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8)
2023(11303)
2022(9159)
2021(8213)
2020(6504)
2019(14359)
2018(13695)
2017(25439)
2016(13338)
2015(14838)
2014(14261)
2013(14146)
2012(13349)
2011(12310)
2010(12801)
2009(12267)
2008(11301)
2007(10322)
2006(9529)
2005(8934)
作者
(38774)
(32259)
(31968)
(29991)
(20322)
(15337)
(14238)
(12387)
(12297)
(11454)
(11015)
(10797)
(10336)
(10275)
(10048)
(9949)
(9360)
(9262)
(9209)
(8942)
(8178)
(7779)
(7724)
(7403)
(7328)
(7267)
(7193)
(7125)
(6541)
(6440)
学科
(61814)
经济(61771)
(45037)
管理(40705)
(35493)
企业(35493)
中国(27168)
(26132)
金融(26132)
(24188)
银行(24167)
(23626)
地方(22253)
(19163)
方法(17516)
技术(17484)
业经(17418)
数学(14541)
数学方法(14424)
(14316)
(13913)
农业(13882)
(11478)
技术管理(11334)
(11266)
地方经济(11258)
贸易(11247)
中国金融(11171)
(10850)
环境(9824)
机构
学院(189873)
大学(184881)
(84971)
经济(83227)
管理(70837)
研究(70536)
中国(60479)
理学(59137)
理学院(58484)
管理学(57704)
管理学院(57350)
科学(40381)
(40302)
(38454)
(35373)
中心(33528)
(32296)
研究所(31647)
(30730)
财经(29281)
(26477)
经济学(26377)
北京(26201)
(25604)
业大(25490)
(25449)
(25282)
师范(25045)
农业(24643)
经济学院(23649)
基金
项目(120374)
科学(95872)
研究(92994)
基金(84555)
(72999)
国家(72286)
科学基金(62219)
社会(60188)
社会科(57369)
社会科学(57360)
(50188)
基金项目(43849)
(40513)
教育(40408)
编号(37333)
自然(36480)
自然科(35682)
自然科学(35674)
自然科学基金(35034)
(33638)
资助(33486)
成果(30093)
(29261)
发展(27862)
创新(27538)
重点(27501)
(27391)
课题(27247)
国家社会(25271)
(25220)
期刊
(101136)
经济(101136)
研究(63909)
中国(48687)
(35582)
金融(35582)
(31694)
管理(30176)
(28410)
科学(25553)
学报(25014)
教育(23907)
农业(21288)
大学(19820)
学学(18479)
技术(18478)
业经(18203)
经济研究(16481)
财经(14658)
(12803)
问题(12654)
科技(12154)
(11956)
技术经济(11040)
(10601)
论坛(10601)
(9727)
商业(9552)
世界(9472)
国际(9368)
共检索到316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科技金融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为了解相关情况,笔者对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南省衡阳市开展了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调查。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志勇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金融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包括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
关键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穆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棒   陆雯   余家斌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各生产要素空间样态不断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空间关系不断重构,生成新空间的过程。产教融合可以通过打造以校企合作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物质空间、塑造以校企协作共生共荣为格局的社会空间、营造以产教协同创新文化为主导的精神空间等机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但现实中仍面临校企协同合作效果尚需优化、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及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尚待大力培育等挑战,亟须通过提升校企协同合作效果,优化各生产要素;构建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塑造新型社会关系;培育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凝聚集体创新意识等策略予以应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丹   周颖  
以2014—2022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选取经济、贸易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数字贸易综合发展水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异质性检验中,数字贸易发展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促进作用,而在东北地区这一表现则不明显。为此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推动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凌   蔡湘杰  
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究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有效传导。同时,该作用在地理区位、政策试点方面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并受到创新人才集聚、服务组织集聚、服务组织与工业协同集聚的显著调节。鉴于此,各地区应加快科技金融发展步伐,注重创新要素集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工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朝霞  
<正>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续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会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从货币政策传导、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监督体系等多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一系列部署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凸显改革力度;在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领域,都直接提到金融;其他改革任务也与金融密切相关。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俊华  
<正>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要素配置实现结构重组和效率改善当前,以数字技术颠覆式应用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使得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推动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构建对创新更为友好的要素资源支持体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岷峰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时代,科技金融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金融通过为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加快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推动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了动力。文章基于传统经典理论,探讨科技金融、实体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突出了资金支持、信息中介、风险分散和市场链接等机制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是要: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支持,推行行业定制化的数字科技金融解决方案,完善科技金融监管框架,加强科技金融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优化科技金融发展政策环境,构建科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红   陈云贤   常远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而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立足于中观经济学的区域资源生成理论,研究区域资源生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是“新”与“质”的蜕变,是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跃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源泉;区域资源生成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资源生成领域的“三类资源”能催生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力量;资源生成领域的“三个层面”可以突破关键技术、保证基本民生、推动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新突破;资源生成领域的供给侧“三驾马车”从要素供给、环境供给、市场供给三个维度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典型模式,成为区域资源生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超前引领作用,以赋能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照清   闻万春   赵上宁  
高职教育通过赋能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提供了供给性和适应性两个维度的分析视阈。从供给性上,基于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和教育成果三个层次指标的实证分析,结合影响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控制变量可知,东北高职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效度不足。从适应性上,东北高职教育面临系统性式微、机制性障碍以及空间性阻隔等现实问题。在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要通过提升政府统筹引领作用、扩大优质办学要素规模、建构多维协同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开放格局,增强高职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力、支撑力、聚合力与伸张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金陶胜  
会计数据要素属于新型生产要素,加速会计数据要素的开发、流通和利用,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解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内涵出发,探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的重要地位及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阐述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自身发挥作用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挥作用两种方式,逐渐渗透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环节,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进而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创造新质劳动对象、培育新质劳动力,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根据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探索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推动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要素供给、打破会计数据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此打通会计数据要素在质量、合规、流通及应用等层面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