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6)
2023(16836)
2022(14252)
2021(13264)
2020(10870)
2019(24940)
2018(24490)
2017(46659)
2016(24877)
2015(27683)
2014(27443)
2013(27158)
2012(25232)
2011(22722)
2010(23154)
2009(21341)
2008(19893)
2007(17605)
2006(15703)
2005(14065)
作者
(71441)
(59157)
(58731)
(55579)
(37632)
(28355)
(26647)
(23011)
(22626)
(21098)
(20288)
(19971)
(18779)
(18735)
(18430)
(18041)
(17488)
(17103)
(16858)
(16812)
(14747)
(14599)
(14139)
(13561)
(13405)
(13197)
(13125)
(13085)
(11935)
(11671)
学科
(102144)
经济(102046)
(73441)
管理(73275)
(60639)
企业(60639)
方法(40315)
中国(35635)
数学(34243)
数学方法(33880)
地方(28787)
(28306)
(28019)
金融(28017)
(26807)
银行(26767)
(25920)
业经(25122)
(24863)
技术(22683)
(20694)
(20613)
农业(19861)
理论(17445)
(17325)
贸易(17300)
(16694)
环境(16258)
(16056)
(15756)
机构
学院(346341)
大学(346136)
(139014)
管理(137623)
经济(135839)
研究(119399)
理学(118361)
理学院(116992)
管理学(115034)
管理学院(114406)
中国(94456)
(75021)
科学(73406)
(63941)
(59314)
中心(55504)
(54634)
研究所(53817)
(51822)
财经(50482)
业大(50008)
北京(47985)
(47558)
师范(47141)
(45839)
(43780)
(42969)
农业(42187)
经济学(41067)
师范大学(38105)
基金
项目(235721)
科学(186582)
研究(175226)
基金(169491)
(146959)
国家(145659)
科学基金(126051)
社会(110319)
社会科(104692)
社会科学(104669)
(94062)
基金项目(90647)
自然(80853)
教育(79612)
自然科(79037)
自然科学(79022)
(78278)
自然科学基金(77601)
编号(71471)
资助(68486)
成果(57880)
(54096)
(52687)
重点(52650)
(50807)
课题(50120)
创新(48506)
国家社会(44974)
科研(44184)
项目编号(44063)
期刊
(156662)
经济(156662)
研究(107195)
中国(74829)
管理(52685)
学报(51123)
(50105)
科学(49387)
(46359)
(43412)
金融(43412)
教育(43407)
大学(39021)
学学(36423)
农业(34568)
技术(31188)
业经(26853)
经济研究(24548)
财经(23838)
(20353)
问题(19927)
科技(19836)
图书(19139)
(18169)
技术经济(17596)
理论(17447)
现代(16191)
实践(16023)
(16023)
(15819)
共检索到528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伟  耿志飞  张雪芳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提升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对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八大经济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空间单元,构建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Theil指数等分析方法,探索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水平及其空间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其中科技创新水平处于相对低位,提升空间较大;从八大经济区层面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最高,同时,各地区间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差异处于不断下降趋势,但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最后,针对如何使科技金融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红川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具备知识性、创新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又附带风险大、不确定性高、轻资产等特性。因此,筹资融资能力差。难以获得传统的金融支持,发展壮大遇阻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本文分析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特点和融资状况,提出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赛芳  
论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31省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广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各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除四川省外,其他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研究还发现,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因素,以及网贷平台交易额、运营平台的数量等微观因素。文章最后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互联网金融创新等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尚荣  苏薇  
作为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促进青海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关键因素,科技金融则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重要保障。文章从青海省科技金融发展实践出发,总结和分析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希冀为提升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璐  卢小宾  卢瑶  
聚焦金融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从金融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融合历程梳理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脉络,并基于学术文献数据分析把握金融科技前沿问题,深入探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驱动和风险安全监管关键性问题。提出应重视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创新布局、建立健全我国金融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等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陈天烨  
文章首先运用AHP遴选影响科技金融支持物联网企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关键指标因素,然后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江苏省无锡、南京和苏州20个物联网企业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促进创新发展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规模效率,进而得出其达到DEA有效的改进方向;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江苏省科技金融支持物联网企业创新发展绩效进行整体评价。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绍洪  魏媛  刘明显  
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选取西部12省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指标,综合运用计量方法及GIS技术方法对2014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进行研究。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宋剑斌  
本文以杭州银行为案例,展示如何通过融合科技金融与文创金融的方式,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并进一步助推整体经济转型升级。科技金融与文创金融的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供给侧改革的立足点是经济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虹  
金融科技是我国金融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有利于强化金融科技风险防控,营造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尤其是在监管方面,监管技术、监管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由此,立足于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概况,梳理国外关于金融科技监管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指出我国存在的差距点,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冰竹  
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推行科技金融,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科技创新更加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龙沧  
金融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发展,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本文探讨了科技金融的本质,并结合山东省的实践阐释了科技金融发展所需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最后提出了下一步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灵慧   徐紫腾   袁丰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探究创新发展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从创新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涵盖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4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评估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发展总体及分维度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等方法探究城市群创新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性、演化梯度性特征。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绩效逐年优化,但创新环境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2)总体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阶梯式递增特征;(3)总体创新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群间的差异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凌   邹建辉   高心仪  
文章基于逻辑框架法构建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测度分析,结合Theil指数、Moran’sⅠ等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协同创新水平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总体协同创新水平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各省份发展不平衡,呈现“上游—中游—下游”递增的格局;长江经济带整体协同创新区域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且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下游地区同时存在H-H型和L-H型两类集聚区,两极化明显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凯利   李欣儒   贺超城   吴江  
文章基于城市群视角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编码的方式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包含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个维度的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1—2020年我国11个城市群156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借助Kernel密度估计、Gini系数等方法进行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揭示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规律、区域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区域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较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区域差距仍然较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非均衡性和空间相关性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联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娜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目标所在。文章采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概念模型,识别2011—2020年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并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收入水平和居民收入差异三个维度分析具体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各维度演变差异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周期波动增长态势,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居民收入差异呈波动式下降态势。进一步通过演变趋势预判发现,未来十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幅度约为上一时期的4倍,各维度演变趋势也更加显著。基于此,应建立居民增收全方位支持机制,健全收入差距适度调控制度体系,打造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方案,稳步推进全民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