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9)
- 2023(15310)
- 2022(13002)
- 2021(12088)
- 2020(10212)
- 2019(23241)
- 2018(22989)
- 2017(44186)
- 2016(23750)
- 2015(26550)
- 2014(26202)
- 2013(26224)
- 2012(23893)
- 2011(21226)
- 2010(21358)
- 2009(19960)
- 2008(19782)
- 2007(17581)
- 2006(15390)
- 2005(13754)
- 学科
- 济(98387)
- 经济(98265)
- 业(95957)
- 企(86830)
- 企业(86830)
- 管理(86042)
- 方法(45094)
- 数学(35325)
- 数学方法(34968)
- 业经(31629)
- 财(30740)
- 农(30619)
- 中国(24749)
- 务(22844)
- 技术(22784)
- 财务(22779)
- 财务管理(22759)
- 农业(21775)
- 企业财务(21622)
- 制(20468)
- 理论(19774)
- 和(18895)
- 学(18635)
- 地方(18237)
- 划(16994)
- 贸(16362)
- 贸易(16350)
- 策(16222)
- 易(15817)
- 体(14905)
- 机构
- 学院(342100)
- 大学(340402)
- 管理(143496)
- 济(135827)
- 经济(132836)
- 理学(124015)
- 理学院(122749)
- 管理学(120940)
- 管理学院(120326)
- 研究(107782)
- 中国(82289)
- 京(72519)
- 科学(66648)
- 财(62998)
- 农(55496)
- 所(53409)
- 江(51060)
- 业大(50515)
- 财经(50444)
- 中心(48805)
- 研究所(48271)
- 经(45922)
- 北京(45653)
- 农业(43257)
- 范(42669)
- 师范(42283)
- 州(41124)
- 院(39490)
- 经济学(38938)
- 商学(38647)
- 基金
- 项目(231272)
- 科学(183601)
- 研究(172010)
- 基金(167862)
- 家(144763)
- 国家(143450)
- 科学基金(125372)
- 社会(108579)
- 社会科(102886)
- 社会科学(102862)
- 省(91736)
- 基金项目(89640)
- 自然(81399)
- 自然科(79547)
- 自然科学(79525)
- 自然科学基金(78181)
- 教育(77757)
- 划(75498)
- 编号(70206)
- 资助(67788)
- 成果(56153)
- 创(52527)
- 重点(50674)
- 部(50438)
- 发(49030)
- 创新(48181)
- 课题(47501)
- 业(45045)
- 项目编号(44067)
- 国家社会(43997)
- 期刊
- 济(154263)
- 经济(154263)
- 研究(99563)
- 中国(68763)
- 管理(57530)
- 农(51291)
- 财(50734)
- 学报(49979)
- 科学(48583)
- 大学(38645)
- 教育(37770)
- 学学(36315)
- 农业(35715)
- 技术(31477)
- 业经(27804)
- 融(27738)
- 金融(27738)
- 财经(24701)
- 经济研究(22746)
- 经(21142)
- 业(20760)
- 科技(19730)
- 问题(19553)
- 技术经济(19097)
- 现代(17065)
- 图书(17015)
- 理论(16234)
- 商业(16095)
- 财会(15430)
- 版(15218)
共检索到503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朱玉丹 张颖颖 黄涛
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制度设计。现有研究多从权力改革视角探究赋权科研人员的作用效果,忽视了权力改革后组织能力支持对赋权效果的重要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深入探究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组织能力与衍生创业的关系。结果发现,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对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具有正向影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收益权下放程度与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呈倒U型关系;组织能力中的组织文化塑造能力、组织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制度构建能力分别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影响衍生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盼军 戚湧 李星
在高校科研体制创新改革的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引擎。“三法”的全面修订将高校科研人员的角色重新定位为:知识生产者、成果权利人、成果转化者和利益分享者这四个角色。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的角色关系模型并予以检验。研究表明,知识生产者和成果权利人、利益分享者和成果转化者角色之间相互影响,知识生产者对成果转化者、利益分享者对成果权利人的角色有正向显著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政刚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界定科研人员性质及范围,探寻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政策目的,并对政策执行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以意定优先为原则修订相关法律,以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基准进行立法解释,并通过单位与科研人员事前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属等路径,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依法赋予科研人员,从而解决法律规定与政策执行冲突,确保政策实施的法律正当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康治平 付媛 唐旭 肖硕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热点和工作难点,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但仍缺少可复制、可借鉴的赋权改革实施路径,从而阻碍科技成果转化,制约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和模式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赋权改革中成果类型、赋权目的、赋权实施等关键问题,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而不单纯考虑所有权存在方式,从赋权形式、收益激励、决策管理、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为中国当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蓬鹏 李冬梅 姜心禄 赵丹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本文构建了"认知—评价—行为"三层次的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四川农科院、达州农科所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研究表明:对转化政策的了解、科研单位配套政策、项目资金等级、转化平台、转化渠道、科研人员利益分配比例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影响较大。因此,从提高种业科研人员的认知和增强其对成果转化外部环境的评价出发,加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传力度、提供单位配套政策、加大对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搭建与利用、积极拓宽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政策选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影航 李金惠 李炳超
