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0)
- 2023(15260)
- 2022(13177)
- 2021(12488)
- 2020(10418)
- 2019(24155)
- 2018(23883)
- 2017(45079)
- 2016(24712)
- 2015(27840)
- 2014(27775)
- 2013(26868)
- 2012(24413)
- 2011(21830)
- 2010(22356)
- 2009(20617)
- 2008(19227)
- 2007(16998)
- 2006(14868)
- 2005(12908)
- 学科
- 济(92032)
- 经济(91940)
- 管理(73594)
- 业(70831)
- 企(61716)
- 企业(61716)
- 方法(45548)
- 数学(39682)
- 数学方法(39005)
- 中国(30879)
- 融(27284)
- 金融(27282)
- 银(25665)
- 银行(25619)
- 行(24672)
- 财(23829)
- 农(22735)
- 业经(21543)
- 技术(20600)
- 理论(20378)
- 地方(20219)
- 学(19525)
- 制(18744)
- 务(16309)
- 财务(16234)
- 财务管理(16208)
- 教育(15691)
- 农业(15685)
- 企业财务(15444)
- 贸(15331)
- 机构
- 大学(338366)
- 学院(335220)
- 管理(134057)
- 济(126741)
- 经济(123689)
- 理学(116732)
- 理学院(115411)
- 管理学(112899)
- 管理学院(112302)
- 研究(107669)
- 中国(84038)
- 京(71905)
- 科学(67963)
- 财(58096)
- 所(53027)
- 农(51172)
- 中心(50627)
- 业大(49949)
- 江(48764)
- 研究所(48550)
- 财经(47031)
- 范(45946)
- 北京(45703)
- 师范(45530)
- 经(42709)
- 州(40785)
- 农业(39918)
- 院(39493)
- 技术(37756)
- 经济学(37487)
- 基金
- 项目(232233)
- 科学(182673)
- 研究(171207)
- 基金(165808)
- 家(143662)
- 国家(142387)
- 科学基金(123395)
- 社会(105471)
- 社会科(99969)
- 社会科学(99939)
- 省(93784)
- 基金项目(87949)
- 教育(81559)
- 自然(80985)
- 自然科(79209)
- 自然科学(79194)
- 划(78173)
- 自然科学基金(77714)
- 编号(70309)
- 资助(69180)
- 成果(57235)
- 重点(52135)
- 创(51826)
- 部(50260)
- 课题(49903)
- 发(48846)
- 创新(47610)
- 大学(45075)
- 科研(44130)
- 项目编号(44033)
- 期刊
- 济(132798)
- 经济(132798)
- 研究(99044)
- 中国(70436)
- 学报(52513)
- 教育(51214)
- 管理(50609)
- 科学(47636)
- 农(45414)
- 财(43437)
- 大学(40988)
- 融(38190)
- 金融(38190)
- 学学(37326)
- 技术(32677)
- 农业(31462)
- 财经(22209)
- 业经(21688)
- 经济研究(21102)
- 图书(18979)
- 经(18899)
- 科技(18465)
- 技术经济(17099)
- 业(16968)
- 理论(16390)
- 问题(16276)
- 统计(15965)
- 策(15643)
- 实践(15190)
- 践(15190)
共检索到493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房宏君 郭秀晶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有效路径。文章深入分析了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并对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外调控模式进行了探讨,为我国高等院校科教融合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科教融合 创新人才 作用机理 调控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菁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一些高水平大学陆续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计划、参与国家举办的各类创新实验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试图在不同层面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述举措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就现实而言,实际可参与到科研的机会仍仅限于少数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利 江涛涛 姜鸿
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实力薄弱、发展缓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应明确发展思路,彰显石化特色,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单科学院,又不同于纯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工科高校 文科应用型 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彬
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时代对高校的迫切要求。传统注重知识传授和表浅行业认知的人才培养机制亟须改革,产学研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学履行好培养人才重要任务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机制 产学研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荣明 陈学慧 牛珩 范玉妹
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开创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2+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从做中学理论"视角,为提高应用型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还需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合理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改进评估体系;健全政府保障体系,提高企业参与程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为民 张国昌
我国的自主创新在目前阶段主要以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主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进一步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自主创新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方式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教学,而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李清芳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围绕美国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美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其自身优势,我国应充分借鉴其特点,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自己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颜伟 袁清和 孙佳欣 欧龙飞
培养符合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需要长远规划的问题,因此测度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认证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是评价该模式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构建一套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能够全面表达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云理论,确立了7级测度云标尺,根据云理论扩展标度的层次分析法为培养模式各要素指标分配了权重,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通过计算响应云与标尺云的贴近度确定隶属等级,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有效测度。最后,将该测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采用云理论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评价,并客观表达了测度本身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要素中,"教育理念B2"和"培养过程B4"占据了60%以上的比重,高校只有在这两个要素上取得较好的分值,才能提高培养模式对通用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为今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制定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毅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学术型人才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丰富经验,技能型人才在政策推动下已取得一定成果,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地方工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高申
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特征是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将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WSR系统方法是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物理""事理"和"人理"三方面因素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本研究运用WSR系统方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要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和以"应用"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使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要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高度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抓好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教学中大力抓好校企合作,使学生具有新时代适应社会需求的真才实学。
关键词:
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WSR系统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家明
本文基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从研究的重要意义、具体内涵、培养模式及其实践等三个方面重点开展研究,构建了基于专业定位和行业应用背景、适用于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课程体系,探索建立了基于专业引导和项目驱动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甄增荣 张旭
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我国出版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成了出版业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由不同于传统型出版编辑人才的知识与实践架构而成。知识能力结构、高校培养、企业平台、社会培养模式,都是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关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水莲 柳佳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学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接近企业需求、寻求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教育策略,是培养新一代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从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谈起,分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的优势,对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计算机 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宇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将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和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以优化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产教模式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群体,对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最终从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四位一体”架构提出优化路径,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的落地,以期为产教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