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2)
2023(7310)
2022(6033)
2021(5407)
2020(4408)
2019(9803)
2018(9849)
2017(18136)
2016(9245)
2015(9968)
2014(9778)
2013(9571)
2012(8948)
2011(8262)
2010(8712)
2009(8484)
2008(8143)
2007(7326)
2006(7093)
2005(6607)
作者
(25804)
(21864)
(21848)
(20831)
(13867)
(10232)
(9736)
(8311)
(8183)
(7760)
(7731)
(7269)
(7172)
(7137)
(6865)
(6654)
(6377)
(6237)
(6109)
(5737)
(5630)
(5167)
(5122)
(5079)
(4988)
(4949)
(4714)
(4624)
(4359)
(4162)
学科
(62629)
经济(62587)
管理(30319)
(27646)
(23425)
企业(23425)
地方(17288)
方法(15863)
中国(14937)
数学(13865)
数学方法(13774)
技术(13583)
地方经济(12604)
业经(12085)
(11686)
(11064)
(10300)
(9669)
(9650)
技术管理(9440)
(9266)
金融(9266)
(8925)
银行(8915)
(8689)
农业(7927)
经济学(7251)
体制(7221)
(7070)
环境(7061)
机构
学院(134997)
大学(134576)
(72474)
经济(71301)
研究(53631)
管理(49920)
理学(41622)
理学院(41172)
中国(41036)
管理学(40701)
管理学院(40407)
(32863)
科学(28034)
(28013)
(26464)
财经(24544)
经济学(24041)
研究所(23397)
中心(22746)
(22177)
(21729)
经济学院(21160)
(19098)
北京(18378)
财经大学(17849)
(17091)
(17017)
师范(16913)
(16699)
(15879)
基金
项目(80862)
科学(65117)
研究(63267)
基金(58359)
(49880)
国家(49463)
社会(43460)
科学基金(42788)
社会科(41355)
社会科学(41345)
(31858)
基金项目(29808)
教育(27337)
(25525)
自然(23545)
编号(23525)
自然科(23010)
自然科学(23003)
资助(22691)
自然科学基金(22592)
(20166)
(19970)
成果(19959)
创新(19184)
国家社会(19137)
重点(18416)
(17813)
课题(17448)
发展(17233)
(16993)
期刊
(91738)
经济(91738)
研究(52718)
中国(33220)
(25699)
管理(23658)
经济研究(16402)
科学(16335)
(16145)
金融(16145)
(15698)
学报(14930)
教育(14903)
技术(13814)
财经(13683)
大学(12399)
(12106)
业经(12098)
学学(11561)
问题(11132)
技术经济(9994)
农业(9784)
科技(8613)
(8175)
世界(7874)
改革(7586)
(7586)
统计(7571)
(7561)
国际(7330)
共检索到231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滕泰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红利,一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靠创新。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新改革红利、三大新要素红利、新技术红利创造四十年增长奇迹的中国模式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如此辉煌的经济增长奇迹,这既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40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模式",可以用新供给经济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质上是"创造性毁灭"。构筑刻画"创造性毁灭"机制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速度提高,长期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影响。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但也会带来新的结构性矛盾。应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启的"机会窗口",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破除阻碍"创造性毁灭"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增加创新要素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前瞻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等,提高科技创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生产要素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飞跃  张冬  刘明兴  
本文分析了各地区在建国初期从革命战争中继承下来的实际政治权力的分布状况,并说明这一初始的结构特征对此后的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影响。本文从非正式政治关系的角度构建指标,度量地方实际政治权力和中央名义制度的权威,以中国1952-2008年29个地区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方实际政治权力与中央名义制度之间的互动有助于解释地区差距的动态变化。地方实际政治权力偏向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20世纪50、60年代与其他地区并无显著差异,但从7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央实际权力的弱化,开始快于其他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龚六堂  
本文构造两部门(农业和工业)模型经济来模拟实际经济特征,并探讨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由此解释与工业革命相关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促成工业革命的内在力量是追求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因。所有其他的因素,诸如制度、贸易、蒸汽机发明或者内生技术进步或人力资本积累都不过是为它服务的条件或工具。没有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只会维持相对平稳的Malthus状态;有了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就会不断突破原有均衡,实现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文章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证人口数量红利的弊病及不可持续性,论述人口质量红利的重要性与其替代人口数量红利的必然性,并提出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超  易祯  李超  
民主程度通过国家制度影响"人"在一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从而释放人口红利,刺激经济增长。本文针对1960—2015年150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民主程度在人口红利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人口红利能够显著刺激经济增长。第二,民主程度难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直接作用,但能释放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体现出放大器机制。这一研究结论在不同时间区间和极端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中稳健成立,也不受人口变量和民主程度变量选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对中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继续推行政府放权让利、促进公平竞争,从而最大化挖掘人口红利末期的经济增长潜力提供经验数据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洪勇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体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30多年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始终伴随着投资的高速增长,资本形成率较高。但这与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相违背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投资率的提高仅仅只能提高人均稳态产出水平,不具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文章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证人口数量红利的弊病及不可持续性,论述人口质量红利的重要性与其替代人口数量红利的必然性,并提出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竺  
在20世纪末,农村的发展面临了人力外流、基础建设不足、产业所得偏低及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等严重问题。在台湾由于农业政策由生产导向转为经营导向的思考,在追求永续发展的前提下,顺应人们休闲时间增加及草根民主观念普及,配合社区总体营造的动员方式,引入都市人才与资源,成功的将农村萧条的经济转型为新田园经济的新产业复合体,重新为农村经济注入生机。本文即对21世纪新世代田园经济的特质与发展历程略为阐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辽  
现有的研究中忽视了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具有的内在联系,结果主观的拆分了劳动力投入增加和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并在研究过程中对二者的增长路径和传导机制模糊化处理,也就出现了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同时引入人口红利和结构红利增长效应的代理变量,对我国四大经济板块进行误差修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红利的产出效应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资本积累效应在各个地区均不显著;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行业,空间)流动带来的增长效应在中部和东北地区效果较明显,其他地区甚至是负作用。资本要素(行业,空间)转移作用不明显,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甚至出现抑制作用。土地要素的形态(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