中国公立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赋权科研人员的改革深水区。赋权改革关系到公共财产合理处置与国家知识产权安全建设,必须在法治框架内施行。只有以落实单位权属法定与依法赋权原则为形式标准、以落实合比例赋权原则为实质标准推进改革,才能以法治手段规避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当前中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面临试点方案违背上位法、赋权决策不合比例等法治难题。鉴于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梳理完善职务科技成果单位所有与依法赋权的顶层设计,从目的适当性、手段必要性与结果均衡性等实质法治标准出发修正现有赋权改革措施,重点完善公立科研单位赋权科研人员的国资管理宽容规范、权利共有规则体系以及公益保障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暴丽艳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通过构建模型研究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问题,旨在为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受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重衡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难易程度的影响,与科研人员努力成本和风险规避意愿等个人特征有关,与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程度等影响信息不对称水平的因素有关。利用MATLAB软件对以上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厚政 崔琳
本文以四川川大智胜软件有限公司为例,依据公司在图像所、图像图形有限公司、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这三个发展阶段的股权分配及变化情况,分析了大学衍生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和效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行坤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是提升科研人员主体地位、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探索。目前,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面临法律、实践和技术层面的多重障碍,有关改革试点政策本身亦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路径选择对其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意义,必须首先厘清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及其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和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审视发现我国现行公法路径凸显出诸多问题,而以意思自治为核心的私法路径逐渐受到青睐,我国应当从国情出发,坚持公法与私法协同的混合法路径。具言之,既要保证科研人员权属自治自由,也要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的监管规则与权责体系,并以此为基进一步制定、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黄涛 张颖颖 田梦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从平台型组织视角对西光所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剖析,探索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及其对衍生创业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科研院所以开放的组织边界为基础,形成多个子平台相互耦合的平台核心以及具有多元异质性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特征的平台边缘,并依据自上而下授权赋能、自下而上资源倒逼、人才管理模式优化和协同竞争互动的机制运行,以上特点将促使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编排,从而促进衍生创业。研究进一步拓展平台型组织理论的边界,从而为科研院所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和矛
进入后并购时期,各国公司开始注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许多公司开始剥离除核心业务以外的部分。这种剥离的结果是一些新的公司从原来的公司中衍生出来,导致了一系列的公司创业活动。本文以衍生理论为基础,系统的分析了公司衍生的原因、过程、形式及其后果,为公司在新的经济潮流中的创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衍生 创业 公司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杰 刘海波 张亚峰
以水下捕捞机器人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市场导向下的科研人员创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定技术路线时科研人员需整合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解析时科研人员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判,科研人员对自身的研究领域存在着路径依赖。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提出研究和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引入目标用户评价机制等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厚政 崔琳
本文探讨了大学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并从股权激励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大学科研人员道德风险治理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颖 郑瑜
研究旨在发现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对工作结果变量的影响,探求组织支持感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工作行为变量(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者从三个科研单位收集了320份科研工作人员的问卷,并对主管和科研工作者的数据进行了配对。层级回归发现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并在领导-成员交换与有利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组织支持感 领导-成员交换 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龙
农业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打造创新链,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环节。研究总结新时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新挑战,提出强化有组织科研引领,确立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筑基的理念;树立系统推进全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坚持平台交叉融合支撑产业发展的理念;逐步建立制度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行阐释,提出新时代深入推进农业高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成果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模式。
关键词:
有组织科研 农业高校 成果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