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3)
2023(12597)
2022(10374)
2021(9428)
2020(7812)
2019(17094)
2018(16463)
2017(31289)
2016(16326)
2015(17316)
2014(16280)
2013(15892)
2012(14368)
2011(12896)
2010(12951)
2009(12193)
2008(10971)
2007(9771)
2006(8375)
2005(7403)
作者
(45957)
(38226)
(38025)
(35813)
(23899)
(18493)
(16993)
(14698)
(14608)
(13198)
(13083)
(12741)
(12092)
(11931)
(11901)
(11699)
(11302)
(11180)
(10970)
(10873)
(9446)
(9270)
(9124)
(8735)
(8646)
(8403)
(8315)
(8203)
(7532)
(7502)
学科
(66892)
经济(66838)
(52727)
管理(50326)
(44194)
企业(44194)
方法(27185)
(26038)
金融(26037)
中国(24311)
数学(24152)
数学方法(23994)
(23856)
银行(23816)
(23071)
(19253)
地方(18790)
技术(18352)
(17866)
业经(16197)
(15890)
农业(12950)
技术管理(12855)
(12765)
财务(12751)
财务管理(12736)
(12446)
贸易(12434)
企业财务(12284)
(12087)
机构
学院(221227)
大学(219500)
(96285)
经济(94626)
管理(87143)
理学(76391)
理学院(75546)
研究(75065)
管理学(74457)
管理学院(74051)
中国(62348)
科学(46300)
(44343)
(42581)
(39971)
(36824)
中心(36279)
业大(34768)
财经(34611)
研究所(33964)
(32170)
(31651)
农业(31489)
经济学(30822)
经济学院(28065)
(27379)
北京(27138)
财经大学(26070)
(26046)
(26006)
基金
项目(158393)
科学(126933)
基金(116809)
研究(112228)
(103642)
国家(102787)
科学基金(88954)
社会(75306)
社会科(71873)
社会科学(71855)
(64087)
基金项目(62878)
自然(57356)
自然科(56160)
自然科学(56141)
自然科学基金(55230)
(53328)
教育(49837)
资助(45090)
编号(42154)
(39956)
创新(36498)
重点(36410)
(35864)
(34042)
国家社会(32284)
成果(31698)
(30637)
科研(30333)
计划(30079)
期刊
(97435)
经济(97435)
研究(62460)
中国(44063)
学报(37069)
(34871)
科学(34671)
(34281)
金融(34281)
管理(32713)
(31799)
大学(27804)
学学(26831)
农业(22741)
教育(18509)
技术(17396)
经济研究(17313)
财经(17235)
业经(16760)
科技(14921)
(14868)
(12611)
问题(12508)
技术经济(11760)
商业(11217)
(10347)
(10294)
(9760)
理论(9760)
论坛(9760)
共检索到32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文洋  徐玉莲  于浪  
基于201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科技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公共科技金融占市场科技金融的比例、风险投资投资额占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投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琳   胡骁宇  
选取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BBC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2008—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差异较为明显;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在金融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约为16.09%;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持、信息化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等也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琳   胡骁宇  
选取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BBC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2008—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差异较为明显;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在金融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约为16.09%;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持、信息化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等也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灿芳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科技创新综合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科技金融投入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内科技创新的影响。通过差异对比,探讨科技金融如何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内更为高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以缩小发展差距。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科技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发现,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随地区的发达程度递减,而科技人员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随地区的发达程度递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珊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迅速的行业就是高技术产业,本文运用我国2009-2016年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全国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和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剖析了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创新效率不同;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各项指标对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影响不同。企业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影响最强烈,政府支持对西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最大,风险投资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雪琴  李亚男  牛冲槐  
借鉴产业聚集指数,本文建立了科技人才聚集空间结构系数来反映科技人才聚集的变化态势。并据此应用DEA-Tobit两步法,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科技人才聚集的区域演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地区整体上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强度与科技人才聚集均衡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科技人才聚集规模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主要因为当前的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区域创新效率不匹配,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过度聚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不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敏  李建民  
基于199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金融中介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信贷规模与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金融中介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强度、支持效率与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而且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鉴于此,为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我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对于信贷资源总量有限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开展科技金融试点,提高金融中介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景朝阳  孙晓婷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立足于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现状,从三地资源差异、合作意识、支持力度等方面分析金融支持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以及从政策法规、金融支持机构、风险投资方面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应从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强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匹配与互动、构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熙宁  
消费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结构升级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对其产生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代军  颜辛  柳德才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是金融资本增值过程也是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本文在深入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检验其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仍未达到深度耦合的状态,且尚未构成双向因果关系。据此提出应加快宏观环境保障机制、科技产业园发展机制、科技金融专营机制等三类机制建设,以促进湖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玉莲  于浪  王玉冬  
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将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公共科技金融资金规模、市场科技金融资金规模确定为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集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运用协同学绝热消除法,识别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修国义  朱悦  刘毅  
采用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关系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发现,区域内部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效率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槛效应显著,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支持作用存在阶段性差异;通过测定Moran’s I指数值发现,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变动趋势;政府科技支持、人力资本储备和对外开放度均可推动科技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佟金萍  陈国栋  曹倩  
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科技贸易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十五"末期(2005年)、"十一五"末期(2010年)、"十二五"中期(2013年)我国30个省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科技贸易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较差;地区间耦合协调发展差距较大;三者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科技金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另外两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支俊立  于涛  刘鹏  
新常态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离不开金融发展和金融改革,也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相较于间接融资体系对模仿性创新的促进作用,直接金融体系更能促进自主性创新;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满足自主性创新的阶段。因此,为了促进自主性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在扩张金融发展规模的同时,培育和健全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在区域层面,应实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政策梯度"的金融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