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2)
- 2023(7150)
- 2022(6444)
- 2021(6046)
- 2020(5356)
- 2019(12748)
- 2018(12914)
- 2017(24341)
- 2016(13912)
- 2015(16189)
- 2014(16795)
- 2013(16811)
- 2012(15622)
- 2011(14058)
- 2010(14548)
- 2009(13630)
- 2008(14272)
- 2007(13514)
- 2006(11701)
- 2005(10666)
- 学科
- 济(53591)
- 经济(53527)
- 管理(48786)
- 业(42618)
- 企(36843)
- 企业(36843)
- 方法(27302)
- 数学(23270)
- 数学方法(23051)
- 财(19678)
- 农(14682)
- 务(13794)
- 财务(13751)
- 中国(13733)
- 财务管理(13705)
- 企业财务(12918)
- 制(12896)
- 学(11655)
- 业经(11293)
- 理论(10477)
- 银(10417)
- 银行(10394)
- 地方(10249)
- 和(10006)
- 贸(9918)
- 贸易(9915)
- 易(9598)
- 行(9593)
- 农业(9552)
- 划(8386)
- 机构
- 学院(200366)
- 大学(200053)
- 管理(77851)
- 济(77228)
- 经济(75154)
- 理学(63892)
- 研究(63310)
- 理学院(63141)
- 管理学(62066)
- 管理学院(61639)
- 中国(52762)
- 京(43552)
- 财(41331)
- 科学(39992)
- 农(35056)
- 江(34330)
- 所(33681)
- 中心(31267)
- 财经(30972)
- 研究所(29920)
- 业大(29602)
- 北京(27779)
- 经(27758)
- 农业(27623)
- 州(27331)
- 范(25556)
- 师范(25281)
- 省(23194)
- 经济学(23014)
- 技术(22763)
- 基金
- 项目(119582)
- 科学(91205)
- 研究(88659)
- 基金(83007)
- 家(71478)
- 国家(70803)
- 科学基金(59699)
- 社会(51841)
- 社会科(48928)
- 社会科学(48907)
- 省(48121)
- 基金项目(44029)
- 教育(42152)
- 划(40031)
- 自然(39001)
- 编号(38764)
- 自然科(37948)
- 自然科学(37935)
- 自然科学基金(37259)
- 资助(35290)
- 成果(32551)
- 重点(26809)
- 课题(26646)
- 部(26330)
- 发(24982)
- 创(24355)
- 科研(23497)
- 项目编号(23316)
- 大学(23146)
- 性(22853)
共检索到317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冯少东
"非转经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简称。所谓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其占有的相对闲置或不用的非经营性资产以投资、入股、合资、联营、出租和出借等形式,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转作经营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科研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的目的主要有三:创收以弥补事业经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文春 李同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总量急剧扩大,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现象不断出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非转经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本文就非转经的形式、动因、影响、问题等方面简要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及对策,以期有助于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非转经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非转经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川
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分析,为“非转经”规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双赢指出了路径,实现政府既有产权收益,行政事业单位又可弥补财政拨款不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力
政府会计制度"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的编制,搭建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互衔接的桥梁,使"既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得以实现。文章通过对"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影响因素以及科研事业单位特有的差异影响事项的分析,得出15项科研事业单位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影响事项。以某科研事业单位为例分析编列损益差异情况表,探讨了如何借助财务信息系统对每一笔影响业务进行辅助信息核算,从而促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编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增亮 陈红梅 赵景峰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关于"结转和结余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调整了净资产项目的组成,增加了科目"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相应调整了净资产要素的会计科目。为帮助事业单位广大财会人员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净资产要素的内容及各科目之间的关系,文章在详细介绍事业单位净资产要素内容与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学习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分析了"结转"与"结余"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不同的"结转"和"结余"与各项"基金"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净资产 结转结余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文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缺陷 (一)核算对象存在争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简易的、批量的办公物品放在固定资产中核算有鱼目混珠之嫌,而且与企业相比,所定的单位价值标准明显偏低。 (二)不能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无法为会计报袁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1)固定资产形成的实际成本一次性直接计入事业支出,虚增了事业成本也虚减了当期结余。(2)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一方面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初敏
近年来,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行政事业单位在全过程绩效管理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是,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仍有待加强,文章重点从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产生的问题分析入手,给出对策措施和建议思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娇娇 贠晓哲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换和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改革措施对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由于专项支出在公共支出中占有很大比例,专项资金的管理绩效会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一、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概述(一)专项资金的含义及特点专项资金是一项政府确保资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炜
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发挥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必要前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要通过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出台配套管理制度以及实施信息化管理等综合措施,保障资产安全,避免出现资产流失或闲置等问题。文章首先就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特点和现阶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概述,随后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优化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购置计划 清产核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阳阳
实行政府会计制度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情况,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琛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与企业十分相似,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完善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使员工将事业单位的建设目标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以此来实现事业单位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文章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管理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榆兴
创新团队的管理优势能有效的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创新动力,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分析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创新团队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完善,对于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创新团队 构建 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圣鹏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部门,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不仅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还能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绩效考核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文章论述了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探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丹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在维护社会繁荣与稳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薪酬激励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应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热情,还能增强事业单位的总体实力,促使其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使其社会职能得到最大发挥。基于此,文章从薪酬激励的重要意义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旨在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艳秋 于绍强 刘远
为全面推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财政部发布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和《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等文件。本文在《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下,基于水工环地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实践,对如何建立符合科研方向、符合自身特点的预算绩效内部评价管理进行探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