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2)
2023(2223)
2022(1986)
2021(1842)
2020(1549)
2019(3355)
2018(3100)
2017(5680)
2016(2884)
2015(3286)
2014(3152)
2013(3121)
2012(2802)
2011(2507)
2010(2519)
2009(2194)
2008(2140)
2007(1860)
2006(1625)
2005(1475)
作者
(9002)
(7751)
(7448)
(7160)
(4762)
(3681)
(3418)
(2896)
(2837)
(2643)
(2571)
(2566)
(2458)
(2407)
(2334)
(2329)
(2307)
(2132)
(2093)
(2060)
(1877)
(1869)
(1802)
(1797)
(1705)
(1689)
(1639)
(1620)
(1545)
(1534)
学科
(14177)
经济(14170)
(12263)
管理(9532)
(8810)
企业(8810)
方法(7147)
数学(6525)
数学方法(6460)
技术(6080)
(4538)
中国(4117)
农业(3601)
业经(3084)
技术管理(2978)
(2548)
地方(2348)
(2022)
理论(1935)
(1890)
(1886)
银行(1885)
贸易(1884)
(1845)
(1844)
金融(1844)
(1804)
(1789)
环境(1762)
(1728)
机构
学院(43808)
大学(43539)
(21053)
经济(20735)
管理(18122)
研究(16373)
理学(15924)
理学院(15781)
管理学(15529)
管理学院(15456)
中国(12040)
科学(10289)
(9266)
(8853)
(8290)
研究所(7669)
(7648)
业大(7434)
中心(7357)
农业(6964)
经济学(6733)
财经(6342)
经济学院(6156)
(6098)
(5983)
(5874)
北京(5857)
经济管理(5671)
科技(5642)
技术(5318)
基金
项目(32782)
科学(26740)
研究(24066)
基金(23791)
(21409)
国家(21256)
科学基金(18226)
社会(15605)
社会科(14964)
社会科学(14964)
(13110)
基金项目(12027)
自然(11404)
自然科(11195)
自然科学(11191)
自然科学基金(11012)
(10973)
教育(10371)
资助(9768)
编号(8799)
(8353)
创新(7865)
(7615)
重点(7482)
(7409)
国家社会(7035)
(6961)
科技(6904)
计划(6314)
成果(6307)
期刊
(19418)
经济(19418)
研究(12653)
中国(10657)
管理(7460)
(7421)
科学(7288)
学报(6471)
农业(5474)
技术(5450)
科技(5310)
(5284)
大学(5123)
学学(4879)
教育(4616)
技术经济(3844)
(3515)
经济研究(3474)
(3368)
论坛(3368)
财经(3088)
(2973)
金融(2973)
业经(2968)
(2861)
(2733)
统计(2656)
问题(2525)
决策(2088)
世界(2054)
共检索到63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惠玲  
国内外对经济增长的要因分析,提供了不少方法,其中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评价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资金产出率估算法、劳动生产率估算法等。笔者拟在提出两种计算科技进步率的方法后,进而对潜在生产能力问题作一浅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  袁富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勇  
1.一般方法。根据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用生产函数形式来描述各种投入要素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其形式:Y_t=f(Xit·X2t……Xnt)。式中Y_t是时间t的实际产出水平,Xit是要素i在时期t实际利用水平,可用Xi在时期t的潜在水平代替式中的实际利用水平求得。这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确定函数的基本形式,二是要确定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在利用水平,但要假定在这一水平价格不发生较大的波动。 2.峰值趋势法。峰值趋势法是把反映国民经济实际发展水平的已知数据序列中的峰值挑选出来,并根据这些峰值配合适当的趋势方程,用于推算和预算。这种方法其缺点是:没有考虑生产要素可供量的变化在各峰峰值之间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江小涓  
7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 政策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利用外资最直接的目的,是将其视为一种补充性的资金来源。然而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大部分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资金总量缺口已经不明显。一个必然产生的疑问是:在国内资金供应已经充裕的情况下,为何还要继续保持大规模利用外资? 内资不能替代外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星焕  郭秀芳  
生产能力有效利用指标初探吉林农业大学韩星焕,郭秀芳目前常用于反映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生产能力集约集用指标、生产能力粗放利用指标和生产能力综合利用指标等三类,其中的生产能力综合利用指标被认为是最主要和最概括的指标。①这三类指标都能从某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细良  苏艳  
外资并购对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其一是在投资不足领域增加生产能力,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率;其二是在过度投资领域对存量资产进行一定的调整。外资并购对国内企业生产能力的影响是多重的,其积极作用往往伴随着对国内生产能力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承接国外过度生产能力不利于国内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英浚,李成红,徐勇,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  
石油生产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冯英浚李成红徐勇大庆石油管理局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进步作用的一项重要指标。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地下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产量必然存在自然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这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澳雪   高明杰   罗其友   李国景  
[目的]开展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影响,为提升单产水平提供路径借鉴。[方法]使用2011—2021年16个主产省份的马铃薯成本收益数据,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广义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来源构成。[结果](1)2021年广义的技术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份额为59.25%,处于较高水平。(2)2011—2021年我国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持续下降而后恢复上升并保持稳定的特征。其中,2011—2012年降幅最大,源于技术进步贡献率下降;2020—2021年的上升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双驱动。(3)五大产区分析显示,南部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年均上升态势,年均涨幅2.1%,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余四个产区呈现年均下降态势,其中西南产区年均降幅最大,为2.9%,技术进步的下降起到决定作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对东北产区下降都有作用,但仍以技术进步变化影响为主。(4)2011—2021年16个主产省份中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出现涨幅的省份有6个,按排名分别为新疆、四川、宁夏、湖北、黑龙江、山西,但增长来源不同,新疆和黑龙江以纯技术效率贡献为主,四川和山西以规模效率贡献为主,技术进步变化主导宁夏和湖北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其余11个主产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下降来源存在差异,华北产区的河北和山东、西南产区的贵州和云南、西北产区的甘肃和青海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源于技术进步,重庆和陕西则是受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双重拖累。[结论]加大优质脱毒种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精准控药,加快高产技术的研究和提高薯农的技术知识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国良  李太平  应瑞瑶  刘冬梅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描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静  
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近5年来中国粮食虽丰收增产,但并未摆脱"N"字形波动轨迹,因而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及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都证明: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文以政策扶持与农业科技支撑为切入点,构建对策体系,以应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严峻挑战,真正做到丰粮于策、增粮于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中伟  王宇露  
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科技具有基础性效应,优质增产效应,节约效应和产业化效应,未来需从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明晰研发目标和方向,突出研发重点;完善推广体系和增强农民科技采用意识四方面促进科技支持效应发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鹏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战略任务都有赖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进而分析了当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资源利用和产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劳动力素质以及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本文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琼  张思光  
本文对我国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籽发展概况和面临的供求形势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定量模型对我国油菜籽生产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科技进步对油菜籽产量的贡献率低于种植业的平均水平,油菜籽增产中科技含量不足。从资源配置情况看,目前中国油菜籽生产仍是面积扩张型、土地密集型;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化肥投入处在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增施化肥有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油菜籽有着较大的生产潜力。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提高油菜籽产量,缓解中国油料供应上的压力,减少对进口油脂的依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耀垠  
雨果曾说:“象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会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旧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不善于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传统弊端。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