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1)
2023(5788)
2022(4807)
2021(4390)
2020(3563)
2019(7922)
2018(7569)
2017(13810)
2016(7172)
2015(8169)
2014(8397)
2013(7976)
2012(7208)
2011(6451)
2010(6928)
2009(6713)
2008(5729)
2007(5348)
2006(4864)
2005(4566)
作者
(20364)
(16277)
(16238)
(15542)
(10304)
(7861)
(7614)
(6378)
(6185)
(6178)
(5662)
(5511)
(5229)
(5162)
(5085)
(5065)
(4852)
(4830)
(4669)
(4581)
(4180)
(4014)
(3861)
(3816)
(3810)
(3808)
(3720)
(3712)
(3456)
(3302)
学科
(25335)
经济(25311)
(24659)
金融(24658)
(22679)
(22102)
银行(22097)
(21489)
管理(20993)
(19124)
企业(19124)
中国(16564)
中国金融(10888)
(10427)
(10056)
地方(9015)
(8347)
方法(8238)
(7908)
财务(7887)
财务管理(7867)
业经(7730)
企业财务(7526)
数学(6875)
理论(6775)
数学方法(6741)
农业(6420)
技术(6049)
(5906)
体制(5053)
机构
学院(97145)
大学(93011)
(37467)
经济(36347)
管理(33334)
中国(32193)
研究(30227)
理学(27254)
理学院(26981)
管理学(26417)
管理学院(26249)
(20964)
(19466)
科学(17475)
中心(17274)
(16738)
(16433)
银行(16173)
财经(15848)
(15244)
(14896)
(14830)
金融(14504)
(14448)
(14157)
(13794)
人民(13183)
研究所(12952)
北京(12759)
技术(12364)
基金
项目(57456)
研究(46658)
科学(44048)
基金(38157)
(31872)
国家(31508)
社会(27395)
科学基金(27094)
社会科(26007)
社会科学(26000)
(25103)
教育(21159)
编号(20398)
基金项目(19726)
(19609)
成果(17288)
资助(15884)
自然(15484)
自然科(15110)
自然科学(15106)
课题(14874)
自然科学基金(14818)
(13599)
(13570)
重点(13168)
(12828)
项目编号(12677)
(12635)
创新(12614)
(11539)
期刊
(44578)
经济(44578)
研究(32145)
(27862)
金融(27862)
中国(25598)
(18004)
教育(14361)
管理(13665)
(13112)
学报(11800)
科学(10900)
技术(10071)
大学(9433)
学学(8691)
业经(7757)
农业(7752)
财经(7737)
经济研究(6598)
(6593)
(6176)
论坛(6176)
科技(6050)
财会(6043)
理论(5895)
实践(5481)
(5481)
图书(5245)
职业(5146)
问题(5123)
共检索到16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月田  宋立根  
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备受关注。笔者认为,要坚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基本思路,以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核心,积极探索新机制,构建新体系,促进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科技+金融"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茶洪旺  
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建立低碳节约型社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两化"融合发展是当代工业化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化的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苗绘  李海申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创新科技与金融融合机制,推动了全省重点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14年6月,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经国家认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这些企业有力促进了新材料、生物和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五大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3年来有2220个项目列入国家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伟  马伟  杨水清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金融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由此产生的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使得科技巨头公司更多地进入金融业务领域。近年来,许多科技巨头公司都开始涉足金融业务,它们具有传统金融机构所没有的优势,有可能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垄断某一项金融业务,从而产生超额利润。与此同时,金融业本身也在提升自己的科技化水平,推出一系列金融和科技融合的产品及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志红  赵元斌  韩秀珍  
探讨信息服务体系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及其区域集群式协同体系的构建模型,从智慧城市与信息服务体系的关系方面,论述区域信息服务体系的集群性、协同性、共享增值性特征;运用数学中的矩阵理论,将组织、技术、资源、人员、服务、用户等多个集成元素构建在一个区域集群式协同体系模型下,体现出智慧城市发展的集群联合、协同运营、共享增值的特征,以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实现构建中原经济区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国胜  
科技与金融业结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深化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我刊收到不少有关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章,现摘编两篇刊登出来,以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科技界与金融界的重视,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寻求一种有效远作的机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耿黎  
发展普惠金融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临“两高一低”等困境,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牵引、数据驱动”的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开始深度融合,标志着普惠金融进入发展新阶段。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年轻的国有大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打造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邮储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国晖  郑萌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两者的紧密结合往往会带来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对耦合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的分析比较,认为松散耦合理论在研究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方面是适用且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两者之间微观层面的互动机制、中观层面的匹配机制以及宏观层面的协同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三种运作模式,即科技产业园融资模式、科技金融机构模式、补贴资金市场化运作模式,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壹帆   孙嘉雯   陆岷峰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的生产力。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技创新依赖于持续的资金投入,而科技金融为此提供了关键支持。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强调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论文分析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现状与挑战,指出存在资金匹配不足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加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标准和重点,包括建立更有效的政策支持系统和改善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对接机制。研究进一步构建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模式,并提出了提升融合度的具体路径,如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科技项目评估机制、提升科技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和风险管理能力等。这些措施将更好地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论文的研究为理解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实践指导,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过去两年里,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里最为炙手可热的一个概念。P2P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网络支付等新兴的高度依赖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被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毋庸置疑,但是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从互联网金融模式萌芽的初期直到现在,互联网金融究竟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向网络渠道的延伸还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模式创新仍然颇有争议。要回答这一问题,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宁  李南妮  
2013年,大连市被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有关工作部署,大连市制定了《创新发展科技金融实施方案》,2013~2015年末,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目前,大连市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已初步建成,切实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但一些问题仍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根基,科学把握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互动,实现金融要素、科技资源和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对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互动主要路径
关键词: 三融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淑华  沈家壮  
国内外对绿色环保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绿色金融与碳金融应运而生。绿色金融作为良好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模式,对实现绿色环保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蚂蚁金融的运营模式,弥补蚂蚁森林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绿色金融与园林相结合的"蚂蚁花园"模式来促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2014年以来,"多规融合"成为热词,学者官员纷纷发文出声,众说纷纭。从制度着眼,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并重,其他规划互为补充的格局,据说规划高达83种。而众多规划使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呈现网络状——"纵向到底、横向并列",纵向来看,各类规划从国家到地方上下衔接,横向来看则多规并行,从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相互渗透。多规的矛盾,在国家、省级层面的大空间尺度上问题不明显,但到了市级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艳  
全球化市场竞争压力下,为应对成本压力,有效控制成本,许多企业开始采用目标成本法。同时企业为实现目标成本,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将部分业务外包,即购买外部更有效率的商品和服务。当企业采购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大时,企业融入一个高效率的供应链并进行组织间成本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为实现成本效益,企业往往需要深化组织间合作,加强买家和卖家的合作,联合降低成本,即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但这常常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