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7)
2023(11453)
2022(9774)
2021(8789)
2020(7644)
2019(17478)
2018(17139)
2017(34305)
2016(18215)
2015(20764)
2014(20954)
2013(21281)
2012(20336)
2011(18638)
2010(18949)
2009(18035)
2008(17783)
2007(16351)
2006(14690)
2005(13278)
作者
(54450)
(46432)
(46406)
(44076)
(29342)
(22290)
(20879)
(18074)
(17374)
(16483)
(15986)
(15381)
(14640)
(14616)
(14506)
(14339)
(13797)
(13371)
(13366)
(13175)
(11671)
(11591)
(11375)
(10665)
(10659)
(10495)
(10130)
(10127)
(9461)
(9249)
学科
(107783)
经济(107698)
(57402)
管理(48087)
(46840)
方法(41819)
数学(38051)
数学方法(37837)
(35977)
企业(35977)
农业(30957)
地方(24822)
中国(23601)
业经(22076)
(21019)
(18070)
(16947)
(15937)
贸易(15932)
(15397)
地方经济(14385)
(13763)
金融(13760)
(13446)
银行(13421)
(13335)
(12819)
环境(12716)
(12617)
(12457)
机构
学院(280401)
大学(278014)
(133809)
经济(131443)
管理(107357)
研究(97851)
理学(92471)
理学院(91542)
管理学(90295)
管理学院(89777)
中国(76008)
(62345)
(57372)
科学(56895)
(56638)
(50238)
农业(47903)
中心(45848)
财经(45761)
研究所(45157)
业大(44321)
(42888)
经济学(42532)
(41512)
经济学院(38410)
北京(35492)
(34291)
师范(34013)
财经大学(33312)
(33304)
基金
项目(178957)
科学(141352)
研究(132796)
基金(130950)
(112708)
国家(111720)
科学基金(95606)
社会(87591)
社会科(82896)
社会科学(82873)
(70092)
基金项目(69404)
教育(58648)
自然(58508)
(57395)
自然科(57116)
自然科学(57096)
自然科学基金(56113)
编号(53645)
资助(53565)
成果(43516)
(41204)
(41126)
重点(39769)
(37148)
国家社会(37007)
课题(35884)
教育部(35247)
创新(34865)
(34813)
期刊
(155948)
经济(155948)
研究(84836)
(63925)
中国(53873)
(43805)
农业(42817)
学报(42221)
科学(39359)
管理(35325)
大学(32622)
学学(30998)
(30649)
金融(30649)
业经(28027)
经济研究(24447)
财经(23922)
技术(23484)
问题(21705)
(20709)
(20621)
教育(19565)
世界(17018)
技术经济(16931)
统计(15043)
经济问题(15004)
农村(14951)
(14951)
(14747)
农业经济(14331)
共检索到42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基于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的路径,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其本质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西部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中,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的变化、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人数的变化、农村村办水电站及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强农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成福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概念。农业科技进步是指人类对原有农业技术的改造、革新或研究开发出新的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包括技术进化、技术革新、管理水平、决策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秋霞  高齐圣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改革的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琰  尤飞  肖琴  周振亚  
为推动海南省突破农业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法和固定弹性系数法,测算2006—2019年海南省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要素贡献率,研究其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发现:在时间序列上,海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科技要素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总体处于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向科技进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转变阶段;在空间分布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总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地域分布不均衡,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的地区仍依赖大量物质要素投入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配置优化与人才队伍培养等3个方面对推动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津  李胜武  
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吕津,李胜武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随之而来的是怎样定量测度、评价科技进步的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科技进步问题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智勇  黄鹤羽  
本项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对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算,以寻求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计量的新途径。研究结果指出,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为22%,在15%~25%取值区间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翠芳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基础上的随机效果模型对2000 ̄2003年间我国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可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因此应不断改善农业信贷环境,增加农业信贷供给,以促进农业产出的增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静  
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在于培养新型农民,而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农民人力资本的提高。本文利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根据河南农业的相关数据,测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分析人力资本对河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朗  
农业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宗兵  张旭祥  
运用 C— D生产函数法 ,对 1980— 199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 :科技进步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 ,进一步预测“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 5 % ,并提出了实现 4 5 %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5-2005年的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江苏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在测算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快科技进步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琼  李瑾  李会生  崔凯  陈鹏  
本文结合天津市畜牧业生产和科技进展情况,运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以天津市12个涉农区县2008—2013年的畜牧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回归估计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继而运用索洛余值法系统测算出2008—2013年间各阶段的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天津市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西明  
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源自经济学家对生产函数的研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科技进步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2—2003年期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