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3)
2023(5973)
2022(5061)
2021(4605)
2020(3525)
2019(8109)
2018(7747)
2017(14153)
2016(7481)
2015(8067)
2014(8113)
2013(8132)
2012(7992)
2011(7444)
2010(7708)
2009(7031)
2008(6967)
2007(6347)
2006(6069)
2005(5786)
作者
(22700)
(18902)
(18871)
(17670)
(12120)
(9140)
(8448)
(7323)
(7277)
(6882)
(6589)
(6256)
(6194)
(6113)
(6007)
(5761)
(5527)
(5455)
(5420)
(5373)
(4846)
(4754)
(4591)
(4433)
(4331)
(4285)
(4254)
(4200)
(3882)
(3789)
学科
(38900)
经济(38850)
(21219)
中国(17075)
地方(16830)
管理(16644)
(15992)
农业(12464)
(11578)
企业(11578)
业经(10092)
地方经济(9638)
(9233)
方法(7950)
(7839)
金融(7839)
(7503)
银行(7495)
(7430)
发展(6925)
(6905)
环境(6699)
(6545)
(6456)
数学(6436)
数学方法(6382)
(6340)
贸易(6329)
(6019)
(5925)
机构
学院(109607)
大学(106783)
(47774)
经济(46701)
研究(45814)
管理(37642)
中国(35204)
理学(30782)
理学院(30342)
管理学(29872)
管理学院(29658)
科学(26736)
(24620)
(24183)
(21539)
研究所(21488)
(20300)
中心(20290)
(18258)
(17525)
师范(17371)
北京(16590)
(16207)
财经(15930)
农业(15350)
(15350)
(14996)
业大(14733)
经济学(14520)
(14343)
基金
项目(66808)
科学(52552)
研究(52150)
基金(45883)
(39612)
国家(39173)
社会(33482)
科学基金(32931)
社会科(31628)
社会科学(31621)
(27650)
基金项目(23690)
教育(22621)
(22598)
(21899)
编号(21741)
自然(18553)
成果(18287)
资助(18137)
发展(18090)
自然科(18074)
自然科学(18072)
(17754)
自然科学基金(17736)
课题(16309)
重点(15423)
(13845)
(13832)
国家社会(13736)
(13298)
期刊
(64418)
经济(64418)
研究(39828)
中国(30797)
(21315)
科学(16259)
教育(16138)
管理(15318)
学报(14966)
农业(14726)
(14580)
(14345)
金融(14345)
业经(12528)
大学(11706)
学学(10844)
经济研究(10154)
技术(10071)
问题(8370)
财经(7601)
(7263)
(6637)
世界(6167)
(6128)
商业(5963)
资源(5770)
经济问题(5725)
(5693)
(5652)
论坛(5652)
共检索到189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泽华  
为迎接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三大经济浪潮的挑战,中国适时地提出了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本文力图从科教兴国战略角度讨论治贫先治愚,治贫要治本,知识育人,智力扶贫,文化支边,能力建设等可操作性方案,以实现经济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学敏  
贫困县通过产业扶贫的各种举措使扶贫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扶贫产业体系或集群,这对于贫困户增收和贫困县脱贫摘帽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产业的发展其意义甚至已远超扶贫本身。扶贫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诸如产业低端化、产业链条短、小而散、缺乏竞争力等。为此,必须要把服从于脱贫攻坚短期目标的扶贫产业长期化,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各种深层次矛盾,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维和市场的思维,以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解放  
精准扶贫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英明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国策,是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贫穷与落后走向富裕强国的战略工程与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然而,精准扶贫是一项涉及全社会范围内的宏大工程,要保障精准扶贫目标的最终实现,仅有政策和方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这是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毅  
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则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阐释了贫困经济学的由来,运用其理论描述、分析与评价了贫困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毅  
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带。民族教育扶贫是民族地区脱贫治本之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生态保护、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封蕾  王娜  费振华  张其斌  
全力奋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国家和政府长期放在首要的工作,在消费扶贫提出以来,各省各地区都积极响应,提出了有利于本区域的扶贫手段和方案。文章在分析研究现有消费扶贫政策和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消费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策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大数据为扶贫工作提供稳固的技术基础,文章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现有贫困和脱贫基础性数据上,通过整合、分析、统计、可视化进行观测、分析和对比。文章还提出脱贫可持续发展策略,助力持续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劲松  何福萍  
分析当前中国农村扶贫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认为政府扶贫工作在政策实施、资金传递、项目与投资效率、资金投入数量与整合方面存在不足,应借鉴国外扶贫的成功经验,通过打破政府垄断格局,发挥非政府组织、金融组织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等实现农村扶贫机制的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本文从人地关系的高度出发 ,论述了人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目前,“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在国际社会已有广泛的认同。但人们也发现,“发展”(development)这一概念似乎是过于多义化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以致于显得有点儿难以把握。事实上,在现今所有试图阐明人口问题本质的最新人口理论中,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对“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展开充分的论证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提出或许应该认为是一件幸事,虽然对此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依然有不少歧见。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最初是针对环境资源问题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特别是,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及模式,“可持续发展”在1992—06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但作为一种优良的理论构架,“可持续发展”也在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样,所谓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揭示的就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诸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是可以持续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许萱  张吉忠  
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宁夏实现脱贫富民战略的根本之策,它不仅为贫困人口搭建了可持续增收的平台,也为宁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济保障。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宁夏扶贫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际中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从而为宁夏脱贫攻坚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忠旭  潘影  张燕杰  李振男  武俊喜  
基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s),融入生态系统服务,建立了面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村落和农牧户尺度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西藏典型易地扶贫搬迁迁入村——白朗村及村内农牧户在搬迁前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状况变化。结果表明:在村落尺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后迁入村在消除贫困(SDG 1)、能源可持续(SDG 7)和可持续住区(SDG 11)三项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数值较搬迁前显著增加,但可持续发展指数总分降低2.91%;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直接影响的农牧户收入、用水和交通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贡献率从49.4%增加至54.23%,但政策间接影响的生态系统相关的指标,其可持续发展指数贡献率由50.6%降低至45.77%;在农牧户尺度,易地扶贫搬迁显著促进了搬迁农牧户消除贫困(SDG 1)和体面工作(SDG 8)目标的实现,且在村落资源总量有限、大量人口迁入的情况下原住农牧户各项可持续发展指标依然稳定增长。研究为白朗村搬迁后的管理和投入工作提供方向,并为未来其他地区搬迁工作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迁入人口数量的确定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征  贾燕  
自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要彻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贫困,这需要政府、企业、群众全社会动员,特别是营利性的企业,更应承担起扶贫济困、造福人民的社会责任。而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不容乐观,政府应给予广泛的舆论宣传引导和相关的政策机制支持。企业进行捐赠回报社会,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也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正确的企业价值观、良好的企业扶贫机制,使得企业和贫困地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享和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少癸  方世巧  甘永萍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在精准扶贫的大视角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减贫新路径,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的相关文献,从生态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旅游市场三个方面分析陕西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探索出政府、旅游企业、游客、当地居民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绿色减贫财政奖励机制和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从而推动陕西建立生态旅游扶贫综合管理体系,使陕西省生态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章  王静  
旅游扶贫是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贫困人口参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四个层面评价旅游扶贫绩效。研究发现:该区域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为89.2分,处于良好水平,扶贫效果较明显;从各项指标来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指标与标准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亟需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做好旅游扶贫的顶层设计,创新旅游扶贫运行方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旅游包容性就业比例,开发特色旅游新产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旅游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