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3)
- 2023(14592)
- 2022(12788)
- 2021(12073)
- 2020(10062)
- 2019(23306)
- 2018(22991)
- 2017(44587)
- 2016(23722)
- 2015(26773)
- 2014(26421)
- 2013(25649)
- 2012(23289)
- 2011(20700)
- 2010(20486)
- 2009(18224)
- 2008(17351)
- 2007(14762)
- 2006(12575)
- 2005(10535)
- 学科
- 济(90191)
- 经济(90077)
- 管理(70683)
- 业(64924)
- 企(54816)
- 企业(54816)
- 方法(45233)
- 数学(39516)
- 数学方法(38964)
- 农(24087)
- 财(23734)
- 中国(23370)
- 业经(19911)
- 学(19506)
- 环境(17665)
- 地方(17649)
- 农业(16061)
- 贸(15901)
- 贸易(15889)
- 理论(15625)
- 易(15441)
- 和(15410)
- 务(15175)
- 技术(15123)
- 财务(15105)
- 财务管理(15073)
- 制(15020)
- 划(14838)
- 企业财务(14263)
- 银(12566)
- 机构
- 大学(325131)
- 学院(322800)
- 管理(134039)
- 济(126293)
- 经济(123582)
- 理学(117701)
- 理学院(116470)
- 管理学(114323)
- 管理学院(113753)
- 研究(101810)
- 中国(74800)
- 京(67858)
- 科学(63963)
- 财(57046)
- 所(48665)
- 业大(48268)
- 农(47965)
- 中心(47678)
- 财经(46704)
- 研究所(44849)
- 江(44697)
- 范(42942)
- 经(42789)
- 师范(42560)
- 北京(42126)
- 院(37861)
- 经济学(37763)
- 农业(37504)
- 州(36563)
- 财经大学(35241)
- 基金
- 项目(234105)
- 科学(185155)
- 研究(171577)
- 基金(171220)
- 家(149059)
- 国家(147591)
- 科学基金(128164)
- 社会(108617)
- 社会科(102880)
- 社会科学(102851)
- 基金项目(91631)
- 省(90705)
- 自然(84015)
- 自然科(82040)
- 自然科学(82020)
- 自然科学基金(80518)
- 教育(79276)
- 划(76345)
- 编号(70099)
- 资助(69958)
- 成果(55328)
- 部(51788)
- 重点(51735)
- 发(48950)
- 创(48906)
- 课题(46857)
- 创新(45552)
- 科研(45329)
- 教育部(44929)
- 国家社会(44728)
- 期刊
- 济(129341)
- 经济(129341)
- 研究(90452)
- 中国(57370)
- 学报(50179)
- 管理(47523)
- 科学(46350)
- 财(43016)
- 农(42400)
- 大学(38919)
- 教育(36412)
- 学学(36336)
- 农业(30052)
- 技术(28722)
- 融(22799)
- 金融(22799)
- 业经(21917)
- 财经(21691)
- 经济研究(20570)
- 图书(19392)
- 经(18467)
- 问题(16659)
- 科技(16404)
- 理论(15885)
- 业(15267)
- 资源(15028)
- 技术经济(14994)
- 版(14974)
- 实践(14776)
- 践(14776)
共检索到452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丽 杨春江
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以科研人员为例,提出了工作家庭匹配和平衡的研究模型,包括三个维度的匹配对工作家庭冲突和促进感知的影响,为工作家庭界面提供了一个整合个体、组织、工作和家庭变量相互作用的研究框架。结果证明,匹配与工作家庭冲突负相关,与工作家庭促进正相关,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丽
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使得这两个领域的平衡愈显重要。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提出了三维度的工作家庭匹配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模型。该模型关注个体、组织、工作和家庭变量的相互作用结果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而不是各个变量的单独作用。结果证明匹配的三个维度与WFC及FWC负相关,与WFF正相关。最后提出了如何平衡员工工作和家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建议,从而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及组织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丽 徐枞巍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工作家庭平衡问题浮出水面。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对工作和家庭两个领域的边界管理存在个体偏好和组织供给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应用潜变量匹配模型的方法验证了个体和组织在工作家庭边界管理风格上的匹配与工作家庭冲突和促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匹配有利于个体的工作家庭相互促进,不匹配将导致工作家庭的冲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议,旨在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以及对组织绩效的贡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马丽 徐枞巍
在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工作家庭冲突和个体与组织工作家庭价值观量表对来自不同企业的203名员工进行测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个体和组织工作家庭价值观的匹配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匹配与两个方向的工作家庭冲突都负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甫丽 蒋春燕 蒋昀洁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工作—家庭资源模型,考察员工与配偶工作—家庭冲突匹配对员工工作激情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通过两个时间点获取调研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对295对夫妻匹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员工—配偶工作家庭冲突一致性匹配时,员工工作激情与工作—家庭冲突匹配负向相关;在员工—配偶工作家庭冲突互补性匹配时,互补性匹配在水平上的不断升高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激情;自我效能感在员工—配偶工作家庭冲突匹配与员工工作激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以华中及华南地区22家企业100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比较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需要-供给匹配与要求-能力匹配影响工作满意度时的相对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等方法对收集的83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最大,价值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力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作用,从而揭示了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优势效应。研究结果有效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个人-组织匹配研究,并为企业开展有效的匹配管理提供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彦君 刘哲 孟祥红 陆柏益
