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3)
- 2023(10476)
- 2022(9377)
- 2021(8800)
- 2020(7456)
- 2019(17314)
- 2018(17099)
- 2017(33861)
- 2016(18138)
- 2015(20481)
- 2014(20303)
- 2013(20347)
- 2012(18470)
- 2011(16608)
- 2010(16291)
- 2009(14867)
- 2008(14259)
- 2007(12317)
- 2006(10644)
- 2005(9068)
- 学科
- 济(75587)
- 经济(75498)
- 管理(55343)
- 业(52118)
- 企(43695)
- 企业(43695)
- 方法(40103)
- 数学(35355)
- 数学方法(35051)
- 农(19166)
- 财(19107)
- 中国(17735)
- 业经(15950)
- 学(15331)
- 地方(14789)
- 农业(13147)
- 贸(13012)
- 贸易(13007)
- 务(12782)
- 财务(12722)
- 财务管理(12700)
- 易(12578)
- 理论(12184)
- 企业财务(12133)
- 环境(12113)
- 和(12051)
- 技术(12042)
- 制(11806)
- 划(10322)
- 银(10088)
- 机构
- 大学(260599)
- 学院(257372)
- 管理(109589)
- 济(102843)
- 经济(100646)
- 理学(96546)
- 理学院(95587)
- 管理学(94110)
- 管理学院(93663)
- 研究(80438)
- 中国(59134)
- 京(54657)
- 科学(49856)
- 财(46304)
- 所(38776)
- 业大(38689)
- 财经(38580)
- 农(38185)
- 中心(36824)
- 研究所(35560)
- 经(35302)
- 江(35102)
- 北京(34354)
- 范(32974)
- 师范(32698)
- 经济学(30676)
- 农业(29902)
- 院(29315)
- 财经大学(29070)
- 州(29013)
- 基金
- 项目(183656)
- 科学(145537)
- 基金(135388)
- 研究(134579)
- 家(116716)
- 国家(115786)
- 科学基金(101119)
- 社会(85127)
- 社会科(80768)
- 社会科学(80746)
- 基金项目(72898)
- 省(70493)
- 自然(66741)
- 自然科(65206)
- 自然科学(65193)
- 自然科学基金(64057)
- 教育(61754)
- 划(59353)
- 资助(56283)
- 编号(54827)
- 成果(43430)
- 部(41153)
- 重点(40019)
- 创(38134)
- 发(37801)
- 课题(36423)
- 教育部(35800)
- 科研(35502)
- 创新(35433)
- 人文(35410)
- 期刊
- 济(104367)
- 经济(104367)
- 研究(73535)
- 中国(42739)
- 学报(38966)
- 管理(38197)
- 科学(36274)
- 财(33337)
- 农(33158)
- 大学(29862)
- 学学(28069)
- 教育(26484)
- 农业(23410)
- 技术(21669)
- 融(20383)
- 金融(20383)
- 财经(18467)
- 业经(17188)
- 经济研究(16592)
- 经(15489)
- 图书(14256)
- 理论(13839)
- 问题(13746)
- 实践(12837)
- 践(12837)
- 技术经济(12757)
- 科技(12746)
- 业(11658)
- 资源(11467)
- 现代(11384)
共检索到355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袁顺波
科研人员是自存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力量与关键因素,科研人员是否愿意持续将研究成果提交给自存储平台从根本上影响自存储资源建设成效。文章以期望确认模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系统用户持续使用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存储特点,构建科研人员持续自存储行为的理论模型,据此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满意度、期望确认程度、自存储理念、自存储绩效、平台质量、促成因素以及感知风险等对科研人员的持续自存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提出构建多元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自存储资源质量控制、建立政策保障机制与版权管理机制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自存储 开放存取 持续行为 科研人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宾 袁顺波
科研人员是自存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力量与关键因素,科研人员是否愿意持续将研究成果提交给自存储平台从根本上影响自存储资源建设成效。文章以期望确认模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系统用户持续使用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存储特点,构建科研人员持续自存储行为的理论模型,据此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满意度、期望确认程度、自存储理念、自存储绩效、平台质量、促成因素以及感知风险等对科研人员的持续自存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提出构建多元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自存储资源质量控制、建立政策保障机制与版权管理机制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自存储 开放存取 持续行为 科研人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燕
以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态度及意愿,作者在综合分析后认为自存储资源的学术质量、版权、政策或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四个方面对我国科研人员的潜在自存储行为将产生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袁顺波
本研究以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和信息技术接受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科研人员以资源提供者身份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设计问卷实施调查,利用SPSS和AMOS等软件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检验与修正。结果表明,科研信仰、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和促进条件对我国科研人员的采纳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燕 初景利 张冬荣
以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与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态度及意愿,从自存储资源的学术质量、版权、政策或组织方面、技术方面出发分析影响科研人员参与自存储的因素,并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建立宣传与教育政策机制、管理政策机制、强制政策机制和技术政策机制,建立OA仓储,引导科研人员自存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顺波
调查分析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和参与现状,结果表明,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度较高,但参与度不够理想,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未有过自存储的经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较多的学科库。科研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所在地区、所属学科等因素对科研人员的认知和参与现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顺波
