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1)
2023(16906)
2022(14521)
2021(13311)
2020(11395)
2019(25424)
2018(25109)
2017(47114)
2016(25760)
2015(28581)
2014(27736)
2013(26823)
2012(24125)
2011(21573)
2010(21048)
2009(19560)
2008(18817)
2007(16608)
2006(13883)
2005(11846)
作者
(74985)
(62819)
(62774)
(59331)
(39393)
(30448)
(28552)
(24719)
(23524)
(21967)
(21076)
(21062)
(19717)
(19695)
(19422)
(19224)
(19177)
(18670)
(18177)
(17997)
(15855)
(15180)
(14975)
(14229)
(14072)
(13845)
(13837)
(13783)
(12804)
(12644)
学科
(96076)
经济(95971)
管理(74165)
(68741)
(57107)
企业(57107)
方法(48732)
数学(43098)
数学方法(42529)
(26872)
(26222)
中国(23753)
(22807)
业经(21695)
(20124)
贸易(20118)
(19602)
环境(18097)
(18002)
财务(17953)
财务管理(17914)
农业(17437)
企业财务(16991)
地方(16969)
(16482)
技术(15511)
理论(15380)
(15308)
(14645)
(14137)
机构
学院(357424)
大学(356018)
(137908)
管理(137591)
经济(135139)
理学(120812)
理学院(119481)
管理学(116994)
管理学院(116385)
研究(115558)
中国(85163)
科学(77409)
(72890)
(68178)
(61879)
业大(60435)
(58738)
中心(55222)
农业(54571)
研究所(54405)
(51698)
财经(50853)
(46356)
(45350)
师范(44686)
北京(43995)
经济学(42157)
(41961)
(41115)
技术(39954)
基金
项目(256429)
科学(201280)
基金(187396)
研究(177098)
(167271)
国家(165959)
科学基金(141927)
社会(112237)
社会科(106501)
社会科学(106469)
(101683)
基金项目(99968)
自然(96331)
自然科(94194)
自然科学(94166)
自然科学基金(92476)
(86274)
教育(82355)
资助(75675)
编号(70615)
重点(58459)
(55119)
成果(54824)
(54160)
(53947)
科研(51528)
创新(50700)
计划(50307)
课题(47727)
大学(47310)
期刊
(137346)
经济(137346)
研究(89126)
学报(66550)
中国(61756)
(59854)
科学(57307)
(49138)
大学(48612)
管理(46524)
学学(46334)
农业(40722)
教育(32802)
技术(29758)
(25587)
金融(25587)
业经(24484)
财经(23979)
经济研究(23098)
(21877)
(20535)
(19479)
问题(18247)
科技(18121)
图书(17630)
统计(17492)
业大(17147)
技术经济(16552)
(16433)
商业(16365)
共检索到492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裴蓓   邓丽芳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的抑郁发生率呈升高态势,对其发挥创造力和生产力产生了不利影响。阈下抑郁作为抑郁症的前兆,对抑郁症有重要预警作用,但聚焦于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编码程序,对我国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表征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特点及其年代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环境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科研人员阈下抑郁表征中行为和认知表现突出,主要表现为“任务逃避”、“驱动力锐减”和“犹豫多虑”;(2)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环境影响因素中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工作条件”、“制度文化”和“社会信息”的影响突出;(3)各环境影响因素在2011年至2016年间的分布虽存在波动,但无显著规律;到2017年至2022年期间,均表现为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且“社会舆论”、“信息超载”和“岗位胜任”的影响随年代变化呈上升趋势。对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研究可为理解和改善高压力工作人群的心理亚健康提供新的视角,对我国科研人员心理健康环境的塑造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冰颖  刘桂锋  刘琼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科研人员面临保护科学数据安全的新挑战。[方法/过程]第一步,从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的角度设计问卷;第二步,基于问卷回收数据构建SEM模型;第三步,构建SD模型并对6个维度变化进行动态仿真,探究科学数据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对科学数据安全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平台、科学数据价值对科学数据安全的作用较明显。[局限]考虑的科学安全影响因素尚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SD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昌平  贺娜  张俊娜  
本文在对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资源选择与查询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科研人员查询障碍的克服与行为过程优化和对科研人员信息查询结果予以改善,揭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的一些重要信息行为特征,为提高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利用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顺波  
[目的/意义]厘清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成因要素,预防学术信息茧房的产生,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数据编码以及模型构建,对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展开质性研究。[结果/结论]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科研人员和信息本身,也包括社会环境和信息情景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优化科研管理与服务、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以及提高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等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艳云  郑众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导致抑郁症心理疾病的原因。方法:实验采用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Zung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ZSDS)调查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对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F(1,53)=7.26,P<.01)。结论:除了工作环境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以外,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就此提出一些早期预防和调节的措施以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传清  毕强  
介绍了泛在学术(UA)环境及其特点,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分析UA环境下科研人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知识质量对UA环境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对科研人员参与UA环境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对UA环境信任有显著负向影响,进而对科研人员参与UA环境知识共享行为有负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春勇  刘东冉  敬永春  
