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6)
2023(12630)
2022(10726)
2021(10011)
2020(8263)
2019(18491)
2018(18226)
2017(34767)
2016(19428)
2015(21436)
2014(21508)
2013(20697)
2012(19435)
2011(17670)
2010(18163)
2009(16903)
2008(17020)
2007(15675)
2006(14025)
2005(12934)
作者
(57003)
(47818)
(47201)
(45256)
(30566)
(22636)
(21497)
(18219)
(18047)
(17433)
(16436)
(15963)
(15795)
(15445)
(15310)
(14546)
(14190)
(14097)
(14085)
(13637)
(12151)
(11957)
(11629)
(10983)
(10870)
(10674)
(10610)
(10516)
(9804)
(9769)
学科
(67180)
经济(67065)
管理(64736)
(57596)
(49848)
企业(49848)
方法(25958)
(24174)
(21879)
数学(21325)
数学方法(20940)
(20537)
中国(19668)
(17927)
业经(17044)
(15875)
(14871)
财务(14825)
财务管理(14791)
(14312)
(14290)
银行(14274)
企业财务(14164)
(13706)
理论(13374)
(13241)
金融(13233)
技术(13115)
农业(12583)
(12396)
机构
大学(277951)
学院(276977)
(108419)
经济(105804)
管理(103100)
研究(98266)
理学(87648)
理学院(86635)
管理学(85078)
管理学院(84542)
中国(73945)
科学(59754)
(58810)
(57942)
(50570)
(48686)
研究所(45613)
(44794)
中心(44299)
财经(44044)
业大(40646)
(39901)
农业(38226)
(36809)
北京(36495)
师范(36368)
(35797)
(34852)
经济学(32945)
财经大学(32565)
基金
项目(181356)
科学(143275)
研究(133525)
基金(131620)
(115817)
国家(114846)
科学基金(97600)
社会(84050)
社会科(79595)
社会科学(79574)
(70675)
基金项目(68230)
自然(62848)
教育(62330)
自然科(61427)
自然科学(61405)
自然科学基金(60346)
(60255)
编号(54163)
资助(53705)
成果(47650)
重点(41486)
(40891)
课题(38901)
(38207)
(37845)
(37820)
(36035)
创新(35824)
教育部(34901)
期刊
(125997)
经济(125997)
研究(84804)
中国(61179)
(46966)
学报(46847)
(45489)
科学(41978)
管理(40657)
大学(35440)
教育(35166)
学学(33335)
农业(30359)
(29281)
金融(29281)
技术(22775)
财经(22575)
业经(19933)
经济研究(19559)
(19387)
问题(15881)
(15181)
(14688)
(13319)
科技(13260)
图书(13091)
理论(12767)
(12385)
论坛(12385)
现代(12359)
共检索到429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鑫  杨曦  
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权属配置实现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是中国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涉及政策探索与制度创新,但其中的政策因果机制还不清晰。本研究结合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激励的政策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治理碎片化困境,在整体性治理理论视域下构建科研人员产权激励的复杂政策因果机制框架,引入过程追踪法以提炼改革案例中的复杂政策因果机制。研究发现,治理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复杂政策体系的治理碎片化构成了影响科研人员产权激励最终结果的因果机制链。最后,本文提出了破解上述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整体性治理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以社会保障的实质性公平为基准,农村低保政策"走样"的机理在于:配额制主导的"社区瞄准"偏差和社会救助政策捆绑执行形成的福利叠加。基层政府以正式行政结构替代"简约治理"模式的整体性治理,有助于为低保审核提供统一标准,实现行政辖区范围内的程序性公平,但修正政策"走样"的中心工作机制因缺乏可持续性而无法维系社会有效性。为实现精准施保,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向需要建立低保政策与专项社会救助政策之间的分类衔接机制,科学合理发挥村级组织的协助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菊  刘再春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存在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校企合作建设目标不明确、校企合作建设机构不完善等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思路与对策,即整合治理制度,解决不同主体的协调问题;整合治理目标,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整合治理机构,为长效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娅  
以英国约克大学和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为调查对象,对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科研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剖析,涉及聘用、岗位管理、薪酬结构与水平、收入激励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相关机构对科研人员人事制度安排具有较大裁量权,采用"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层级式岗位管理,执行以"固定年薪"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薪酬制度,实施多元化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激励,并以"产出侧+投入侧"全覆盖的开放式人员绩效评价作为公平合理薪酬福利体系的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祥  孟璐  冯洁  万玉民  欧阳进良  黄灿宏  
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政策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等多种方式分析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祖丹  
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推动科研人员实施数据开放共享,文章以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为基础,从计划行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制度理论及社会影响理论等多重研究视角出发,系统探讨科研人员数据开放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将其分解为态度认知、政策制度、技术基础、资源条件及文化规范等5个类别17小类因素,并依据开放共享流程解析各类因素的发力点和控制抓手。基于此,研究借鉴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构建科研人员数据开放共享激励机制,以期为有效推动科研人员数据共享行为、开创全社会科研创新繁荣局面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危怀安  韦滨  
