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4)
- 2023(11942)
- 2022(10564)
- 2021(10199)
- 2020(8566)
- 2019(19934)
- 2018(19838)
- 2017(38156)
- 2016(21469)
- 2015(24354)
- 2014(24500)
- 2013(23812)
- 2012(21833)
- 2011(19611)
- 2010(19743)
- 2009(17771)
- 2008(17387)
- 2007(15418)
- 2006(13724)
- 2005(12145)
- 学科
- 济(74799)
- 经济(74715)
- 管理(69603)
- 业(61923)
- 企(53574)
- 企业(53574)
- 方法(35066)
- 数学(29574)
- 数学方法(29182)
- 财(23399)
- 中国(22831)
- 农(21354)
- 业经(17663)
- 学(16212)
- 务(15578)
- 理论(15539)
- 财务(15503)
- 财务管理(15472)
- 地方(15447)
- 制(15438)
- 策(14884)
- 企业财务(14660)
- 农业(13938)
- 贸(13880)
- 贸易(13875)
- 和(13741)
- 技术(13502)
- 易(13487)
- 划(12953)
- 银(12724)
- 机构
- 学院(289972)
- 大学(288069)
- 管理(120581)
- 济(109606)
- 经济(106712)
- 理学(102539)
- 理学院(101425)
- 管理学(99872)
- 管理学院(99302)
- 研究(93702)
- 中国(71082)
- 京(62122)
- 科学(57608)
- 财(53932)
- 所(46682)
- 江(44422)
- 中心(43280)
- 农(42338)
- 研究所(42226)
- 财经(41560)
- 业大(41119)
- 范(39823)
- 北京(39696)
- 师范(39546)
- 经(37719)
- 州(35948)
- 院(34397)
- 技术(34321)
- 农业(32863)
- 师范大学(31479)
- 基金
- 项目(193533)
- 科学(152293)
- 研究(147553)
- 基金(137703)
- 家(117872)
- 国家(116790)
- 科学基金(100918)
- 社会(88740)
- 社会科(83934)
- 社会科学(83911)
- 省(76463)
- 基金项目(73334)
- 教育(70285)
- 自然(65918)
- 划(64657)
- 自然科(64318)
- 自然科学(64306)
- 编号(63461)
- 自然科学基金(63128)
- 资助(57157)
- 成果(51806)
- 课题(44249)
- 部(43117)
- 重点(42846)
- 发(40896)
- 创(40056)
- 项目编号(39047)
- 教育部(37280)
- 创新(37151)
- 科研(36548)
- 期刊
- 济(124337)
- 经济(124337)
- 研究(86661)
- 中国(59198)
- 管理(46934)
- 教育(42792)
- 财(42008)
- 学报(40631)
- 科学(38862)
- 农(37714)
- 大学(31229)
- 技术(30894)
- 学学(28877)
- 融(26866)
- 金融(26866)
- 农业(26397)
- 业经(20545)
- 财经(19493)
- 经济研究(18200)
- 图书(17679)
- 经(16506)
- 职业(15383)
- 问题(15370)
- 理论(15117)
- 业(14849)
- 实践(14075)
- 践(14075)
- 现代(14033)
- 技术经济(14006)
- 科技(13844)
共检索到436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雪萍
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后,科研人员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科研人员劳动的特质和自身的特质,他们又是极易出现职业倦怠的人群。本文从前因性变量等三个角度分析了科研人员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科研人员 职业倦怠 心理 成因 管理对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延东 赵智渊 石长慧
研究利用一项关于全国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科研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以及社会资本对于职业倦怠的缓解机制。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社会网络差异性等社会资本特征对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有一定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紧密的强关系网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组织人际氛围,并在负面事件来临时提供社会支持,从而降低科研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而松散且广泛的社会网络可以促进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和资源获取,提高学术绩效,也可起到缓解职业倦怠的作用。本文将社会资本视角引入职业倦怠研究,拓展了对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理论认识,同时也为缓解科研人员职业倦怠,提升科研人员创新效率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社会资本 职业倦怠 社会网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红月 金秀玉
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个体极易发生职业倦怠。造成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不仅与社会意识密切相关,且有深刻的文化认知背景,某些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作为一种社会挫折,职业倦怠长期影响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敬业态度和精神生活质量。高校应强化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自我认知能力,优化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档案管理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文静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组织中连接上下级的纽带、团队精神的凝聚者和推动组织变革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使之成为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本文在探究中层管理者职业倦怠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干预对策。
关键词:
中层管理者 职业倦怠 成因 干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奇志
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文章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预防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雪 王益
青年教师在高校各部门工作的第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同时还面临着教师角色的适应、婚姻与家庭、住房、未来职业定位等众多问题,压力很大。因此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消除或缓解策略。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晓琴
职业倦怠作为现代职场中的一种流行病,已广受社会关注。高校辅导员,因其工作性质、对象等特殊性,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不断蔓延,对辅导员自身心理、工作状态以及高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及时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内涵、表征及成因,探索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顾国庆
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财务人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学校事业发展,亟需加以解决。鉴于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工作的特点,在调研了解江苏高校财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的基础上,文章从个人、工作、组织三个方面深入剖析财务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财务人员 职业倦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晓梅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已经成为职业倦怠高发的新人群。本文基于组织支持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完善管理机制、塑造归属感的组织文化;改善领导方式、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减轻工作负荷、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再造任务流程、激发成就感和活力;重视队伍建设、疏通成长成才渠道。
关键词:
组织支持 高职 财务人员 职业倦怠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职业倦怠是出现在工作中的身心疲惫状态,几乎涉及到每个职业和每个人。职业倦怠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消极怠工、职业道德下降等职业危害,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相当大的经济、心理和社会成本。
关键词:
职业倦怠 情感耗竭 工作压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理 浦徐进 王维懿
通过科学界定高校科研管理职业倦怠的表征,剖析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产生职业倦怠的诸多因素,设计出多角度多维度的立体式职业倦怠干预方案,提出应从管理到治理转变,完善高校的组织治理体制;从职能向技能提升,着重科研管理队伍的职业能力培养;从契约向契合塑造,构建科研管理队伍与学校组织层面的心理契同。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科研管理 职业倦怠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宁 陈霂 刘琳
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为职业倦怠三维度,它体现为:情绪枯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成因是个人需求与工作负荷的矛盾、工作投入与个人成就感的矛盾、社会支持与个人发展的矛盾等,对此应提出有效预防职业枯竭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 管理人员 职业倦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欢玉 雷群泌
新时代,人才代表着新的生产力,职业技术人才虽然从事较多基础岗位工作,但是其个人价值的发挥更为直接。文章主要分析了在人才经济背景下,湖南省衡阳市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这些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关注,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
湖南衡阳 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银军
本文通过研究高职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分析职业倦怠形成原因,探讨应对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以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育 教师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立新
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图书馆行业一个非常现实和突出的问题。本文首先列举了图书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然后深入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文化成因,并就此提出了防止图书馆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工作者 职业倦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