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5)
2023(13405)
2022(11465)
2021(10955)
2020(8937)
2019(20788)
2018(20555)
2017(39174)
2016(21100)
2015(23685)
2014(23653)
2013(23099)
2012(21185)
2011(18934)
2010(19166)
2009(17842)
2008(16485)
2007(14290)
2006(12533)
2005(11278)
作者
(59764)
(49242)
(49164)
(46767)
(31511)
(23683)
(22473)
(19436)
(18881)
(17686)
(17042)
(16504)
(15605)
(15485)
(15395)
(15043)
(14673)
(14617)
(14141)
(14113)
(12285)
(12109)
(11872)
(11194)
(11165)
(11018)
(11006)
(10961)
(10078)
(9820)
学科
(79562)
经济(79466)
管理(59505)
(58375)
(49620)
企业(49620)
方法(36279)
数学(30534)
数学方法(30167)
中国(27536)
(27112)
金融(27109)
(25261)
银行(25226)
(24371)
(21511)
(21473)
业经(19740)
地方(18201)
(17915)
(17435)
理论(17371)
农业(15009)
(14567)
(14556)
贸易(14543)
财务(14502)
财务管理(14480)
技术(14288)
(14130)
机构
大学(292067)
学院(290428)
管理(116399)
(112283)
经济(109539)
理学(100676)
理学院(99592)
管理学(97882)
管理学院(97374)
研究(95568)
中国(76733)
(62423)
科学(59456)
(51990)
(47327)
中心(45610)
(44432)
研究所(43285)
业大(42163)
财经(41900)
(41712)
北京(39934)
(38916)
师范(38556)
(38072)
(35489)
(34876)
农业(34565)
经济学(33492)
技术(31969)
基金
项目(200024)
科学(156469)
研究(149956)
基金(142810)
(123329)
国家(122226)
科学基金(105166)
社会(91907)
社会科(86969)
社会科学(86948)
(78997)
基金项目(76053)
教育(68976)
自然(67704)
自然科(66103)
自然科学(66090)
(66020)
自然科学基金(64897)
编号(62481)
资助(58771)
成果(51269)
重点(44524)
(43589)
课题(43118)
(42725)
(42630)
创新(39679)
项目编号(39088)
科研(37933)
大学(37906)
期刊
(120087)
经济(120087)
研究(86350)
中国(57692)
学报(44750)
管理(42528)
科学(41028)
(40186)
(38370)
教育(37688)
(37534)
金融(37534)
大学(33873)
学学(31448)
农业(27799)
技术(26163)
财经(20031)
业经(19462)
经济研究(18681)
图书(18660)
(16953)
理论(16020)
科技(15690)
问题(15010)
实践(14909)
(14909)
(14037)
技术经济(13362)
现代(13135)
情报(13086)
共检索到429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明   刘展廷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历史上的数次工业革命均是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发展。当前,我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须构建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利用金融手段实现资源的跨期、跨部门配置是助力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举措。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成果,首先,辨析了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的概念;其次,评述了学术界关于科技金融的定义,并评析了金融市场结构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再次,梳理了关于科技金融实践的学术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科技金融领域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深关于科技金融内涵、科技金融定位及科技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丽萍  
特色小镇不同于特色小城镇,但两者相得益彰、互为支撑,作为特色小(城)镇的两种形态,共同构成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内容。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来源首先是基于欧美国家小城镇发展的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运动理论,然后是基于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发展的自中心发展、分享空间和灰色区域理论,还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研究的众多理论研究成果。从实践传承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双创"、乡村振兴、"互联网+"和特色产业培育等工作相互融合的新成果。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各界应密切关注、加强研究,切实确保我国小镇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戒骄  
竞争中性在学理上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概念,与古典经济学反对保护特殊利益、新古典经济学把市场看作不受干涉和价值中立的自然力量、凯恩斯主义主张实施积极和有限政府干预政策等理论有着悠久深厚的渊源。竞争中性主张约束那些造成市场主体竞争优势差异的政府措施,非歧视性地对待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及要求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行政行为透明度等规定,体现了各类市场经济体制共同的价值理念,也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和原则之一。面对世界经济百年不遇之复杂变局,响应和接受竞争中性既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新变化,也是中国自身推进改革开放和增强中国经济体制活力的客观要求。本文立足于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建设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与竞争中性的兼容性,挖掘和梳理了经济学理论中有关竞争中性的论述,提出了以政府增进市场与促进公平竞争、统一市场建设与制度型开放、规制改革与产业政策转型为关键点的竞争中性的制度范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丽萍   陈莹   王冠  
混合创业是个体在保留他雇有偿工作的同时进行创业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混合创业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混合创业,混合创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混合创业文献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尤其当前国内关于混合创业的研究较为稀少。基于此,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了混合创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辨析混合创业的内涵以及混合创业者与兼职创业者、月光者、学术创业者和多元职业者概念的异同;其次,在“前因—过程—结果”框架基础上,提炼出混合创业的驱动因素研究、混合创业发展的演化研究、混合创业的双重角色平衡研究和混合创业对工作—创业的影响研究四个核心议题;再次,系统梳理和归纳混合创业不同议题中涉及的理论基础;最后,基于对混合创业现有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从混合创业的驱动机制、过程机制、结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潜在的研究方向,为推进中国情境下混合创业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推动了中国生态经济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可以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态平衡理论阶段(1981—1983年)、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1992—2000年)以及绿色发展理论阶段(2001年至今)。同时,在对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展望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柏乃   盛中华  
