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2)
- 2023(11382)
- 2022(9505)
- 2021(8702)
- 2020(6948)
- 2019(15605)
- 2018(15003)
- 2017(28696)
- 2016(15406)
- 2015(17086)
- 2014(17041)
- 2013(16796)
- 2012(15931)
- 2011(14533)
- 2010(15415)
- 2009(14572)
- 2008(13796)
- 2007(12723)
- 2006(11804)
- 2005(11174)
- 学科
- 济(66746)
- 经济(66690)
- 业(49227)
- 管理(46233)
- 企(38877)
- 企业(38877)
- 中国(29394)
- 融(27091)
- 金融(27091)
- 银(25657)
- 银行(25648)
- 行(25017)
- 地方(22941)
- 农(21945)
- 方法(18786)
- 财(18538)
- 业经(17396)
- 制(16836)
- 数学(15715)
- 农业(15514)
- 数学方法(15506)
- 策(13197)
- 贸(13055)
- 贸易(13038)
- 易(12649)
- 技术(12445)
- 发(11864)
- 务(11749)
- 财务(11708)
- 财务管理(11690)
- 机构
- 学院(218302)
- 大学(213436)
- 济(96032)
- 经济(93837)
- 管理(82197)
- 研究(80053)
- 中国(68503)
- 理学(68311)
- 理学院(67559)
- 管理学(66714)
- 管理学院(66265)
- 财(47448)
- 京(46285)
- 科学(44231)
- 所(40016)
- 中心(38117)
- 江(35822)
- 财经(35678)
- 研究所(35437)
- 农(33872)
- 经(32147)
- 北京(30433)
- 州(29597)
- 范(29485)
- 师范(29239)
- 院(29010)
- 经济学(28778)
- 业大(27058)
- 银(26331)
- 财经大学(26099)
- 基金
- 项目(132206)
- 科学(104858)
- 研究(103993)
- 基金(92930)
- 家(78868)
- 国家(78088)
- 科学基金(67303)
- 社会(65756)
- 社会科(62581)
- 社会科学(62570)
- 省(53387)
- 基金项目(47410)
- 教育(46915)
- 划(43921)
- 编号(43528)
- 自然(39896)
- 自然科(38968)
- 自然科学(38961)
- 资助(38657)
- 自然科学基金(38256)
- 成果(37086)
- 发(34930)
- 课题(31756)
- 重点(30024)
- 发展(29083)
- 部(28967)
- 展(28574)
- 创(28566)
- 性(27311)
- 国家社会(26581)
- 期刊
- 济(117807)
- 经济(117807)
- 研究(75570)
- 中国(53603)
- 融(41456)
- 金融(41456)
- 财(35614)
- 管理(33997)
- 农(33318)
- 教育(29094)
- 科学(27032)
- 学报(25737)
- 农业(21875)
- 大学(20726)
- 业经(20549)
- 技术(19875)
- 学学(19202)
- 经济研究(18658)
- 财经(17780)
- 经(15286)
- 问题(14782)
- 贸(12610)
- 国际(12235)
- 坛(12086)
- 论坛(12086)
- 业(11223)
- 世界(11203)
- 技术经济(10991)
- 现代(10979)
- 理论(10842)
共检索到36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昕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的提出既体现国家对科技金融的高度重视,也赋予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全球科技金融发展经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曾学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化大国竞争的焦点。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发挥金融“加速器”的强大推力作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经济金融制度,探索科技金融发展的中国路径,可从科技金融政策制度创新、组织人才专业化发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经营、风险管理与科创规律相适应、科技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五个重点方向着手,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金融 科技革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露子 丁建臣
文章将我国于2016年开展的第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2011—2020年的数据,评估该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地区金融资金支持及企业信贷能力提高,是该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非国有性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双
商贸流通业关系我国国计民生,涵盖领域多、分布范围广,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稳定经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提出构建国民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基于商贸流通业的独特地位,必须要加快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如何积极探索金融赋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构建适应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现代金融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金融赋能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围绕持续营建有利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环境、积极开发适应金融特色产品、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持发展、创新发展互联网融资服务模式、完善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提出金融赋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金融 商贸流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传哲 管方圆
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别以研发人员投入、科技金融投入指数、政府的科技投入以及风险投资占比为门限变量,研究科技金融和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存在一个研发人员投入和风险投资占比的最佳区间,使得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随着科技金融投入指数的增加,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由"抑制"变为了"促进",呈"U"型变化;随着政府科技投入强度的增加,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N"型变化,即"促进-抑制-促进"。根据上述结果,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以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科技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深刻融入金融血脉、铸入金融灵魂。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前瞻谋划和系统布局。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动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取得卓越成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中国的数字经济经历了过去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期,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很多细分垂直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不可否认,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前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市场垄断、数据治理、消费者保护和金融风险等,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外,针对大型平台企业和金融科技公司的专项治理工作也在逐渐展开。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发展新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中明 刘倩 李洁 卜亚
金融科技是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既有直接促进机制,又有通过赋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和效率提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间接机制。文章通过理论机制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选取相关变量,基于实际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会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效应,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长期信贷价格均存在中介效应。疏通金融科技支持实体企业渠道,完善金融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机制,提升银行运用金融科技的水平和能力,促进科技引领的金融供给端与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端的无缝对接,是实现金融科技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杨伶俐
当前,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为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政策保障,科技革命也提供了赋能物流业发展的无限想象力,这些都使物流业发展具有广阔前景,面临巨大的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物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而物流金融的发展恰恰能为解决中小微物流企业的实际金融需求"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物流业三大短板亟待物流金融发力赋能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滑、消费需求
关键词:
物流金融 高质量发展 金融生态圈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现伟 文丰安
新时代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市场准入壁垒高、转型升级难、融资难和融资贵、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佳等难点。下一步,应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大力拓展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大幅提升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助力民营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适应、创造和引领市场需求,凸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应形成一批顺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企业家,营造有利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培育契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创新完善包容审慎的服务业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国强
重新认识存款立行的重大意义对于存款重要性的认识,国内银行界共经历了三个阶段:2012年利率市场化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存贷款利率受央行管制,利差空间确定,谁存款多谁的利润就大,吸收存款几乎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追求的唯一目标,此为第一阶段"存款立行";2012年利率市场化改革至2016年下半年开启金融去杠杆期间,贷款利率管制彻底放开,存款利率有限放开,利差不断收窄,加之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宽
关键词:
存款业务 资金归集 结算资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一蕾 陈灿
依托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的契机发展临空产业可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临空经济发展及临空产业体系,然后探讨了嘉兴市临空经济区的现实基础和发展优势,指出建设临空经济区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五类国际先进临空经济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5个方面的启示及高质量发展嘉兴临空产业6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遵循“理论基础—逻辑体系—现实问题—实践策略”的研究思路,综合探讨数字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路径选择。通过对数字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为发展赋能的数字技术展开论述,阐释数字技术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从优化发展过程、颠覆发展方式、获取发展先机等维度验证数字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从现实维度出发,分析数字技术助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创新任务艰巨、产业转型受阻、数字布局失衡、异化问题放大、各类风险交织等困难挑战,并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等角度入手,提出新阶段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策略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