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5)
- 2023(6163)
- 2022(5065)
- 2021(4572)
- 2020(3856)
- 2019(8252)
- 2018(7942)
- 2017(14980)
- 2016(8084)
- 2015(8629)
- 2014(8363)
- 2013(8016)
- 2012(6834)
- 2011(5979)
- 2010(5685)
- 2009(5117)
- 2008(4865)
- 2007(4122)
- 2006(3539)
- 2005(2915)
- 学科
- 济(32115)
- 经济(32075)
- 业(24365)
- 管理(22802)
- 企(17946)
- 企业(17946)
- 方法(15092)
- 数学(13937)
- 数学方法(13871)
- 农(10518)
- 中国(10260)
- 财(8682)
- 技术(7980)
- 农业(7759)
- 贸(6995)
- 贸易(6994)
- 地方(6846)
- 业经(6840)
- 易(6836)
- 学(6338)
- 环境(5269)
- 发(5132)
- 务(4980)
- 财务(4977)
- 财务管理(4972)
- 制(4777)
- 企业财务(4766)
- 银(4638)
- 银行(4605)
- 技术管理(4573)
- 机构
- 大学(112603)
- 学院(112370)
- 济(48044)
- 经济(47321)
- 管理(44609)
- 理学(40149)
- 理学院(39691)
- 研究(39404)
- 管理学(39077)
- 管理学院(38887)
- 农(27913)
- 中国(27756)
- 科学(26948)
- 业大(22814)
- 京(22678)
- 农业(22344)
- 所(20395)
- 研究所(19131)
- 财(18936)
- 中心(17880)
- 财经(16046)
- 江(15644)
- 农业大学(15356)
- 经济学(15239)
- 经(14848)
- 院(14148)
- 经济学院(14051)
- 北京(13500)
- 经济管理(13103)
- 省(13052)
- 基金
- 项目(86896)
- 科学(68668)
- 基金(65006)
- 家(59882)
- 国家(59394)
- 研究(56245)
- 科学基金(50297)
- 社会(38619)
- 社会科(36806)
- 社会科学(36797)
- 基金项目(35626)
- 省(34268)
- 自然(34139)
- 自然科(33411)
- 自然科学(33395)
- 自然科学基金(32827)
- 划(29245)
- 资助(24967)
- 教育(24248)
- 编号(19683)
- 重点(19563)
- 创(19409)
- 发(18822)
- 部(18745)
- 计划(18571)
- 创新(18238)
- 科技(17713)
- 科研(17440)
- 国家社会(17081)
- 业(16732)
共检索到149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仁宝 刘冠军
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相关学者多采用差异分解方法对性别工资差异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由于难以直接得到各个行业或职业的女性和男性平均工资,而使用了基于模型假设的模糊数据分析与计量以得到近似数据,使得结果与实际有一定偏差。基于此,本文引入工资倾向系数这一概念,并建立测算模型,以精确计算性别工资倾向指数,并进一步建立了回归模型,分析检验科技进步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科技进步和城镇女性就业人员的比例是影响城镇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中科技进步有着更大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仁宝 刘冠军
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相关学者多采用差异分解方法对性别工资差异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由于难以直接得到各个行业或职业的女性和男性平均工资,而使用了基于模型假设的模糊数据分析与计量以得到近似数据,使得结果与实际有一定偏差。基于此,本文引入工资倾向系数这一概念,并建立测算模型,以精确计算性别工资倾向指数,并进一步建立了回归模型,分析检验科技进步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科技进步和城镇女性就业人员的比例是影响城镇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中科技进步有着更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实 马欣欣
文章利用1999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对职业与男女工资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职业的分割。文章揭示了职业内性别歧视性因素是职业所导致的男女工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职业分割 性别工资差异 中国城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翔宇 胡浩
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CHIP数据,考察了男女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对于男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扩大中的90.21%是由于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教育回报率跨年度差距的扩大是主要因素;对于女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缩小中的85.96%是由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女性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提升及城镇职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下降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职工 工资差距 性别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实 宋锦 刘小川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工资的性别差距的演变特点和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在1995~2007年期间特别是2002~2007年期间工资的性别差距显著扩大,其中不可解释部分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显示了性别歧视的严重化问题。特别是年纪轻、学历低、职业差、行业差的女性职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更为严重的歧视,导致了低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迅速扩大。基于这些发现,本文认为在经济改革和城镇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女性职工所受到的冲击和面临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
城镇 性别歧视 工资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新争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与城镇职工工资趋同,但同化速度较慢。分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较快,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最慢,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如想象中的显著,其产业同样面临转型和升级压力;分行业结构看,制造业工资差距大且同化速度较慢,东部地区制造业工资成本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城镇职工工资的上涨。综合来看,就业人员所在企业的性质差异、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度固化、农民工区域结构的变动延缓了农民工工资向城镇职工工资的动态趋同。只是企业性质差异对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的影响较小,私营企业内部农民工与城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新争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与城镇职工工资趋同,但同化速度较慢。分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较快,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最慢,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如想象中的显著,其产业同样面临转型和升级压力;分行业结构看,制造业工资差距大且同化速度较慢,东部地区制造业工资成本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城镇职工工资的上涨。综合来看,就业人员所在企业的性质差异、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度固化、农民工区域结构的变动延缓了农民工工资向城镇职工工资的动态趋同。只是企业性质差异对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的影响较小,私营企业内部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不断扩大是导致其同化速度较慢的又一因素。而户籍是私营企业内部就业人员的主要差异,这表明户籍改革对短期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而言,其实际影响尚且有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全权 刘宇
