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108)
- 2022(981)
- 2021(917)
- 2019(1861)
- 2018(1812)
- 2017(3550)
- 2016(2064)
- 2015(2232)
- 2014(2314)
- 2013(2360)
- 2012(2265)
- 2011(2218)
- 2010(2324)
- 2009(2399)
- 2008(2550)
- 2007(2570)
- 2006(2337)
- 2005(2186)
- 2004(2085)
- 2003(2317)
- 学科
- 济(9520)
- 经济(9511)
- 管理(6846)
- 业(6274)
- 企(5975)
- 企业(5975)
- 学(3933)
- 方法(3675)
- 财(3304)
- 理论(3291)
- 中国(2700)
- 教育(2609)
- 制(2553)
- 数学(2401)
- 数学方法(2359)
- 和(2357)
- 业经(2196)
- 务(2182)
- 财务(2174)
- 财务管理(2168)
- 企业财务(2077)
- 税(1959)
- 体(1871)
- 融(1815)
- 金融(1814)
- 银(1806)
- 银行(1806)
- 税收(1782)
- 农(1777)
- 收(1772)
- 机构
- 大学(39039)
- 学院(36373)
- 济(13360)
- 经济(13054)
- 研究(12177)
- 管理(10974)
- 中国(9055)
- 财(8851)
- 理学(8677)
- 理学院(8533)
- 京(8344)
- 管理学(8326)
- 管理学院(8244)
- 科学(7341)
- 范(7105)
- 师范(7090)
- 财经(6742)
- 所(6615)
- 江(6371)
- 经(5953)
- 师范大学(5710)
- 研究所(5688)
- 北京(5415)
- 州(5414)
- 系(4907)
- 财经大学(4829)
- 中心(4821)
- 教育(4594)
- 经济学(4557)
- 经济学院(3959)
共检索到61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具有魅力的主题。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自创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极具魅力的主题之一。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昭方 瞿曲 罗访文
有关“负商誉悖论”的研究有多种观点,它们在不同的并购方式下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依据被并企业所有者与合并企业的产权关系,可将企业并购方式分为吸收合并和权益联合合并两种,在权益联合合并方式下,合并净收益的分享比例、交易费用的承担比例对负商誉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负商誉 负商誉悖论 并购方式 交易费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殿英
本文认为,商誉是企业的超额获利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个性特征的总和,认识商誉的本质有利于最终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商誉的本质决定了自创商誉的确认面临逻辑悖论,自创商誉的确认无助于增加有用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
商誉 商誉的本质 自创商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本文通过对商誉本质的探讨,提出商誉应只包括真正的合并商誉及被并购企业由于企业合并而彰显的自创商誉。同时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和计量,提出应对不同商誉给予不同的后续处理,打破现有商誉一刀切的后续计量模式,使会计报表上的商誉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同时为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商誉 外购商誉 确认 计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詹才利
商誉是一种最典型的无形资产 ,应该将其纳入资产核算范围之列。本文论述了商誉的意义 ,提出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与披露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无形资产 商誉 计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菁
商誉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现行的会计准则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因此有人对会计信息的失真性提出了质疑,使得会计界不得不重新确定一些新的会计确认标准及会计计量基础。这为我们解决包括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准备。
关键词:
会计 自创商誉 商誉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晓玲
近年来,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并购浪潮,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购作为资本集中的重要方式,在促进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负商誉现象,已日益为我国会计学界所关注,大家在负商誉是否客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玉荣
负商誉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把负商誉理解为一种“负债”,比较好地体现了负商誉的本质属性。我国对负商誉的处理应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准处理方法──按比例直接冲抵非流动资产(有价证券除外),同时设计一个例外原则,作为可供选择的方法。
关键词:
负商誉 特性 基准处理方法 例外原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群松 何进日
本文试图从财务经济学的角度 ,构建一个解读“负商誉悖论”的一般框架 ,以整合会计理论界关于外购负商誉的一些重要观点 ,并展示其争议的焦点及其分歧的实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数学的方法严格分析了在不同假设条件下外购负商誉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
财务经济学 “负商誉悖论”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成方 潘颉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指出新三板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商誉,原本不受重视的新三板商誉问题迅速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爱仕达并购新三板公司为案例,对新三板企业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巨额商誉、后续减值不明等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改进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商誉减值 新三板公司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湘希
无形资产的理论与实务是经济学、会计学以及资产评估学等学科研究中的难题之一,其中,关于商誉的价值确认与计量则是这道难题的焦点。尤其是在企业间发生兼并、合并、出售等产权变更时,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重新界定商誉的性质,并对其价值进行合理分割。一、商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1895年英国首次将商誉运用于司法实践以来,国际社会对商誉的性质、影响因素、价值确认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商誉研究的成果中,国内外的共识主要体现在商誉的性质上。大家一致认为,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价值表示。即只要企业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就应该确认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志海
商誉的超额赢利定义在会计学界得到普遍的认同。但通过对商誉超额赢利定义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支持商誉超额赢利定义的论述,在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商誉的超额赢利定义,可能并不像支持者所认为的那样,揭示了商誉的本质;自创商誉的入账也并不能达到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决策要求的目的。
关键词:
商誉 自创商誉 超额赢利 企业协同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长春
一、负商誉的概念及性质 一般认为,商誉是企业在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资金信誉、地理位置,以及职工素质和工作效率等诸方面处于较优越的地位,享有较高的声誉,从而具有获得高于一般盈利水平的能力。在企业合并的购买合并中,购受企业为取得被购企业的这种超额盈利能力,所付出的一揽子购买价格超过其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以上的差额,便被确认为商誉入帐,并逐期摊销。目前,这种对商誉的帐务处理方法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