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2)
2023(14740)
2022(12390)
2021(11222)
2020(9586)
2019(21354)
2018(20731)
2017(39113)
2016(21180)
2015(23309)
2014(22632)
2013(22313)
2012(20584)
2011(18665)
2010(18756)
2009(17866)
2008(17022)
2007(15546)
2006(13292)
2005(11771)
作者
(62482)
(52193)
(52090)
(49229)
(32958)
(25328)
(23597)
(20394)
(19574)
(18311)
(17747)
(17416)
(16554)
(16333)
(16300)
(16201)
(16054)
(15376)
(15082)
(14943)
(13087)
(12650)
(12586)
(11991)
(11817)
(11627)
(11617)
(11482)
(10586)
(10477)
学科
(85693)
经济(85611)
(64387)
管理(62828)
(53001)
企业(53001)
方法(37591)
数学(33149)
数学方法(32888)
中国(28359)
(27253)
金融(27251)
(25544)
银行(25489)
(24588)
(24036)
(23763)
地方(21658)
技术(20242)
业经(19557)
(18429)
(17676)
(17028)
贸易(17017)
农业(16748)
(16539)
(15602)
财务(15578)
财务管理(15545)
企业财务(14825)
机构
学院(298146)
大学(297549)
(124054)
经济(121564)
管理(114263)
研究(101980)
理学(99229)
理学院(98080)
管理学(96517)
管理学院(95954)
中国(81675)
科学(64779)
(61400)
(57581)
(55913)
(52233)
中心(49224)
业大(48324)
研究所(47965)
农业(45802)
财经(44990)
(44956)
(40876)
经济学(38859)
北京(37979)
(36887)
(36469)
师范(36380)
(36064)
经济学院(35438)
基金
项目(205492)
科学(161772)
基金(148904)
研究(145207)
(132157)
国家(131033)
科学基金(111521)
社会(93454)
社会科(88792)
社会科学(88765)
(82936)
基金项目(79811)
自然(72858)
自然科(71261)
自然科学(71233)
自然科学基金(70020)
(69627)
教育(65848)
资助(58869)
编号(56969)
(48621)
重点(47142)
(45822)
成果(44779)
创新(44754)
(44483)
科研(40010)
课题(39812)
计划(39706)
国家社会(39049)
期刊
(128894)
经济(128894)
研究(82684)
中国(59366)
学报(52255)
(51199)
科学(46817)
(43406)
管理(40612)
(39362)
金融(39362)
大学(38113)
学学(36426)
农业(33610)
教育(27716)
技术(24374)
财经(22143)
业经(21679)
经济研究(21609)
(19014)
(18873)
科技(17835)
问题(16970)
技术经济(15864)
(15141)
商业(14499)
理论(14018)
(13765)
(13526)
统计(13203)
共检索到436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灿芳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科技创新综合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科技金融投入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内科技创新的影响。通过差异对比,探讨科技金融如何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内更为高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以缩小发展差距。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科技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发现,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随地区的发达程度递减,而科技人员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随地区的发达程度递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华  陈雷  
文章通过2003—2017年中国省际数据构建面板模型与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全国与东、中、西三大区域政府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存在区域与分布差异性。从全国来看,政府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分别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杠杆效应与挤出效应,随条件分布向高分位点移动或呈"U"型分布;对企业的影响效果则视分位点位置而定。分区域来看,三大地区政府对科研院所的投入均产生挤出效应。政府对中西部企业、东中部高校的科技投入均产生杠杆效应,其余地区影响效果相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珊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迅速的行业就是高技术产业,本文运用我国2009-2016年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全国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和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剖析了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创新效率不同;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各项指标对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影响不同。企业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影响最强烈,政府支持对西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最大,风险投资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文洋  徐玉莲  于浪  
基于201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科技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公共科技金融占市场科技金融的比例、风险投资投资额占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投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玉莲  于浪  王玉冬  
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将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公共科技金融资金规模、市场科技金融资金规模确定为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集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运用协同学绝热消除法,识别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春光  程钧谟  谭晓宇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琳   胡骁宇  
选取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BBC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2008—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差异较为明显;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在金融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约为16.09%;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持、信息化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等也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琳   胡骁宇  
选取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BBC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2008—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差异较为明显;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在金融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约为16.09%;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持、信息化水平与交通基础设施等也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范锦玲  韩科振  
运用2001~2013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测度,分别利用空间地理权重和空间经济权重下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我国科技金融能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受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上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范锦玲  韩科振  
运用20012013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测度,分别利用空间地理权重和空间经济权重下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我国科技金融能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受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上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非  蒲惠荧  龙云凤  
对广东省2000—2017年的科技金融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各地区创新效率进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深入分析影响创新效率变化及地区差异的因素。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受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技术进步缓慢影响,广东省各区域平均创新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科技金融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未达到技术有效状态;(2)随着科技金融投入增加,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水平不断提高,对科技金融资源的使用与配置处于技术有效状态,科技金融投入逐渐达到规模经济最优;(3)粤东西北地区由于科技金融投入不足导致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与珠三角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建议广东省政府在今后制定科技金融政策时重视平衡地区差距,引入市场化机制,发挥珠三角对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创新的辐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