从科研人员作为OA期刊利用者的身份入手,以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及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科研人员的OA期刊利用行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任务/OA期刊匹配度、感知利用风险、感知资源有用性、社群影响和促进条件等变量对科研人员的OA期刊利用行为意向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靖飞
根据对江苏省9家基层农科所的33位育种科研人员的调查资料,建立Tobit模型分析了科研人员个人特征对其育种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从事育种工作年限、性别、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个人特征都对育种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投入具有显著影响。基层农科所在其内部开展的育种机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尝试,使其提早适应了种子产业市场化改革,没有带来更大影响。
关键词:
水稻育种科研人员 科研 行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都平平
阐述了目前机构仓储国内外存储方式和建设现状,定义了自存储、强制性自存储、协议性代存储的概念。分析了自存储进展缓慢的原因,在提高用户对存储模式认可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愿式自存储和强制性自存储的共建的实施方式,并进行了比对及适应性分析,不同模式对用户及知识的影响分析;希望建立强制性存储政策及相关法律,并研究一套富有实效的方法使开放获取存储方式系统、连贯、广泛、规模化。
关键词:
机构仓储 机构知识库 自存储 强制存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昌平 查梦娟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用户认知的云存储服务优化对策,为解决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障碍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389名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使用及云存储服务安全认知情况,分析科研人员云存储应用安全障碍。[结果/结论]文件损坏问题、文件同步更新问题、学术信息资源内容合规性误判问题以及隐私泄露担忧是制约科研人员深度使用云存储服务的主要安全障碍。同时从攻克技术难题、完善管理策略、推进监管实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解决安全障碍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潇月 宋秀芳 顾立平 刘金亚 陈新兰
了解科研人员科研数据重用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可有效支持科研数据开放共享与重用行为间循环促进生态的形成。通过文献综述,本文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建立了科研人员数据重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面向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领域科研人员,开展聚敛式混合方法研究。对问卷调查的定量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合问卷开放式问题与该领域10位典型科研人员访谈的结果,综合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感知社群文化基础和感知支持措施有效程度,正向显著影响科研人员的科研数据重用行为。研究建议利益相关方关注科研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权益管理,具体可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1)推动国内大型科学数据中心开展国际化认证;(2)建立协作网络,发挥重要团体与个人的力量;(3)制定多路径的数据重用服务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颖 郑瑜
研究旨在发现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对工作结果变量的影响,探求组织支持感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工作行为变量(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者从三个科研单位收集了320份科研工作人员的问卷,并对主管和科研工作者的数据进行了配对。层级回归发现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并在领导-成员交换与有利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组织支持感 领导-成员交换 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武
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用户接受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后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有四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职业发展期望、操作努力期望、使用焦虑和政策导向;而影响"预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则有五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使用焦虑、长期保存期望、职业发展期望、政策导向和技术优势期望。这些影响因素对科研人员的"后印本使用意愿"和"预印本使用意愿"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包括性别在内的人口统计变量的干扰。图3。表3。参考文献24。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顺利 张雪宁 苏新宁
[目的/意义]解析科研人员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信息茧房成因要素及作用路径,探讨科研人员信息茧房形成机理,引导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科研。[方法/过程]首先,从相关文献及专家访谈中识别出科研人员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信息茧房成因要素;然后,使用ISM模型方法对成因要素进行层级划分,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假设并构建信息茧房成因要素模型;最后,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构建模型及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信息素养、信息过滤技术和信息推荐技术均对信息选择偏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信息素养对信息同质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信息过滤技术和信息推荐技术对信息同质化影响不显著。信息选择偏好、信息同质化和信息过载对信息茧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信息过载在信息选择偏好对信息茧房形成和信息同质化对信息茧房形成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阳旭 赵延东
公众参与是现代科技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科研人员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的研究数量不多,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一项全国科研人员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考察科研人员的反思性如何影响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公众参与科学普遍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更需要公众参与。科研人员的科技风险反思性和科学家责任反思性都能提高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支持度,但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反思性的人才更可能支持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所倡导的"溯源式"的公众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