体系是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是高校推进一流教育的客观要求。针对目前培训体系中的系统性、针对性、受众面等问题,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标一流教育质量标准,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课程体系、基于PDCA模式的培训管理体系和长效完备的培训支撑体系。实践表明,培训体系可以提升学生能力,提高仪器使用效益,为高校大型仪器学生培训体系建设及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