加快科研诚信机制的整体性建设,具有现实紧迫性与重要理论价值。从科研生态系统视角,对科研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当下的新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诠释科研诚信问题诱发因素、生成机理的概念模型与典型案例,揭示科研诚信问题发生的整体性逻辑。据此,提出融合分类精准施策的整体性治理方案,可为科研诚信长效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科技  
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是基于政府行为的角度对教育政策失真现象的归因分析。本文借鉴整体性治理的理论精髓,并以异地高考政策执行为案例,对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进行探析。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主要表现为央地关系碎片化、同地关系碎片化、部际关系碎片化和政社关系碎片化。通过统一教育政策执行目标、增强教育政策执行合力、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协同性以及提升教育政策执行凝聚力,可有效地防治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冠凤  何静  
教学科研人员是同时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核心成员,其激励问题一直为学界和高校管理层所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科研人员特点,实证分析了教学科研人员现有激励制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更多来自于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相对而言,校方的奖励制度激励效果较差;在学校所实施的激励制度中,职称晋升制度优于报酬制度,科研奖励制度优于教学奖励制度;职称越高、年龄越大,内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越强,外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越弱。最后,本文对完善教学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给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熊进  
当前,项目制已成为一种国家治理社会的新体制。伴随项目制国家治理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亦难以摆脱其嵌入从而构建了高等教育治理的项目制模式。然而,项目制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却身陷碎片化危机之中,表现为高等教育中人与事的分割与碎片、高等教育项目供给与项目竞争的碎片以及高等教育项目整体解构后的碎片。综观历史与现实,现代性以来人向物的“转化”、专业分工思维使分割主义哲学风行并弥漫至高等教育场域、高等教育项目“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等是造成高等教育项目制治理碎片化的理论与现实缘由。对治理碎片化进行治理须做到理念和实践上的变革:第一,以整体性、生命性思维对待高等教育中的人和事,使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生命和一个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倩文  李玲  陈可  
推普政策执行作为政策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制定推普政策的目的旨归与现实归宿。推普政策执行是一个兼具系统性、组织性、能动性的动态过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但在执行中,推普政策“空传”、多元主体“失落”、运行机制“破碎化”、信息技术“迟滞”等“碎片化”困境,阻碍了民族地区推普效益充分释放。在整体性治理理论观照下,为促进民族地区推普政策有效实施,应重塑推普价值理念,构建协同化执行主体,健全推普执行机制,推进信息技术融合。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崔晶  郑戈溪  
随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都市圈公共事务的协作治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构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是实现都市圈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信任与沟通机制是实现整体性协作治理的运作基础,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是地方政府间协作治理有序推进的保障,监督和评估机制是提升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整体绩效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东升  
如何有效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这两个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主动融入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是制约校企协同合作的难题。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组织边界的调整、职能权责的整合、运行机制的重构优化等思路,为解决校企协同合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解决范式。文章从整体性治理的分析视角,探索从政策保障机制、信息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及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校企协同合作机制的实现路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韩雪婧  汪滢  
优质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研究发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参与主体、资源配置、监测评估等碎片化治理问题凸显,严重制约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于化解此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从整体性治理视角整合目标理念、支撑手段、发展思路、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等核心要素,构建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机制;通过提升整体性治理水平、优化教育数据服务供给、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整体性区域合作、建立兼容匹配的制度保障体系等策略,推动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全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丹  
全面总结国外生态补偿政策及其执行经验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和消费补偿理论之间的理论互动和博弈构成了国外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的理论基础,并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生态补偿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执行经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国外生态补偿政策科学有效的关键要素在于宏观层面注重协调并进与和微观层面强调互通互补的策略选择。发达国家凸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生态治理经验与治理策略为当前中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带来"整体性治理"的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