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8)
2023(8240)
2022(6694)
2021(5996)
2020(4624)
2019(10269)
2018(10068)
2017(19369)
2016(9902)
2015(11261)
2014(11491)
2013(11659)
2012(11234)
2011(10638)
2010(11048)
2009(10858)
2008(10259)
2007(9279)
2006(8891)
2005(8270)
作者
(30820)
(25840)
(25571)
(24660)
(16392)
(11940)
(11652)
(9849)
(9668)
(9039)
(8913)
(8272)
(8231)
(8097)
(8008)
(7711)
(7466)
(7459)
(7307)
(6987)
(6549)
(6215)
(6145)
(5986)
(5820)
(5774)
(5481)
(5386)
(5160)
(4862)
学科
(73385)
经济(73339)
管理(27160)
(22997)
中国(22448)
方法(20516)
地方(20281)
数学(18744)
数学方法(18674)
(15683)
(15399)
企业(15399)
地方经济(13176)
业经(13030)
(11079)
农业(11047)
(10268)
(10007)
银行(10004)
(9952)
环境(9768)
(9757)
(9576)
(9553)
金融(9552)
(8917)
贸易(8908)
(8555)
(8151)
产业(7680)
机构
学院(165326)
大学(164317)
(83953)
经济(82212)
研究(61643)
管理(58989)
理学(49378)
理学院(48787)
管理学(48238)
管理学院(47910)
中国(47224)
(37574)
(35023)
科学(33150)
(30320)
财经(29548)
经济学(28129)
研究所(26847)
(26588)
中心(26214)
经济学院(25097)
(24496)
北京(23017)
(22128)
财经大学(21602)
(21539)
师范(21433)
(19837)
(19670)
业大(18314)
基金
项目(97238)
科学(77147)
研究(75822)
基金(69593)
(58497)
国家(58020)
社会(51330)
科学基金(49416)
社会科(48746)
社会科学(48733)
(37255)
基金项目(36330)
教育(32603)
(30853)
编号(30243)
资助(27518)
自然(26989)
自然科(26283)
自然科学(26275)
自然科学基金(25733)
成果(24997)
(24157)
国家社会(21756)
课题(21732)
(21635)
重点(21625)
发展(20900)
(20629)
(20148)
创新(18995)
期刊
(105383)
经济(105383)
研究(60701)
中国(30737)
(25630)
管理(23632)
科学(19645)
(19076)
(18640)
金融(18640)
经济研究(18231)
学报(17845)
问题(15883)
财经(15680)
业经(15621)
技术(14607)
大学(14526)
学学(13913)
(13745)
农业(12911)
教育(12727)
(11132)
技术经济(10574)
国际(9193)
现代(9129)
统计(8992)
商业(8980)
经济问题(8917)
理论(8498)
改革(8475)
共检索到265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京文  
科技进步是振兴我国城市经济的根本途径李京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城市是从空间角度考察的一类经济系统。从空间的角度考察,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空间巨系统,而世界各国以及各国的地区、城市、乡村,则是分别构成它的子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学理  
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转变消费结构的根本途径郭学理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它综合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以柯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理论为依据,根据1983~1993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劳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天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在于科技进步的程度。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科技含量的高低。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不仅由增长速度的竞争转向增长方式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由增加投入型增长方式的竞争转向科技进步型增长方式的竞争。从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一)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全部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一不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的。在当代,新技术革命正在空前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新格局。有的原来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如果忽视科技进步,有可能逐步落伍。有的原来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果能抓住时机,广泛采用新技术,有可能一跃而起,后来居上。人类社会的这个共同经验,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错过了以往几次技术革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柯荣  
3月3日至6日,广西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在南宁召开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振兴广西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广西经济学会,体改、战略研究会,计划、商业、价格、财政、金融学会以及广西青协等33个学会(协会)研究会的论文作者与代表128名。大会收到论文107篇。另外会前社联与广西日报社还就这个题目向全区征文,收到应征论文100多篇,其中有20位入选论文代表参加会议。入选论文代表中有从千里之外兼程赶来的西林县委领导、玉林市市长、还有来宾县良江乡政府的干部等;他们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表现出对经济理论的浓烈兴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文斌  
一、依靠科技是振兴运城的必由之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点的第二个伟大的战略转移。它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运城地区经济的振兴指出了正确道路。从运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70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琦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商丘经济蒋琦商丘市市长为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丘市1989年提出了“以工为主、以贸促工、科技兴市、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使商丘市的经济建设转移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强化全市人民的科技意识,使科技兴市工作成为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进先  
企业技术化技术企业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根本途径刘进先科技与经济结合,受多种因素制约,归根结底,受需求与供给制约。既定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决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速度和规模。我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症结在于,一是市场晚育,企业技术经营机制没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由礼  
科技进步的实现途径王由礼(江苏省委政研室)要使技术进步成为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推进器、催化剂和效益倍增器,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发挥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领域中先导作用。今后一个时期,似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农科教一体化。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显忠  
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因素。从根本上讲,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于放大生产力其它要素的作用效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从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关系可以形象地表示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生产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问题一: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者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三者位置没有摆正。 在整个作用途径中,如何摆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者的关系是关键。基础研究是发挥促进作用的源泉,它具有难度高、耗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应用研究是发挥促进作用不可缺少的中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邦兴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农业信贷是支持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要千方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启明  金喜在  
再就业工程是跨世纪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大、影响因素甚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解决再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测算,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提供8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为确保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本文从国民经济恒等式"投资等于储蓄"的理论出发,认为当前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的深层次根源是国民经济长期储蓄、投资与消费三者关系失衡的综合反映。在当前情况下,解决之道是通过"从紧货币政策、宽松信贷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稳定汇率政策"等手段改变投资长期持续低于储蓄的困境,通过扩大投资来改善就业,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最终实现投资储蓄相平衡的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惠永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重要任务。尤其需要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加强科技投入,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科技工作在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三个方面要合理配置力量,确立各自攀登高峰的目标,在高科技领域中,中华民族要占有相应的位置。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