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7)
- 2023(10865)
- 2022(9237)
- 2021(8489)
- 2020(6894)
- 2019(15247)
- 2018(15369)
- 2017(27891)
- 2016(15322)
- 2015(16823)
- 2014(16434)
- 2013(15524)
- 2012(13687)
- 2011(12543)
- 2010(12773)
- 2009(11939)
- 2008(11437)
- 2007(10644)
- 2006(9469)
- 2005(8238)
- 学科
- 业(54146)
- 济(52837)
- 经济(52789)
- 农(45550)
- 管理(43108)
- 企(34035)
- 企业(34035)
- 农业(30413)
- 业经(18973)
- 技术(17965)
- 中国(17383)
- 方法(15249)
- 地方(13529)
- 制(12836)
- 数学(12337)
- 数学方法(12151)
- 财(11865)
- 技术管理(11735)
- 理论(11344)
- 发(10668)
- 农业经济(10443)
- 策(10355)
- 教育(10171)
- 贸(9840)
- 贸易(9830)
- 易(9575)
- 教学(9558)
- 体(9340)
- 银(9312)
- 银行(9299)
- 机构
- 学院(203332)
- 大学(191468)
- 济(78800)
- 管理(78170)
- 经济(76944)
- 理学(67112)
- 理学院(66493)
- 管理学(65366)
- 管理学院(64992)
- 研究(63052)
- 农(49769)
- 中国(49445)
- 京(38871)
- 科学(37735)
- 农业(37556)
- 业大(34542)
- 江(34102)
- 财(34014)
- 中心(31100)
- 所(30771)
- 范(28210)
- 师范(27983)
- 研究所(27327)
- 州(27163)
- 财经(26084)
- 技术(25300)
- 经济管理(23634)
- 北京(23557)
- 经(23497)
- 省(23056)
- 基金
- 项目(132597)
- 研究(107068)
- 科学(104870)
- 基金(90797)
- 家(77126)
- 国家(76258)
- 科学基金(66522)
- 社会(66148)
- 社会科(62124)
- 社会科学(62110)
- 省(58493)
- 教育(50219)
- 基金项目(48504)
- 编号(48117)
- 划(45680)
- 自然(39665)
- 自然科(38761)
- 自然科学(38755)
- 成果(38189)
- 自然科学基金(38057)
- 创(33992)
- 资助(33888)
- 课题(33446)
- 发(31335)
- 创新(30674)
- 重点(29697)
- 农(29292)
- 年(28627)
- 部(28167)
- 制(27560)
- 期刊
- 济(98552)
- 经济(98552)
- 研究(58489)
- 农(55152)
- 中国(53057)
- 农业(37240)
- 教育(35614)
- 管理(27704)
- 学报(27266)
- 科学(26725)
- 财(25884)
- 业经(24353)
- 技术(22126)
- 大学(22096)
- 学学(20509)
- 融(20183)
- 金融(20183)
- 业(18370)
- 农业经济(13915)
- 农村(13837)
- 村(13837)
- 问题(13181)
- 经济研究(12475)
- 科技(12406)
- 职业(12275)
- 版(11670)
- 财经(11460)
- 技术经济(10874)
- 坛(10316)
- 论坛(10316)
共检索到315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庄森 戴廷波 刘国瑜
科教协同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分析我国农业高校在科研、专业、师资、资源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与不足,从体系构建、资源共享、师资队伍、课程与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农业高校以科教协同推进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与举措。
关键词:
科研 教学 协同 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默 张艳 周明亮
在分析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将影响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因素划分为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从而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框架,即: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力求着重培养以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热爱农业为基础的,品德优良的农科人才;以具有扎实农业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农科专业性人才;以具有较强独立分析与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特色的农科特色性人才;以品德优良、知识扎实、能力特色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农科类 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冰
结合扩招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多年来学界对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下高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明确了产学研模式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了构建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以期培养出更多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合格优秀人才。
关键词: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模式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独孤昌慧 刘恒
实施"互联网+"战略,是我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的重要举措。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推进,培养更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是广大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本质和内涵予以解读,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阐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勇慧 白波
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河北大学协同育人具体实际,认为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符合当前国家"双创"战略要求,切合现阶段人才培养实际,探索出了有效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模式,提出探索协同育人路径的深化和拓展是巩固协同育人优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创新 人才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当前,应用型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应用型大学要有国际视野、质量意识和人才特色定位,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教育语境中,教育部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开拓视野和创新教育机制。
关键词:
国际化视野 应用型人才 教育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韩涛 姚维 陆玲霞 张建良 吴越
针对探究型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竞赛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构建基于智能车系统的探究型实验平台,并从平台构成、实施方案和运行保障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以智能车系统为特色的探究型实验平台能有效加强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定修 涂用军 黄玲青
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详细阐述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内涵、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模式、形成"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实施"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政校行企协同 学产服用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培峰 艾惠 闫丽 彭绍春
分析测试中心作为高校重要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能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学院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对接,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了协同管理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教学计划内课程、技能培训、实验室开放课程等业务的实践中,为人才培养相关工作提供高效、全面、优质的服务和保障,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同时也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分析测试中心 人才培养 协同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曲琳平 韩延伦
协同治理是协调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提高治理效能的一种全新制度设计,是一个不同机制融合而成的机制体系。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建立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应着力于目标聚合机制、过程整合机制、驱动生成机制、文化生成机制,内在地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机制力量,达成协同增效的治理格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桂芹
中国实现"强国强军梦",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重要而关键的助推器。然而,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的效果与进程,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剖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突出困难,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艺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应用开发、研究、科学咨询和技术转换能力的训练,并体现出特色和特长。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六化",即市场化的专业方向、应用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项目化的教学实践、多元化的产学合作、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王卫强 潘颢丹
分析了高校向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而突显出的主要问题,揭示了缺乏激励、脱离专业、评价体系不合理是影响其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元协同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并通过开展的具体改革实践,促进了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高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工程应用 工科专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信玉峰
高度重视并深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创建特色型、高水平、国际化大学的迫切需要,探索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可行性,构建一种积极主动参与并善于探索的教学模式,是担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学校不可回避的责任。
关键词:
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