基于员工网络评论大数据,分析新环境下员工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点。通过python语言编程,采集就业信息共享网站上14 627条员工评论,运用R软件进行词频分析,挖掘出员工在工作中密切关注的25个因素,并基于此设计问卷,以288名员工为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发现,新环境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职业发展、组织氛围、工作强度和可雇佣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青  周明  吴翠青  
利用江西省423位科研人员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科研人员创业意愿因素。结果表明,在科研人员个体特征和单位特征中,性别、最高学历、职业身份、海外学习经历以及单位科研成果需求程度水平、科研单位骨干稳定情况、科研单位出台的创新创业细则以及科研成果处置政策和激励措施均具有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层面中,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省科研诚信建立和实施情况、单位提供的创业支持条件、政府为科技人才提供的创业服务体系,以及当前以课题和论文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方式为重要影响因素。最后从科研单位和政府两个层面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春辉  梁远亮  魏温静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思想碰撞以及产生新知识的重要科研合作平台,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交流场所,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升科研人员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虚拟学术社区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对相关理论的归纳和梳理,提取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7个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组态分析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感知愉悦性、互惠、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激励机制、促成因素共同影响科研人员合作,或为核心条件或为辅助条件均对科研人员合作产生影响,触发科研人员合作形成的组态共有6种,不同因素之间的组合效应均能驱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人员合作。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志恒  成雪娇  
大数据的浪潮推动着审计技术的变革,给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审计数据分析方法不能对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也无法满足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亟须提出新的审计数据分析思路和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基于文本挖掘的审计数据分析框架,并阐述了采集与存储、挖掘与分析、总结与发布详细的审计数据分析流程。通过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采集的非结构化原始审计数据进行挖掘,根据明确的审计需求建立不同的文本挖掘模型,对审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审计疑点,最终形成可理解的审计证据和审计线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志恒  成雪娇  
大数据的浪潮推动着审计技术的变革,给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审计数据分析方法不能对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也无法满足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亟须提出新的审计数据分析思路和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基于文本挖掘的审计数据分析框架,并阐述了采集与存储、挖掘与分析、总结与发布详细的审计数据分析流程。通过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采集的非结构化原始审计数据进行挖掘,根据明确的审计需求建立不同的文本挖掘模型,对审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审计疑点,最终形成可理解的审计证据和审计线索。该框架的构建旨在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新的思路,以降低大数据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唐丹  徐瑛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以非留守老人作为参照,对留守老人的应对方式、社会网络及抑郁症状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应对方式和社会网络对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应对方式和朋友网络在留守与非留守老人中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老人的家庭网络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非留守老人差;(2)积极应对可以有效缓解留守老人的抑郁症状,消极应对则有可能增加留守老人的抑郁症状;(3)家庭网络对留守老人抑郁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朋友网络作用不明显;(4)在留守老人中,家庭网络在积极应对与抑郁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5)在非留守老人中,家庭网络在积极应对与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秦华  陈宝江  钮建伟  
通过采用玩家基本情况问卷、网络游戏特征量表、抑郁量表,调研了120名北京高校学生,获得100份有效数据,由此分析了玩家抑郁的心理特征与网络游戏的设计特征、行为重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玩家的抑郁与游戏特征的6个维度即交友、团队合作、背景故事、游戏关卡、游戏奖励以及游戏角色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游戏奖励、游戏关卡、团队合作对玩家抑郁影响更多;抑郁与行为重复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得出玩家抑郁与网络游戏特征、玩家的行为重复有显著地相关性的结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晓  曲建升  靳军宝  
当今,科学数据的共享和重用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关于科学数据重用的实证研究文献越来越多,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通过规范且严格的样本筛选,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6333个样本,利用R软件相应工具包进行异质性检验、发表偏倚分析、效应值分析及调节变量分析,旨在系统性梳理科研人员数据重用意愿、行为及满意度影响因素,定量化总结其关系强度,为进一步研究科学数据重用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影响因素与研究人员的数据重用意愿、行为和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数据质量等与数据重用意愿高度正相关,学科因素对数据重用意愿的部分影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媛  艾文华  胡子祎  胡昌平  
新型科研范式下,科研模式的变革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数据需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高校科研人员数据需求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为科研人员数据需求的有效引导与管理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焦点会议、个人访谈和网络数据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高校科研人员数据需求管理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67项初始概念、24项范畴和8项主范畴。在此基础上逐步归纳提炼出由用户、服务、情境和技术4项维度组成的数据需求管理影响因素的USCT模型分析框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各项主范畴对数据需求管理的内在关联机制及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用户个人特质、个性化服务以及任务情境对科研数据需求管理的影响最为直接;用户感知、知识服务、移动信息情境、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匹配会对数据需求管理产生间接影响。图6。表3。参考文献4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