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9)
- 2023(11598)
- 2022(10293)
- 2021(9886)
- 2020(8178)
- 2019(19302)
- 2018(19371)
- 2017(37642)
- 2016(20333)
- 2015(23027)
- 2014(23232)
- 2013(22738)
- 2012(20500)
- 2011(18428)
- 2010(18529)
- 2009(16875)
- 2008(16381)
- 2007(14121)
- 2006(12248)
- 2005(10623)
- 学科
- 济(83230)
- 经济(83140)
- 管理(58481)
- 业(55955)
- 企(47687)
- 企业(47687)
- 方法(42738)
- 数学(36935)
- 数学方法(36258)
- 农(20647)
- 中国(20496)
- 学(19090)
- 财(18410)
- 业经(18074)
- 理论(17019)
- 地方(15607)
- 和(14454)
- 技术(14438)
- 农业(14141)
- 贸(13404)
- 贸易(13396)
- 易(12986)
- 制(12535)
- 环境(12172)
- 务(11904)
- 财务(11830)
- 财务管理(11810)
- 划(11389)
- 教育(11207)
- 企业财务(11163)
- 机构
- 大学(290394)
- 学院(288642)
- 管理(118796)
- 济(110439)
- 经济(107942)
- 理学(104194)
- 理学院(103097)
- 管理学(100917)
- 管理学院(100421)
- 研究(91345)
- 中国(66215)
- 京(61926)
- 科学(59224)
- 财(48414)
- 所(45286)
- 业大(43783)
- 农(43564)
- 研究所(41650)
- 中心(41056)
- 江(40007)
- 财经(39741)
- 北京(39126)
- 范(38400)
- 师范(38080)
- 经(36122)
- 农业(34057)
- 州(33393)
- 院(33303)
- 经济学(32582)
- 技术(31341)
- 基金
- 项目(202202)
- 科学(158979)
- 研究(147958)
- 基金(145780)
- 家(126606)
- 国家(125566)
- 科学基金(108523)
- 社会(90701)
- 社会科(85913)
- 社会科学(85888)
- 省(79728)
- 基金项目(77318)
- 自然(72033)
- 自然科(70377)
- 自然科学(70362)
- 自然科学基金(69054)
- 教育(68673)
- 划(67008)
- 资助(61293)
- 编号(61241)
- 成果(49195)
- 重点(44889)
- 部(43932)
- 创(42536)
- 发(42306)
- 课题(41868)
- 创新(39488)
- 科研(38584)
- 项目编号(37969)
- 大学(37824)
- 期刊
- 济(115251)
- 经济(115251)
- 研究(81095)
- 中国(51168)
- 学报(45375)
- 管理(43044)
- 科学(42159)
- 农(38687)
- 财(35240)
- 教育(35072)
- 大学(34276)
- 学学(31794)
- 农业(27519)
- 技术(27116)
- 融(19621)
- 金融(19621)
- 业经(19110)
- 财经(18596)
- 经济研究(18357)
- 图书(18293)
- 科技(16254)
- 经(15746)
- 技术经济(14803)
- 问题(14747)
- 理论(14515)
- 业(14215)
- 统计(13504)
- 实践(13498)
- 践(13498)
- 情报(12933)
共检索到404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英才
研究科技进步的理论与方法,并测算我国建国以来各时期的科技进步贡献,已成我国学术界、科技界和经济界的热门课题。因而在科技进步评价的领域中,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但是,也确实暴露出科技进步的现行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实有必要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一、科技进步现行评价方法简析 1.劳动生产率法这是用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评价科技进步的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英才
科技进步贡献相对论实用模型,是直接可以用来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的数学模型。此种模型,是由科技进步贡献相对论理论模型转换而来的。笔者在《科技进步贡献相对论理论模型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的理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士元 何宽 樊在虎
文章针对当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使用索罗模型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对索罗模型认识的不全面、掌握的不深刻、使用中的混乱等问题,阐述了模型的推导过程,明确了模型参数和指标变量的内涵、确定、调整和使用方法,为使用索罗模型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供详尽的清晰的理论与方法参考。
关键词:
科技贡献率 索罗模型 测算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莉 林香红 付瑞全
选取沿海地区11个省市198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结合空间关联度,测算并分析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差异。研究表明,"十二五"期间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高于55%,存在区域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科技已成为海洋渔业增长主要动力。最后,基于当前五大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背景,提出提高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现代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及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魁
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增长速度模型对我国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有超越资本投入的趋势,与物流从业人员贡献率也逐渐拉开差距,但是总体水平较低。指出需要加强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体制、物流产业整合等方面的努力,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物流产业升级。
关键词:
科技进步 贡献率 速度增长模型 物流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干 徐鲲
本文在剖析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基础上,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测度省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1993—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效率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元地 潘雄峰 刘凤朝
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方法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对大连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大连市未来近2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预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贵舟 程国方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的测算对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只有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居全国领先行列的省份——江苏来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还有赖于科技教育投入、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招商引资的力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江苏 科技进步贡献率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芦艳荣 周绍森 李斌 胡德龙 刘绿茵
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技进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科技进步已成为促进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绍森 胡德龙
在回顾文献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进步主要由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单位能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程度等五个主要因素来反映。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年至2007年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预测至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到60%左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宁攸凉 赵荣 韩锋 王登举
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农林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分析中国农林经济增长因素和增长模式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就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和其增长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中国农林领域科技进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分析,然后提出未来亟待加强的研究之处。
关键词:
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业 林业 综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和清
科学地度量资本投入是从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对资本投入范畴认识的含混不清,致使很多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差异较大,基于测算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无太大价值。研究表明,资本投入是用实际服务流量还是用潜在服务流量核算所得到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涵义是不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