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9)
2023(13026)
2022(9992)
2021(8766)
2020(7381)
2019(15975)
2018(15493)
2017(29754)
2016(15397)
2015(17013)
2014(16903)
2013(16820)
2012(15249)
2011(13277)
2010(13860)
2009(13395)
2008(12822)
2007(11934)
2006(10389)
2005(9842)
作者
(45156)
(37303)
(37184)
(35089)
(23647)
(17524)
(16988)
(14360)
(14170)
(13538)
(12610)
(12497)
(12061)
(11597)
(11573)
(11492)
(11202)
(10944)
(10626)
(10565)
(9328)
(9133)
(9004)
(8379)
(8370)
(8314)
(8301)
(8299)
(7481)
(7347)
学科
(82660)
(78369)
经济(78306)
(77563)
企业(77563)
管理(63263)
业经(33675)
方法(31478)
(25656)
金融(25655)
(25533)
(23549)
(23172)
银行(23155)
数学(23133)
中国(23006)
数学方法(22838)
(22461)
技术(21928)
(20598)
财务(20557)
财务管理(20541)
企业财务(19485)
农业(18298)
(18166)
产业(16910)
地方(15567)
理论(15193)
(14134)
(13973)
机构
学院(231931)
大学(221519)
(104216)
经济(102404)
管理(96683)
理学(82377)
理学院(81697)
管理学(80712)
管理学院(80277)
研究(70131)
中国(62938)
(48013)
(45939)
科学(39798)
财经(38016)
(36000)
(35979)
中心(34519)
(34264)
(34008)
经济学(31907)
业大(30851)
研究所(30383)
(29259)
经济学院(29089)
北京(28902)
商学(28297)
商学院(28062)
农业(28050)
财经大学(27772)
基金
项目(148449)
科学(119055)
研究(112424)
基金(107777)
(91623)
国家(90754)
科学基金(80908)
社会(73795)
社会科(70602)
社会科学(70587)
(61183)
基金项目(56405)
自然(49629)
自然科(48561)
自然科学(48549)
教育(48499)
(47827)
自然科学基金(47773)
编号(44798)
资助(43477)
(36248)
(35810)
(34204)
成果(34030)
创新(32962)
重点(32798)
(31573)
国家社会(31361)
(29942)
课题(29834)
期刊
(118428)
经济(118428)
研究(66309)
中国(45404)
管理(43221)
(41105)
(34138)
金融(34138)
(34098)
科学(28986)
学报(27508)
技术(26529)
农业(23140)
大学(22311)
业经(21980)
学学(21574)
财经(19541)
经济研究(18886)
(17110)
技术经济(16768)
教育(16034)
(14802)
问题(14663)
科技(13597)
财会(12769)
现代(12660)
商业(12429)
(11714)
(11315)
世界(11285)
共检索到355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大伟  田何志  吴非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观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转型,科技金融在推动企业创新转型上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集,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数据,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与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之间呈现出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科技金融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从机制上看,科技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融资成本,从而为数字技术应用提供良好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基于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充分解读科技金融对微观企业数字创新转型的关系,为当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益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继强  李婷  张兴焱  牟思蓓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空间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并且科技创新是其中的不完全中介,三者之间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是正向的,但对非本地区却呈现抑制作用,产生虹吸效应;以上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与整体基本一致,且影响效应更强,但无论是否考虑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天天  滕子丰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数字保险业务通过劳动要素跨部门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数字支付业务通过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货币基金业务通过加快小微服务业企业间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动升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基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结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有关机理,本文从金融业对产业科技升级的直接支持、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关系、金融业的企业家创新升级效应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金融业具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利用纵列数据进行的计量检验为该理论假说提供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海奇  张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金融科技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使用我国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并且使用多个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仍支持这一结论。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发挥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双进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从空间角度,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效应自东向西呈现U型特征;从时间角度,2015年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明显增强,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本文建议积极发挥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功能,通过增加创业机会、缓解融资约束、鼓励科技创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冯永琦   胡玥  
构建引入数字金融因素的企业融资结构理论模型,利用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升股权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进而优化实体企业融资结构,但数字金融发展对实体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作用在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下存在异质性。数字金融优化实体企业融资结构的机制主要包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增强市场关注度等。数字金融对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产生线性的促进作用,对间接融资规模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影响,而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促进作用大于对间接融资规模的促进作用。同时,数字金融对股权融资规模的影响程度高于对债券融资规模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牟晓伟  盛志君  赵天唯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数字金融不断发展深化,已经从消费端转入生产端。数字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但缓解了传统金融产业的困境,而且对其他产业的运行模式以及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直接的显著正向作用,也可以通过“数字金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传导机制产生中介效应。此外,数字金融还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存在门槛效应。对不同地域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发挥的作用明显强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因此,为更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就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有的数字金融体系,加强数字金融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调整数字金融的发展方向,更有针对性地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蓉娟  卢祺源  
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2011—201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自身作为门槛变量,采用门槛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会不同。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门槛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系数乘积法发现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升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效率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波  熊辉  
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需要不断融资,高科技企业不仅要考虑资金来源,而且还要考虑融资成本。文章分析了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过程的资金需求,考察了不同的转化阶段的融资渠道和方式,研究了如何优化融资结构,使融资成本最小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玥   张涵萌  
本文使用我国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优化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表现为技术员工占比增加,该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高附加值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更弱的地区较为突出。机制检验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后,既能够增加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需求,又可以为其优化员工激励体系提供资金空间,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本文研究不仅有力支持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导向的新时代金融供给侧改革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和数字金融的相关文献做出有益拓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获宝  敬卓尔  惠丽丽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普惠金融引发了我国金融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融资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11-2020年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加快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杠杆不足的企业中;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减少短贷长投行为,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错配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处于传统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金融监管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在资本结构调整方面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为评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增添了新的证据,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玥   张涵萌  
本文使用我国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优化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表现为技术员工占比增加,该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高附加值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更弱的地区较为突出。机制检验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后,既能够增加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需求,又可以为其优化员工激励体系提供资金空间,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本文研究不仅有力支持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导向的新时代金融供给侧改革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和数字金融的相关文献做出有益拓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雯  查奇芬  杜建国  吴梦云  
作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一个企业群体,民营科技企业在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托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理论的分析,从技术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四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效应,并提出了如何通过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水平而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方法与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振权  田何志  吴非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往往能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借助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变动的外生冲击,充分剖析并展示了这一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意愿和投入,且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在不同属性企业上展现出了差异化的效果:此政策的驱动效力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东中部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样本中。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进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特别地,有效的金融监管是发挥科技金融政策的重要条件。从科技金融的视角,拓展了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的研究文献,为政府部门科技金融政策设计和微观主体创新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振权  李大伟  吴非  
科技金融是驱动微观主体创新的重要动力。本文聚焦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事实,通过对2007-2018年A股主板上市企业财务指标的处理与分析,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是否能对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水平与强度产生显著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企业生命周期因素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确实受益于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这一驱动效果对于成熟期企业而言更为显著,对于成长期企业而言较弱;从渠道机制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财务稳定性来促进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从企业异质性来看,科技金融政策能够对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形成良好的数字化技术应用驱动力,特别是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有效驱动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展现出良好的靶向性特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科技金融政策的理解,为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转型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