家庭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其收入、消费以及资产配置行为会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社会医疗保险如何影响家庭资产结构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建立包含健康风险与健康保险的理论模型,研究工作阶段与退休阶段健康风险以及城职保对个体收入序列、消费序列及资产序列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损失概率、损失程度、免赔率以及城职保运行成本会降低个体收入和消费,增加工作阶段资产并降低退休阶段资产;企业承担比例会促进收入、消费增加,降低工作阶段资产并增加退休阶段资产。其次,运用2015—2019年的CHFS数据进行检验,基准回归证实了健康风险会降低家庭的收入、消费,提高工作阶段资产水平并降低退休阶段资产水平,城职保则会对收入和消费的下降进行弥补,但会降低工作阶段资产水平并提高退休阶段资产水平,上述关系会伴随时间发生变化,但总体影响方向不变。联立方程回归则发现家庭当期资产与当期收入呈现正相关,与当期消费负相关,从而健康风险与城职保可以促进家庭资产结构的动态演进。最后,本文提出要促进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整合,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规范,可以对不同的参保人群设置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健康风险 家庭资产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作昂 赵绍阳
本文基于本文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实证分析农民工社保待遇与工资之间的替代关系关系。在控制农民工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社保与工资是正向相关关系系,即提供社保的工作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通过基于行业和地区来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明,社保与工资之间是负向相关关系,提供职工社保的企业平均工资要更低(8%)。并且,五险一金与工资的替代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资的替代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是缴费负担越重的替代效应越明显,说明替代效应的大小还与农民工的偏好有关工的偏好有关。进一步的考察发现,替代效应在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群体中更大。
关键词:
农民工 替代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远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城镇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进行研究。采用OLS的结果表明,一方面,工资差距来自于个体特征尤其是个人人力资本因素,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比城镇职工具有更低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工资差距来自于个人人力资本因素的回报系数差异,即特征价格差异或歧视。利用Oaxaca分解、JMP 1993分解和DFL分解三种方法的结果显示,个体特征不能解释的部分占总差距的40%~60%;同时,在高分位数和低分位数工资层面,歧视和不可观测个性特征对工资的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社会救助再就业人群 工资差距分解 歧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珣 徐舒
本文从动态同化(assimilation)的新视角,研究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文章针对该问题特有的数据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对移民工资同化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镇每多待一年,其相对工资将增加1.4%。这表明不同初始工资的农民工需要经过10—58年后才能达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资水平。高学历不会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只是增加了其初始工资水平,培训和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工不仅初始相对工资低,而且工资同化速度慢,因而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反映出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消...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差距 动态同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炜 杨沫 朱东明
农民工的市民化待遇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热点,如何能实现农民工的同工同酬是问题的关键。文章将研究的背景追溯至农民工权益保障较为缺乏的时期,基于CHIPS2007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是否能单纯通过延长迁移时间和积累与迁移地相适应的非农工作经验的途径来实现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同化。实证结果表明:纠正样本自选择偏误后,农民工无法实现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同化,迁移之初农民工比城镇职工的小时工资低大约30.53%,持续迁移至多可以消除大约9.4%的工资差距。进一步,本文使用职业转移矩阵和Brown分解方法对农民工无法实现工资同化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迁移时间无法根本消除工资差距主要是因为职业分布固化和户籍歧视。具体来看,农民工职业分布固定且缺乏流动晋升,"同化效应"虽能有效地减少工资差距,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由户籍因素所主导的职业内的工资差距,也不能消除由于人力资本不足所主导的无法攀登职业阶梯而带来的职业间的差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呙玉红 彭浩然
本文综合考虑代表性男性和女性的缴费工资、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差异,主要从养老保险替代率和内含报酬率两方面研究了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根据测算结果,在现行制度规定下,女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所获得的替代率水平会低于男性,但是内含报酬率却高于男性。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可以提高其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但同时也会降低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内含报酬率,并会带来闲暇的损失。中国政府除了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以外,还要重视减轻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以实现养老金性别利益的平等。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性别不平等 替代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呙玉红 彭浩然
本文综合考虑代表性男性和女性的缴费工资、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差异,主要从养老保险替代率和内含报酬率两方面研究了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根据测算结果,在现行制度规定下,女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所获得的替代率水平会低于男性,但是内含报酬率却高于男性。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可以提高其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但同时也会降低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内含报酬率,并会带来闲暇的损失。中国政府除了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以外,还要重视减轻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以实现养老金性别利益的平等。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性别不平等 替代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闯 贺晓梦 许怡
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的数据,采用Fairlie分解方法确定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稳定性差距的成因,在校正了就业选择所产生的偏误之后,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就业稳定性下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结果表明: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差异和行业差异对就业稳定性差距给出了显著性解释,其中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近50%的就业稳定性差距;人力资本差异也是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很小;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就业中,在非稳定就业中不存在。本文的结论表明,对城镇劳动市场就业分割的关注应转向更为隐性的分割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