颠覆性数字技术正成为重塑世界产业体系的新质生产力。这场全球数字革命在带来历史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数字风险与挑战。数字风险治理作为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69本国内外跨学科顶尖期刊、6大中西智库及科研机构的1114篇文献,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将数字风险治理研究划分为孕育起步、成长探索、快速发展和迭代升级4个阶段。采用动态过程视角,构建“数字风险识别—数字风险分析—数字风险评估—数字风险处置—数字风险预防”的理论框架。其中,数字风险识别研究是整个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并从个体、组织、国家等3个维度进行数字风险溯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风险评估研究,研判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大小,界定风险等级排序。根据风险等级分布,进行数字风险处置或风险预防。运用CiteSpace突变词分析,提炼前沿热点问题,重点从关注人工智能与数字基础设施风险、开展跨层风险分析、强化数据流动安全审计、引导数字敏捷治理、深化供应链网络安全投资等方面,提出未来展望。本研究基于数字技术视角和流行病学模型识别数字风险的内涵特征,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以增进学术对话,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洋  应瑛  
架构理论(architecture theory)对于理解、设计和管理产品、组织、产业等复杂系统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开始引起战略管理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力图理清架构理论的研究脉络,解析架构的内涵,通过探究产品、组织和产业层次的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视角研究的核心概念与重点来评介现有的架构理论研究成果,并构建了一个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最后对架构创新和跨层次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推动了中国生态经济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可以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态平衡理论阶段(1981—1983年)、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1992—2000年)以及绿色发展理论阶段(2001年至今)。同时,在对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展望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丽萍   陈莹   王冠  
混合创业是个体在保留他雇有偿工作的同时进行创业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混合创业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混合创业,混合创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混合创业文献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尤其当前国内关于混合创业的研究较为稀少。基于此,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了混合创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辨析混合创业的内涵以及混合创业者与兼职创业者、月光者、学术创业者和多元职业者概念的异同;其次,在“前因—过程—结果”框架基础上,提炼出混合创业的驱动因素研究、混合创业发展的演化研究、混合创业的双重角色平衡研究和混合创业对工作—创业的影响研究四个核心议题;再次,系统梳理和归纳混合创业不同议题中涉及的理论基础;最后,基于对混合创业现有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从混合创业的驱动机制、过程机制、结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潜在的研究方向,为推进中国情境下混合创业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玲慧  
一、引言尽管金融尤其是货币的作用很早就已经被人们意识到,但整个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引起人们的关注。30年代的大危机给世界经济留下了深刻教训和强烈启示。在此警醒之后,货币成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但遗憾的是,仅仅是货币总量和利率水平这样的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郝臣  崔光耀  郑敏娜  孟乾坤  
近40年来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公司治理从一个研究问题演化成一个研究领域,并最终成为一个学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1978—2018年公开发表的总计968篇公司治理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本文首先对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进行了溯源;其次,对公司治理领域国内外相关综述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之后,对国外公司治理研究文献从主题和关键词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再次,手工整理了《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三种代表性期刊在1978—2018年发表的所有公司治理文献,对这些文献的数量、作者单位、关键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大样本的计量分析,并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其他主题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公司治理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昊  陈春花  乐国林  
组织文化是一个包容多种研究视角和范式的富有生命力的特殊领域。组织文化认知的简单化、混沌甚至偏差,已经成为制约组织文化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探究组织文化与多个学科的渊源关系入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厘清了组织文化研究的脉络,从而揭示了组织文化研究领域应有的基本面貌,最后针对我国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峰  马光明  
近年来政治关联对企业运营所产生的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政治关联内涵的界定、政治关联与法律制度替代关系的探讨、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和财务活动、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作用等方面,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均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认为,政治关联不同于政治干预和腐败贿赂,它在法律层面上是合法的,能够给处于落后制度约束下的企业带来诸如融资便利、税率优惠、政府救助等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可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诸如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滋长官员腐败等负面效应。目前,如何准确地度量政治关联、从实证角度考察政治关联与法律制度的关系、政治关联对权益资本及企业投资产生的影响,将成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本文以组织场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组织制度主义;厘清了组织场域的内涵和类型,对比分析了新兴场域和成熟场域;并依据组织场域固化和演化的视角,将场域成员分为制度遵从者和制度创业者的基础上,通过被动制度同构和主动制度创业两种制度逻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固化视角的制度同构回答了"组织为什么会相似"的问题,实现了场域的同质性;演化视角的制度创业伴随着制度从无到有以及从旧到新的变迁,回答了"制度从哪里来"的问题,实现了场域的异质性。进一步地,从制度逻辑和研究层次对组织场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未来可以考虑制度同构和制度创业的情境和整合研究,可以考虑场域中临时成员、亚场域、跨场域和跨国公司所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雷  周星  朱晓倩  
不信任是指个体基于对他人缺乏能力、善意或不负责任的预期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状态。随着不信任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从信任中分离出来,不信任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另一热点问题。本文从不信任的概念演进,不信任的类型、维度及作用机理,不信任的影响因素以及不信任的影响效应等方面对现有不信任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介,并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