【目的】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根据蔬菜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等指标对常见蔬菜进行综合营养评价,为人们选择蔬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常见的38种蔬菜,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中蔬菜及其制品中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叶菜类、茎菜类、花菜类等10类。该方法以42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为评价指标,包括7大营养素以及被公认为对人体有益的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和膳食纤维。分别计算10大类38种常见蔬菜中42种营养素的"多样度"(Degree of diversity,DD值)、"匹配度"(Degree of match,DM值)和"平衡度"(Degree of balance,DB值)指标,根据各指标分值及排名进行营养评价。最后计算3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偏离指数",根据偏离指数对蔬菜进行综合排名分析。【结果】根据"多样度"得出各种蔬菜所含营养素种类大致相同;根据"匹配度"得出茎菜类、叶菜类和花菜类营养素含量较高,排名前3位的蔬菜依次为荠菜、香菜、菠菜;根据"平衡度"得出花菜类和葱蒜类营养素比例更符合人体需要,排名前3位的蔬菜依次为大葱、韭菜、黄瓜;最后根据"偏离指数"得出蔬菜营养价值的综合排名,茎菜类、叶菜类和花菜类蔬菜偏离指数较小,排名前3位的蔬菜依次为荠菜、香菜、菠菜。【结论】该评价方法能较综合地评价蔬菜营养价值,与营养质量指数、营养素度量法等以往蔬菜评价模型相比,增加了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对蔬菜营养价值的评价更加全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彦梅 刘洪 王三银
弱的工作边界可以实现非工作向工作的渗透,从而有助于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降低工作压力,但是过弱的工作边界因为非工作向工作渗透过多,反而会引起他们工作压力增加,因此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然而,在什么条件下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发生方向性变化,尚无定论。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提出员工个人对工作边界强度的偏好与实际工作边界强度的匹配程度在这两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验证了假设,即伴随着工作边界强度的减弱,员工工作压力先减少后增加,拐点处工作边界强度为5.3988(以7点量表来测),偏向于较强的工作边界;当员工的工作边界强度趋近于其偏好时其工作压...
关键词:
工作边界 渗透 个人—环境匹配 偏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微 黄蓉
基于婚姻匹配和家庭代际理论,利用2011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性别比例失衡对居民三种不同类型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性别比例失衡对三类消费的作用及其在四类人群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比例失衡不仅抑制了居民的总消费,而且抑制了居民的享乐型消费和功利型消费,但这种抑制作用仅体现在未婚男性人群、已婚男性人群和已婚女性人群的消费上,而未体现在未婚女性人群的消费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云飞 史烽 蔡翔
本文通过调查数据统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人—职业匹配与人—组织匹配、人—工作匹配的相关关系;同时分别探讨了各匹配变量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职业成功等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茜
人才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对人才与环境的相容性有着特殊的影响。人才基于对自身与环境匹配情况的内在判断做出地域选择。因此,人才流动被看成是人才改善自身福利的手段之一,它实现人才与环境的"匹配"。以人——环境匹配理论为基础,本文探讨了环境与人才的一致性匹配和补偿性匹配对人才流动的影响,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对412名来自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经济环境下,环境的文化、气氛、价值观、目标、规范等基本特征与人才的人格、价值观、目标、态度等方面的一致性匹配对人才的流动倾向不具有显著影响,而环境的社会生活供给、财政、职业发展空间、工作任务、人际关系与...
关键词:
人才 一致性匹配 补偿性匹配 流动倾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晓倩
回任知识转移扮演着促进跨国公司获取国际经营所需新知识,进而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角色;其过程会受到回任知识特性,回任人员和公司其他人员的知识发送、接受动机、能力,以及转移情景、转移渠道所构成的转移环境的影响。从个体—组织匹配的视角分析,一致匹配使得回任知识对企业可能更具价值,能够提高知识发送、接受动机;组织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发送、接受知识的双方具有相应的能力;个人需求与组织供给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转移情景、转移渠道要与回任知识固有特性相匹配。高个体—组织匹配水平有助于回任知识成功转移,其中,一致匹配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基于前述理论框架,本文对S公司驻外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云
创造力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组织环境因素,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在双向视角的研究中,学者们按照个人—环境匹配的框架来研究创造力,文章主要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创造力 个人—环境匹配 创造力匹配模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昳 张向前
基于496名具有社交媒体使用经验的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层级回归模型检验技术压力在社交媒体使用影响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工作特征在技术压力与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间的调节效应,采用"拔靴法"检验被工作特征调节的技术压力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工作场所中,员工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反生产工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技术压力在社交媒体使用与反生产工作行为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工作自主性、技能多样性负向调节技术压力与反生产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且调节了技术压力的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锐 陈启杰 刘磊
文章评述了国外关于人—组织匹配研究的最新发展。个人—组织匹配简称P-O匹配,它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P-O匹配不仅使组织能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感。
关键词:
个人—组织匹配 员工满意度 离职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